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

我与习酒的趣闻逸事

作者:王大勇 赤水市委办公室   发表于:
浏览:204次    字数:2009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8890篇,  月稿:0

  酒,可谓古老又现代的神来之物,世人历来对它褒贬不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概是家庭的缘故,我与酒是颇有渊源的,尤其对习酒算得上是情有独钟。我的老家在官渡古镇,它曾经是习水县城所在地,人文、地理、亲缘等各种因素都与习水源远流长,自然与习酒就有了天然的缘分,加上昔日的习酒厂名气很大,当“习酒人”在当时是不少年轻人引以为荣的美差,更是俊男靓女择偶的首选条件,耳闻目睹,种种习酒的传闻让我怦然心动。结合记事以来的亲身经历,调侃与习酒的趣闻逸事供酒友们茶余饭后消遣。

  学生时代与习酒

  对于酒,我觉得自己有天生的缘分。第一次喝酒是初中二年级的一个周末,只有13、4岁,几位臭味相投的同学偷偷地去一处小酒馆,其时我们在座的是2女4男。6个人相交甚笃,于是大家鼓噪而饮。我开始坚决推辞,说自己从不沾酒。2女相顾而笑,3男则怒目相对,一女同学说:“你是男子汉,不会喝酒,简直让人笑掉大牙,还不如我们女生。”我经不住激将,也不愿得罪同学们,在众目睽睽之下喝了一小碗习酒,结果大醉,去同学家直到第二天日上三竿方醒,才觉酒臭冲鼻,胃里万蛇扭动,犹大病未愈之状。想起有些后悔,但已经醉了,破戒了。多年后相聚,同学们皆讥笑我那日狼狈之状,说我酒后吐如喷泉,高山流水,狂言乱语……实在是醉态可掬。记忆中我醉得最厉害一次的是在17岁生日那天。那时我刚到仁怀师范读书,有点血气方刚,晚饭后几位师兄偷偷邀约我到后山凉亭,刻意组织8名瘾君子挑战年轻气盛的我,盛情难却,完全来者不拒,开怀畅饮,从傍晚开始一直喝到凌晨1点,一共喝了10多瓶习水大曲,在车轮战术下,终于寡不敌众而“现场直播”,被众人八抬大轿般架回寝室。

  教书生涯与习酒

  1992年9月,我毕业分配到赤水市福和希望学校教书,学校距官渡河街老家有3公里路程,步行1个多小时,由于年轻老师比较多,我工作积极肯干,与人为善,和同事们相处得相当不错,不时相邀,小酒不断,日子还是过得有知有味的。毕竟刚参加工作不久,收入不高,当时我每个月工资只有125.50元,平时一般喝散酒,重大喜庆的日子才喝瓶子酒。有时看到别人有好酒,总千方百计要喝掉它,甚至采取一些恶作剧手段。记得是1993年4月的一天,下午放学后,我和两位同事一起走路上街,刚出校门我就看到黄老师行李袋里有两瓶五星习酒,一问才知他要去吃生期酒。也许几天没沾酒罢,觉得喉咙痒痒的,突然有种喝酒的冲动,能不能想个办法让黄老师心甘情愿把酒打开给我们喝呢?毕竟是生日礼物,他肯定不会轻易答应。我百思不得其解,边走边想,突然茅塞顿开,计上心来:和另一位同事唱一出双簧戏,我故意说黄老师的习酒可能跑气变质,同事附和要打开品尝才知真假,这样不是不显山不露水的就诱导黄老师把酒打开了吗?急忙与同事耳语一番,依计而行,黄老师果然经不住我们软磨硬泡,把酒打开让大家品尝,三人依次用瓶盖你一下我一下喝了起来,不时还称赞“好酒﹗好酒﹗”不知不觉中,第一瓶习酒被我们报销了,我又劝说黄老师:酒好喝,不过还没尽兴,不如把第二瓶都开了……可能黄老师的酒劲已上来了,慷慨答应。就这样,我们三人一边喝酒一边赶路,还没到官渡老街,两瓶五星习酒没有了。分手时,大家都有些醉意了,依依惜别之际,黄老师居然问到:今天我上街干嘛?我答曰︰你来吃你家大哥生日酒啊﹗他又说:对头,那我拿的两瓶礼品酒呢?我和同事故作正经:耶,你咋忘了?咱们已经把它喝了啊﹗言毕,三人忍俊不住捧腹大笑……

  从政岁月与习酒

  2001年8月,我机缘巧合考入赤水市委办公室,开始了漫长的行政机关工作经历。其间历尽艰辛,不愿回首,尤为感概的是:我从事行政工作经历基本上就是个人书写辉煌的饮酒史,我曾经自豪地说过:鄙人对振兴贵州白酒产业是有贡献的,一年喝掉300斤酒可能一点都不夸张。当然,就如大家所说:“酒精”考验的乡镇干部,喝酒必然有心得、传奇。有好酒之徒曾高度概括了酒境的四个阶段:先是花言巧语,然后是豪言壮语,再是胡言乱语,最后是不言不语。我教过8年多书,当过5年秘书,又干了7年乡镇长,如今从事文史工作8年有余,是一名超过30年酒龄的瘾君子,算得上名副其实的“老酒鬼”了,觉得“四个阶段”略作分析是相当精妙的:想喝酒,要么是你找别人,要么是别人找你,总得要费一番口舌,而酒一入口,要么说酒好要么就说哥俩感情好,直说得天花乱坠,使对方心花路放、理所当然,于是倾坛中之酒、杯中之物尽情相敬。几杯下肚,双方都涨红着脸,各自争先恐后地发誓表态,豪气干云,义薄云天,最后是口舌麻木、胡言乱语,勾肩搭背,不知所云。结束之时,往往有寡不敌众之人,酣然入睡,直至天明。

  凡此种种,可谓与酒接缘,相伴一生,尤与习酒缘分更是说不尽道不完,记得有人说过:“酒杯里总是要沾一点好酒,无论什么散文、诗歌都无法说清杯底这点酒,有的只可意会。”对此我深有同感,如今已近天命之年的我仍然痴心不改,偶尔已小酌两杯,品尝“花看半开,饮酒微醺”的趣味。只是不知道,有几人可以领略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这种境界呢?

  (编辑:黔州)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逸事 趣闻 习酒 作文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中学作文

查看更多中学作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