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拨开罩在死亡上的迷雾(《人生琐谈》五十八)

作者:方舟   发表于:
浏览:49次    字数:1430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8890篇,  月稿:0

  如同孔老夫子“不语怪力乱神”一样,许多人避讳个“死”字,似乎一谈死,死神就会立即降临。一些老人有时虽发牢骚也说:“老了,没用了,死了算了。”其实心里却是对“死”惧怕三分。人们常用“怕死、爱财、瞌睡少”来概括老人的特点,其中后两句未必准确,怕死却是真的。因为人老了,自然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他怎么可能无动于衷呢!

  死,意味着生命的结束,当然是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人们一提起大事,总要说“生死攸关”,可见生和死是同样重要的。一个健康的生命,总想顽强地生活下去,而不愿去死。如果剔除政治上的因素,“贪生怕死”倒是准确地概括了一切生物的本能,并无贬责之意在内。

  也许为了惩戒活人,安慰死者吧,人们编织了一个既阴森可怖而又绚烂多彩的神鬼世界,这就为死亡罩上了一个有时美丽,有时可怖的光圈。或把死说成是升天,或说成是到阎罗殿报到,多行不义的还要下地狱;有的成神,有的转世成人,有的则变成畜生。一个清醒健康的唯物论者,自然不相信这些,但对于那些愚昧落后的人,对于那些处于悲观绝望状态下的人,死亡世界则始终保持着它神秘的光环。一对婚姻受阻的痴情男女,发誓生生死死永不分离,然后拉响导火索同赴黄泉;有一本书,把一对情人的爱情说成“生死恋”。在他们的头脑里,不是还隐隐约约存在着来生么!

  恐怖生暗鬼,对死亡的畏惧,产生了整整一个恍惚迷离的神鬼世界。其实死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一切在历史上产生的东西,都必然在历史上灭亡。有生必有死,有死才有生。毛泽东同志不是说过,假如孔老夫子还活着,地球上的人早就盛不下了。没有哪一个人是不死的,贵为天子的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曾尽倾国之力寻求不死之药,以求长生,但他们也未能躲过死亡的命运,其中的秦始皇才活了49岁,唐太宗活了50岁,最大的汉武帝也只活了69岁。

  对待死亡,特别是面对自己要死亡的态度,是对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最大考验。未来的文明世界,应该是人们视死亡如其他事物一样,可以平静地谈论,可以衡量其价值而自由支配的时代。

  死亡也是可以“待价而沽”的。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的“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就是一种选择。坚信共产主义事业的陈然烈士的“面对死亡我放声大笑,让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夏明翰烈士的“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就是把死亡看成重于泰山的选择。

  死亡是人们留给后世的最后一个印记。如果人的一生是一部戏剧的话,死亡就是这部戏的结尾。好的结尾会与戏剧的序幕与高潮一样美丽动人。爱国志士文天祥坚持抵抗夷族侵略,保持民族气节,以一首《正气歌》结束了自己的一生,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人民英雄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视死如归,大义凛然,被毛泽东称赞“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他们的死,给自己的生命留下了极为壮观的一幕。

  死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绝不能像赌博一样,孤注一掷。像大诗人普希金、莱蒙托夫那样,为一个情人决斗而死。尽管有人称赞他们的死也像他们的诗歌一样美丽,而我却不敢苟同。如果这种死也算有价值的话,那社会上因哥儿们义气打架斗殴而死,也就值得赞扬了。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有一句诗:“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她对死的态度倒是挺高尚的。较之林黛玉,有些人为了维持自己的数日之命,不惜花去国家数万乃至数十万资财,不惜给活着的人留下数不清的麻烦,甚至对死后的丧事还留下厚办的遗嘱,就显得低下多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死不会创造价值,又何必计较那么多呢!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人生琐谈 迷雾 死亡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工作总结

查看更多工作总结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