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散文

黄海之歌

作者:星语   发表于:
浏览:85次    字数:1069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85篇,  月稿:0

  我的家乡海门南濒长江,东临黄海。东北边有一个百年天然渔港东灶港,拥有25公里海岸线。

  黄海日夜歌唱,一浪推着一浪的豪情,一曲高过一曲的乐音。渔船千百膄,劈波斩浪,划过岁月的潮汐,航向黄海的浩瀚。每天,早上渔船迎着海上升起的朝阳出港,晚上一条条渔船载满各种的鱼、虾、蟹、贝返回,码头上成了热闹的水产交易市场。

  我年轻时常常前往东灶港为我们小镇的商店拖运海鲜,运输工具也就是我父亲用63元购买的二手脚踏车,后车坐上横绑上一根粗树棍,树棍两边各挂上一只藤条箩筐。箩筐装载海鲜。我家距东灶港有40多里路,严寒的冬天,常常顶着刺骨的寒风半夜去东灶港装运海鲜,蜷缩着身子,倒在冰冷的水泥地上等着发货,好不容易才轮到发货,在昏黄的灯光下,用鱼铲将鱼一铲铲装进箩筐,有时铲子抢不到,也就不管夹着冰块的鱼像钢针般扎手,用手抓着鱼往箩筐里放,手冻得红肿麻木,钻心地疼,我也强忍着。一车常常拖四百多斤毛重。

  夏天,常常冒着炎炎烈日拖运海鲜,太阳火球似地烘烤着,蹬着脚踏车,大汗淋漓,汗水蒙住双眼,眼睛难以睁开,心口闷得像有一团草堵着,口干渴得要冒烟。有时累得人几乎想要就势倒在地上静静地躺一会。

  这样长年累月车轮滚滚的日子熬过去了,这种艰苦的生活已经远去,现今再也用不着用自行车拖运海鲜了,大多用带拖斗的电瓶车拖运,也有用汽车运送的。

  东灶港蛎蚜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观。蛎蚜山方圆五、六十亩,仅高八米左右,是由蛎蚜堆积而成。蛎蚜山位于东灶港东南约4公里,距今已有1690年历史。蛎蚜山东西长1.43海里,南北宽0.9海里,处在南黄海潮间带,蛎蚜山时隐时现,退潮时它从海水中露出脸来,涨潮时,它隐没进海水中。当地人称为“沉浮山”,山影犹如碧波丛中托出一盘“海龟听潮”的盆景。

  蛎岈山生态旅游航线已开通,旅游项目有:渔港风光游览、海上休闲、蛎岈奇山观赏、海上观日出、滩涂采集、捕海洋生物、坐骡马彩车等。

  蛎岈山栈桥是游客通向蛎岈山的一座桥梁,也是中国龙文化旅游形象展示的一个舞台,桥头有一巨石,上面刻有“华夏第一龙桥”六个红色行书大字。桥长1280米,宽4米,期间设有3个10米宽的会车点,桥身似巨龙伸向大海,龙头广场像龙首,设有1800平米的大型平台,龙尾广场像巨龙尾巴。前方设有长约120米的靠船码头。

  栈桥上间隔设置有下桥的楼梯,游客可以走下去在沙滩上游玩,光着脚丫,踩着松软的沙滩,把那些躲在烂泥里的螃蜞、海蟹、海贝挖出来,双手逮住它们,逮住的是惊喜。海风抚摸着脸,海浪叩动着心扉,享受咸湿而带有甜蜜的呼吸。

  黄海波涛滚滚,日夜歌唱,唱着幸福的歌,奋进的歌。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长江 黄海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星语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名家散文

    查看更多名家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