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

千里月色,人间值得

作者:薇清清   发表于:
浏览:79次    字数:912  手机原创
级别: 驻站作家   总稿:114篇,  月稿:0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原文赏析

  朗诵《千里月色,人间值得》(朗诵者:邵素兰)音频:00:00/05:37

  公元1076年,四十岁的苏轼任山东密州太守,中秋夜赏月饮酒中写出千古名篇《水调歌头•中秋》。

  六年前,苏轼眼见青苗法在实施过程中,被贪腐之人利用,成为盘剥百姓的工具,因此提出坚决的反对意见,并与司马光等人达成共识。但是他三次上书神宗未果,终因出了一道乡试考题《论独断》激怒王安石,遭到谢景温的构陷,调离开封任杭州通判。面对诬告的苏轼,不屑修表自辩,任凭官方调查,径自携眷赴任。

  三年期满,为靠近任职济南的弟弟苏辙,苏轼主动请调密州。尽管此前在繁华锦绣的杭州,他曾发出“人生安为乐”的感慨,颇有不惧排挤的豁达,但如今来到偏僻贫苦的密州,逐渐难以掩盖深藏内心的郁愤。他经历父母发妻的相继离世,饱受腥风血雨的宦海沉浮,空有一腔尊主泽民的热血,却长期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这首传颂千古的中秋词,正是种种人生体验的总结与升华。

  苏轼精通哲理,故不能做道学家。他更深究儒学,故也不能为醉汉。他是关爱百姓的政客,持有敬天保民的思想。他更是崇尚自然的诗人,拥有积极向上的信念。

  年近不惑的苏轼不胜酒力,千里月色下却言“欢饮达旦”,也许这是作者夜不能寐的另一种委婉表达,“照无眠”便是最好的佐证。“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因为内忧外患的国情较之手足分离的私情,是令作者更加沉重的伦理负荷。“明月几时有”是坎坷人生的困惑,“何似在人间”是热爱生活的执着,“此事古难全”是历经磨难的醒悟,“千里共婵娟”是超然物外的旷达。

  《水调歌头•中秋》蕴含的情感丰富,有对明月的向往之情,有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也有对自然的规律之思,更有对生命的从容之观,千百年来被公推为最佳中秋词,概因其道出了幸福人生的真谛:与自我和解,与自然交融,一切终将逝去,人间如此值得!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人间 月色 千里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薇清清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2021-09-21 12:18
    凌木千雪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来自·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
    回复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文学评论

    查看更多文学评论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