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

红楼梦』(23) 人是自由和独立的个体

作者:滴墨成伤   发表于:
浏览:91次    字数:7241  手机原创
级别: 驻站作家   总稿:99篇,  月稿:0

  一

  此为《红楼梦》第二十二回笔记。整理此一回读书笔记时,突然想到生命成熟的不同阶段——前一回贾宝玉读《南华经》从袭人的“冷战”之中解脱出来,后来黛玉笑他对道家思想领悟得不够透切;而这一回里,贾宝玉解脱苦恼的办法,却从禅机之中觉悟出来。也许生命成长过程中,需要佛道思想的不断引导,在人的心里反复地折磨和考量,人才能走向更加成熟与完美。

  有一次,我那十五六岁的侄儿在我家花园里站着发呆,两眼直直地看着远方,像一尊泥塑一样。我问他想什么,为什么满面愁容。起初他并不理我,然经过我几次不断地询问,他说:“我很烦,班里的同学吵架,我劝了他们,结果大家反埋怨我的不是。”后来我给他分析了这件事的原因,讲到人与人应该怎样相处,应该如何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想问题,好一阵,才见他怅然一叹,脸上凝聚的神色方缓缓地散去。

  从人的心理发展方面讲,如果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的苦恼没有得到解脱或者释放,也许成年后,他会走向一种极端,很难适应社会人的转变。而思想从道至佛,也许是生命的不断成熟。在人生的修行路上,我们需要明白和懂得的道理很多很多。人生如苦旅,每经历过一个艰难的阶梯,人就成长了一大步。

  不过遗憾的是,我家并非诗书之族,我的后代在遇到烦恼时,并没有佛与道的思想让孩子们去领悟,——更何况,随着传统文化的不断弱化,现在十几岁的孩子们,哪里又能接触到这样的文化知识呢?所以,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我们要更多地给予他们心理的关注,给予他们人的自由与独立的选择。

  我在学心理学的时候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近代许多的心理学派都来自于国外,比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巴甫洛夫的社会心理学等。中国为什么却缺少心理学理论呢?

  这与我们的文化传统和思想有很大的关系。中国几千年来,儒家思想一统天下,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地深入到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里。当我们一生下来,我们的祖辈就教导我们,要好好读书,将来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我们“修身、齐家”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理想之远大,目标之宏伟。然而,却少了对人的关注,少了对人作为个体和自然生命的尊重。

  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在王国维先生投水自沉后两周年写的纪念碑铭上有一句话: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作者在《红楼梦》这两回写贾宝玉从佛道中领悟到不同的人生与情感,也许正与陈寅恪先生对自然人的一种期望和追求如出一辙罢——人是一个自然的个体,也是社会的个体,更是自由和独立的个体!

  二

  就像本回开端贾琏所说的一样,——当王熙凤问他如何给薛宝钗过十五岁生日的时候,他不假思索地说应该与林妹妹一样。这是对待人的一种公平处理方式,也是对林黛玉的一种尊重。

  然而王熙凤不这样认为。

  “凤姐听了冷笑道:‘我难道这个也不知道!我也这么想来着。但昨日听见老太太说,问起大家的年纪生日来,听见薛大妹妹今年十五岁,虽不算整生日,也算将笄的年份儿了。老太太说要替他做生日,自然和往年给林妹妹做的不同了。’”

  王熙凤心里怎样想的呢?一是她本不想多出钱给薛宝钗过生日的,主要是贾母的积极态度,而且还要摆几场戏。贾母是贾府里的太上皇,掌握着贾府内部管理的一切权力,所以王熙凤当然会千方百计地迎合贾母的意思。二是贾母问过大家的年纪。像贾母这样的老人家,问众人年纪时,尤其是问大观园里众女子的年龄时,必有所思考。此时正值薛宝钗十五岁生日,在古时称将笄的年纪。笄,指一种发簪,古代女子十五岁或者婚配时才开始戴簪。这里暗指宝钗已达到可以婚配的年龄,亦即成年了。

  贾母主动给薛宝钗过生日,似乎隐藏着一种暗示,——欲与薛家联姻。在贾府所有人的眼里,或许大都能猜到贾母的心思,唯有贾宝玉此时还不明白。

  所以当贾宝玉一早去林黛玉房间里,邀她一起去看戏的时候,林黛玉表示了她的不高兴——

  “这日早起,宝玉因不见黛玉,便到他房里来寻。只见黛玉歪在炕上,宝玉笑道:‘起来吃饭去。——就开戏了,你爱听那一出?我好点?’黛玉冷笑道:‘你既这么说,你就特叫一班戏,拣我爱的唱给我听,这会子犯不上借着光儿问我。’宝玉笑道:‘这有什么难的,明儿就叫一班子,也叫他们借着咱们的光儿。’一面说,一面拉他起来,携手出去。”

  大清早,大观园里搭上戏台,为薛宝钗过生日,一番热闹。也许谁也不会在意此时林黛玉在想什么,因为她不是今天的主角。然而只有宝玉时时刻刻惦记着她。好似贾宝玉离开了林黛玉,仿佛就失去了精神的依靠一样。

  而林黛玉见贾母这样兴师动众地给宝钗过生,一定看到了危机。从小说的伏笔来看,薛宝钗的这一场生日庆典,实际上也宣布了她与贾宝玉的婚姻。而通本小说中,从来没有正面地写过给林黛玉过生,也没有这样热闹地把她当过主角。所以林黛玉生闷气,是非常客观和正常的事。

  也许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生气是心知肚明的。但他不能说出来,所以他带着劝慰和体贴来的。我读到这一小段文字的时候,脑海里常出现这样的场面:

  林黛玉嘟着嘴坐在床边,贾宝玉一边安慰一边拉她,然后两个人一前一后,携着手出去。好一个“携”字!作者用得特别好,——像恩爱的夫妻一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虽然最终薛宝钗嫁给了贾宝玉,我想她从未享受过贾宝玉这样温馨的携手。贾宝玉用行动告诉了林黛玉:他对她的真情是什么?

  我想那时的林妹妹,一定转悲为喜,心甚温暖。

  三

  当然薛宝钗生日点戏是一件重要的事。先前贾母就问过薛宝钗,喜欢看什么戏。薛宝钗深知贾母的性格,喜欢热闹,首先点了一出《西游记》。小说中没有写点的是《西游记》哪一折,我当时猜想一定是《大闹天宫》,为什么会点这样的戏呢?

  一则是迎合贾母。贾母喜欢热闹,喜欢看猴子蹦来跳去,——在《红楼梦》里经常读到贾母说猴子,她多次笑骂王熙凤为“猴儿”。后面的灯谜中,她又讲到“猴子轻身站树上”。贾母一个古稀的老人,她希望看到生命的状态像猴子一样活泼可爱,充满着生气。二则是在贾母出二两银子给薛宝钗过生日时,王熙凤说贾母很多钱,却这样小气。取笑贾母把钱留下来给宝玉,属于偏心的行为,逗得贾母十分开心。从礼教的角度出发,这样的大家族,哪个后辈晚生敢与老祖宗叫板,也只有王熙凤才这样,就像《西游记》里孙悟空,可以与玉皇大帝争高下。《大闹天宫》正是那孙猴子最意气风发的时候,所以这折戏,一定热闹非凡。

  后来轮到王熙凤点戏了,她点了一出《刘二当衣》。据《红楼梦大辞典》记录:“弋阳腔剧目。自明传奇《裴度还带记》(沈采著)第十三出。演大财主刘二官人悭吝成性,其姐夫裴度因家贫曾将几件首饰抵押在他家,无钱取赎。当裴度家人再以几件衣物前来典当时,被他扣住,抵偿利息。”剧中写刘二早早就等候在当铺门口,百无聊赖,便唱曲解闷,那唱腔随意随口,油腔滑调,更兼发科打诨,所以贾母听了更又喜欢。但也有很多红学家点评此出戏的时候,说讽刺薛家开当铺,赚取亲戚的钱。

  后来贾母又叫宝钗点戏,她点了一出《山门》,也就是《水浒传》第四回鲁达大闹五台山的那一场闹剧。这时候贾宝玉坐不住了,他质问宝钗:“你只好点这些戏。”列位还记得第十九回,宁府排宴请贾府上下看戏吃酒之事,宝玉嫌宁府里的戏太过热闹繁华,令人不堪的地步而逃避的事——其实贾宝玉很不喜欢看那些热闹的戏曲。所以这里他带着取笑宝钗的口气说她点的戏不够水准。

  宝钗笑他不懂戏,她说这出戏虽说热闹,但里面有一套唱词,叫《北点绛唇》,其中有一支曲子叫《寄生草》的,其韵、其词,都特别有意思。于是薛宝钗便念给他听:

  “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哪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这唱词里暗合着佛家看空的境界,也有一种生命的豁达和随性。贾宝玉是有慧根的人,所以他一听这唱词,觉得非常的好,一边拍手,一边赞叹,引得一旁的林黛玉吃醋反酸,说他“装疯”。

  戏唱完了,但给读者的感觉好似余意未尽。人生如戏,宝钗此处的点戏,全是迎合别人的做法,为取悦别人而委屈自己。宝钗的一生都是为别人而活的,像戏台的角色,热闹地经历一场,最后冷清地收场。

  所以贾母见戏台上的小旦和小丑表演得特别可爱,就命人带进来看一看。

  “细看时,益发可怜见的。因问他年纪,那小旦才十一岁,小丑才九岁:大家叹息一回。贾母令人另拿些果肉给他两个,又另赏钱。凤姐笑道:‘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瞧不出来。’宝钗心内也知道,却点头不说;宝玉也点了点头儿不敢说。湘云便接口道:‘我知道,是像林姐姐模样儿。’宝玉听了,忙把湘云瞅了一眼,众人听了这话,留神细看,都笑起来。”

  这一段挺有意思的。从贾母的身份看,一个老人对幼小孩子的一种慈悲之情。像贾母这样一个经历了人间悲欢离合、兴衰际遇的人,有一种生命的智慧,——更容易看到人间的疾苦和卑微。所以她才能给那些卑微者更多的同情与体恤。从戏曲的角色看,旦角是不同年龄段女子的角色,有一种柔弱的外表,却非常擅长唱功。很多时候,旦角还是男子扮演,比如梅兰芳先生。这似乎意味着戏里戏外的人生是迥然不同的两个方面。然对丑角来说,这个角色更难扮演。表面上在戏里逗乐、打诨,可谁知人生的戏也如小丑一样:乐中有苦,苦中有乐。也许人生的戏台上,每个人不一定会扮演旦角,但一定会扮演丑角。贾母在这里对这两个角色另外加赏,或许是她生命中的另一种领悟。

  但其他人却没有贾母那样的领悟。他们看到的角色,却像林黛玉。我想那个角色一定是丑角,众人说的形态像,但作者也许想表述的是:黛玉的生命更像丑角。——她因为情而生情,终身为情而死,她对情非常计较,稍有不顺心就会生气流泪,悲喜转换在一瞬之间。

  所以在大观园里,我想众多的人都会认为林黛玉是极难侍候的小姐。然贾宝玉知她,懂她,心疼她,所以处处维护着她。这种知,这种懂,是一片痴情,更是一种对情的眷恋。

  四

  因此当湘云在这里说出那戏角儿像林黛玉的时候,贾宝玉就递眼色叫她不要说出来,怕黛玉生气。这一下子既惹恼了林黛玉,又得罪了史湘云。

  要知道,这两个女孩子对贾宝玉来说,有着与别人不一样的生命意义,他们从小一起长大,一起睡在贾母房间里,所以他们三人总有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感,有一种体温在彼此的血液里。贾宝玉本想对两人进行劝解,然而却费力不讨好,两个人的怨气都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

  他的苦闷和烦恼无法得到解脱。

  青春年少时遇见了成长的烦恼,自己的一片好心不被人理解,使他感到孤独和无助。所以他自然地想到前两天读的《南华经》:“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疏食而邀游,泛若不系之舟。”然后进一步想到:“山木自寇,源泉自盗。”聪明人的聪明,正是自己忧愁的根源;无智慧、简单的人却可以过得非常快乐。

  为了讲清这个道理,庄子又在他的《人间世》记述了一个关于树的故事:

  说一个木匠到齐国去,路上看到一棵大树,这树被当地人奉为神灵。这树有多大呢。庄子说它的树枝可以给几千头牛遮荫。然而这个木匠来了,正眼都不瞧一下就走了。他的徒弟就问木匠:“这么好的木材,为什么看都不看呢?”那木匠说:“这树木为散木,是‘不材之木’,做什么都不行。”

  后来这木匠做了一个梦,梦见这棵古树对他说话。它说假如自己有用,又怎么会长得如此之大呢?树能长大,是因为它的无用;人的快乐,正是它的无能和平静啊!。

  贾宝玉想到这里,他的心里突然有了觉悟。他想到薛宝钗跟他说的《寄生草》里的句子:“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从道家的无为和自然而然,到佛家的觉悟,贾宝玉在内心里纠结着,苦痛着。

  “宝玉细想这一句意味,不禁大哭起来。翻身站起来,到案边,提笔立占一偈云:

  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证,是一种佛教术语,意为觉悟。在佛家禅宗的开悟中,觉悟有两个阶段:一是觉,由外物引发人对事理的通透理解,称有所觉。二是悟,是人对自己内心的反观、思考,是一个参化、修炼的过程,达到一种境界。觉是一个瞬间,悟是一个过程,要达到悟,必须经历觉的那个阶段。

  所以当第二天,林黛玉看到贾宝玉写的这一道偈时,取笑他参禅不够彻底,并在他的偈后添上一句:“无立足境,方是干净。”什么意思呢?

  贾宝玉前面的偈告诉我们,思想要到最高的境界,是通过内心的觉悟实现的,当思想空到不能再觉悟的时候,才算到了精神境界的顶峰。林黛玉后面两句直接就说:“把虚无的精神境界全部抛掉,那才是真正的纯净,真正的空。”所以贾宝玉只达到“觉”的境界,而林黛玉却看到了空。

  佛教的禅宗讲顿悟,讲万法皆空,一切的东西都取自于修行者的心。所以后来薛宝钗便说到了禅宗六祖慧能一诗的千古名句: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生命需要彻底地觉悟,放下一切尘世俗念,才算真正的领悟。所以贾宝玉的对于情感纠葛的觉悟,还只达到“了者未了”的程度。情漫漫其修远兮,还得他上下去求索,方可达到顿悟的境界。

  五

  每一个人对生命都有一个觉的过程,至于觉后是否得到一种结果,看每个人的慧根。所以每一个人对生命的理解是不一样的。

  就像贾府此时的灯谜一样。那时候正月,整个月都算春节的大节。正好此时元妃从宫中送出灯谜来,给贾府众姐妹兄弟来猜,并告诉大家,猜中有奖,这便引发了贾府里的灯谜大会。

  贾母组织大家举行一起猜灯谜活动,每一个人都要制一个灯谜出来,猜中有奖,不中罚酒一杯。一时间荣府自然便热闹起来。

  此时贾政也正好下朝,看见府里猜灯谜活动,便主动加入进来。

  “往常间只有宝玉长谈阔论,今日贾政在这里,便唯唯而已。余者,湘云虽系闺阁弱质,却素喜谈论,今日贾政在席,也自拑口禁语;黛玉本性娇懒,不肯多话;宝钗原不妄言轻动,便此时亦是坦然自若;故此一席,虽是家常取乐,反见拘束。”

  有时候读到此处,我不免为贾政感到悲哀。贾政从政为官,在官场中明争暗斗,公务缠身,身心劳累,很少在家里与老人和孩子享受天伦之乐。这里正值春节喜庆之日,能够与家人在一起,对一个中年人而言,本是一件幸福和快乐的事。然而贾政一生秉承儒家思想,对内对外一本正经,所以在家庭聚会中,孩子们觉得贾政一向威严,都收敛了平日里的习性,使本来应该快乐热闹的聚会变得冷清和严肃,倒像官场的应酬一样拘禁。

  还是贾母明白事理,一眼便看出大家的心思。然后就直接说,大家一起出灯谜,叫贾政对几个,对完了就快点走。

  列位,我们就暂且耐着性子,仔细来猜一猜他们的灯谜吧。

  首先是贾母的,谜面是:

  “猴子身轻站树梢。——打一果名。”

  贾母希望看到她这棵大树上站满猴子,希望老了儿孙满堂,承欢膝下。然而她却不知道“树倒猢狲散”的道理,如果有一天,这个老夫人倒下了,贾府就不复存在了。

  贾政的谜面:

  “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打一用物。”

  贾政为官清正,做人方平,就像一方砚台。

  元春的谜面: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发灰。——打一玩物。”

  贵妃的身份珍贵,像鞭炮一样响亮,平民百姓哪里敢亲近得了。然而虽经荣华富贵,却似乎只是一种表象,当光环和影响过去后,生命就如灰尘一样烟消云散。

  迎春的谜面:

  “天运人功理不穷,有功无运也难逢。因何镇日纷纷乱?只为阴阳数不通。——打一用物。”

  生命有运数,算不尽,理无穷,人力不能及。那算盘上的珠子,分分合合,离离散散,好似是人命的天数,与其纷纷扰扰地去争取,还不如顺天而为。

  探春的谜面: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打一玩物。”

  生命注定像断线了的风筝,漂泊远处他乡,只有清明的时候,或可遥望故乡之地。所以别怨恨东风的无情,我的生命终归回不到原地。

  黛玉的谜面:

  “朝罢谁携两袖风?琴边衾里两无缘。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人生何必追名逐利。只想与相知的人相伴于琴棋书画之中,在夜里耳鬓厮磨,不去管时间怎样来,如何去。然而日日夜夜、年年月月的现实却让人担惊受怕;青春的美好时光容易流失,自己想好好珍惜却无法挽留,只由它在风雨里变迁,留下空了的缘分,怅然一叹而已。

  宝玉的谜面:

  “南面而坐,北面而朝。像忧亦忧,像喜亦喜。——打一用物。”

  镜子就是观照,既照见现实,也照见现实的反面。那只不过是一种假相。镜中花,水中月,终须无可触摸。

  宝钗的谜面:

  “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打一用物。”

  竹枕与人,就像夫妻之间一样。夏天来时相拥入眠,叶落秋白便分别而去,短暂的恩爱夫妻却不能经历四季,白首相望,多么可叹。

  “贾政看完后,心内自忖道:‘此物还倒有限,只是小小年纪,作此等言语,更觉不详。看来皆非福寿之辈。’想到此处,甚觉烦闷,大有悲戚之状,只是垂头沉思。”

  整个猜谜的过程中,这些孩子的谜语都突出了离别生死的悲凉气息。这让贾政看到生命的长短和命数。也从这些谜语中,他看到贾府由盛极而走向衰败的命运,这种命运是贾府里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改变的,所以他感到悲伤,感到无助。

  六

  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是家庭、社会的一个元素。每一个人的命运与家庭和社会的命运紧紧相联系。

  作者借这一回里贾宝玉及每个人对人生的理解,或许告诉我们的是:生命只是一个过程,不是无限延伸的东西。在这个过程里,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逃避命运的安排,不如从容地走过每一天,活在当下,自在当下,做一株傻乎乎、无材可用的树,那样我们的心灵或许将会更加强大。

  2021年中秋于金犀庭苑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个体 独立 读后感 自由 红楼梦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滴墨成伤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2021-11-13 12:12
    杨静
    这世间,人人都是独特的个体,人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肯定他们的价值,是一种本事。
    很认同一句话:“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于心、四海枯竭、丛山荒芜。”
    来自·福建省福州市
    回复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文学评论

    查看更多文学评论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