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

乡土记忆之瓦桶

作者:黔西南州 袁定鸿   发表于:
浏览:86次    字数:2297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8886篇,  月稿:0

  一个6米见方的平地泥坑里,泥土已被犁得细如河沙,里面的细石全部被淘出。邻居都担着水桶,从井里挑来一挑挑水,把水泼洒在细土上。细土被水润透后,大黄牛开始了自己的工作,那就是踩瓦泥。

  泥坑里被水浸透的细土是用来做瓦用的。

  踩瓦泥是一个很艰辛的工作。每头牛都需要一个人牵着,然后不停地在坑里转着圈走。这个坑,一般可以让四个人牵着四头牛在里面逛一整天。一天下来,人腿上的汗毛再不见一根,牛腿上的皮毛也掉了多半。人在泥坑里走的时候,开头还轻自如。待走得几圈,渐渐地难以拔出小腿,有时为了拔出小腿,需要狠劲地向上提,让脚掌高出泥面,由于力的作用,人就会一个踉跄,扑倒在泥土里,弄得满身稀泥。

  在踩瓦泥的时候,本寨的人都会前来帮忙,挑水,砍柴,搬运已被踩得非常粘稠的泥土放到坑外平整的土地上。人们忙碌一天,就会围着一张桌子,吃上一两个荤菜,再就是一大盆煮熟的嫩南瓜。有时,可能也会有一两斤散酒,但酒只能倒在一个碗里,满桌的人围着递过来递过去。不像现在,你到谁家喝酒,都完全可以尽兴。踩瓦泥必须是在夏秋两季,若是在春冬两季,人的腿就会受冻,患上风湿。

  已踩好的瓦泥被搬到坑外平整的地方时,需要先给地上撒一层柴灰,这样就能使瓦泥与平地分离开来。然后再将瓦泥呈长方形摞起来,由手工摞起来的瓦泥不太笔直,农村人就发挥了智慧,他们把一根软木条弯成弓状,再用钢丝缠上木条两端,做成了一把瓦刀。这瓦刀用来害泥土特别锋利,一刀下去,被割的泥面平整光滑,就不必再次修整。

  由寨里人帮忙踩好瓦泥后。做瓦片的事就由需要盖瓦房的人家自己负责,稍富裕的人家就会请瓦匠,一般人家就自己做。做瓦片开始用上了瓦桶。所谓瓦桶,实际是三部分工具:第一部分称转盘,转盘是要固定在地面的,顶端是一个圆盘,做瓦的人用手托着盘底,就可以轻松旋转;第二部分是瓦桶,瓦桶是由很多规则的薄片木条拼成,木条内外都十分光滑,木条中间打得有隐性的小孔,里面穿着钢丝或麻绳,瓦桶外有四根极细的木条铆在表面,可以把加工的瓦分成同一尺寸的四片;第三部分是桶衣,桶衣是用来套在瓦桶上的,起着瓦桶与瓦泥隔离的作用。

  做瓦之时,得用瓦刀先把长方形瓦泥按尺寸分成几段,再在分段的瓦泥上用瓦刀切成小指粗的泥片,然后双手捧着泥片两端,将泥片围在已放在底盘上的瓦桶上贴成一圈,再用瓦板沾少量的水,将泥片从底部边刮边拍,同时用眼睛仔细地看着,待上端的泥片厚度一致,且比下端的薄,就可以取下放在铺有柴灰的平整泥土上,然后瓦桶向内一收,取出瓦桶和桶衣,瓦也就成型。等到太阳晒干瓦片后,轻轻一拍,一个瓦桶做的的瓦就分成了4片。把瓦片搬到到瓦棚里。直到估计瓦窑可以装满,才停止再加工瓦片。

  瓦片做好后,一家大小都被赶到山上,去砍柴烧瓦,砍的柴可不是小数目,得堆成几堆小山似的,当然,有时也有邻居来帮忙。那次,轮到我家砍柴烧瓦,大伯与很多哥姐都来帮忙。大伯耳聋,成天都只是他在高声叫着说话,我们插嘴,他也不知道说什么,我们也就懒得接他的话茬,于是偷偷在旁边交头接耳,大伯听不到我们说什么,但看到我们诡异的表情,以为说他的坏话,就提起一根木柴,把声音吼得山响,作势要狠揍我们这帮小屁孩,我们被吓得仓皇逃跑,这一天,我们再不敢接近大伯,以至于吃饭之时,都等大伯先吃饱回家,我们才敢上桌。这已是40年以前的事情了。

  柴火收集到位后,就由有经验的人开始把晒干的瓦片整齐地堆在瓦窑里,直到瓦片顶到窑顶。然后请有经验的长者架窑。所谓“架窑”,就是由一个老人左手提着一只冠子被掐破的雄鸡,再点燃火把,围着瓦窑转一圈,且口中念念有词,然后在瓦窑的四个方位,用鸡冠上的血贴上鸡毛,最后来到窑口,把窑里的柴点燃,由柴火的高温烘焙瓦片。

  瓦窑的顶端外层有一个很宽的围水圈。架窑以后,窑里开始高温扩散,人们就挑来水倒入围水圈里,给瓦窑降温。通过降温的办法,所烧的瓦片才很少裂缝与变形,这样盖上的瓦房才美观,且不漏雨。

  烧一窑瓦大抵需要一周,由几位老人在窑口不分白日黑夜轮班添柴。火候到了,人们搬来泥砖,把窑口封死,才算大功告成。半月以后,瓦窑冷却。又打开窑口,这时候,很多人就又来帮忙把窑里的瓦搬到外面。需要盖瓦房的人家,无论老小,都背上背箩,把瓦运到自己家门前。

  因为要盖瓦房,还有一件大事得先准备,那就是到山上将一些笔直的树木砍倒,再弹上墨线,用斧头把线外的木料剔去,然后请来几位壮汉,用解锯把木头解成巴掌宽的板子,农村人称为椽皮。把椽皮解好再搬到家里,需要花上两个月功夫。

  那时的农村,大多是草房,盖瓦房需要把房顶的草皮除去。再钉上椽皮。盖新瓦房了,全寨的人都会来帮忙,那场景热闹极了,一长串的人将瓦片递向瓦梯,再由房顶的人接到房顶。然后开始给房顶垛脊,房脊一般都做得很美观:两头拱翘如鸟翼,正中一个圆形,内嵌一个五角星或者六角星。老远看去有些雄伟。这几乎是每家都要垛的脊梁。

  我家在盖瓦房前,我与父亲到了最高的山上解椽皮,那可是原始森林,很多人都怕有猛兽出没,也嫌脚力不够,都懒得去。我就得陪着父亲。扎椽皮的时候,祖父在堂屋里仰头张望,谁料一根檩木已然腐朽,我刚骑在那根檩木上,突然感到身子一沉,人已坠到了天楼,幸好天楼有几块木瓜托着,斧子脱手,正砸在了祖父的脚下,我只受了点轻伤。现在想来,农村人为了盖上瓦房,哪怕山高路远,哪怕野兽侵袭,哪怕高空坠落,都愿自甘风险。

  瓦房盖成后,父亲体力严重透支,走路经常摇摇晃晃,在一次割牛草时,他不小心误认为一篷茅草是石头,待一脚踏下,人已坠下高崖。

  这个世上,从此不再有我父亲的身影。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瓦桶 记忆 乡土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美文苑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中学作文

    查看更多中学作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