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散文

赵嘉宜:水火家乡

作者:赵嘉宜   发表于:
浏览:64次    字数:1523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2篇,  月稿:0

  家乡,是一湾碧水。

  清澈的壶流河水从西南向东北,蜿蜒曲折,越境而过,清清河水滋养了两岸百姓。家乡虽地处北方,河两岸却是稻田片片,夏日里稻花飘香,蛙声一片;秋天里稻田金黄,丰收在望。

  有水的地方,人灵秀。古镇暖泉,因泉多而闻名,因水暖而流芳。碧水环绕中,才子水畔苦读,至今尚有王敏书院,掩映在水光树影里,置身其中,水光潋滟晴方好,树影婆娑,魁星楼上仿佛传来朗朗书声。暖泉女子个个皮肤白皙精致,身材苗条,说话轻言细语,走路弱柳扶风,大有江南女子的风韵。是啊,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钟灵毓秀的地方必是贤才辈出的所在!

  有水的地方,物精致。精选的黄豆泡水,磨浆,过筛,煮沸,点浆,重压,成型的豆腐莹白如玉,胜过女子的细嫩肌肤,吹弹得破。地道的杂粮,山药、豌豆、绿豆、荞麦、苦荞,过水,磨面,水里打滚,晾凉,便是晶莹剔透的各种凉粉儿,浇上嫣红深沉的汤汁,便是人间至味!勤劳的家乡父老,把水的灵秀清透渗入一日三餐,便是精致的生活;渗入美好的情怀,便是不朽的艺术!

  刻刀下,花鸟虫鱼,尽展田园风味,牡丹富贵,梅开清秀,鸳鸯戏水,喜鹊登梅;地方戏曲,登上窗棂,关公长髯,细密整齐,钟馗面目狰狞而可怖。那薄如蝉翼的纸,要经过画—染—熏—压—刻几十道工序,水晕染,火熏烤,锤打实,才有花红柳绿的色彩,才有那朴实无华的魅力,才有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质朴与进入华屋广厦的荣耀。

  水,赋予家乡人随物赋形的灵秀,让他们行事婉转而不失本色。蔚县人,勤劳,聪慧,那是因为从小看惯了水,用惯了水,把水的精魂刻到了灵魂深处。

  你听,那乡音里带着水汽,甜腻婉转;你看,那笑脸如水映桃花,美丽热情,情真似火!

  家乡,何尝不是一团烈火。

  家乡,是水的身子,火的心肠。土地上壶流、安定、清水三河日夜奔腾流淌,土地下则是丰富的煤炭资源,黑金子铸就的心就是一片赤诚与火热!

  家乡人善用火,代王城二月初七的“杆”,三层的焰火,一层比一层高;上苏庄正月十五拜灯山,火光灯影后是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我最忠情那色朴拙、质硬实的青砂器。贫瘠的甘子土,和泥,制胚,上釉,再经一千四五百度的高温,锻造造出远近闻名的青砂器。浴火青砂,色青蓝,声清脆,形美质坚;可熬药,能煮粥,功用齐全。

  那个三十出头的新一代传人,抛弃世界的纷纷扰扰,独守一隅,灰头土脸,挖一锹土,制一个胚,不念寒暑,不记冬夏,任窑前高温灼伤皮肤,烤焦眉发,只有心心念念的青砂器出窑时,才看得见窑火映照中他闪光的眸子和火红的脸膛!

  生活灰头土脸,可家乡人硬是用火将它点燃,治病的药苦,熬出了日子的清香;家常的饭菜,煮出了生活的热情。

  浴火青砂,善良的家乡人用火创造了生活实用主义的智慧;火树银花,热情的家乡人用火抒写了浪漫主义的情怀。

  辛劳的铁匠门,一年四季在炉火前劳累,在叮叮当当的斧锤子声中度日,可生活的苦激发了他们爱的火焰。

  五六千度的铁水,古柳铸刻的木勺,冬季里冰冷的喊墙,火树银花的美丽。那迸射的光华照彻生活的黑夜,那流泻的火瀑奔涌不息的生命热情。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诗仙的歌吟应是对这瑰丽景色的最好注脚吧!

  地地道道的农民,平日里扛锄拉犁,在蔚州大地上辛勤耕耘:每逢节日,他们又化身为树花艺人,头戴草帽,反穿皮袄,步履坚定地走向五六千度的铁水,手中木勺稳稳伸出,深舀,高扬,迸射,金黄色的火花,流泻不断的火瀑,一场视觉的盛宴,满腔浪漫的情怀。

  火,赋予家乡人激情燃烧的热烈,让他们总是不惧生活的艰难若累。蔚县人热情,积极,有闯劲,那是因为他们看透了火的精骨,用透了火的天赋。

  —湾清水绕,一团烈火照。水火映照中,是我美丽的家乡——蔚县。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家乡 水火 赵嘉宜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罗虎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2022-09-23 13:06
    美文苑
    写得真好!不过铁水的温度五六千度不确,纯铁的熔点是1538°C,铸铁要更低,最低仅1148°C。所以改为“上千度”就正确啦。
    来自·福建省福州市
    回复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抒情散文

    查看更多抒情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