演讲大全

康宁堡村考察简志【中】

作者:神龙   发表于:
浏览:158次    字数:2974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8890篇,  月稿:0

  作者/山西冯恩启(纵是年少风流可入画,却也自成风骨难笔拓。)作者/山西冯恩启汾水行宫今何在,幽思几度入梦中【一】明万历三十七年《汾州府志》形胜篇曰:(汾阳)美哉山河之固(《史记》),山川峭拔(《通志》)。左带汾河,右阻金锁,背依汤泉,面控孝义。明 知府赵乔年说:汾州左带汾河,右阻金锁,背依汤泉,南控离石,美哉山河之固,亦冀南一都会也!汾阳西、北群山巍峨,雄峙环列,东、南众河萦绕、土地厚实、地界开阔。一年四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真乃一方天然宝地也!史载:上古时代,发源于山西北部管涔山的汾河与太原盆地周围山川河流的水,全部注入盆地中,形成了一个烟波浩渺的泱泱大湖。人称晋阳湖。雨季时,晋阳湖不仅淹没盆地周围丘陵以及.....

  作者/山西冯恩启

  汾水行宫今何在,幽思几度入梦中

  【一】

  明万历三十七年《汾州府志》形胜篇曰:(汾阳)美哉山河之固(《史记》),山川峭拔(《通志》)。左带汾河,右阻金锁,背依汤泉,面控孝义。明 知府赵乔年说:汾州左带汾河,右阻金锁,背依汤泉,南控离石,美哉山河之固,亦冀南一都会也!汾阳西、北群山巍峨,雄峙环列,东、南众河萦绕、土地厚实、地界开阔。一年四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真乃一方天然宝地也!

  史载:上古时代,发源于山西北部管涔山的汾河与太原盆地周围山川河流的水,全部注入盆地中,形成了一个烟波浩渺的泱泱大湖。人称晋阳湖。雨季时,晋阳湖不仅淹没盆地周围丘陵以及山地农田、家园,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严重威胁着汾河下游,尧都平阳、舜都蒲板、禹都安邑的安全。

  大禹父亲鲧,以筑坝垒堰堵水的方法治理水患失败,而被舜杀害。大禹继承父志,改堵为疏的办法,来治理水患。大禹带领部众,劈山挖谷,疏通水道。使小河入大河,大河归入大海,天下水患被成功治理。“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家喻户晓,历来成为人们励志进取的生动教材,让人振奋,催人努力!

  “ 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就是传说中,大禹治理太原盆地水患,非常生动的范例。劈开太岳山与吕梁连接处最为单薄的山体(灵石夏门),使晋阳湖水一泻而下,汾河水归入黄河,从而开创了太原盆地五千年历史文明。大禹治水,功不可没。

  大禹治水后,在太原盆地形成了无数的湖泊、沼泽,绿洲、水塘。最大的是昭余祁,或叫昭余薮。是全国有名的九薮之一。据史书记载:“昭余祁,《周礼·夏官·职方氏》称并州薮,《尔雅·释地》说是十薮之一。《吕氏春秋》作大昭,《淮南子.地形训》作昭馀,《汉书·地理志》改称"九泽",《水经注·汾水》称近邬县(今介休市东北)者为邬泽,俗名邬城泊,近祁县者为祁薮。”

  据文献分析,昭余祁这个古湖位于太原盆地中部,约在今介休以北,平遥、祁县、太谷以西,文水、汾阳以东,方圆数百里,是古代山西境内最大的湖泊。

  秦汉以后,汾阳东部的文湖与邬泽断开。在文湖东岸,邬城泊西岸,从南到北形成了一条宽十余里,断断续续的大绿带。最早形成太原盆地中连接南北的并州古道。

  平遥香乐乡羌城村,就位于这条大绿带上,明、清《平遥县志》、《汾州府志》记载:“羌城,在县西四十里。汉建安中,筑此以居羌人。”平遥羌城村,西与汾阳韩家桥村相接。村距五里。汾阳演武镇下辖大部分村庄,位于从南到北,这条长绿洲带上。

  【二】

  北魏郦道元(约466一527)《水经注》记载:“文水南迳兹氏县故城东,为文湖。东西一十五里,南北三十里,世谓之西湖。在县直东一十里,湖之西侧,临湖又有一城,谓之潴城。”,那么南北朝时,文湖西至潴城,东至哪儿呢?东大概至汾阳西堡障、白石、于兰、青堆村、南北村庄沿线一带。青堆村位于康宁堡东北十里。

  《古镇青堆村志》载: 青堆村 位于肖(萧)家庄镇正东。古有西河、洪堆村名之传说。明代碑记:“州治二十五里许,曰青堆镇”。青堆村,明谓:开义乡南善里,南者,汾、文河之阴,临岸濒河也;清顺治九年,改称溢善里,盖与汾、文多次改道冲积,泛滥成灾有关。青堆之谓,实水域靠岸,湿地中长满青草的高台地。

  志载:北魏甘露元年(526),汾河西徙汇文水(文峪河),于村西倾泻而下。河流东移西徙较为频繁,故村庄依瞰大河,多有水患困扰,唯独村上绿绿葱葱,青草茂密,故名青堆。“自有汾河岸,就有西河庄;河淹水漫洪堆善,村子建在青堆上。”

  汾阳青堆张立德写道:青堆,原名洪堆,北魏甘露年间,已有人居。古代的汾河、文峪河,时有分合,分多合少;狂野的洪水任性自流,基本无人干预其行为。为了避免洪灾,最多只是在靠近村庄的位置打一个老堰逼水。村原在汾河岸边,后汾河改道,文峪河通过。人以水而择居,因水而兴盛。

  那时汾河、文峪河与文湖是贯通的。文峪河、峪道河、阳城河等汾阳西部山川的河水直接注入文湖。在隋、唐前,在汾阳东部没有关于汾河的记载,隋、唐前,在康宁堡一带河湖未分,形成河湖共存的壮观景象。

  传说隋炀帝(569一618)到此,看到群山环绕、河湖壮阔美景,在此修建了“汾水行宫”。明《汾州府志》“古迹”篇记载:“隋、唐湖盛比之江陂,故隋炀帝命建行宫,唐令狐楚有碑记之。汾水行宫,在城东十五里。隋炀帝大业四年建以避暑,盖据文湖之胜而为之。”

  志书里所说的汾水行宫的位置在城东十五里,大约就在今康宁堡村附近。汾水行宫,处在文湖绿岛高地上。真乃文湖一胜景也!周超《文湖怀古》诗曰:“隐泉文谷咸会钠,隋地傍作汾阳宫。当年避暑筑台榭,凭虚水阁凌苍穹。四望翠螺既环拱,潴城睥睨斜阳红。渔舟欸乃棹歌发,倾耳荡涤人胸。”

  隋炀帝龙舟数千,浩浩荡荡,沿着汾河逆流而上,来此避暑,喝着汾州美酒,抱着西河美人,凭虚凌空,迎湖赏景、歌舞宴饮,醉把汾州当扬州的情景。 有诗曰:“复道离宫接旧京,青波碧柳画船轻。”“行宫自陕接扬州,又傍文湖结绮楼。但使曼姬忘暑气,便夸隋主擅风流”

  在汾州、长安、扬州做够美梦的隋炀帝,被天下起义浪潮淹没,李唐代隋,开启了又一个新的历史轮回。

  曾经的文湖渔唱,汾水行宫,已湮没在历史深处,但从未磨灭汾阳人对古景不绝的思恋与无尽的想象。一册册发黄的记景史志,依然翰墨浓香,甜美着汾阳人多情的心田;一篇篇思景抒怀的诗词歌赋,依然是汾阳人最美的吟咏绝唱。今天,站在汾水行宫遗址上,我们在慨叹历史兴亡,旧景难再的同时,也深深地感到:康宁堡村这块儿土地的厚重,依然能看到文水长流,风情万种,生气不息,康宁永固的希冀与美好!

  2022一3一7

  神龙简介:冯恩启,网名神龙。汾阳市政协特聘社情民意信息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诗词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诗词》月刊编辑。大型诗集《黄浦江诗潮》、《上海滩诗叶》任常务副主编。汾阳三晋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汾阳三晋文化研究会古建保护、红色文化专委委员、汾州文化交流协会副秘书长。中华神龙文轩作家群主。汾州文史论坛群主。

,    纵是年少风流可入画,却也自成风骨难笔拓。,纵是年少风流可入画,却也自成风骨难笔拓。.....启,网名神龙。汾阳市政协特聘社情民意信息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诗词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诗词》月刊编辑。大型诗集《黄浦江诗潮》、《上海滩诗叶》任常务副主编。汾阳三晋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汾阳三晋文化...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康宁堡村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演讲大全

查看更多演讲大全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