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人跟我聊天,说他想不通忠臣为什么爱自杀。为什么邓世昌会投海,活下去重新再来不行吗?
我没有跟他谈这些,但我知道邓世昌活下来是不可能的。因为他所在的北洋舰队是李鸿章呕心沥血一辈子的营生,如果大东沟海战(黄海海战)被日本人打败,北洋就彻底完了。大清不会再有第二次“同光中兴”,大清也不会再出一个李鸿章了。没了北洋,这位战士的梦要在哪里栖息呢?你以为他是义愤填膺,其实他是被逼无奈。
这种情怀,让他像极了另外一个人——屈原。
开篇:不是废物点心
楚辞给人的感觉像一个怨妇。这也是后世对屈原的印象。但其实,这个怨妇具有很高的政治才华。屈原的才能有多大,集中在哪个方面?屈原是大才,至少他对列国局势的掌握可谓洞若观火。他的才能主要的才干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外交,第二是改革,第三是对局势的分析。另外屈原还可能在祭祀和音乐上有一定的造诣,当然还有文学。但后面这些对他那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帮助很有限,这里忽略不计,不做讨论。
虽然屈原会佩剑,但他应该不懂军事。从考古发现来看,楚国的男人们几乎是人手一剑。有佩剑和懂军事不是一回事。这一点从各个版本的《屈子行吟图》里就可以看出来,图中的屈原多是一个佩剑的文士形象。当然楚辞里也有依据可寻,屈原自己就说“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他的剑更多的只是一种装饰。
奋发:局势已然如此
屈原的时代已经是战国的末年,商君变法给秦国带来的镇痛与不适已经基本消失,张仪的合众连横也已经初见成效。这时的楚国仅仅靠着宣王和威王的余威才勉强和秦国抗衡。但楚国有识之士对秦国的戒心恐怕从威王时期就已经开始了。楚威王本人就对苏秦说过:“秦,虎狼之国,不可亲也。”
屈原当然也很清楚虎狼不可亲近,自强才有出路。一面是蒸蒸日上的强秦,一面是弊病满身的祖国。国家要图强,最好的选择是双管齐下。一是联齐抗秦,二是变法自强。屈原的政治抱负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即楚国想要发展,必须联合齐国牵制强秦。楚国的宿敌应该定义为西秦而不是东齐。衍生成屈原的的外交政策便是联齐抗秦。《史记》屈原列传明确交代过这一点“齐与楚从亲,(秦)惠王患之。”另外,他对楚国国情的认识也很深刻,当时的楚国制度上比不了商鞅变法后的秦国,所以他一生心心念念的就是美政与变革。《史记》和《楚辞》几乎通篇都能佐证。
变革:全是不合时宜
战国末年的兼并战争已接近尾声,屈原主导的这次变革可能是楚国最后的机会了。
但说实话,史学家和当时的人应该都不看好屈原的在楚国推行的变革。第一,是他的身份不适合革故鼎新。第二,他的个性不适合力挽狂澜。
作为楚国的公室,他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就是被革命的对象。像他这样多愁善感的人,怎么忍心向着熊、屈、景、昭的亲族举旗改革的屠刀呢?改革不能大刀阔斧,就必然失败。所以屈原不是一个合格的改革家。他的变革也悄悄失败了。
当然或许也正因为他是楚国的公室,所以他在变革失败后贵族集团对他还算客气。《史记》只说:王怒而疏屈平。要知道上一个在楚国吵着闹着要改革的吴起,是被公族万箭穿心射死的。
外交:谁是张仪的对手
为了在外交上孤立秦国,屈原甚至在对内改革被迫停滞过后还亲自出使过齐国。《史记》讲:“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真是鞠躬尽瘁为国家操碎了心。本来,改革和同盟是应该同时进行的。因为秦国和齐国并无接壤,但都与楚国接壤,这对秦齐有利而对楚不利。只有依靠强大的国力才能保证盟友的忠诚。楚国的朝局和国力还没到无可救药的地步:虽然变革停滞了,但只要还能和齐国绑在一起,楚国即使不能称霸也足以苟活。当然这就已经要算是下策了。
可是论起纵横,屈子的手段又怎么可能是张子的对手呢?在张仪摇唇鼓舌一通下来,楚国和齐国的联盟还是决裂了。最终齐楚被秦国相继吞并。
当然这也不全是张仪的个人能力比屈原强,秦合众要乱,乱则可以浑水摸鱼、各个击破,楚联齐要稳,稳才可以同心戮力、共同进退。战国是大争之势,乱才是主旋律。所以,张仪的外交是扬帆起航,一日千里;屈原的外交则是逆水行舟,举步维艰。
教育:最后的挣扎
联齐抗秦的计划泡汤了,屈原的官职也从左徒变成了三闾大夫。左徒是个什么官职,学者们一直不清楚。但应该比上官大夫的官位要高。至少称得上“公卿”。但三闾大夫是干什么的,学术界有考证。是个主持宗庙祭祀,兼管贵族屈、景、昭三大氏子弟教育的闲差事。
我们有理由设想一下,屈原他如果去管理贵族子弟的教育,能教他们的是什么?是教贵族子弟们写楚辞吗?不!应该教的还是讲的改革弊政和联齐抗秦。或许直到这时他都还没有对自己的国家死心,心心念念想的还是在学生中培养自己政治主张的接班人。老先生,够狠!我甚至怀疑,这个职位就是他自己跟楚怀王主动申请的。“大王,既然我屈平不堪重用,就把三闾大夫这个闲差给我吧。让我为你培养几个粉饰太平的御用文人。”赤胆忠心,天地可鉴。
所以后来屈原被流放就在情理之中了。大臣们在朝堂上议事媾和,他在他的课堂上给楚国的的年轻贵族宣讲的的尽是些和朝议相违背的反动言论。妖言惑众,不可容忍。
阴谋:为什么不去辅佐顷襄王
楚怀王死后,继位的是顷襄王。屈原也就是在顷襄王在位的时候被流放的。那问题来了,如果屈原真像我说得那么勤恳务实,为什么新君也不待见他?因为这里面可能有一个阴谋:
秦国邀请楚怀王去秦国会盟被秦国扣下做了人质。之前屈原是反对怀王去秦国的。但是顷襄王的弟弟子兰赞成。后来怀王死了,顷襄王继位,子兰被升官做了宰相,屈原就被流放。《史记》记: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这样看,很明显顷襄王喜欢子兰,讨厌屈原。可是子兰是坑死自己爹的人啊,是他极力怂恿怀王赴秦会盟的,做哥哥的怎么会喜欢这种弟弟?想来想去可能有一种解释符合逻辑。顷襄王在借刀杀人,他让秦国弄死自己父亲,他的弟弟子兰则是策划这起谋杀的主谋或者帮凶。让子兰做宰相是在答谢他拥立自己称王的报答。
那屈原还怎么为新的政府效力。用人首先考虑用自己人,屈原,你不是顷襄王的自己人。差点挫败了顷襄王的好事,没杀了他算是客气的,怎么还奢望被重用呢?(或许宗室的力量再次保护了他。让他免于杀身之祸。)
尾声:其实有点像诸葛亮
综上所述:屈原这一辈子都在做对国家有利的事情,但没有一次取得过成功。他知道国家要怎么做才能富强,但楚国在谋求富强的路上却阻碍重重,最终与他的理想渐行渐远。所以《楚辞》会有这样的感慨:“有志极而无旁”——我的志向远大却没有人能帮忙。
他改革内政,自己的亲族却怨声载道,朝臣们与他离心离德。他对国家忠诚,却没一个人看得惯他,觉得他沽名钓誉。纵横捭阖,他的才能比不上张仪,改革弊政,他的手段不如商鞅。他教育子弟却被诬妖言惑众,他心系君王,却成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虽然他的国家一次一次的伤他的心,但只要还有一根救命稻草他都会想办法去抓住它。这种至死不渝和鞠躬尽瘁,不比那抱石沉江的以身许国更高贵可敬吗?这种忠贞与才华并举气质,才让他的历史形象超过了时代的许多伟人,包括他终其一生也没有战胜的张仪与商鞅。
他对局势的把握却比商君和张子透彻,可惜,他这匹老牛还是没能将楚国这个大破车拽出泥潭。只能一步一步的看着自己的祖国滑向灭亡的深渊。
终于,楚国丢掉了丹阳,也就是楚国元祖鬻熊曾经祭天的焉郢之地。鬻熊的子孙屈原明白,这一下,他的国家真的要完了,再也没有救命稻草可以抓了。楚国没有翻盘的希望了。要看着自己的母亲惨死吗?他不忍心。还能救她吗?他没办法了。那就先她死去吧,免得看着她挣扎的样子于心不忍。于是屈原沉江了。
是是义愤填膺吗?更像是被逼无奈!
想当年楚庄王问鼎,难道只是想争一个区区霸主的虚名?他要争的是周的天下啊。现在周的天下变成了秦的天下,楚国历代君王的呕心沥血和励精图治又赋予谁说呢,无言也无奈,一死了之,落个清净:
国难安可吝酬身,
澹澹湘波好葬魂。
上下同宗忠即孝,
鸾俦相伴假作真。
江南春尽王途殁,
汉北新悲古道沉。
大统不留前代制,
离骚来做度量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