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王理银 : 我家乡的清明节

作者:王理银   发表于:
浏览:32次    字数:1225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3篇,  月稿:0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提到清明节,中国人总是不约而同地想到这句诗,这首《清明》是唐代诗人杜牧写他在清明雨中所见。时光的车轮滚滚向前,历史不断向前延伸。当代社会,论华夏民族对清明节风俗的传承最具代表性,当属华南地带:广东、广西和海南,它们有着“华南F3”之称,趟水过河、绳索翻山、镰刀开路,都只为找到自家的祖宗们。从小在广东长大的我,对此感受颇深。

  我们村祭祖是分两次的。第一次是在4月4日前一周,祭我们村的老祖们;第二次是4月4日当天,祭各自房的已经离世的长辈。在祭祖前,大人们会挑选一个天气比较好的时间去扫山。大概八九点,吃个早饭,男人们就戴上大草帽,抡着铁耙铁铲除草机,再揣上镰刀打火机,同自己房的兄弟叔伯们前往墓地。通常墓地都不集中在同一片地,要辗转好几次,但流程是一样的。先拿镰刀开路找到墓地,然后除草机开动清理杂草,接着铁铲铁耙换新土,最后抓把土在上边压一张黄纸。而待在家里的妇女老少,就负责准备午饭,叠元宝和去祠堂拜公。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叠元宝。拿出一张没有红线的黄纸,左右朝中间弯曲成一个“望远镜”,接着用灵巧的指头两边朝里压扁,就做好了。

  吃过午饭我们集体戴上草帽,扛着烧猪和需要烧的祭品,浩浩荡荡地坐车奔向墓地。我们这边是先摆烧猪饭菜,再放元宝衣服等物件,最后才倒酒。待元宝这些祭品烧得差不多,就一起虔诚地祭太姥太祖等等。敬酒也是有区别的,得看墓主和谁的血缘或关系最近谁就敬。敬完酒就收拾东西前往下一个,与此同时会有一个拿着无名树枝干条的伯伯留下来放炮和打扫现场,待火差不多烧完就拿枝叶扫灭它,防止发生火灾。

  说起烧猪,不由得想起之前和同学的聊天。她是个新疆妹子,听到我想吃烧猪肉,一脸惊奇地问我那是什么东西。我讶异道:“就是很普通的烧猪肉呀,你没吃过吗?”她摇了摇头,我解释道:“咱们过清明的时候不是会抬一个烤猪,就是烘烤过的一整只猪吗?”“烘烤过的猪不就是烤乳猪嘛!”听到这回答,我瞪大了眼睛:“不,这可不是乳猪,是一整只很大的猪,买下它起码得一千元起步呢。”她了然地点了点头:“噢,我们那边不怎么吃猪肉,基本都是牛羊肉。”也正是这一次的聊天,我才明白清明节买烧猪可能并不是“全国统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我印象中,清明节一般很少下雨,基本都是大晴天,可在清明前几天总会下几场。嬷嬷说这是祖宗保佑我们今年有收成,“雨来豆开花,今年财到家”。在我的故乡,烧猪是湛江人祭祖的必备之物,寓意对祖宗的怀念和对子孙的厚望。用墨鱼拜祖先,寓意祖先会保佑子孙后代肚子有墨水”,学业有成。用蟹,寓意子孙后代能力出众。糕点大多选择发糕,寓意发财。这些种种祭奠先人的方式,都是在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哀怀之情。无论远近亲疏,人们都会把祭祖看得非常重要,清明祭拜在我故乡向来都是一个非常严肃而庄重的日子,人们会以最诚挚的心情来纪念故人,感恩祖先的养育之恩,也希望华夏民族可以继承并传承这一古老而珍贵的传统。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