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散文

陈大联:印象桐城

作者:赵大河   发表于:
浏览:125次    字数:3098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4篇,  月稿:0

  五月中旬,夏天刚刚拉开序幕,“同步悦读”新媒体走进了桐城。

  桐城又称“文都”,桐城派散文是清代影响深远的文学流派,就源于这块土地上。“同步悦读”走进桐城文学采风,是一次文学意义上的回乡。

  桐城是我常去之地,安庆周边美景多得是,唯桐城能给我心灵上的休憩,每回徜徉在秀美山水与深厚人文之间,乐陶陶兴尽而归。对于桐城,我“读你千遍也不厌倦”,与同步悦读文友们相聚文都,畅谈文字,把酒言欢,岂不快哉!

  过去,安庆民间对所辖各县性格特征有这样描述:“怀宁易、桐城达、潜山毅、太湖诤、宿松直、望江憨”,桐城的“达”,有通达、豁达、聪明的意思。桐城人精明、进取、有底线,这是安庆人对桐城人的普遍印象。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桐城人的“达”是怎么形成的,与这块土地上的历史文化有什么关联性?这次采风给了我答案。

  01

  桐城人是有文化的,这一点,我们从文庙的规模和完整性可以看得出。

  上次参观文庙,我已经很虔诚的礼拜过孔圣人,这回我只站在文庙的大门前,凝视着它。在我的眼里,它不单纯是一座建筑,一处古迹,它是承载传统文化的庙堂,是桐城人尊师重教的一块圣地。

  广场上人来车往,熙熙攘攘只是历史过往时光的一瞬间,每个人都永不停歇地奔走着这人生轨迹,文化影响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七百年来,文庙就一直在此庄严地注视着芸芸众生,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你若信仰,就请进来。

  这些年去过很多地方,参观过不少文庙,桐城文庙的规模是能排在前面的,它占地4150平米,拥有建筑1803平米,雄踞县城中心,在几百年前,文庙应该是桐城最具规模的建筑群了。这可见文化教育在桐城人心中的位置。

  桐城民间有句俗语:“穷不丢书,富不丢猪。”桐城人崇尚读书,这片书香土地上确实出了不少文学大师和精英名流,有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方以智、吴汝纶,还有张英父子宰相、大画家李公麟等,都是引领风骚的人物。这些年,桐城走出来3000个博士和20个院士,堪称人才培育基地。

  想到这,我油然对桐城人心生敬意。桐城人重视读书的传统正在一代代传承着,文化已植入桐城人的基因,融入到血液之中,成为桐城人气质的组成部分。

  离开文庙前,我于心中对孔圣人俯下身子,以儒教的规范礼仪再次虔诚地礼拜叩首。

  02

  在“裁襟励子”文化园采风,我看到了桐城人对诚信的坚守。

  “裁襟励子”是一则故事,是一个真实教育孩子诚实守信故事。“裁襟励子”是桐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传承人、桐城作协主席江觉迟女士在采风笔会现场为大家讲述着故事的由来。

  故事发生在民国六年。住在嘻子湖畔柱檀村的桐城名士江百川和苏蕙华生有三子三女,一日,长子兴汉从私塾归来,对母亲说,塾师家孩子出生一百天,师母要给孩子拼做五彩围兜,尚缺一块大红绸布,他已答应回家找一块带去。苏蕙华听后,翻箱倒柜也没有找到红绸布,最后找出了自己一直珍藏的结婚红绸布嫁衣,当即拿起剪刀剪下一块衣襟递给惊立一旁的儿子。旧时乡俗,女人的嫁衣被识为家庭吉祥之物,轻易不能损毁。苏惠华为成全长子之诺,毅然剪破衣襟。师母知道实情后,很过意不去,与塾师一起登门致谢。苏蕙华则说:“我不是不爱惜嫁衣,这对于我有纪念意义。但我这么做是为了教育孩子,一要尊师重教,二要言而有信,三要成人之美。”

  这起故事现在人听起来或许不以为奇,不就是一件旧嫁衣吗,现在哪家衣柜里没有几件旧衣服?可放在民国初年那个迷信思想根深蒂固的封建时期,换一般人,谁会为了儿子随口一句承诺而损害自己的彩头?但桐城人不一样,他们尊师重教,也重身教,他们提倡诚实守信,这才有了“裁襟励子”的故事。

  “裁襟励子”文化园现如今成为桐城文化的一个窗口、一处教育基地。走在铺满鲜花的村道上,我们在园内参观着,内心受到一次洗礼,在当下社会物欲横流,道德沦丧,传统的价值观不断被颠覆、挑战的环境下,诚信教育是多么必要。

  在江觉迟女士身上,我看到了桐城人性格中的诚信与担当。

  江觉迟不仅是“裁襟励子”故事的非遗传人,她自身也是有故事的人。2005年,她带上全部积蓄,只身一人前往西藏高原,做一名支教,在康巴藏区横断山脉一处寺庙里孤儿院工作,创办草原孤儿学校,给草原孤儿、失学儿童和贫困孩子提供基本的教育和照顾,像母亲一样关爱着高原上的孤儿,最困难的时候差点病死在草原上,这一坚持就是十六多年。她根据这段人生经历写出了自传体长篇小说《酥油》、《雪莲花》,以及《最后的女权王朝》、《西藏情歌》等作品。

  在谈及修建“裁襟励子”文化园的初衷时,江觉迟动情地说,她回到家乡后,就想为家乡做点事情,将家乡的文化资源挖掘出来,让非遗文化传承下去。在启动文化园修建过程中,为了节省资金,她亲自设计、自己出资,自己动手,既是设计师又当泥瓦工,一年多时间里,每天在煮饭时炖一碗鸡蛋就是一天伙食,晚上还要写作赚稿费维持建设资金。后来也得到社会和地方支持,才有了眼下的规模。文化园是开放性场所,既是教育基地,又是旅游景点。

  这次在桐城我是第二次见到江觉迟,上一次见她是在安庆作协代表会议上,她被当选为安庆市作协副主席。她给人印象是穿着朴素,有着来自草原民族坚韧敦厚气质,她是个精神纯粹的人。

  03

  桐城人性格中的豁达、通达,与懂得礼让有关,常言道:退一步海阔天空。遇事不选极端,为自己考虑的同时也兼顾别人,知晓进退,深谙中庸之道,这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桐城人都知道“六尺巷”的故事。

  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担任礼部尚书,有一天接到老家来信,说隔壁吴家翻修宅院,准备将两家中间留作通道的三尺宽小巷据为己有,变成自家院落,张家人不同意,发生争吵并告到官衙。县官考虑到两家都是名门望族,一时难下决断。张英看信后,题诗回复: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看信后,懂得其中含义,便按诗中说的,又让了三尺留作通道。吴家见张家如此谦让,也羞愧难当,把原来的三尺也让了出来,两家中间便有了六尺宽的巷子,故得名“六尺巷”。

  “同步悦读”来桐城文学采风,也是文化采风,六尺巷是一定要去的。

  一百米的六尺巷,掩在绿荫之中,阳光下的斑驳光影投在麻石路上,仿佛打开了历史的光圈,放映着关于礼让的故事。走在巷子里,内心的噪气、戾气一下子被清空了,心情也变得舒展、平和起来。

  世间最强悍的是时光,终究带走一切,没有人能置身时光之外。当年的张、吴两家早已是古人,豪门大宅如今也不过是两方墙,这世间的身外之物有哪一样是你自己的呢?南怀瑾临终前曾经说过:“我不忍心告诉世人一个真相,这世间本来就是一个梦,我们都在梦里头,你什么都带不走,遇事不要太较真。”

  “仁义礼智信”,礼让既属儒家精要,也与道家宗义相合。相传孔子问道于老子,老子不说话,指着自己的舌头,又指着口腔里的残留牙齿,孔子顿悟。满齿不存,舌头犹在,刚者易折,柔者尚存。宽容礼让,不仅是儒家道德准则,也是一种生存哲学。

  一百多年来,桐城人在六尺巷里穿行,领悟着先人的处世智慧,崇尚礼让为先的理念,由此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桐城人,行有道,达天下。

  04

  在采风结束后的午宴上,桐城文联书记欧阳健子热情地对同步悦读的作家们说:“欢迎大家多来桐城,多写桐城。”其实,两天的美好时光里,桐城印象早已定格在大家的心中,这座承载中华文化的花园里,至今仍散发着弥久的清香,让人流连、痴迷。桐城采风,我们走进了桐城,认识了桐城人,桐城文化中的好学、诚信、礼让也深深感染了我们,感动着我们。

  桐城,我们下次见。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赵大河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心情散文

    查看更多心情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