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散文

邛海放生

作者:破西瓜   发表于:
浏览:70次    字数:1145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97篇,  月稿:0

  放生,即赎取被捕之鱼、鸟等诸活物,再放归大自然中,是一种尊重、惜疼生命,出自悲悯情怀的善举。

  中国民间素有放生习俗,《列子·说符篇》载:“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可见逢节日放生,古已有之。宋代陆游诗云:“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痛苦怨难伸。设身处地扪心想,谁肯将刀割自身?”所谓将心比己。元代赵孟頫则在诗中说:“同生今世亦有缘,同尽沧桑一梦间。往事不堪回首论,放生池畔忆前愆。”这就有了反省之意。至于放生时每每要举行一个仪式,要双手合十念佛经,则源于隋唐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佛教之戒杀教义与本土原有之放生习俗相融合。

  西昌本地的放生,近年来比较盛行,隔三差五,或三天两头,都能看到。联想到改革开放前,严酷斗争兼物质匮乏,放生之举曾一度中断,眼下的这种盛行,可视为一种文化复归。由此也可看出,深藏于民间的文化传统,原是十分绵韧的。

  作为一种民间善行,放生并无什么定规。譬如某人某天碰到有人卖蛇,心生恻隐,而花钱买下,又随即放了。

  不过稍作留意,便能发现,这放生却又多少有些讲究。

  比方说,放生日子的选择,一般选在农历每月的初六或者初八,而尤以农历四月初八日释迦牟尼佛诞日为最佳。至于很多人乐于在自己的生日这天放生,则不只是为了替自己祛病增寿,更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天地大化的感恩之情。

  而所放生物,虽不定于某个品种,蛇之外,但凡鱼、虾、蟹、蚌、龟、鳖、螺蛳、鸟、兽,都可以放,不过,限于客观条件,譬如鸟、兽,既难买到,价钱也贵,得邛海之便,本地放的,便多是小鱼小虾了。

  还有一点是,放生者多为老年女性,既鲜有男性搅和其中,也不见年轻女性参与进来。显然,这既缘于女性的柔软心肠、母性情怀,也缘于风雨人生对人的心灵雕琢及精神指引。这是说,懂得珍视,知道怜惜,也还是需要一点“资历”的。或者可以倒过来说,是足够多的人生磨难,教会了人们懂得珍惜,学会了尊重。

  在邛海边上,我曾与放生的善良老太有过几次交谈。从而知道,她们大多信佛,而具居士身份的(即在家佛教徒而受过“三皈”、“五戒”者),亦有不少。放生完全是自愿的个人行为。总之是,选个好日子,邀上好姐妹,拎上小桶桶,花上几块钱,到市场上去买上一小桶活物,再乘公交车出城,将它们放入邛海里。

  有买就有卖。在西昌,因为近年来热衷于放生的人愈来愈多,专为她们提供小鱼小虾之类放生用小动物的人,也愈来愈多,并俨然成了一个关涉底层民生的市场组成部分。

  或者,放者自放之,捕者自捕之,如此一个循环链,看上去颇觉荒唐。然而,这就是存在,也即是社会:前者获得了精神的慰藉,后者取得了物质的犒赏,这些,显然都是他们各自所渴求的。而倘以经济学和社会统计学的眼光看呢,你得承认,这事儿甚至可以跟本地的GDP增长,扯上点关系。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美文 散文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破西瓜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2022-03-15 09:47
    星语
    放生,即赎取被捕之鱼、鸟等诸活物,再放归大自然中,是一种尊重、惜疼生命,出自悲悯情怀的善举。
    来自·福建省福州市
    回复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名家散文

    查看更多名家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