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精选

家风(散文)

作者:杨静   发表于:
浏览:68次    字数:3540  电脑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6437篇,  月稿:2771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家风的好与坏,关系到一个家庭和家族的长久兴旺,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昌运与发达。好的家风对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规矩意识,对其家庭建设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更是家庭成员立身处事的法外“红线”。

  家风也称门风,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能潜移默化影响一个人的成长。她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常常在无形中影响着每个家庭的运势,是家庭文化和信仰的传承,更是一个家族的精神图腾,寄托着祖辈对后代的希望和鞭策。公序良俗也罢,修身齐家也好,良好的家风处处体现着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

  老百姓常说,有好家风才有好家道,才能出好子弟。我们中华民族历来是重视家风建设的,当然也有很多家风家训的典范。《朱子家训》、《颜氏家训》和《曾国藩家书》等,都是家喻户晓的教子治家经典。毛泽东的亲情“三原则”,周恩来的“十条家规”,朱德的“立德树人,勤俭持家”……等等,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家风故事,至今仍被传为美谈,更是中华民族和全社会的精神财富。

  几年前,热播电视剧《都挺好》,曾引发人们对“原生家庭”的讨论。其实,普天之下,芸芸众生,我们每个人从小到大,品格的养成,或多或少都会受到父母的感染,也就是原生家庭的影响,都会留有父母的影子。

  我出生在矿工家庭,父亲是矿工,母亲没有职业,双亲都没有什么文化。提到家教家风,我想到的是“吃亏是福”和“勤俭持家”这样的词语。因为我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家庭。

  父亲性格倔强,话不多,人实在,是矿上远近有名的“好人”。上世纪70年代初,父亲从陕北招工来到关中煤矿。听母亲说,当时,工友们看父亲从农村来,人老实又本分,问他愿不愿学瓦工,父亲想都没想,就说了一个字:“行!”

  瓦工就是人常说的“泥瓦匠”,是个苦力活。事后,工友们笑他:“人家都不愿做这事,就你傻啊?”父亲“嘿嘿”一笑,低头只是劳作,并不作答。

  工作时的父亲从不偷懒耍滑,往往几个人一起干的活,别人都是干干歇歇,就他是不喘气的干,唯恐自己做的少。若是遇到什么苦活累活,他总是抢着做,从来没有一句怨言。

  父亲因为这样的“傻”,没少被家人和外人“嘲讽”。有时候,我甚至怀疑,他是不是真傻。然而,父亲终是“傻”了一辈子。而我,也似乎深受其“害”,变成了一个浑身冒“傻”气的人。

  父亲为人和善,乐于助人,对人有求必应,有难必帮。认识不认识的人,只要有求于他,他都会掏心掏肺的帮助。

  记得有一年秋天,矿上给住房困难的矿工分配了住宅楼,一时间,家家户户盼着住新房,砌炉子成了最棘手的事。工友们知道父亲炉子砌的好,每天上门求助的人络绎不绝,经常还没等到下班,家门前就挤满了“客人”,可谓门庭若市。

  有时,父亲工作衣都来不急换,便被人请了出去。东家门出,西家屋进,挨家挨户给人家砌炉子,经常忙到深夜才回家,饭都不吃人家的一口。每每看到父亲疲惫的身影,我们难免要“挤兑”父亲,他总是笑着说:“吃人家一顿饭,肚子总有饿的时候!”接下来,便没有了言语。

  有一回,好像那天是除夕,全家人正在一起吃着年夜饭。突然,父亲的工友在楼下喊他,说井下风门的墙倒了,需要父亲下井重新砌墙。一听说井下有事,父亲急匆匆出了门。

  父亲当时的工种,是井下通风工。成天做的就是修风门、砌风墙的活,这事母亲是知道的。若是风门坏了,那可是大事,母亲一边催促他快点出门,一边叮嘱他注意安全。

  后来,父亲说井下风门没有坏,是那位工友家里的炉子不上火,人家说大过年的,怕父亲不愿意去,就“哄”他呢!母亲听完,气的简直要笑了,悻悻地说,“人犯傻啊?谁都欺骗!咱去了,也能回来么!”父亲却一点都不生气,竟还笑着说,“能帮就帮,吃亏是福嘛!”

  多年来,父亲“吃亏是福”的处事“哲学”,许是影响到了我的言行品格。工作后,不贪名利,宽容待人,肯吃亏,自然便成了我待人处世的信条,就连女儿也表现出了乐于助人,不怕吃亏的秉性。母亲常说,这都是咱家的“遗传基因”。

  母亲从小生活在农村,书读的少,字识的不多,更讲不出什么大道理,身上却有着一种自强、勤劳、俭朴、善良的品质。我们姐弟从小到大,耳濡目染,听从教诲,性格也深受母亲的影响。

  那些年,为了贴补家用,母亲长年在矿上做零工,她下过煤窑、搬过砖、装卸过沙石水泥,山上开过荒、种过地,砍过荆条,卖过荆笆……即便是生病,也不舍得误一天工。日子过的再难,我们家都没有领过矿上的困难补助。她常说,大家日子都紧,咱有胳膊有腿,决不能吃“救济金”,公家的钱要留给更困难的人。

  也许经历过苦难的人,更懂得“勤俭”的份量。母亲在吃穿用度方面,不仅对自己节省,对我们姐弟更是严格要求。记得小时候,母亲总是让我们把作业本正反面用,铅笔用短了,手都捏不住了,她都不肯让我们扔。晚上写作业,只要有点自然光,家里的电灯是决不能开的。

  如今,我们姐弟相继参加工作,家里条件越来越好,母亲勤俭持家的习惯丝毫没有改变,生活依旧过得俭朴。记忆中,我们姐弟和孩子们没少穿母亲做的针线活;客厅里的大灯很少开,总是拉着萤火虫似的小灯炮照明,且开的很晚;用过的洗脸水,总是要留下来冲洗厕所;她会三番五次地“扫街”,总能买到市场里物美价廉的蔬菜……

  每次回家,母亲都要叮嘱我们,生活条件好,咱也不能浪费。没事少开灯,花钱要算计着花。临走时,不忘给我们捎带些本地的时令蔬菜,说这儿的菜又新鲜又便宜……

  家风的力量,生活的灯塔。这样的家风,代代影响,代代传承,如今已融入了我的血液,沁入了我的骨髓。

  我在煤矿工作近30年,许是受家风的影响,无论是在井下一线当工人,还是后来入党提干,从事党的纪律检查工作,一路走来,良好的家风家教,让我终生受益,也成了我人生路上的一盏灯塔。

  无形的家风,有形的力量。不管是出生名门望族,还是草根布衣家庭,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从呀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人生中接受的每一个第一次,都会受到父母的影响和家庭的熏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

  记得唐朝名相姚崇曾在《冰壶戒》中写道:“与其浊富,宁比清贫;耸廉勤之节,塞贪竞之门。”这位历任“三朝宰相”的姚崇告诫子孙一定要坚守廉洁勤俭的气节,不为当官而走后门。晚年还立下遗嘱要求俭朴安排后事,不带走金银珠宝,并告诫子孙以后也照此操办。在今天看来,姚崇的“廉慎”和“不贪为宝”的思想,仍然有很强的启示意义,更是党员干部深学笃行的修身之道。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重访兰考时会见了焦裕禄的5个子女。二女儿焦守云对总书记说,“我们一定继承好父亲的精神,把家教家风一代代地保持传承下去”。总书记听后,一边点头一边说:“好家风,好家风。”这个“父亲的精神”就是焦氏子孙的精神图腾,更是党员干部建设良好家风的典范。常言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党员干部要当好“关键少数”,必须先经营好自己的“小家”,立好家规家教,建设好家庭家风,时刻铭记“立家之规,正须以身作范。”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十八大以来,从反腐败斗争中揪出的典型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虎蝇背后总是离不开“家庭”式腐败的影子,小至一门一户的“小家”,大至部门、单位的“大家”,无论是刘铁男的“老子办事,儿子收钱”,还是苏荣的“家是权钱交易所”,还是山西塌方式腐败案例……等等,诸类丑剧所透露出的“危险信号”必定带有“家风”败坏的成分。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社会“公众人物”,家风家规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家庭幸福,单位的文化建塑,更关系到社风民风、党风政风。家风建设是党员干部的立身立本,更是“治国平天下”,走好人生路的成事之要。

  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党员干部承载着党的使命,人民的期望,对公与私、善与恶、美与丑的评判标准,有着独特的影响力。百姓常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做人做事的价值取向,家庭建设做的好不好,都看在职工群众中的眼里,发挥着举足轻重的示范引领作用。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建设好家庭、培育好家风、维护好家教,党员干部要带头树立良好家风、企风,发扬和传承好党风、国风,始终以家庭建设为根本,做到身先示范,成风化人,时刻保持正知正念正能量,管好“小家”,护好“大家”,做家风建设的“主角”,扬家风,传家训,立家规的表率。

  家风正,为官清,家风劣,为官浊。家风如堤坝之蚁穴,家风如高楼之根基,家事家风,兹事体大,不可小觑。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杂文 散文 家风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杨静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2021-08-16 18:24
    林翠华
    良好的家风,能锻造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有用人才。家风如堤坝之蚁穴,家风如高楼之根基,家事家风,兹事体大,不可小觑。”
    来自·福建省福州市
    回复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杂文精选

    查看更多杂文精选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