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三)

作者:破西瓜   发表于:
浏览:41次    字数:2139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97篇,  月稿:0

  4、一次一次执行特殊任务,一次又一次地豋上了新的台阶。

  时间进入到1976年,这一年对于我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可以讲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阳历年刚过,我就受命随同副政委王华臣到四川省江安县去接新兵。当接受任务那一刻,我是既激动高兴,又惴惴不安。高兴的是能够被选中单独跟首长外出执行任务,这是组织上和领导对自己的信任和鼓励,觉得非常自豪和骄傲。不安的是对于我这个涉世不深,经验缺乏的两年兵龄之人而言,确实感到责任重大,压力倍增,唯恐不能圆满完成任务。怀着这种复杂的心情,于元月3号出发了。

  从南城司乘坐火车先到北京,又转车一路南下,于元月7号晚到达成都,第二天仍坐火车到宜宾,随后乘坐公交车轮渡到长江南岸的江安县。这里紧倚长江,山青水秀,竹影摇曳,渔舟唱晚,风光独特,魅力无限。县城虽小,却非常古老,经济尽管落后,但人们生活的仍悠闲安逸。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工作,征兵任务顺利圆满完成。三月上旬与新兵一起乘坐轮船,从重庆顺流而下,在汉口换乘闷罐火车一路辗转北上,安全返回了部队。

  这次接兵经历,不仅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而且锻炼了单独工作的能力,无疑对以后的成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月上旬,受政治处组织股的委派,我独自一人到河南省的南阳、信阳、商丘、安阳等地进行有关干部的外调工作。半个月的时间内,我克服了道路生疏,多次转换火车、汽车,有时在交通不便的乡村靠双腿步行,没少住农家房,吃农家饭,晓行夜宿,不顾劳顿,牢记使命,12天的时间内,基本上将河南省绕了一圈,把9位干部的有关家庭情况材料全部完整拿到了手。

  最使我永生难忘的是最后一站,由于贪图赶路省时,从郑州上火车已是晚上8点多,等到了安阳地区淇县火车站时,已经超过了12点钟。夜深人静,车站离县城甚远,又没有住宿之处,我只好拿定主意准备在候车室坐等天明。我的踌躇之状引起了一位车站送人大哥的注意,他上前和气地问“同志,你这是要去哪窝(里)啊?”我双眼狐疑地看着他,“咋了,有啥事吗?”他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立即主动地介绍起自己,“我也是当兵出身,69年当的兵,姓李,在部队时《解放军报》曾经报道过我的事迹。”经这么一说,我的戒备心也放了下来,并一五一十地把我因赶路而错过住宿的情况作了介绍。不听则已,听完后更为让他关爱有加,表示他就在铁路对面的化肥厂上班,恰好今天夜班,可以让我住在他的宿舍里。面对李大哥的真诚和热情,让我不知说啥是好。更为令我感动的是,第二天上午,他用自行车拖着我,先到所去的村子拿到了调查材料,又赶往公社加盖了公章,随后又送我到了火车站才放心地离开。懊悔的是我却没有留下他的名字和联系地址,成为了一大憾事。

  6月10日,我被组织批准,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时,又被借调到政治处宣传股,干起了通讯报道工作。

  5、七六年国家多事之秋,成为了建国后历史上一个特别的年份。

  1976年,是一个极其不平凡的年份,有人形容是多事之秋,有人感慨是惊天动地,还有的则用改朝换代,天翻地覆来作评。我想说的是,无论站在哪个方位?不管使用那个词汇?其实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这一年我们的国家确实大事集中,经历非凡。1月8日、7月6日、9月9日,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毛泽东主席三位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先后逝世,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创伤。特别是毛主席的逝世,可以说事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党和人民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抉择。那段日子里,全国沉浸在极度悲痛之中。部队也不例外,除了提高警惕,加强战备外,机关、连队纷纷设置灵堂,进行吊唁、悼念、缅怀。每天早晨,在太阳升起的时候,干部战士们集体列队在操场上,面向东方,高唱歌曲《东方红》,用这样的方式来寄托哀思。

  7月28日凌晨,河北省唐山市突发8级大地,将这座古老的工业城市瞬间夷为了平地,造成了24万人的伤亡。此次地震也同样波及到了京津冀多数地区。为了援助灾区,部队开展了捐钱捐物;为了预防余震,在营区空旷地带支起了帐篷,搭建起了抗震棚,组织了巡防队,确保人员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10月6日,以华国锋为首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顺应民意,一举粉碎了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随后,做出了建立“毛泽东纪念堂”和宣布结束“文化大革命”两项重大决定,为拨乱反正,恢复正常奠定了十分关键的基础。

  这一年,还经历了“反击右倾翻案风”、“评《水浒》”、揭批“四人帮”等政治运动,人的精神状态始终处于一种压迫之中,很少能够轻松下来。尽管如此,部队的国防施工依然如火如荼地进行,深山里的隆隆炮声照常冲破寂静,在太行山的腹地里回响着。

  时间来到了1977年3月,奇峰塔一带的施工任务已全部结束,一营接受了新的任务,转往了河北省承德的兴隆县,机关大部和二、三营及直属单位奉命转场去河北省唐山的昌黎县。告别了两年余的南城司,却始终忘不掉近800个日日夜夜。在那里,我在清西陵怀过古,上狼牙山缅怀过“五壮士”,易水河畔观过光,十八盘公路上遇过险。在那里,我明白了啥叫国防工程坑道,参加了军区工程兵的“优秀青年代表大会”,第一次进到北京见到了一直向往的天安门。在那里建起的新营房、大舞台,山头上那棵参天的老松树,穿过营区的那条铁路线…一幕幕仍似在眼前。

  待续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历史 当兵 生命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破西瓜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日记大全

    查看更多日记大全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