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边疆某地,工程兵指战员在突击完成一项重要的国防战备工程。这项工程设计包括前方指挥所,工程规模浩大,人工山体结构复杂,坑道纵横交错,炮位和工事多点分布,周围开挖阻击敌坦克群的人工湖,加上顶部防空雷达和观察哨等设施,施工的难度和强度可想而知。
按工程规划,首先要做的是在平地上开挖和夯实地基,形成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平面,然后是坑道和各种工事及作战指挥室的配模,在此基础上编织网状钢筋,紧接着是分段灌注混凝土。而灌注混凝土最为紧张繁重,每一段须连续作业,一气完成,不能停顿。
某团有两个营及配属机械车辆单位承担此项任务。他们在施工前召开了攻坚战誓师大会,一营营长张启云带头立下“革命加拼命,要山不要命”的誓言。广大指战员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投入到紧张的施工中。
工程进入紧张的灌注阶段,工地上红旗招展,红色的语录牌和红色的标语如红色海洋,是那个特殊时期鲜明的标志,车辆来往穿梭,机械轰鸣,喇叭声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张营长将全营三班倒变为两班倒,由平时每班作业8小时变为12小时,中间轮流吃饭,连续作业,劳动强度非常之大。连日来,炊事班把饭菜送到工地上,卫生员送医送药到现场;广播员广播人好事,教导员和指导员也把政治思想工作做到现场,鼓舞士气。
这支部队不愧是战争年代屡建战功的部队,大家学英雄见行动,就是累得半死也不下“火线”。
一连一班班长董华国,这位来自苏北农村的小伙子,中高个头,沉静坚毅的面厐,活脱一副英武军人的形象。他正在上高二时,特殊时期到来,他看学校不上课了,便报名参军。不到八个月就入了党,当年底担任班长。他事事处处带头,苦活累活抢着干,是全团有名的模范党员和优秀班长。平日里他把战士们当亲兄弟,晚上常起来给盖被子;有战士病了,他吩咐伙房给做上病号饭,亲手端到床前;新战士赵大牛是个文盲,董班长坚持每天教他认五个字,不到一年小赵居然能写简单的家信了。所以战士们都拿他当大哥哥看待,都服他管,因此一班各方面在全团都是响当当的,董华国也被营里定为提干的苗子。
几个月来,在紧张的灌注工作中,董华国和战士们整天和混凝土较劲,不是双人抬240斤重的大料斗,就是穿着连衣工作服泡在混凝土中操作震荡器。沉重的大料斗倒料必须人工装、抬、倒,连续进行操作,倒料手丝毫不能耽误;而捣固手整天立于水泥浆之中,手操震动棒分秒必争,不能停歇。这些号称施工中最繁重的活儿,时刻在考验着军人们的毅力。而董班长他们己经连续干了大半年了。
在半年前,他的高中同学也是他的未婚妻余妙君来信商量结婚的事儿,家里来信也催促他请假探家,赶快把婚事办了。可董华国考虑到眼下施工正在节骨眼上,便一次又一次推迟了假期。自入伍以来,他还没有回过一次家呢。自从和余妙君分别以来,两人书信不断,处在热恋之中。
时正值戈壁滩酷热的夏天,气温高达40多度,坑道里更是密不透风,热闷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董华国和大家冒着高温,挥汗如雨,军用胶鞋犹如套上了“火鞋”一般,一个个脚掌上烫满了血泡;由于大家是穿着长筒靴子干活,热气蒸腾,浑身汗水便顺着躯体流到靴子里,下班时都能倒出一斤多水,双脚泡得又胀又痛。这种场面,任谁看了也会大为震动和感动!这就是我们可爱的战士们!
是啊,战士们太累了!实在是太累了!
有的战士被水泥烧得脸部和颈部到处是伤痕;
有的战士两手被水泥烧得肿疼,吃饭捏不住筷子,拿不住馒头;
在工地上吃饭,有的战士端着碗刚吃上几口就打起盹来,赵大牛刚端起碗,还没吃上一口,眼睛就睁不开了;
在机械轰轰隆隆的巨响声中,有的战士一侧身就能睡着。
班长董华国干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只睡了半天,吃罢午饭,他丢心不下工地,生怕发生质量问题,于是便把碗一放又来到工地上。他和大家抬着沉重的料斗一气干了两个多小时,接着又穿上连衣工作服,操起震动棒踏进没膝的混凝土泥浆中干起来。谁知干了一会儿后,突然他只觉得眼前一黑,整个人便倒在了泥浆中……
当战友们把他送到卫生队后,赵军医几个人抢救了几个小时,无奈回天无力,董华国壮烈牺牲!
噩耗传来,全连干部和战士们为失去一位好班长、好党员而失声痛哭,全班战士像失去自己亲人一样难受万分,赵大牛更是哭得死去活来,老班长生前一幕幕动人形象顿时浮现在他们的眼前……
连长黄常立噙着泪水说:“这些天来,他没有睡一个囫囵觉,硬是给累死的!”
军人,意味着“奉献”和“牺牲”。
电话员张吉红,顶着严寒在深夜中查找线路故障,排除故障后在返回途中突遇沙暴,他顽强地与狂风搏斗几个小时,倒下后再也没有醒来。
营长王西善,在一条坑道突然起火的紧急关头,冒着浓烟,连续三次冲进去抢救战备物资,因吸入过多的烟雾而昏倒,以身殉职。
战士张家山、李大庆在野外执行任务中,突遇沙尘暴,被狂风无情地卷走……风停后,战友们在很远的地方找到了他们的遗体。
班长董立祥在施工中,由于连续奋战,过度疲劳,昏死在坑道里,经多方抢救无效,光荣牺牲。
战士胡玉香,在为连队送给养物资的途中,突然遭到大风暴袭击,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
董华国同志牺牲后,根据他的模范事迹,部队党委很快作出决定,追认董华国同志为革命烈士,并追记二等功。一营为董华国烈士开了隆重的追悼会,团首长也赶来参加。团政治处发出了向董华国同志学习的通知,在全团掀起了学习英雄的热潮。此间,军队报上也刊登了董华国的模范事迹,在部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在东风基地10号北面不远处有一座叫“幸福村”的烈士墓园(它是以最早牺牲的年轻军官李幸福的名字叫起的)。这里矗立着760多座墓碑,来往凭吊烈士的人群络绎不绝。董华国烈士的遗体就安葬在这里,一营为董华国烈士举行了庄严的安葬仪式。参加仪式的领导和战友们洒泪告别这位勇敢的工程兵战士。
接着,部队将派人到董华国烈士的家里慰问。而让人意料不到和感到强烈震动的是,这将是董华国的母亲接到的第二张烈士证书!
董华国烈士的家乡在江苏北部海边的一个村子,当部队派出两名干部赶到烈士的家里送烈士证书,处理一应后事时,他们不曾料到,由此引出了一段催人泪下的悲壮故事。
董华国的家乡靠近山东临沂,是革命老区。在解放战争时期,王玉珍和丈夫董庭礼都是支前模范。这对年轻的夫妇和乡亲们为前线的子弟兵日夜赶制军鞋,冒着炮火推车送粮,夫妇二人事事走在前头,做的饭食和烙的煎饼,他们舍不得吃一口,每送一次军资如同打仗一样,顾不上吃喝,常常累得直不起腰来。由于他们积极工作和勇敢精神,夫妻双方被评为支前模范。
王玉珍年轻时就很要强,她积极参加村里的各种社会活动,尤其挂念着炮声隆隆的前线。每当丈夫支前回来(她当时怀着身孕),就催促丈夫随下一批支前队伍又奔赴战场。1948年12月,董庭礼作为支前民工,在向淮海战役前线运送物资的途中,突然遭遇敌军飞机轰炸,不幸光荣牺牲。
当王玉珍接到丈夫牺牲的一纸证明书时,年仅24岁,面对失去丈夫、不满两岁的幼子(董华国)和尚在腹中躁动的胎儿(董华强)以及年迈的婆婆,她坚强地擦干泪水,发誓一生不改嫁,决心独自把这个塌了顶梁柱的家庭支撑下来,再苦再累也要把两个孩子拉扯成人,以告慰丈夫的在天之灵。从此以后,她一人起早贪黑磨豆腐、做凉粉、摊煎饼,甚至去讨饭,最艰难的时候,小华国差点儿被饿死……总之,她想尽一切办法要让两个孩子和婆婆生存下来……
在母亲的身教和影响下,董华国从小学习就很刻苦,成绩优异。1964年初中毕业后顺利考入县高中就读。
由于受父亲支援前线牺牲的触动,董华国自小个性鲜明,正义勇敢,遇事敢作敢为。他渴望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是自小存于他心中的梦想。1968年春季征兵开始了,当时国家处在特殊时期,不能正常上学,董华国立即在第一时间报名应征。母亲看到儿子立志走从军报国之路,从内心感到高兴并表示由衷地支持。
1968年3月,董华国如愿获准参军,远征祖国西北边关。他被编入工程兵某团一营一连,同年8月入党,担任连部文书和一班班长,被部队列为提干重点培养对象。他的未来呈现出一片光明。
然而,天妒英才,华国魂去!失去亲人的噩耗又一次降落在母亲的头上。
人们实在难以相信,就在眼前,王玉珍老人双手接过了儿子的烈士证书。她的手在不停地颤抖着,泪水在饱经风霜的脸上无声地流淌。这是她家今生接过的第二张烈士证书啊!二十多年前,年轻的丈夫走了;如今,她亲爱的大儿子又走了。她含辛茹苦地把儿子养大,可他都没有叫过自己一声“妈妈”(因为董华国小时候差点儿被饿死,她决然不让他叫妈妈而改口叫婶子,当地人有这样好养活的俗说),如今就这样离她而去。老人遭受如此致命的打击,顿时感到像天塌了一般,她思念儿子的痛苦一直伴随着每一天。在老人的屋子里,用黑白布条搭挂着儿子的黑白照片,她每天都呆呆地站在儿子的遗像前,内心极度痛苦,老泪纵横。她仿佛对一切都失去了信心,只想跟着儿子去了。当部队来人走后,老人开始绝食了,几天以后身体浮肿,奄奄一息。
后来,王玉珍老人究竟是怎么活过来的?有一位乡亲道明了原委:多亏了董华国当初的未婚妻余妙君。
余妙君和董华国是邻村,从中学到高中都在同一个班,他们还同过桌。董华国聪明灵利,是班里的学习委员,余妙君学习成绩也很好,能歌善舞。二人日久生情,在董华国当兵临走前,两人把关系正式确定了下来。余妙君父亲是县机关干部,家庭条件比较好,她比董华国小三岁多上学。她是独生女,长相好,心肠也好。在董华国当兵走后,她被推荐当了家乡中学的音乐教师,当她得知华国牺牲后,心里难受得吃饭不香,好多天都睡不好觉。她更担心华国母亲的身体,怕老人精神受不了打击而出事。幸好学校就在董华国的村子里,她便时常去安慰老人,帮忙做饭洗衣服,陪老人去医院看病,有时晚了干脆就住在华国家里。王玉珍是退休职工,她单位的领导也很关心她,时常派人前去看望。这时候,老人也想到小儿子的婚事还没有着落,便强忍悲痛支撑着活了下来。
到此,董华国家里的故事好像还没有完。他的家乡是革命老区,老区人民从来对军人、对烈士家庭关心备至,献出种种爱心。他们为董华国的弟弟刚初中毕业的董华强安排了工作,成为公社的一名专干。董华强跟他哥哥长得一样俊朗,又聪明好学,尤其对没有成为他嫂子的余妙君敬重有嘉。每当余妙君来家,他不是去买肉就是提回一条鱼。哥哥牺牲后,他怕照以前称余妙君嫂嫂会使她心里难受,便改口亲昵地叫她姐姐,像对自己家人一样亲密,还时常向她请教书上的问题。虽然他们是同龄人,他还比她大两个月。而余妙君本是个痴情的人,在董华国牺牲后就暗自决定终生不嫁。可是当她去华国家里时间久了,越看华强越像他的哥哥,有时竟影影忽忽觉得华国还活着,好多次二人在梦里相会,醒来后看到的却是华强。从此,她的心里起了难以名状的变化,每一次见到华强,脸上不由得泛起了一丝淡淡的红晕,言语也不像以前那么自然了。而老实的华强并未察觉,也根本没往那方面去想。
是谁最后捅破了她心灵深处那层薄薄的“窗户纸”呢?是王玉珍老人。她早就看出了姑娘内心深处那佃微的变化。老人毕竟是一位饱经世事和有主意的人,她想,如果这宗事能成,定是老天爷在冥冥之中眷顾我们这个家。打定主意后,一天,她趁儿子不在家,便对余妙君说:
“妙妙,华国的忌日已过了三年多了。俺不是个保守的人,你总要嫁人的呀。如果有合适的给婶婶说一声。”
“婶婶,俺不想嫁出去,今辈子就守着您。”余妙君红着脸小声回道。
“那婶婶就直说了,你可别多心,你看咱华强咋样?你们年龄也相仿。”老人从她婉转的话语里确信自己的猜测,便和盘托出。
“婶婶……俺……俺都听您的。”
“这是喜事啊,妙妙!”王玉珍脸上的皱纹绽开,布满了笑容。
过了几日,余妙君回家对她父母说了此事,两位老人都很赞同。这几年他们一直为女儿的情绪担心,为婚姻问题操心,觉得这不失为一个好的结局,他们心里久久压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半年后,余妙君和董华强举行了婚礼。他们相亲相爱,几年后有了一双儿女。在家人的关爱下,王玉珍的晚年生活得很幸福。
有一年,几位家乡战友要去戈壁滩给董华国烈士扫墓,回来时还拍了照片。当时老人也想去儿子的墓前看看,怎奈她年近八十,身体不好,又是小脚,根本走不了太远的路,最终未能如愿,这也成了老人终生的遗憾。耄耋之年,王玉珍,这位坚强的老人走完了她的一生。
十几年后,随着董华国部队驻地保密的解禁,百姓可以进去了,还可以到东风基地参观。在本县有关部门联系和安排下,董华强夫妇和儿女带着王玉珍老人和全家三代人无尽的思念,驱车数千里,来到西北边疆东风基地烈士陵园,为董华国烈士扫墓,祭奠英灵。
他们看到在林荫大道的花岗岩大门顶端是张爱萍将军书写的“东风革命烈士陵园”。门口是聂荣臻元帅之墓,墓前写着“聂荣臻同志永远和我们在一起”的金色墓文。在聂帅的墓后是13多位将军的墓碑,接着是-排排坟茔和墓碑。
几十年过去了,如今那一排排烈士坟茔和墓碑迎风矗立,其中包括有从抗美援朝战场凯旋归国后就扎根戈壁的志愿军英雄,有抛弃了优越城市生活、千里赴大漠的科学家和大学毕业生,有“干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的工程兵部队的年轻指战员,有同样为航天事业奉献了宝贵生命的职工和家属。
他们在700多座烈士坟茔中找到了董华国烈土的墓碑,全家人献上花圈和祭品,跪在墓前失声痛哭;余妙君用颤抖的双手抚摸着墓碑,哭晕了过去……
他们小心翼翼地捧回了华国墓前的一小袋泥土,留作对亲人永远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