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感悟

拉练

作者:张平   发表于:
浏览:58次    字数:1992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124篇,  月稿:0

  凡是当过兵的人,都知道拉练是怎么回事。也就是把部队拉出营房到野外训练。这种训练至少每年有两次,一次是炎热的伏天,一次是寒冷的冬季。我们叫做“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一年到头部队都在营房里待着,即使也训练,但是与实战要求得不到弥合,长久下去,部队就会逐渐地减弱战斗力,不能适应现代化战争的需要。

  我当兵的六年中,经历了至少三年中的四五次拉练。现在回忆起来,也就是刚当新兵的头三年里。当时我在我们炮团司令部驾驶班,开一辆标为5号的指挥车。所谓指挥车,就是部队拉出营房时,副团职干部坐在副驾驶室(团长政委各自乘坐一辆吉普车),上头车厢的帐篷里乘坐着团机关官兵,始终走在队伍最前面的那几辆车辆。

  拉练时,我们班驾驶指挥车的战友,都有不同的分工。有的拉警卫排的人,有的拉炊事班的人,有的拉团部机关干部,而我都是拉电影组的人。电影组拢共才三个人,一个组长两个兵,但放映器材,锅碗瓢勺般的能堆满半拉车厢。因为照例有一位副团级首长坐在我的副驾驶室内(一般都是分管电影组的政治处主任或副主任),电影组的三个人,只有在车厢上或站或坐地颠簸晃荡了。

  到了宿营地,团里官兵们都各自住下歇息了,唯独电影组的几个人不能休息。车子一停,他们就要到驻地考察电影放映场地,在驻地村民的帮助下,埋栽银幕杆子,把放映器材提前从车上拎下来,发电,对镜头。我把车子一停,也忙前忙后地帮助卸东西,完了,还要一件件帮助装到车子上。放电影的事几乎每天晚上都有,住几天,放几天。所以,我一到傍晚和晚上就会闲不住,仿佛我也是电影组的人似的。

  部队拉练每到一地,群众除了稀罕我们一群群身着“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军绿服装,生龙活虎的解放军英姿飒爽的身影外,其余的莫过于热衷于看一场部队放的电影了。

  拉练中也会有故事发生。

  那年,我们来到皖东南滁县花山的丘陵地带拉练时,在一个村子欢迎的队伍里,一个女孩子和她的母亲,竟然从队伍里认出了一位女孩子当年幼儿园时在一起的“两小无猜”——我的老乡战友,遂上前搭话,果然是的,喜不自禁。

  原来,大跃进年代,这女孩子的父母亲带着她,被派遣到我的老家萧县农村指导“稻改”,当地人叫他们“稻改蛮子”,大人们都在地里劳动,我战友和这个女孩子就在幼儿班。后来,这些“稻改蛮子”都先后回到了原籍老家。但是,他们对这段“稻改”生活的日子,无疑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真凑巧,谁知部队在这个村子里住了几天,起初是那女孩子在母亲的带领下,后来干脆自己,每天都要到我那位战友的住处看望,说话拉呱,有时候还带了些好吃的食品过来。一来一往,他们俩竟然擦出了爱情的火花来,等我战友退伍时,高高兴兴地把她从滁县花山带回了老家,拜堂成亲,结为伉俪,生儿育女。如今他们子孙满堂,不亦乐乎。

  还有一次是与我有关的。

  那年春夏之交,部队要去离我的家乡只有一山之隔的宿州大五柳靶场,作短时间的实地操练。首长特意给我们几个萧县兵放了两天假,让我们回家看看。我到家的当天,大队书记,我家门的大哥,就张罗着给我介绍对象。女孩子是邻村的,和我的年龄般上般下,虽然脸面有点黑红,但是看起来也很恬静的,我没当兵之前见过她,有印象,而且印象还不错,所以就答应见见面再说。谁知,女方家庭看在大队书记出面介绍的情分上,在我就要返回拉练宿营地那天,专门请了厨师在家里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书记哥哥把我带了去和女孩子见了面,说了话,虽没有海誓山盟,但彼此都比较满意。饭后,她腼腆地跟着我,陪我一道翻山越岭,一直把我送到了大五柳村子的边上。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并没有结成夫妻,也许是那份因缘还没到吧。

  部队秉承革命优良传统,每到一地拉练,尽量做到不扰民。晚上,所有的部队官兵都是露营在村头野外自带的帐篷里,基层连队的帐篷里,照明用的就是手电筒,首长们除了手电筒之外,还配有一盏火苗殷红的马蹄灯,也许是为了能够随时更加清楚地阅读上级的命令,以便指挥部队下一步的行动缘故吧。

  有时候,拉练是以整个师为单位统一行动。我们是炮兵团,属于机械化部队,拉练时,所有的人不用步行,除团部的指挥车外,一辆辆军车,上面坐人,后面拉炮,前不见头,后不见尾,蔚为壮观。因为全师都是沿着一条道路前进,我们会见到路边的步兵老大哥,全副武装地缓慢地低头行走,我们坐在汽车上的一些战士,就出于好意地手拿“红宝书”,向他们挥手致意,还边挥手边喊道:“步兵老大哥辛苦了!向步兵老大哥学习!向步兵老大哥致敬!”谁知,一片好心好意却遭遇步兵老大哥们的不屑。于是就有人本着脸回答道:“别光说漂亮话,向我们学习致敬,那你们下来步行,我们去坐车!”当然,他们如此说话,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劳累中的调侃。有可能我们炮团的战士觉得在他们面前炫耀了,以后再也不那样向步兵老大哥“示好”了。这件事后,一直到现在,则成为了炮团战友们见面谈笑的话题。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美文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张平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2022-01-22 17:01
    林翠华
    真的羡慕死了汪部长的“拉练”生活。
    据说,“文革”期间,我老家的淠河岸边,信号弹打了一夜,一支浩浩荡荡的“拉练”解放军用骡马驼着重武器,顺淠河而下,似乎重现“千里跃进大别山”场景,淠河岸边的老百姓像电影里一样,给解放军带路。
    我好后悔在县城上初中,没有亲眼看见。
    那个时候,我就幻想,有一天,我也参军,当解放军,也背着枪拉练,多威风啊......
    来自·福建省福州市
    回复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生活感悟

    查看更多生活感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