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感悟

傅晓棣:我家的“光荣之家”牌匾

作者:傅晓棣   发表于:
浏览:293次    字数:2447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99篇,  月稿:0

  由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监制、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光荣之家”牌匾,端端正正地挂在我家大门的正上方。每当看到“光荣之家”牌匾,我就会感到很温暖、很亲切、很舒心,为当兵的历史而自豪;就会默默地告诫自己,要做一个自觉自律的军休干部和共产党员;就会经常回忆起几十年来我家爱国拥军的往事。

  1949年,解放军进行渡江战役,要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渡江战役总前委”所在地,就在我的家乡安徽省肥东县撮镇瑶岗村,我们家离总前委所在地只有20多里地,当时掀起了热火朝天的拥军、参军、支前热潮。尽管我父亲身体不好,患有严重的胃病,但母亲仍积极支持他参加了随军支前担架队,上前线保障解放军作战。

  家人常常谈起父亲的这段难忘经历,使我对解放军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从小就特别羡慕和崇拜军人,梦想长大后能当上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每逢路过挂着“光荣之家”牌匾的烈军属家时,就会油然而生崇敬之情,总要羡慕地多看几眼。我每年春节都要跟随村里的慰问队伍敲锣打鼓地给烈军属家拜年,送上慰问信和慰问品。平时也踊跃参加学校组织的为烈军属家打扫卫生、干农活等做好事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拓展,使我了解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了解了伟大的人民军队在建立新中国中的丰功伟绩,无比崇尚和热爱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英雄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我参军入伍、报效国家的愿望日益增强。

  20世纪50年代末,东南沿海事端频发,解放军进入备战状态。为了保卫国家,我18岁的三哥积极报名参军。当时,父亲身患重病,大哥在县钢铁厂工作,二哥在外学徒,家里的活计主要靠母亲带着三哥去做,三哥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在国家安危面前,父母亲毅然支持我三哥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了支持三哥参军和安心服役,大哥辞了县钢铁厂的工作,回家务农,挑起家庭生产、生活的重担。三哥带着全家人的期望和嘱托,到了南京军区某炮兵部队服役,于是我们家有了第一块“光荣之家”牌匾,端端正正地挂在大门口,全家人感到无上光荣。

  三哥在部队积极上进,刻苦训练,认真学习技术和文化知识,成为优秀炮手。他身高一米八以上,力气大,运炮、架炮、扛炮弹常常是一溜小跑。三哥在部队得到了全面锻炼,年年被评为先进,受到表彰,我们全家都为三哥感到自豪。三哥退伍回乡后,常常给我讲部队的事和他的亲身感受,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部队的了解,部队对我有很强的吸引力。我远离家乡上高中时,三哥特地将自己心爱的“黄挎包”作为礼物送给了我,我别提有多高兴了,把它作为书包装着课本和文具,每天背着它上课,节假日外出时也总是背着它,我觉得身上都多了力量。

  1969年,珍宝岛事件发生后,我国北疆局势紧张,全军进入临战状态。当年征兵工作开始后,我积极报名,还写了参军入伍的决心书,用毛笔端端正正地抄在大红纸上,贴在征兵办公室的门口,表达我立志从军的坚定决心。母亲知道我想参军,非常支持我。当时,母亲已69岁,面临可能的战争,面对以后有可能再也见不到自己最小的儿子,年迈的母亲义无反顾地支持我踏上了军旅历程。我报名参军,参加政审、体检,接到入伍通知书,离开家乡远赴北疆,在这整个过程中,母亲当着我的面从没有掉过一滴眼泪,没有说过一句软弱的话。离开家那天,母亲与乡亲们一起敲锣打鼓地欢送我,激励我勇敢地奔赴疆场,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于是,我们家有了第二块“光荣之家”牌匾,继续军属的荣光。

  我离开家乡到了北京军区,部队驻守在塞北地区。当时,我所在的部队刚从繁华的天津市移防到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一个偏僻的山乡,没有营房,部队分散在各个村庄,所有官兵都分住在村民家里。时值冬季,天气严寒,条件简陋,吃的主食粗粮多,副食蔬菜也紧缺,取暖和做饭用的柴火也要靠我们自己从几十里外的林场背回来,“抬头见山头,脚下是石头,睡的是炕头,吃的是窝头,时常摔跟头”是当时部队生活的真实写照。就是这样的艰难条件,也没有动摇我从军卫国的坚定意志。

  当时,部队执行临战训练任务,时刻准备打仗,起早贪黑快速练习“三打三防”,即打飞机、打坦克、打空降,防原子、防化学、防空袭;同时进行“两忆三查”,即忆阶级苦、忆民族恨,查思想、查工作、查斗志。在这紧张艰苦的临战训练和深刻的政治思想教育中,我迅速实现了由普通青年到军人的转变,为我的军旅生涯开了一个好头。这之后,我随部队先后在河北、天津、北京等地执行战备工作、军事训练、军农生产、国防施工、维稳执勤等任务,无论是在基层连队或是机关单位,都能勤奋努力、争先创优、尽职尽责,先后在13个岗位上工作过,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由一个普通战士成长为师职干部。

  为了支持我在部队安心服役,家里的每次来信,都是说“一切都好,不用挂念”,30多年一直如此,家里的难事急事从来不告诉我,让我能够在部队全心全意好好工作。比如:1973年兄弟们分家单立门户,1975年大哥阑尾炎穿孔引发腹膜炎做大手术,1985年80多岁的母亲不慎摔断大腿卧床很长时间……这些事母亲都让哥哥们瞒着我。1992年底,92岁高龄的母亲离世,我也不知道此事,因为母亲临终前特地叮嘱哥哥们不要让我回去,以免影响我在部队的工作,哥哥们尊重母亲的心愿,对我封锁了消息。

  正是基于对国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基于军人的职责和使命,我在部队服役了37年直到2005年退休,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正是基于“光荣之家”的无上荣光,基于爱国拥军的觉悟和情感,母亲和家人为我默默付出,倾力支持我在部队安心服役,踏踏实实做人做事,全心全意报效国家。

  1988年之后,我二哥的儿子、姐姐的孙子、三哥的儿子又相继参军入伍,我们家便有了第三块、第四块、第五块“光荣之家”牌匾。我们姐弟5人中,有4家都有过解放军军人,是个有军人情结的光荣的大家庭。

  抚今追昔,感慨万千。我为当兵的历史而自豪!为“光荣之家”而骄傲!现在虽然退休,但永远是共和国的光荣士兵!初心不会忘,使命不会改,责任不会卸,精神不会散,传统不会丢,步伐不会停。要永葆军人本色,弘扬战士风采,为实现中国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大业,继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牌匾 光荣之家 退役军人 傅晓棣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天佑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2022-04-10 17:04
    游客
    军人气质,卫国情怀,跃然纸上。六九年的兵,成为师级干部,为您骄傲和自豪。
    来自·福建省福州市
    回复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生活感悟

    查看更多生活感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