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

王建军:宁信苏子苏稽游

作者:王建军   发表于:
浏览:38次    字数:1437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80篇,  月稿:0

  说老实话,这次去苏稽古镇是奔着一个人和一头牛去的。

  史料记载,苏稽古镇,大约形成于隋朝,始称桂花场,距今约有1400多年的悠久历史。传说是一位姓苏名稽的隐士居于此地而得名,另一种缘由就是“苏东坡到此稽查过”的传说。但是我更相信于后者,因为此地离东坡老家眉山不远,苏子有神游山川寄情山水的习惯,至于稽查桑梓近地,恐怕也并非其本人所愿,一则苏子并非蜀地官员,无稽查民生之责;二则苏子亲民,更愿意以子民身份情系民生,关心百姓;三则,东坡又是一个美食家,既然丁忧回蜀守丧,总有些零散闲暇日子,听闻桂花场有跷脚牛肉,又有朝野粉丝所邀,不免兴趣盎然而去,大快朵颐,酒足饭饱而归。概而论之,苏子去桂花场的可能性极大,与民同乐的可能性更大。

  所以说,苏稽隐士说是不太符合情理的,从桂花场的起名到苏稽的改名,更大程度上应该是反映出黎民百姓对经邦治国志济苍生的苏老太爷的深深敬意,也是天下苍生对朝廷官员公心治政仁心安民的深切期望。

  苏东坡好吃不假,料想他老人家更感兴趣的应该是跷脚牛肉背后的故事。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菜名,也觉得很奇怪,于是主观臆断跷脚的意思,就是宰杀牛,待牛死翘翘后,再煮而食之,所以叫跷脚牛肉。听闻老店里的服务员说,苏稽盛产牛肉,街市乡野散落若干牛肉店铺。百姓食肉只能蹲守路边野店,脚踏桌下横木,弯腰驼背,做跷脚状伏案吞食牛肉和肉汤,待大快朵颐或大碗喝汤后便跷起二郎腿,腆着大肚皮,昂起汗脑壳或打饱嗝或剔牙逢或抽烟叶或冲壳子……总之,就是酒足饭饱之后的舒坦安逸快哉样。

  所以说,跷脚是跷人的脚,且跷的还是老百姓的脚,这也是苏东坡最喜欢的脚,他咋可能不去嘛?当初的牛肉也应该是牛肉坨坨或者牛肉片片,制作也不可能有今天的精致。当时当地的贫穷老百姓也只管吃饱充饥,至于跷脚牛肉的精细美食名称,肯定是若干年后发展精进的产物了。

  服务员说跷脚牛肉其实是一种牛肉汤,我想,这恰巧能反映桂花场地区早期民众生活的艰辛和艰难境况。谁不想吃牛肉老是端到汤喝?物质上的匮乏使得乡民难以吃到适量的牛肉,就只能用牛骨牛皮牛百叶牛筋牛腩牛下水熬汤喝了。后来生活好起来,或熬汤熬出经验了,才由此走向创新和精致的。据说这种汤用料很讲究,有很多种名贵中药材,可以说喝了之后对身体大有好处。在乐山地区可以说家家户户都有喝跷脚牛肉汤的习惯。

  正宗的跷脚牛肉做法还是比较复杂的,我们是见不到的,所看到的便是服务员端上三个点火的大盆钵,里边盛放熬好的牛骨汤,待火烧开后,服务员便分别向三个盆钵放入不同部位的牛肉片或牛肉块,待褪色的牛肉片在盆中扑腾起来,待萝卜青菜放入盆中扑腾起来,待葱花香菜撒入盆中扑腾起来,我们便你争我抢地夹吃起来。牛肉清吃鲜嫩细滑化渣,也可以蘸海椒料吃,麻辣火热赶口,汗珠直冒;牛肉高汤清爽可口不油腻,喝上两碗,汗水直流,直到吃喝的酣畅之至,痛快淋漓,真是太绝了!待到吃爽后,还真的有跷起脚脚来耍的感觉。

  跷起脚脚来耍很容易,一直关心跷起脚脚的老百姓就不容易了。苏轼一生仕途坎坷,遍及全国各地,不管顺境还是逆境,始终站在跷脚老百姓一边,苦乐与共,祸福连心。这有他的诗词为证,“我虽穷苦不如人,要亦自是民之一。”“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尊主庇民君有道,乐天知命我无忧。”可以说,这些诗句鲜明而高度地反映了苏老太爷的亲民意识,也是苏轼人格思想的永恒底色!

  晚上清风入梦,明月引路,苏子相邀,一起畅游在峨眉河中的漫水石桥上,尽看百姓喜乐往来,不甚快哉!

  2022/06/23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苏稽游 王建军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墨鱼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2022-06-26 11:26
    美文苑
    跷起脚脚来耍很容易,一直关心跷起脚脚的老百姓就不容易了。苏轼一生仕途坎坷,遍及全国各地,不管顺境还是逆境,始终站在跷脚老百姓一边,苦乐与共,祸福连心。
    来自·福建省福州市
    回复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文学评论

    查看更多文学评论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