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感散文

顺俊:老街的记忆

作者:喜宝   发表于:
浏览:60次    字数:2542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0篇,  月稿:0

  无论时光如何飞逝,对老街的那份记忆犹如童年的歌谣般长存于心,无法磨灭。

  记忆中,老街是一支乐曲,一支隽永悠长的名曲;老街是一幅水墨长卷,一幅芜湖版的“清明上河图”。

  “卖——五香豆子哎——”“卖白兰花,白兰花哎——”。清晨,曙光初露,卖五香豆、白兰花的妇女挎着木桶、拎着竹篮,沐浴着晨晖,用清脆甜美拖着长长尾音的吆喝,唤醒了老街。垃圾车也开始走街串巷,铃铛声“叮铃叮铃”一路播撒。老街人伸伸懒腰,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不一会儿,仿佛部队吹响了集合号,街头巷尾,家家户户,一个赛一个地抢着时间、比着速度。很快,烟火袅袅,热气腾腾。大人们一边生煤炉、烧水、做早饭,一边叫醒了孩子们。孩子嚷着要这找那,女人们边干活边催促、训斥孩子,一番吵吵嚷嚷,一通紧张忙活。当然,家中有老人的则早已水烧好、茶沏好、碗筷摆好、点心上好。此时,老人家正悠闲地品着茶,嚼着五香豆、嫰生姜、臭干子,等着儿孙们上桌呢。老人多半会含笑数落儿孙:“早起三光,头光面光;迟起三慌,急急慌慌!”当上学的孩子们蹦蹦跳跳着远去,上班的人们伴着自行车铃声一溜烟消失,老街又恢复了平静。

  锅碗瓢盆交响人声起伏的进行曲奏罢,该老人们登场,搭台唱戏了,他们是老街的守望者,是老街的根和魂。巷陌院落,新闻播报声、戏曲声、说书声还有马季的相声在收音机里热闹着,时而伴有老街坊邻居热情的招呼声。若是在冬日,逢晴好日子,门前街角,便会有三五老人扎堆聊天、晒太阳,老街的前世今生、人情世故以及天南地北的大情小事永远是他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两个下棋人在那闷不吭声,旁边观战的却按捺不住指指点点,甚至争得面红耳赤。

  哪里传来画眉鸟悦耳动听的歌声?不远处,阮老爹正逗弄着两只心爱的宝贝呢。鸟儿的千啭百啼让小巷顿时生机无限。花街的孙木匠则早早操起了家伙,埋头吱吱呀呀地锯着木头,做起木椅、木凳、木桶、锅盖,老伴一声不吭在旁帮着忙。孔家也已经篾花飞舞了,一根根毛竹在孔大叔的手中迅速变成了一根根柔韧匀称的篾条,然后又服服帖帖地变成了竹篮、竹椅、凉床、簸箕,还有花灯的模样。花街是篾匠集中的地方,明清以来,这里的篾器、花灯远近闻名,民间都说,“花街半里路,尽是篾匠铺;平时卖竹器,正月花灯出”。

  河洞巷口,一位老人佝偻着腰坐在自家门口,聚精会神地做着秤,他已年过七旬了,力气与眼神都已不济。虽然做一杆秤要费很长时间,但老人家仍认真而吃力地钻着孔,细细地打磨秤杆,校准或白或黄的秤星,日出日落、寒来暑往,孜孜不倦、一丝不苟地打磨着属于他的人生信念,在人们的口碑里坚守着心底的公平,打造了一杆又一杆良心秤。

  走在老街,随处可见木质或砖木结构的房屋,参差地依偎着,或飞檐斗角,或矮墙低楣,或砖雕木琢,或质朴无华,但无论王谢庭院还是寻常门户,都成为老街不可或缺的共同体。是吴巡抚之于“吴维政堂”、汤显祖《牡丹亭》之于雅积楼、“范进中举”之于儒林街,还是市井百姓之于鱼市街、米市街、花街,达官贵人也好、才子佳人也罢,抑或贩夫走卒,风流早被风吹雨打去,成为故事里的事,但却让老街、让这座城市有了属于自己的魂魄。路面长长的青石板早已被时光打磨得没了棱角,如鹅卵石般圆滑通透,泛着赭红青幽的光亮,踩在上面却感到妥帖踏实,一如老街的人们,在流淌的岁月中磨蚀沉淀,惯看老街的雨雪风霜,于平平淡淡中过着他们日复一日有滋有味的老街生活,成为老街的一部分。

  老街是个手艺人云集的地方。从花街、薪市街到南门湾再到南正街,有技艺精湛的陈裁缝,有经年累月地敲着白铁皮做桶补锅修水壶的余老大,有镶牙本领高超的杨大双子,有手到病除的顺义钟表店王师傅,有守着修钢笔绝活的父子俩,还有弋江桥边南正街头修皮鞋的、配钥匙的……最让主妇们期盼的,是扛着个长条凳走街串巷磨剪子铲刀的那个矮个老头,他的手艺让她们赞不绝口,干活更麻利;最使老芜湖上瘾的,是让挑着冒着热气挑子的剃头匠,打一把热乎乎的毛巾满脸肥皂沫地刮个胡子,那是最惬意的享受;最讨孩子们喜爱的是吹糖画、捏面人的,还有做棉花糖、敲白糖饼子的,孩子们会以好奇的眼神、合不上的嘴巴表达对他们的崇拜。“bangbang”“bangbang”,当卖糯米藕稀饭的梆子敲响之际,就是满街飘香,味蕾生津,充满甜蜜的时刻。

  老街也是有人情味的地方。张妈、李伯、五婶、三姐、二哥,满条街都像是一家人。到夏天,长长的凉床阵更让邻里街坊在朗朗星空下,没有阻隔地组成了一个大家庭。日头刚落,各家各户便充满仪式感地在门口扫地泼水搬凉床。这时候,凉床当餐桌,晚餐成了百家宴。吃完饭,凉床变成了床,又开起了纳凉故事会。岳飞、杨家将、水浒英雄、三国大将,男人孩子聚在一起,指点江山,血脉偾张。女人们说着私话,叽叽喳喳,嘻嘻哈哈。

  老街更是有故事的地方。打开老街这本厚重的书,周瑜点将台、城隍庙、大成殿、鱼市街、米市街、花街、薪市街、萧家巷、打铜巷、儒林街……一个个鲜活的地名载着老街从历史深处走来,一个个芜湖往昔的精彩故事跃然眼前。滚滚弋江水,紧贴着古城,芜湖人也正是通过这条母亲河,通往长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从提篮小卖转而商贾云集,十里长街闻名遐迩,芜湖米市地位显赫,而名人高士也层出不穷,南宋状元张孝祥、明末画家萧云从、锻铁为画的汤天池、现代文学家阿英、数学家钟家庆……他们让老街熠熠生辉。

  老街老人多,老人的子女许多从这里走出去,走向四面八方,过着与老街截然不同的生活,只留下老人们继续承载着、延续着老街的色彩,深色与亮色并存。老街的节奏是一种沉着的慢节奏,老街的声音辽远、舒缓,间以清越的回声。青弋江水不舍昼夜静静地流逝,时光在老街的石板路上淙淙地滑过。往日的繁华早已烟消云散,曾几何时,这里几成被遗忘的角落。然而,老街却在沉寂中默默守护着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与根脉、传承。

  如今,老街人早已四散,但老街的故事却永远不会消散。老街的青春、荣华,老街的蕴涵、气质,也必然会成为这座城市的底色,焕发出应有的光芒。

  春归日丽,梦寻故里。走在现时热闹红火的“芜湖古城”,伫立于曾经的十字街头,在熙攘的人流中,在真切与恍惚之间,任微风拂动对老街的深沉记忆,静静聆听他跳动的脉搏,悉心感受他的每一点变化,细细辨认——让我魂牵梦绕的老街。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喜宝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伤感散文

    查看更多伤感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