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辞讲话

35天零2小时(散文)

作者:大路白杨   发表于:
浏览:25次    字数:7462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8886篇,  月稿:0

  疫情的突然闯入,让我在无暇准备之际,不由地顿然停步。虽然,这种不得不停的日子,过得既无助又茫然,却似乎又让我确定了自己最大的人生目标,那就是没目标!

  既然以后的每一天都是这样,那我要把今天当成第一天,也当成最后的一天来过。

  ----------作者题记

  一、2个小时

  等知道要封城的消息,已是早上6点,离8点仅有2小时,8点钟社区提前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小区封城。对于早晨10点才上班的新疆人来说,就是这2个小时,能睡得最好、充分睡眠恢复体能的,就是这个时间。

  北京时间6点过5分,闹铃响起,快速穿衣,再加一脚蹬的球鞋,然后拿起桌上的无纺布袋,拉门上锁,前后不到2分钟,就和妻子出了门,我们抢菜去。先去小区后街的那家菜铺,才出门就远远看到早早排起的人流长龙,从头到尾200米的队伍里,几乎看不到一位年轻人,操心生活问题的尽是老人,他们花白头发、体态臃肿、宽衣阔裤,拉小车、手拎包,歪斜着躯体无人说话,眼望前方等着菜店老板开门。透过肮脏的玻璃门看到,店里的工作人员手足并用地扛包、解绳、掏菜、摆菜、打扫地面杂物。看样子,这个菜店要开门还得等一会。

  我们立即决定去公路对面的社区小店。这家小菜店的门大开着,外面是扛菜的人,里面也是满满的人头,几乎还是中老年人。有一万只手都一齐伸出来,白菜萝卜茄子、土豆辣椒西红柿、西瓜东瓜南瓜黄瓜、小葱大葱大白菜小菠菜,见什么有什么抢什么,每人都是手里提着、怀里抱着、肩上扛着,此时,若是空手,就是最大的罪恶和没有责任心。

  身上满是自己的、别人的大汗,硬着冲出一条路。挤出空无一物的货架,脱离满是人头的菜店时,乌鲁木齐的天空才朦朦亮。淡蓝色的月亮和微白的启明星,正悄无声息挂在西边蓝天里,此时,躺在睡梦里的太阳,正趴在博格达峰下洁白的雪原里。

  我们终于抢了不少的东西,1个10多公斤大西瓜,1个歪着脖子的东瓜,2个褐色麻皮甜瓜,4根粗细不一的苦瓜,1棵烂着帮子大白菜,2根沾着泥土青萝卜、6根黄萝卜,8根有些断头的黄瓜,辣子、茄子、西红柿、皮牙子、包包菜、小苦瓜装满了一大包,还有1把已经掉落枯叶的小青菜,1把耷拉着脑袋死怏怏的韭菜。

  趁着城市的第一缕晨光,在行人的关注下,我施展出自己的全部功夫,把大包大包的菜装上身体的不同部位。两个肩膀背着,一个脖子挂着,两个手拎着,消失在人流渐渐变多的街道上。妻子也是红颜不让须眉,发挥出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干劲,浑身披挂着落在我的身后。回头看她时,觉得我们夫妻既像行窃一夜收获满满的贼人,又像看江湖逃窜路上负重搬家的武林人士。

  坐着电梯进门,轻轻放物,一屁股坐下,大口喘气,张嘴喝水,然后,想起什么似地走到窗口前。我的天啊!小区居民全乱了,几乎倾家出户,一个一个像找不到北,在大门前窜来窜去,流淌到排列的人潮里。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根本看不到人身,只能看见一堆堆黑黄白相间的小圆脑袋,只有影子时长时短的变幻,让你知道,这都是拼命奔跑的人!

  转身急忙掏出手机,时间才过7点半,我们仅用了1个半小时,就顺利完成了应对疫情的物质储备,比规定的时间提前了半个小时的安全期。

  只有一杯茶的功夫,只要一支烟的时间一座城市突然安静下来,你能听到远处的狗吠,你能听到大门咔哒一声上锁,你能听到自己喘息的声音。凝固的时间和大地,如水一般漫入每一条街巷。

  巨大的城市,正式进入了静默管理状态!

  二、前面10天

  有吃有喝有电有天然气,面粉大米清油样样俱全,根本不用再去发愁基本的生活啦。与前二次的突然封城不同的是,这一次我们准备很充足,不像前二次那样,除了担心疫情传染外,天天都在为缺吃少喝而担心。

  小区共有20多座高层楼房,居住着近万人,属于中型小区。我家住在21楼,全楼高22层,是2梯4户,管理比较规范。这10天里,你可以找个理由出门,单元门、房户门都没封,每天一早一晚有2次可以下楼做核酸。只是核酸队伍比较长,需要排成一圈一圈的长队,你也在其中排队。好在小区人人自觉,没人去插队,没人在喧哗,自然也没人出头闹事。

  好在小区环境不错,有树、有草、有小桥、有亭廊,营造着诗意的生活。下楼之后,赶紧抓时间溜狗、散步、做核酸,然后再散步、溜狗、回房间。小区社会交往很隔离,每个伯每一天,几乎都说不了什么话,除了和认识不认识的人说几句疫情的话题外,其它就没什么话题可说,谁也不想为口舌之快而成为造谣传谣者。与县城不同的是,这座大城市本来就是一个由陌生人组成的大社会,人与人之间,都有一个看不见的距离存在着。不像农村谁见谁扯起来都是亲戚,谁看谁话说超不过三句都认识,见到一面就是东家长西家短说个不完。当然,特殊时期里做完了必须要做的事就要知趣地上楼回家,如果故意拖上一会,散步的人聚集一起稍微多一点,社区人员就会举着大喇叭开始喊话。人与人之间避免接触,人与人之间保持距离,不仅是城市人际生活的最底法则,也是防范新冠相互感染的必须和需要。

  前10天,虽然被隔在屋内有些憋屈外,忙碌着收拾房间、清理衣物、烧水做饭,不觉得有什么,剩下不多的闲暇时间,用看手机看视频就足以应付得过去。每天早8点,晚12点都可以出门核酸,出门散步的时间和线路,用警戒线扯着受到一定的限制。幸好,城市的风景还是很有看头,打开前方的窗户,看看前面的绿树青山;打开后窗,也能看到大楼后面成片的楼群灯光,尽管不是在景区旅游,仍是一种挺不错的精神享受。要知道,做这样的事情,放在平时是一件很难得到的清闲。

  在小区里做核酸,从头到尾无不充满着人间喜剧的场面,除了弯曲盘旋如长龙、螺旋圈状的长队,大家都积极提前到场,人人手里拿着手机,蓝色屏幕映照着一张张不同的脸庞,像去参加一场节日的盛大聚会。每晚12点才开始核酸,最晚在做到凌晨1、2点钟,可是早早8、9点时,就有女人孩子出门开始排队,人虽未去,家里的小椅子、马扎子、小木凳、户外椅,甚至半截砖块、盆大的石头、小孩子玩具车,都成了用于排队的物证。让我不由地想起小时候众人看露天电影的情形。挺想建议有关部门成立核酸节日,提醒人们关注生命健康。甚至想,建议专家们启动疫情文化的专项研究。当然,这种想法在如此严肃的防疫形势下,只能是想一想而已。

  回到房间,就是封闭自我度过的漫长一天。我清晰地领略到了天地之间的万物内核,看到人在巨大灾难面前的那份无奈和承受负重里的心灵折磨。静心地看到了这座城市的月亮,怎样从月牙形慢慢变成半圆形;如何从东面升起然后穿过楼群、爬到半空,半夜时分越过我家楼顶,最后在第二天早晨,悠闲而清雅地悬挂在西边的阳光里,构成一幅让人喜欢去看的画面,体验着不自由世界外面的自由世界。

  社区的包户干部很适应现代生活的节奏,很快就把自己管理的每一个单元的用户,一个一个地拉入用楼号编成的微信群里,统一用不同的楼层和房间编成不同的、看不见人脸的管理对象。在群里定期发布着各项信息,有时是订菜包订水果包,有时又是给大家通报信息,更多是公布一些社区管理制度,以此鼓舞大家战胜疫情的信心。

  手里有粮,才能心中不慌。感谢退休金的及时发放,尽管不是很多,足以让我们有胆气、有靠山,不会像企业工人、打工者、个体工商户那样为一天天的花费和生计担忧。这10天,我家几乎每天二顿饭,每餐二个菜,有荤有素,有米有汤,不缺米面,小日子过得如同不曾被打搅到的神仙,又有些像城市中永远不愁衣食生活的贵族。

  三、中间10天

  这10天,不知别人家怎么过的,反正我家过得很充实也很劳累忙碌,真像过着真实的劳动节。终于空下的身心,让我们有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划定区域,制定目标,分期分批,把多年来能做、想做却又未做的家务事都做了个遍。

  先是收拾客厅,从墙角到地面再到每个角落都仔细清理一遍,没想到这些污垢真不少;茶几、电视柜、沙发底下从没有放过一处,光是收拾柜子里的杂物就忙了整整一个晚上。然后是清理厨房,这是家里最脏的地方,不是之一,而是唯一;把灶台两面墙壁上积累多年的油渍污物,用烧碱、洗涤液和铁丝球,从里到外进行了全面大扫除,破旧的碗、用久的筷子更换成新的,餐巾抹布全用84消毒液进行杀菌,厨柜里放置多年的物品更不放过,过期的扔,分散多处的合成一处;抽烟机和天然灶都一一拆开、清洗、除垢,然后重新组装,水笼头管子擦洗干净。接着是书房,把孩子的书和我的书全部下架,按照门类重新摆排一番,平时积攒下来的纸片、笔墨、书具等杂物除尘重摆,书籍也是从厚到薄、从高到低、从大到小按序排列,然后是清理拭擦,光光亮亮、整整齐齐,站在架子前仿佛进了一个新房间。跟着是卧室,这可是一件重体力活,床铺原先摆放的位置,总觉得有哪些不合适,然后就根据个人的喜爱搬移调换换个方向,空间顿时大了一半。接着是处理衣架上的衣帽、丝巾和背包,不用的收入衣柜,在用的归类重放,不仅大面积的白色墙壁显露出来,窗口也不再拥堵,光线躲进来后整个房间清爽很多。

  最后就是房间的大清洗,夏秋衣服、大小卧室的被褥床单、几个房间的窗帘、椅子靠背,甚至沙发外罩,靠枕抱枕外皮,都分别拆换下来,这些东西堆满了整个客厅,弄得真像过年一样,分别颜色、大小和绵丝、布帛,一一送进轰隆作响的洗衣机。

  这一时期过得非常好,俩人心有灵犀、配合默契。不论做饭炒菜,还是洗衣收拾物件,一律放着共同喜欢的轻音乐。我们像快乐的小老鼠,在挂在半空的一间小天地里,欢快地把平凡普通的日子过成了热闹庆贺的春节。当然,这样做的结果让人身体最累,却又心情轻松舒畅,累并快乐着,就是最好的写照。

  完成这些工作后,已是夕阳平行地射进房间。一人端着一杯茶水,坐下来细心端详自己的劳动成果,看着窗明几净,闭眼闻到干净清香,走路不再磕碰小心翼翼,整个家就像换了个天地,一切都像新的,俩人就像返重新打理过的新婚岁月。

  同时听到,楼上楼下、隔壁邻居的小世界里,有唱有说,有响有静,有锅碗瓢盆,有烟火缭绕,有摔碗吵架,也有狗叫猫喵,人人日子过得无不如此。

  唯一不满的是,常用的油盐酱醋的瓶瓶罐罐慢慢见底,双开冰箱里的蔬菜水果渐渐少了起来,家里的肉食面粉即将见底。逼仄的现实世界又回眼前,我们不得不重新规划起生活的细节。

  人要吃饭,就是有钱,没东西可卖的日子同样恐惧,会让人如履薄冰。

  四、后面10天

  从封闭的第20天开始,社区就主动告知,整个小区要开始封门,每家门上必须粘上即时贴,然后用铁丝缠紧。当天晚上,核酸一过,就听到栓门的声音,并告诫我们私自开门就是违法犯罪。当然,从这天开始,每天的核酸由社区人员在晚上12点上门服务。尽管无法出门,生活变得日益不方便,可是为了全城的疫情,也只能忍受着这些土办法带来的恐惧感。从微信中得知,首府的全部小区都采取了非常措施,严厉管控疫情的传播和蔓延。朋友在微信里还说,整个城区的阳性病例总是无法清零,再加上即将举办的博览会,家家封门,户户紧闭,全城都是如此,这是没办法的办法。

  从手机里既看到正面的报道,也看到了很多负面的消息。有故意闹事的,有乱发微信的,有哭着喊着车贷房贷无法还款的,有商贩为了房租、父母为孩子学费而顾虑重重的,有治病去不了医院的,有一家三口分开封闭的等等。要不是疫情的影响,谁又愿意落到这种地步呢?我也发了几条头条,还是劝大家多去看看希望,更多是感受到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看着全身大白的社区人员,他们一个个顾不了家和亲人,天天迈着沉重的步履,提着市民订购的大包小包食物,在小区里负重地跑来走去,内心觉得挺感动的,为他们无私付出和奉献精神不住地点赞祝愿。有些人不理解、有抱怨,甚至责难的话语,我都能理解其中的苦楚。如果他们是我们的家人,是我们自己的孩子,我们又会怎样想呢?

  开始时,我们并不想麻烦社区人员,没有订购菜蔬包和水果包,想着已经过了20多天,城市快要解封,能凑合着有饭吃就行。那段时间里,有时,切上半个青萝卜,把一个黄萝卜切成丝,炖一个土豆,腌一根黄瓜,四分之一个小冬瓜,5-6片大白菜,配上几片牛羊肉,就是一个满意的菜,甚至用一小把韭菜创造性地熬出半锅粉汤,扔些粉条进去,就是我们一天的饭菜。

  为防止疫情侵入,私人是不能自由订货,只能吃规定的菜包、水果包。包菜是社区统一订购的,菜品很不理想,也有些昂贵:包菜分29元/份和49元/份两种,配送的品种大体相同,只是数量上有些差别:几个黄萝卜、青萝卜,2个土豆,3-5个鲜辣椒、一小把蒜苔、两头大蒜一把小葱、2个西红柿,有时运气好,还捎带上一把枯萎的小白菜。

  水果包的品种也显得很可怜,仅有50元/份、80元/份这2种规格,品种多是以下几类极普通的种类:苹果、蟠桃、油桃、葡萄,有时增添上萎缩的火龙果和有些烂皮的圣女果。

  到了家里吃光最后一根菜丝,身体也因为没有水果出现了入厕困难时,我家才不得不去订购一份水果包、一份菜蔬包。订货到了第三天,才被送上楼来,打开包里的东西,有些不如人意。很多水果碰过挤过吃着有些变味、菜品放得时间久有些变黄烂皮,听说很多的菜都喷过消毒药水,味道很不好闻,我们也不再去讲究。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主动配合政府,毫无怨言细心的剜掉溃烂的部位,削了破皮,去了腐叶,泡上清水浸着,再经过高温,还是能将就着吃。

  微信群里有很多人开始抱怨,有人说是自己把一辈子的土豆、萝卜和洋葱都吃够了指标,下半生再也不想吃了。同单元的住户们以货易货,通过电梯通道私下交换蔬菜,用自己不爱吃的交换自己想吃的,用水果换啤酒香烟的。甚至有人开起了玩笑,想把自己能吃饭量大的丈夫也交换出去,既可以换些水果蔬菜米面,又能为家里人省些一些嚼口。

  我家也一样,没有浪费一点东西。那些在平时肯定会被扔掉的东西,此时都被充分地有了起来。那些被削掉的果皮和叶子、菜根,真没浪费掉一丁点,清洗干净后配上面粉煮给家养的小花狗吃。这个从小都在吃肉、喜欢啃骨头的小动物,到了非常时期,也和变得懂事很多,学会和人类一起抗击疫情,开始吃果皮果核和干黄菜叶。我曾经拍过一个小视频,全程记录了小花狗从吃肉改吃菜的过程,虽然看着挺有意思,身为它的主人,心中不免涌动出一番别样的滋味。

  任何生命,都会为生存的需要,甚至为了自我的保全,都有它承担不能承担却又不得不承担起来的时候。

  疫情,就是见证这一时刻的神奇药方。

  五、之后5天

  好像是在9月8日那天早上8点左右,没有任何人通知,只是我偶然趴在窗外,看到有人从单元楼里出现时,才知道小区因为风险程度降低,居民们可以下楼活动了,轰轰烈烈的运动悄声结束了。社区的通知说,活动仅限于在小区里,严格禁止外出,更不得接受外来的人和物品。从窗口看到小区内的菜店和2个小超市的门前,尽管还没有到开门营业时间,在拉起的警戒绳子外面,早早排满了等待买菜买东西的队伍。

  赶紧下楼到菜店抢菜,即使如此,我仍排在第100名之后,不久,又有很多人前来排队,看看身后还有100多个人在耐心地排队,感到心中有一丝的欣慰。2个多小时后,腿脚酸疼的排到了菜店门前,什么也不管不问,只要有就买,那天,我买了很多菜。菜品虽然一般,价格要比平时要高出很多。老板解释说,价格不是他们定的,是社区和政府定的,蔬菜和水果更进不来,供不应求价格就高。当天,在小区草地上溜狗时,我意外摘到3个成人拳头大小的野蘑菇,又意外地吃到了别人订购后又不想要的西瓜。

  那天,吃着自己亲手采摘到的野蘑菇,想到那些失去了工作、没有收入的人家,无时不在担忧着每日的饭菜,心中颇有一番人生幸福的成就感。

  紧接着,小区里的几家超市陆续对外开放,只是仍要排队,绝对不能进店内,想要什么货物,你说出来老板会从店里给你拿,根本不让你进去,我自然也耐心地排着长队。当天,终于买到了月饼,10个月饼,每个2.5元,老板又额外赠送1块,核算下来还不贵。

  能下楼自由活动的第三天,就是中秋节。吃着可口的五仁月饼,做了几个小菜,就推开窗口看月亮。小区里看到的月亮不是很圆,却很亮,明亮得像白天。悬在半空的高楼上仰看星月之夜,月光温情如人,把一片又一片的光明,照射在楼群之间,像才出的阳光一样美丽。

  9月14日,单元楼道的微信群里又发布通知,大家终于自由可以出小区门,只是不能越过指定的区域。这一天,牵着小花狗,激动地扫过场所码就跑出大门,手牵着的小花狗比人还显得兴奋,见了什么都要看要闻,扯着绳子直往前冲。看着有近一尺长的大老鼠四处乱跑,踩着长在马路中央的一株株野草,我在跑动中感到脑袋里有些晕眩,逃出狭窄的楼房,晒上有空气的太阳,外面的阳光好温暖、好明亮。随后几天,陆续买到了用以贮备的肉面米油和蔬菜水果,配齐了已经缺乏的油盐酱醋,空荡荡的冰箱被一点一点填满。重新恢复起来的制冷声里,对冰箱来说没什么,就像人间的一切从未发生过任何灾难,对人类的心灵和躯体而言,永远不是。

  很多的私家车前都站着人,大家在相互帮衬着钩火发动机器,巨大的轰鸣声,在汽油不完全燃烧的味道里,让这座静默35天的城市重新找回了生机。也许长达30多天的停车,让汽车电瓶亏电不少,需要得到别人的帮助。同样,这座反复经历疫情折磨的城市,浑身的累累伤痕,更需要时间和温暖的悉心疗治?

  站在行人渐多的路过,望着空旷干净的大街,我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到哪里去,也许什么地方都想去看,只是还没筛选出最想去的地方。尽管,很多店铺挂着大锁还没有开门,路过也买不上什么新鲜的东西,可是,我还是想出门,想站在大街上,看看就是一种幸福生活!

  人生的幸福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用身边的生活比较出来的、实在在的东西。我家在第二次封闭时,就备有推子剪刀,一个月妻子给我理了2次头发,相对那些家里没有工具,长着飘飘长发的男人老是别着妻子的卡子,我就比他们幸福;抢菜时,别人虽然早上4点就出门排队,结果什么也没抢到,最后只能吃土豆洋葱黄萝卜,相对那些发誓一辈子再不吃的人家,和他们比较一下,我还是幸福;和至今仍在楼格子里静默,已经静默40多天的人相比,我能站在街道边看着多起来的车流和人群,我就比他们幸福;隔离期间,我们虽然只能在小区里活动,相对至今还被钉子堵住单元门的人来,我还是比他们幸福很多。

  8月是大月,有31天,从封到解的算下来,经历过的35天零2小时,足以让我知道如何应对一切。就在昨天晚上,不知从哪里传出了小道消息,小区里又一次在突然间,开始新一轮的抢菜潮,菜店再一次被抢空。幸好这一次,我没再去抢,真要去又能抢到什么。

  就是抢到了,又能吃多久。面对常态化的疫情,你能抢一辈子吗?

  二〇二二年九月十六日于乌鲁木齐市

  二〇二二年九月十八日修改于乌鲁木齐市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散文 疫情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美文苑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2022-09-18 22:30
    虞美人
    说实话,一口气读完老师这篇文章,我很有感触。常态化疫情之下的生活,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却又非常难忘的记忆。看着老师字里行间的讲述,细致的如同时间的每个角角落落,每分每秒。随着行云流水的文字叙述,仿佛苦难也消化在时间的无声无息中。自然灾难面前,人类渺小无助,所有的努力只不过是活着。从这个角度而言,灾难给予人类生存的思考和幸福的意义是不是值得我们每个人认真深思。我们的奋斗,我们的拼争,我们所有日复一日忙碌追寻的理想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35天零2小时,但愿这个数字永远成为记忆,但愿我们今后的生活从此无灾无难!感谢老师精彩细腻的佳作分享,推荐共赏。
    来自·福建省福州市
    回复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致辞讲话

    查看更多致辞讲话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