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感悟

眼睛一亮 必撼心灵

作者:海云   发表于:
浏览:143次    字数:2234  电脑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95篇,  月稿:0

  我读诗,喜欢眼睛一亮的作品。眼睛一亮,必撼心灵。从楚辞到汉乐府,再到唐宋诗词、元曲,以及现代诗歌,其优秀作品都是先让我眼睛铮亮,然后再受到感动的。香落尘外推出的诗,我未能全读,而周渔、崔加荣、左右之间的诗,是让我眼睛为之一亮的好诗。单说左右之间吧,其精巧、简约、岀乎意料的诗句,很是吸引我的目光,继而感染于我,让我和诗人瞬间即产生共鸣。如《不会说话的香樟》:

  院子里的一棵樟树

  被莫名其妙地杀了头

  它也许是有罪的

  遮掉了小石楠的半截阳光

  挡住了银杏

  斜伸过来的那只手

  可是依旧挺直腰杆

  它的残臂 仍在

  舞动自己的春天

  它只是不说话

  风长着虔诚的耳朵

  刚读到前两行,我的眼睛就睁大了。我目不转睛地读了下句,这一句接一句巧妙的句子,让我一下子同情了这棵被杀了头的香樟。诗人的句子是突兀的,又是灵光的,其情感表达冷静、沉着,又十分浓烈。诗人借被杀了头的樟树来抒情,使我看见了在莫名其妙的罪过摧残下,仍挺直腰杆、舞动自己的春天的樟树的顽强不屈的形象,我的心随即澎湃起来,哀樟树之不幸,羡樟树之坚强。我还由此想到人生,虽然不被杀头,但每个人均可能遭遇种种不公。那么,人人都能像这棵不会说话的香樟一样,在任何厄运到来的时候,勇敢地舞动自己的春天吗?人们即使不争辩不说话,能永远拥有虔诚的耳朵吗?诗人没有直接写出要表现的理念,这种残缺里的坚韧是我读出来的。一首诗能使我思如潮涌,情似浪翻,与诗人具有让我眼睛一亮的功夫,息息相关。

  左右之间的诗,几乎是刚开头即吸住了我的眼球的。如《敲》的前两行:"敲一只空碗/成片成片的庄稼就长岀来"。《故乡的小河》的前三行:"那时/我还在河里洗手/看见了红衣少女/和/来自城里的白云"。《一粒米掉在了地上》的前两行:"我想/它一定/是很疼的"。《墓碑》的前两行:"那些死去的人/似乎/心有不甘"。等等,全是神来之笔,令我读了开头便情不自禁地读下去,去感受诗人给我带来的意韵之美、思情之美和哲理之美。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读诗,当然得用我的眼睛。一首诗,能否让我拍案叫绝,一入眼的感觉相当重要。吸引了我的目光,这首诗便能让我从头读到尾,自然会感动我的心。当下一些诗之所以不能卒读,就是晦涩得让我眼拙,庸俗得让我眼累,平淡得让我眼酸,口号得让我眼烦,这也是一些诗失去大众读者的重要原因。诗人写的诗,连我这个诗歌爱好者都不想读抑或读不懂了,这诗远离广大读者可以想见。我想,大多数读者和我是同感的,大家都喜欢眼睛一亮的诗作。

  显然,左右之间是善于抓住我的目光的。如《祭扫》:

  赶到老家已是傍晚

  碑林里静悄悄

  我先喊一声爹

  右边的一排站了起来

  我再喊一声娘

  左边的一排侧过身子

  他们的脸上 都

  刻着父母的名字

  我还没有哭出声

  天色就暗了下来

  这同样是诱我读下去的作品。诗人为什么还没哭出声天就暗了,因为诗告诉我,诗人祭扫的租先,都是自己的父母。这便与一般写祭奠的作品有了不同的表现,往往写这类作品,无非是寄托哀思,描写对失去亲人的思念,并衬以绵绵细雨。左右之间的祭扫,扫出了别样的风景,使我读到了岁月的沧桑和人生的漫长。人类一代一代地走过来,上下五千年了。在一条奔流不息又滚滚而去的历史长河里,最伟大的名字就是父亲母亲。诗人仿佛在说,我们既要记住自己的父母,更要铭记上辈乃至上上辈的列祖列宗。我还在猜,诗人像是在感叹时下忘祖弃恩的现象,才会写下天色暗了的诗句。这当然是沉痛的,又是悲伤的,更是惊醒的。短短的诗能贯穿古今、振聋发聩,我不由地赞赏诗人的超强笔力。

  左右之间的诗,表达的多是乡愁。在许多人写熟了也写透了的题材中,如何取得突破?没有新巧的诗句、新奇的意境和新鲜的思绪,怕是难以吸住读者的眼球。而新巧、新奇、新鲜,正是左右之间诗的鲜明特色。诗有了新巧的诗句,刚开读便如磁铁般磁住了读者,让人忍不住要往下读,诗就有了可读性。有了新奇的意境,能让读者身临其间,享受美的陶冶,诗就有了可爱性。有了新鲜的思绪,写出了读者知道又没有理出头绪的思考,能让读者在心灵上得到感应,诗就有了可塑性。这样,读者读诗,由感观到感觉,由感觉到感动,由感动到感想,层层递进,诗不读得人心潮起伏、感慨万千,不可能了。左右之间的诗,是有资格让我眼睛放光的。如《像蚂蚁一样生活》:

  爬在树皮之表

  以为攀上了高枝

  扛一粒白米

  汗流浃背的 跋涉者

  多么像我

  低着头

  一步一步地

  堆出自己的雪山

  八行诗,前四行写蚂蚁,后四行写人。我读的时候,是随着眼光起伏心情的。诗人用蚂蚁喻人,不能不说是诗人的独到感受。凡人,大多数骨子里是自傲,总认为攀上了高枝。可多数的日子里,人又要更多地低着头,任凭自己慢慢老去。人的生活,蚂蚁的生活,在诗人构造的鲜活诗意里,一览无余。整首诗,其诗句的表达、意境的营造和思想的显现,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十分深刻的。

  诗,无疑是所有文学样式中最为典雅的样式。如今,古体诗难以企及古人了,现代诗的表现形式便方兴未艾。在中国新诗的发展过程中,涌现了一大批探索者,其成就灿若星辰。然而,新诗的发展,仍需要更多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左右之间的探索与实践自然是成功的,其诗自然是富有生命力的。

  祝愿左右之间能写出更多让人眼睛一亮的诗。

  我也想,像左右之间一样,写出让读者眼睛一亮的诗。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心灵 随笔 眼睛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海云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2021-10-30 10:23
    黄小琴
    有了新鲜的思绪,写出了读者知道又没有理出头绪的思考,能让读者在心灵上得到感应,诗就有了可塑性。个性化的创作个性化的评论
    来自·福建省福州市
    回复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生活感悟

    查看更多生活感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