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李永飞:“王牌号手”

作者:美文苑   发表于:
浏览:98次    字数:30088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8886篇,  月稿:0

  李永飞,四川阆中人,从军二十余载笔耕不辍,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6次,被表彰为全军宣传舆论工作先进个人。先后参与“导弹司令”杨业功、“八一勋章”获得者王忠心、“东风第一旅”、“导弹发射先锋营”等全国全军重大典型宣传,参加国庆阅兵、抗震救灾、支援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任务宣传,数十篇作品荣获中国新闻奖、中国残疾人好新闻奖,解放军新闻奖等。

  南国盛夏夜,长剑出深山。凌晨时分,一场雷阵雨不期而至,狂风肆意裹挟着暴雨,打得树叶沙沙作响,豌豆大的雨滴从半空冲刺而下,重重地砸在导弹战车的外壳上,敲击出铿锵雄浑的“钢铁洪流曲”。

  大雨浇灭了连日的潮热,鸣蝉安逸地伏在树干上,偶尔发出两声低吟。电闪雷鸣间,葱葱郁郁的山林里悄然打响一场“导弹战”:驾车仗剑转进疾行,隐蔽伪装、占领阵地、起竖导弹、点火发射……官兵顺利完成十多个演练课目,成功对预定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演练小憩,官兵纷纷褪去迷彩征衣,被管制的车灯逐渐变得明亮,照在一名老兵身上,他就是刚才组织演练的发射指挥长。但见他,个头七尺有余,身板挺拔如松,一张国字大脸,挑起两道浓眉,眼神犀利却装满一汪淳朴,面带微笑也透出几分威严。

  他,就是火箭军某导弹旅发射一营一连一排一班班长何贤达。这个营,被中央军委授予“导弹发射先锋营”荣誉称号;这个连,被原第二炮兵授予“科技练兵模范连”荣誉称号;这个兵,是和平年代打拼出来的一等功臣。

  百万军中一兵卒,看似平凡却不一般:他的肩头,扛着中国士兵的最高军衔——一级军士长;他的身上,挂着“全军爱军精武标兵”“火箭军十大砺剑尖兵”“火箭军优秀共产党员”等满身荣誉;他二十五年的军旅生涯,处处镌刻着导弹发射“王牌号手”的传奇人生。

  一

  湖南平江,人杰地灵,古属三苗国,因江水至此平静无波,后唐定名为平江县,何贤达就出生在这里。何贤达生性稳重,从小骨子里就刻下了家乡人能吃苦的踏实和不服输的倔强。

  悠悠五千年中华历史,有些载于史册典籍,更多的却是老百姓口口相传。何贤达从小生长在农村,最大的兴趣就是听老人讲故事。何贤达的外公是位老革命,当兵二十多年,南方打过仗、西南剿过匪,脑子里好像装了个“故事匣子”,一句“想当年”开场,便滔滔不绝地讲起战斗故事。

  一天傍晚,外公又端着那个罐头瓶子改成的茶杯,坐在村头的条石上,开始给何贤达和一群小伙伴讲“平江起义”的故事。从吃完晚饭讲到明月高悬,伙伴们都打着哈欠回家去了,唯有何贤达听得津津有味,缠着外公问这问那。讲到情深处,外公不禁叹了口气说:“平江曾经也不太平呀!二十多万平江儿女以身救国,有记载的烈士就有两万多人,我的好些战友都牺牲了……”

  外公讲着讲着哽咽了,几滴泪滑落下来。何贤达靠在外公的腿上,他此时才知道,自己出生的地方居然是中国革命的发祥地之一、中国工农红军的摇篮之一,自豪之情油然而生,心底也埋下了从军的种子。

  初中毕业那年,何贤达专门去了一趟平江起义纪念馆,反反复复转了三遍。回到家里,他就找到父亲:“我想去当兵。”父亲看了他一眼,沉默了半晌,说:“当兵得有文化,高中毕业后再说吧。”

  一九九五年夏天,十六岁的何贤达高中毕业,他再次把当兵列入“人生规划”,可到武装部一打听,年龄还没有“达线”。看看 并不宽裕的家境,懂事的何贤达南下广东,成为一名流水线装配工。

  有的人干活,总瞅着“老板在不在”,何贤达干事,老想着“能不能干好”,既下苦功也使巧劲儿。人们常说“吃亏是福”,这句话在何贤达身上得到了验证,他凭着踏实肯干很快得到老板赏识,没几个月便把他调到轻松自由的电工岗位。

  当时流行一句话:“紧车工、慢钳工,吊儿郎当干电工。”老板选中何贤达,是看中他的踏实,相信他不会“吊儿郎当”。

  果然,何贤达没让老板失望,凭借高中时扎实的物理知识功底和勤奋苦干的劲头,不出半年就成了车间小有名气的“何师傅”。老板喜在心头,又把何贤达介绍到朋友的酒店,闲暇之余当起兼职电工,两份薪水加起来,每月何贤达都有一笔不菲的收入。

  大都市的“蓝领”生活,使何贤达成了乡里乡亲夸奖的“出息伢子”,可他却始终没忘记从军梦想。一九九七年八月,何贤达的姐姐身怀六甲即将分娩,他陪着家人送姐姐回老家待产,正赶上县里组织预备役民兵集训,就兴冲冲地报了名。

  穿上迷彩,何贤达像打了鸡血,无论是站军姿、走队列,还是瞄靶、投弹,都有模有样,一丝不苟。盛夏的平江,闷热又潮湿,就像在天地间盖上了一个大蒸笼,热得人“无处可逃”。可何贤达毫不在乎,正课时间练不好,休息时间就加班,给自己“开小灶”,喊口号撕破了嗓子,靠脚跟磨破了鞋帮,迷彩服一层一层全是白色的汗渍。

  集训结束,何贤达的考核成绩遥遥领先,所有课目都拿了优秀。负责训练的武装部廖科长打心眼儿里喜欢这个好苗子:“你小子,天生就是个当兵的料!不去部队上穿回军装,可惜了。”

  何贤达听了,心头一喜,可转念一想,老家穷乡僻壤经济不发达,很多年轻人都想着当兵“跳农门”,大家挤破了头找出路,托关系走后门也不是新鲜事。南下打工一年多,何贤达生活在大都市里,更是看清了人情世故的复杂和重要。

  想到这里,何贤达略显尴尬地说:“去当兵当然好啦,可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也不认识啥当官的,烧香都找不到庙门在哪。”廖科长大眼一瞪:“你这伢子,哪有那么复杂?只要你想去当个好兵,我们武装部就是你的‘关系’!”听了这话,何贤达像是吃了颗“定心丸”。

  那年十月,何贤达向厂里辞职,领导以为他嫌工资低要“跳槽”,当场许诺“每月涨两百块”,何贤达憨憨地笑着说:“我要去当兵。”老板一听,当场表态:“这个要支持,但你要是走不了,随时回来上班。”

  “你在厂里干俩月,顶你爸妈地里刨半年,还去当啥兵?”一到老家,不少邻居都想不明白,何贤达始终笑而不答。知子莫如父,父亲默默地帮他做着各种准备。廖科长说话算数,不仅四处推荐何贤达,还几次找到他认为最“牛”的第二炮兵部队:“这个小伙儿你们得接走,今后肯定是个好兵!”

  体检、政审、家访,一路通畅,何贤达如愿穿上了绿色军装。虽然有些肥大,也没有军衔,依然平添了几分英武。何贤达心头乐开了花,摸了又摸,嗅了又嗅,就好像军装也能散发绿色的气息一般。何贤达对着镜子美了半个小时,最后还是觉得不过瘾,又跑到照相馆让师傅拍了几张照片。

  临走那天,左邻右舍来送行。从村口送到镇里,一直送到了火车站,何贤达默默地把乡亲的嘱咐打进背包,把父母的希望装进行囊,每往前走一步都觉得沉甸甸的。

  老式的绿皮火车,早早地停在站台,即将启程的新兵戴上大红花,背着大背包,与家人诉说着离愁别绪。何贤达手里拎着一个笨重的提包,望着父母脸上被岁月刻满的沧桑,不禁眼眶一热:“爸妈,你们放心,我一定要干出个样儿来。”

  “登车!”随着接兵干部一声令下,几十名新兵一路小跑奔向车门。何贤达突然感觉手上一松,提包的带子断了,提包落了下去,正好砸在一位新战友的脚上。

  “你这装得啥呀?沉得像个铁疙瘩。”新战友疼得咧了一下嘴。何贤达憨厚地说:“对不住对不住,这包里装的都是高中课本,想着到了部队,争取考个军校。”说完,何贤达干脆把提包抱在胸前,跑步跟上大队伍。

  “呜——”火车一声嘶鸣,带着无数热血青年的从军梦想,行进在广袤的大地上。何贤达望着窗外一闪而过的楼宇树木,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他掏出好朋友写的临别赠言,脑海里早已是烽火漫天:此去八千里,仗剑向九天,精武多磨砺,美名天下传!

  二

  坐火车、转汽车,几十个小时的长途奔波,终于抵达新兵集训的军营。

  站在长长的队列里,何贤达感觉身体还停留在坐火车的状态,晃晃悠悠左右摇摆,四肢无力腰酸背痛。“立正!”一声口令划破寂静,震得何贤达耳膜微微一颤,他本能地收脚并腿、挺胸抬头。

  夜幕下,新兵连长扯开嗓门,随机来了一次“战前动员”:“从你们踏进这道营门起,就要清楚自己不再是个普通老百姓。新兵集训就是摸爬滚打换羽重生,孬兵好兵几个月就能见分晓,这个兵怎么当,就看你们自己的了……”

  “站队站排头、当兵当好兵。”那天夜里,何贤达耳边总是响起连长的话,他给自己定下了目标。有战友说他“说大话”,也有的笑他“不自量”,但他全然不理会。

  三个多月新兵连集训,曾在老家参加过预备役集训的何贤达底子最好,但练得却最苦,他用实际行动给自己的目标加注:正步难,他就坚持每天中午练端腿;跑步慢,他就绑着沙袋追;条令多,他就加班加点背。功夫不负有心人,新兵连几次考核,他都成绩优秀。下连前一盘点,新兵连就他拿的“流动红旗”最多、最全。

  熬过了新兵连,总算分到了连队,何贤达来到组建不久的某导弹旅。本以为直接到战斗班报到,没想到却被一车拉到教导队——原来,在导弹部队,导弹专业是“看家本领”,新兵来了先是三个月的共同课目训练,接着又是百余天的专业理论集训,双双过关才有机会分配下连。

  成功,需要百分之一的天赋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何贤达虽说脑瓜子挺灵光,但他却自诩“笨鸟”,要“先飞”“多飞”。

  专业集训时,他凭着入伍前打工时练就的过硬电工功底,很快熟练掌握各类电路原理图。不仅如此,学习控制原理和液压传动等陌生知识领域,他不是憋在屋里记,就是追着教员问,铆着浑身劲儿一点一点啃下来。再次分配,何贤达很是幸运,凭借过硬素质来到发射一营一连,这可是全旅组建最早的“种子队”。

  世上之事,有些是心遂人愿,也有些是事与愿违。何贤达的军事素质、专业理论在新兵中名列前茅,又是当时为数不多的高中毕业生,他信心满满地认为,去战斗班是铁板钉钉的事。可分班方案一宣布,他却傻眼了,他被“意外”地分配到了炊事班。

  “连长,刚才是不是念错了?”队伍刚解散,何贤达就急匆匆地敲开了连长的房门:“当兵前我干过电工,也没当过厨子,去炊事班发挥不了我的优势。再说,样样考核我都领先,为啥不让我去发射班?!”

  “金子在哪儿都能发光,好兵在哪儿都能干好。哪有新兵刚来就挑三拣四的?”连长白了他一眼,就不再理会他,继续埋头整理资料。何贤达并不知道,他的情况连长早就摸得透透的,这一招就是要试试何贤达的定力和心态。

  “活人还能让尿憋死,我就不相信这能吓倒我。”何贤达倔劲儿一上来,一头扎进了厨房。可炊事班的辛苦,还是超出了何贤达的预料,每天早上起床号还没响,他们已经开始忙碌,战友们都已经午休,他们还在收拾锅碗瓢盆。何贤达偶尔也会感觉憋屈:“人家训练一身汗,我们做饭一身油;人家练兵打导弹,我们忙着打鸡蛋。”

  短暂的失落后,他很快调整状态,连长的话一遍遍“刺激”着他,下定决心守在三尺灶台,当好“半个指导员”,但他也经常提醒自己:不管做饭多忙多累,发射导弹的梦想不能废。

  炊事班的战友见他成天琢磨导弹专业,便开玩笑地说:“锅台三尺宽,你还想翻天?我们练好烹、炒、炖、炸就行了,炊事班里从来没人在导弹专业上出人头地过。”

  “我就不相信,炊事班里飞不出金凤凰。”何贤达把心一横。班长冷不丁地“怼”了他一句:“要想飞出炊事班,先得把灶台功夫练到家,否则我可不放人。”

  当时用的是老式炊事车,得用鼓风机摇着生火,经常被熏得满脸烟灰。这脏活就落在何贤达身上,因为炊事班里只有他啥饭菜也不会做,只能点点炉子、烧烧火。

  学中干、干中学,何贤达从“扫地僧”干起,等把烧火练到“恰到火候”,开始慢慢“升级”到了切墩择菜、做米饭揉馒头,有时老班长也教他炒上一两个不太重要的菜。

  两个多月后,连队餐桌上有了何贤达的“拿手菜”,有时还别有一番风味,说不上是多放了些什么佐料,还是火候把握得好,总之很对大伙儿的胃口。就连他揉面蒸出的馒头,也明显有了“何氏风格”:白俊整齐,松软适度,不夹菜就能吃着喷香。

  机遇不常有,能把握住机会的“幸运儿”也不多,但何贤达算一个,他的秘诀就是:只有超前准备才能抓住更多机遇。

  炊事班里五个兵,管着全连近百号人的伙食,烧火、择菜、切菜、做饭,成天忙得团团转,但只要有工夫,何贤达就琢磨学习导弹专业的事。当时烧柴火,他就用棍子摆出导弹车的操作岗位,用纸箱子充当仪器面板,模拟在“导弹车”上跑位操作。

  干完厨房的活,何贤达就喜欢跑到战斗班“串门”,嘘寒问暖扯上几句“饭菜可不可口”“咸淡合不合适”,之后就开始请教导弹专业。几次下来,战友都知道他的“司马昭之心”,可大伙不厌其烦地给他辅导,就连几名“专业大拿”也经常点拨一二,因为大家心里清楚,凭着何贤达的素质,下连分到炊事班“有点亏了”。

  时间一长,何贤达“偷艺”成了连队公开的秘密,他自个儿也不再藏着掖着,干脆给自己定下规矩:“每天学习导弹专业知识至少一小时。”干活前、熄灯后、午休时,只要有空,都能见到他学习的身影。总有人对何贤达不屑一顾,可接下来的一次较量,让他声名鹊起。

  一次全旅组织导弹专业考核,何贤达报名参加考试,战友都认为他“走走过场”,可考核结果一公布,让很多人大跌眼镜:前三名的榜单上,赫然写着何贤达的名字。

  “火头军”抢了导弹专业的“交椅”,不少人感到不服气:“厨子真能当号手?”旅领导闻讯,来到现场亲自复试,一连问了几十个转载专业的问题,何贤达从容不迫,一一作答。从此,炊事班里多了一个导弹专业“百问不倒”。

  何贤达一炮打响。连长看火候差不多,便找来何贤达:“实践证明‘真金不怕火炼’,在炊事班能干得如此风生水起,到了战斗班肯定差不了。”何贤达被调整到全旅编制的“第一班”——发射一营一连一排一班,成为一名导弹转载号手。

  导弹转载,就是开着吊车转载导弹,看似没有按下点火按钮那样风光,却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疏忽,全方位考验操作号手的心理素质和操作本领。

  何贤达深知机会来之不易,开始了一名导弹兵的“号手突击”:别人把专业教材看一遍,他却坚持“泛读、深学、细研”的“三步曲”,由浅入深苦学巧练;周末大伙下棋打扑克,他用上几乎所有业余时间钻研专业,仍觉“光阴太短、事没干完”;连队组织专业考核,何贤达的排名“日拱一卒”不断前移,最终稳稳地长期占据榜首。

  理论强化成功“上岸”,实装操作再度“闯关”:第一次训练,观摩老班长操作训练,看着巨大的吊臂,将数十吨的导弹进行移动,误差却控制在厘米之内,何贤达羡慕得把手掌都拍红了。

  老班长走下吊车,一眼看出何贤达的心思,拍拍他的肩膀说:“只要你肯下功夫,就一定能成为比我还厉害的‘一吊准’!”

  “一吊准”,这个词听着挺霸气,成了何贤达的又一个“小目标”。从此之后,不管是冽冽寒冬,还是炎炎盛夏,他最喜欢坐在大吊车上,从吊水桶到吊砖头,从吊起筷子放进啤酒瓶到装上钢针扎花生米,物件越来越小,技术越练越精。

  当兵第二年,何贤达经历了一百多次精准转载,终于通过比武考核,跻身全旅“一吊准”行列。战友夸他说:“那吊臂就像长在他身上,行动自如。”

  一天训练归营,转载老号手把何贤达拉到一边,神秘地说:“听说我们旅马上要参加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首都阅兵,正准备选拔操作号手,你不争取一下?”

  “那必须得去呀!”何贤达一下子来了精神。回到宿舍,他再转念一想,又犯愁了,当初背着大包小包的高中课本到部队,就为了有朝一日能够考上军校,可一旦参加阅兵任务,就只能失去这个机会。

  上级通知很快下达,阅兵的事在连队传开,何贤达找到几个同年入伍的老乡:“你们准备考军校,还是去阅兵?”大家几乎不约而同选择了前者,这让何贤达更加犯难,一连几天思来想去难以入眠。最终,他下定决心:“阅兵去!”

  国庆阅兵,精英列阵,还真不是谁想去就能去得了的,“入场券”是靠考核打擂拼出来的。考核选拔那天,何贤达作为转载号手参加角逐。

  南国深山,春寒料峭,湿冷的天气增加了操作难度。何贤达眼睛瞪得像铜铃,一双长满老茧的手紧紧地掌控着操作杆,时不时在裤子上擦一擦手汗,如行云流水般操作数十吨的大吊车,起竖、转动、调整、下放,几十个动作一气呵成,精准无误地将导弹成功转载,赢得现场一片掌声。

  四月初,何贤达作为操作骨干驾车仗剑北上入京。在阅兵村半年多的日子里,何贤达一次次登上大吊车,精准无误地操纵着不同的操作杆和按钮,完美地做到眼到心到、心到手到、手到装到。

  一次,数十名将校军官到阅兵村检查工作,正好赶上转载导弹训练。大家看见长达几十米的笨重吊臂,在何贤达手里犹如大家闺秀手中的绣花针,吊着数吨重的导弹指哪舞哪,游刃有余,赢得一片啧啧称赞。

  一九九九年十月一日,“世纪大阅兵”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战略导弹方阵压轴出场,威武雄壮地通过天安门广场,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何贤达作为“幕后英雄”,没有机会走进天安门广场,只能守在几十公里外的阅兵村观看直播,眼中噙着热泪,手掌拍得通红,他在心里不禁为自己点了个大大的赞。

  国庆阅兵,全球瞩目,连队战友纷纷打来电话表达祝贺;何贤达还听说,当初从老家一起当兵的战友,有两人已经顺利考进军校,开始了“准军官”之路。闻知此事,何贤达心里多少有点失落,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能参加国庆阅兵盛典,这是军人最大的荣耀!

  归建前夕,阅兵村里举行着一场特殊的火线入党仪式:戴着上等兵军衔的何贤达,因在任务中表现出色,赢得一致认可,成为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

  十月的阳光,洒满一地金色,照在鲜艳的党旗上,让那一抹红格外显眼。凝望党旗,何贤达庄重地举起右拳,铿锵有力喊出忠诚誓言: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三

  在战友眼中,何贤达几乎没啥缺点,对自身要求严苛,干啥工作都有模有样。旅长吕尔参曾当过何贤达的营长,聊起这个好兵也是一脸兴奋,他说:“要说缺点也有,就是在学导弹专业这方面不太安分,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

  这哪里是缺点,简直就是变着法表扬。何贤达当兵二十五年,正是靠着这种追求一流、超越自我的精神,一次次实现了蜕变和突围。

  从首都阅兵回来,何贤达再次加强专攻精练,把转载吊装的本领练到了“炉火纯青”,当上了全旅专业教练员,还顺利转改了士官。

  入伍没几年,就练就一手绝活,按理说也算是“小有成就”,这让很多战友羡慕不已。可何贤达的心却“不安分”起来,偷偷瞄上了导弹发射“一号手”。

  “一号手”的操作台,是导弹发射车的“大脑”,技术和操作最具挑战性。重要的是,“一号手”能够亲自按下点火按钮,把大国长剑送上九天。

  越是重要的岗位,越是难学,何贤达越想学。其实,他想当“一号手”还有一个原因,当时这个岗位大多由高学历军官担任号手,但干部流动较快,号手轮换频繁,带来战斗力上下波动,何贤达觉得士官一干就是好些年,由士官担任“一号手”有利于战斗力稳定保持。

  “我想试试学习‘一号手’专业。”何贤达找到连长,来了一个毛遂自荐,还子丑寅卯说了一堆理由。

  “啥?一号手?”连长一听,眼睛瞪得老大。在当时许多人看来,这一想法犹如天方夜谭。“高中生要整明白这一套专业,得累掉一层皮。”连长不好打击何贤达的积极性,但言语之中给出了否定答案。

  连长在军校里学的就是导弹专业,毕业后担任“一号手”,他有时都觉得挺费劲。这个岗位不仅涉及高等数学、机械识图、液压传动等多门学科,规程要点就有十万多字,电路图展开好几米长,单是“发射前准备”阶段,就要掌握六十多个口令、九十多个动作、一百多种现象,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战士担任‘一号手’,这在整个二炮部队也没先例呀!”连长想劝何贤达选择放弃。可何贤达的倔脾气上来了,斩钉截铁地说:“连长,螃蟹总得有人第一个来吃。没有战士干过,我就来成为这个先例!”

  实在拗不过,连长只好退让一步,采取了默许态度:“你的岗位还是转载号手,要练‘一号手’你就自己抽空练,但丑话说在前面,可不能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转载专业退步了,我可要拿你是问!”何贤达要的就是这个态度,一听这话像是打了兴奋剂,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兴冲冲地转身离去。

  虽说只有高中文化,他却坚信勤能补拙,白天训练转载专业,夜里他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背发射理论,有时还跑到水房里蹑手蹑脚地练跑位。经历了无数个“三更灯火五更鸡”的日子,一张张“电路图”渐渐刻进脑海,十万多字的规程要点熟记于心,何贤达的目光愈发自信。

  机遇,永远都会垂青“有准备的人”。超前准备让何贤达赢得了机遇,一次机缘巧合,让他在发射岗位首次亮相就技压群英,开创旅史上的先河。

  二〇〇〇年夏天,发射一营千里西进执行导弹发射任务,何贤达作为转载号手随队出征。

  千里沙场,盘马弯弓,他们按照计划成功发射了一枚新型导弹,大家忙着收拾行囊,准备班师回营。此时,带队出征的副营长接到上级通知:择日再发射一枚导弹。

  “再打一枚?确定?”副营长一听有点慌了神,脑子里转动着无数个问号:这可咋弄?前几天,导弹发射任务刚刚结束,担任“一号手”的干部就接到老家电话,因有急事提前回家去了。

  临阵缺将,更何况是最重要的“一号手”,怎么办?野战帐篷里,副营长赶紧召集训练骨干商量对策,有人提议把这名干部从家里召回,也有人建议,让旅里选派新的“一号手”,坐飞机过来千里支援。

  大家争论不休,议而未决,营里几个领导急得团团转。此时的何贤达,心里有一丝窃喜,轮到他发言时主动请战:“副营长,‘一号手’的岗位我能操作,能不能让我试一下?”

  “从转载到控制,隔行如隔山,你能操作?这是实弹发射,可别开玩笑了。”虽然营连干部对何贤达都很认可,知道他一般不会夸海口,但实弹发射这种天大的事,哪能贸然起用新人,关键他压根就没有“上岗证”。

  也难怪,当时旅里就这几台发射车,简直就是宝贝疙瘩,除非是正式定岗的操作号手,别人想摸一下都难。

  “虽然我还没有参加操作能力考核,但我自己偷偷模拟训练了很久,你们可以来个‘火线考核’嘛,考过了我就上,通不过算我没说。”何贤达再度请战。

  “那就试试吧。”在大家无计可施的窘况下,这也算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大漠深处,摆开考场,旅总工程师、营领导、专业教员摆开架势“三堂会考”。先问理论,再看操作,最后考核排除故障,几名考官想着法子不断加大难度,没想到何贤达对答如流,应对自如。

  半路杀出个“一号手”,这让大家又惊又喜,惊讶的是这么复杂的一套专业技术,他竟然掌握得如此娴熟;高兴的是,无论如何总算解了燃眉之急,第二枚导弹发射就不用干“千里借兵”的丢人事了。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就在何贤达摩拳擦掌准备展露拳脚的时候,上级却临时改变计划,将第二枚导弹发射的任务交给了兄弟部队,何贤达与长剑飞天失之交臂。

  这次任务,虽说与按下点火按钮无缘,但何贤达却很快被正式定岗为导弹发射“一号手”,成为第二炮兵常规导弹部队历史上士官担此重任的“第一兵”。

  “这个方法可行,值得推广!”何贤达“摸着石头过河”蹚出的新训法,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认可。如今,火箭军部队导弹操作的“一号手”,大多由士官担任。

  有了这次“临阵亮相”,何贤达就憧憬着能早日“沙场亮剑”。他的人生也像“开了挂”,好事接踵而至:二〇〇一年、二〇〇二年连续两年荣立三等功,二〇〇三年作为士兵提干苗子,考核评比名列前茅。

  当年六月,旅里远赴高原执行实弹发射任务,何贤达再战西北。临行前,战友纷纷提前祝贺:“你这可是‘双喜临门’呀,作为‘一号手’首次发射实弹,又作为提干苗子,说不定等你回来时身份就变了。”

  出发前夜,营领导还偷偷告诉他一个喜讯:“旅党委已经开过会了,上报你为提干对象,这次是十拿九稳了。”

  可命运总是捉弄人,就在何贤达等着提干好消息的时候,上级机关的一个战友打电话告诉何贤达:“提干的事估计黄了。”何贤达握着电话,半晌没有缓过神来。

  那一天,距离导弹发射还有三天。执行任务的紧张,加上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何贤达晚饭吃得如同嚼蜡。晚饭后,他独自来到距离训练场不远的一片僻静的沙丘,静静地半躺在沙子上。

  此时,他的心情像眼前夕阳下的戈壁滩,苍茫而荒凉。志士之悲,莫过梦碎。何贤达紧咬着嘴唇,不想去理会脑中那团乱麻,可委屈的眼泪还是不争气地奔涌而出……

  凌晨时分,何贤达深吸一口气,站了起来回到宿营地。提干未果的事,很快全营官兵都知道了,何贤达给在旅里的营长打了个电话:“营长您放心,我已经是个士官了,分得清孰轻孰重,不会影响发射的。”

  一起执行任务的肖排长,本来已经想好了无数开导的话,没想到何贤达却主动找上门来:“提干的事我已经知道了。没关系,军官梦虽然不能实现,但士兵的舞台照样可以精彩。如果这点风浪都经受不住,那才会让人笑话!”

  肖排长认真地点点头,何贤达顿了顿嗓子,接着说起掏心窝子的话:“旅党委推荐我为预提对象,已经体现了组织上对我的关心和培养,也体现了战友对我的肯定,我还有啥不满足的呢?……”听到这些,肖排长竟无语凝噎,突然觉得这个老兵的境界,早已甩了自己几条街。

  本来想着“双喜临门”,第一“喜”碎了,第二“喜”却如期而至。秒针滴答,发射“零秒”即将到来。此时此刻,何贤达和战友们进入了最紧张的“倒计时”准备。

  旭日初升,朝霞洒满导弹发射阵地。千里战场,尽在掌握,只等一声令下。

  “十、九、八、七、六……点火!”指挥员果断下达命令,何贤达稳稳地按下点火按钮。惊雷乍起,狂飙扑面,导弹呼啸而起,怒吼着、轰鸣着,扶摇而去。

  “导弹命中目标!”几分钟后,前方传来捷报,导弹精准击中预定目标。长剑飞天,如虹弹道在万里苍穹不断延伸,像是写下的一个硕大的感叹号。何贤达仰望长空,眼中不禁再次泛起了泪花——梦起梦落,是如此的悲壮而美丽!

  四

  导弹发射“一号手”,一干就是十二年,何贤达将一枚枚导弹送上蓝天,自己也荣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等荣誉,还被驻地省表彰为“敬业奉献道德模范”。

  导弹发射“男一号”,名气越来越大,荣誉越来越多,但何贤达不骄不躁,不断向着更高的目标冲刺,再次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当发射指挥长!

  发射指挥长,顾名思义就是导弹发射的“灵魂人物”,指挥调动所有号手的每一个操作动作,事关导弹发射的成败。

  那年,上级机关组织座谈调研,何贤达发言语惊四座:“部队的士官越来越多,学历层次、知识结构也都有了很大提高,我建议可以遴选士官担任发射指挥长。”

  何贤达提出这个建议并非心血来潮,而是站在战斗力建设的高度,经过了深思熟虑、反复酝酿。座谈中,他向大家详细陈述其中缘由:干部担任指挥长,普遍存在着任职时间短、更换频繁等问题,每次调整都会带来发射单元实战能力的“锯齿形波动”,而让士官担任指挥长,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你这个建议很有分量,我们下来后要进行专题调研和论证。”何贤达的建议,引起了机关的关注。二〇一二年初,传来好消息,上级决心在该旅探索士官担任指挥长试训,何贤达自然再次成为“吃螃蟹”第一人。

  从“一号”到“零号”,看似简单的一步,实则相去甚远:要想胜任指挥长岗位,既要精操作,又要能指挥,还要懂排障,必须熟悉掌握整个发射单元的全部专业,谈何容易?

  再难的事,何贤达从不打怵:要成为能打仗、打胜仗的精兵,就要挑战各种“不可能”。他继续发扬啃硬骨头的精神,一次次完成对自己的超越。

  那一段时间,何贤达恨不得一天掰成两天用,正课时间参加连队统一组织的军事训练,业余时间就恶补其他专业,从“一专”到“多能”,从“多能”到“全能”,逐步熟练掌握了某型导弹发射的所有专业和操作岗位,三个月后终于迎来“破茧成蝶”时刻。

  抚剑夜吟啸,雄心日千里。导弹旅演兵场上,导弹发射指挥长资格认证考核擂响战鼓。全旅一百多名干部、士官整齐列阵,猎鹰般的眼睛紧盯着迷彩掩映下的擂台,他们的眼中,是用汗水打拼的本领之争,但在何贤达看来,这个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事关整个士官队伍的荣耀。

  群英对决,各展其长,经过数十个课目的多轮较量,考核终于尘埃落定,旅领导站在擂台中央,郑重宣布比赛结果:作为士官选手的何贤达,稳居榜首。

  一石激起千层浪,何贤达被战友们团团围住,几名老士官把他抛得老高:“你可是给咱们士官长脸了,干部能干的,咱们也能干!”考核结果,让旅领导更加欣慰:作为撑起战略导弹部队“半壁江山”的新型士官,正活跃在各条战线、各种岗位。

  不久后,经过上级批准,何贤达和几名战友成为战略导弹部队首批士官发射指挥长。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再次证明:“没有先例,就要敢当第一人!”

  从全旅“第一吊”到发射“金手指”,从“王牌一号手”到“士官指挥长”,何贤达操作导弹的技术越来越精,名气越来越大,但何贤达的心里却仍不闲着,总在操心部队建设的“大事”。

  几个月潜心备战,何贤达一举拿下士官指挥长的“上岗证”,就在战友们向他竖起大拇指的时候,他却在想:如果所有的号手都能像指挥长这样,能够熟练操作全部岗位,那该有多好。

  “你是不是有点‘嘚瑟’了,全旅能有几个何贤达,你以为谁都可以成为全能号手?”战友半开玩笑地说。何贤达也怕遭人非议,就暂时搁浅了这个想法。

  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就在大伙自认为本领练到炉火纯青之时,一次红蓝对抗演练震动全旅。

  南国冬日,雾锁四野,全旅在方圆几十公里的地方摆开战场,何贤达带领发射单元驱车仗剑,按时占领发射阵地,墨绿色的导弹昂首待发,就等上级下达“点火”口令。

  “你们遭到小股敌特袭扰,两名号手重伤退出战斗……”大家正焦急等待“读秒”,导调组却下达如此特情,阵地上乱作一团,何贤达一时也没了主意。

  “一号手兼操二号位,瞄准号手并行操作……”何贤达眉头紧锁,脑子中像放电影一样快速运转,调兵遣将勉勉强强完成了所有流程,可是一看秒表,早已错过了发射窗口。

  “王牌号手”败走麦城,让何贤达一连几天都没有睡好觉,他越想心里越 “发毛”:“少了两个人,误了一发弹,这要真打起来咋交代?”一遍遍回放、一次次烧脑,一个大胆想法跳了出来:“减员操作”。

  任务复盘总结,何贤达先拿自己开刀,检讨发言扪心自问:“如果战争来临,每个号位只有特定的号手才能操作,这样可以满足需要吗?战场上,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我们怎样才能应对千变万化的特情?”

  一连几个问号,让所有人陷入了沉思。沉默,持久的沉默。休会!很快,全营召集班以上骨干广开言路,会场讨论更加激烈。

  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术业有专攻’已难以适应实战需要。”“如果我们再满足‘一招鲜、吃遍天’,就会很快被时代淘汰。”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建言献策、集思广益,何贤达这时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们必须培养全能号手,人人练就‘十八般武艺’,同步开展减员操作训练,做到叫谁谁能上,岗岗能操作。”

  旅领导一听,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这与他们的打算不谋而合,当场表态:“先在一营搞试点,就让何贤达来负责!”

  说干就干,一营率先在全旅开展全岗操作和减员操作训练。减员不是减人头,而是对发射流程优化重组,再加上严格的考核机制,大家嘴上不说,心里压力重重。

  再大的困难,也挡不住何贤达敢闯新路的勇气,再难完成的任务,也熄灭不了官兵冲锋在前的热情。发射单元由单岗操作变成全岗操作后,何贤达一边带新兵学专业、练操作,一边加强自身新本领学习。他常自勉道:“‘一专’我是老兵,‘全能’我就是个新兵。”

  每天天没亮,何贤达就带着规程开始背记,晚上熄灯后就去饭堂加班,有时加完班紧接着就站岗执勤。从单装到流程合练,和新兵一起操作、一起学习,甚至比他们还要勤奋。

  几经磨砺,等大伙儿练出“全能”本领,何贤达就开始专攻“减员”操作训练。他带着发射单元铆在阵地上,反复尝试、研究论证、编写规程,从减员一人到减员三人,从定岗减员到随机减员,不仅将“减员操作”的极限值压减到一半号手,还锤炼出一批可以“号手随机互换、单元随机重组”的全岗操作单元。

  一个“随机”,隐藏着无数不确定的可能,但也透出对精湛操作技能的十足底气。按理说,这在导弹部队已是“大动作”,但何贤达却冒出更大胆的想法:将新训法进行固化推广。经过一百多次反复试训和研究论证,最终将每个发射单元减少一名号手,一套新的“东风剑谱”出炉,进入新《训练大纲》,成果在火箭军部队推广。

  当年底,兄弟单位运用新的训法战法出征,在随机指定号手退出操作的情况下,成功发射了两枚导弹。

  好刀石上磨,好钢火上炼。何贤达不仅善琢磨爱操心,关键时刻都能顶得上去,旅领导常说:“何贤达在场,我们放心。”

  二〇一五年一月,导弹旅转战西北,即将迎来该旅组建以来的第一百枚导弹升空。荣耀与挑战,落到曾创下“首发告捷”荣光的发射一营身上。

  百剑腾飞,事关重大,又恰逢“导弹发射先锋营”授称十周年的节骨眼上,谁当横刀立马?大伙儿意见不一,有的认为“选尖子抽骨干,组成‘最强单元’上阵”,也有的官兵认为“天天喊‘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不能一到关键时候就‘前怕狼、后怕虎’”。

  营党委经过反复研究,作出了一个全旅从未有过的决定:由士官指挥长何贤达带队,执行发射任务。

  战队亮相,全旅哗然,何贤达也不免眉头紧锁:这套发射单元实力不容乐观,除了自己这个指挥长,其他号手都没有实弹发射经历,还有三名新号手定岗甚至不足两个月。

  “打仗就该这么干,你们放心,我肯定不会让大家失望。”这是何贤达给旅领导表的决心,也是他给操作号手吃下的“定心丸”。

  备战阶段,何贤达带着号手反复强化训练,手把手传授发射经验,一遍遍搞好预想预防,让每名号手顺利拿到了战场“入场券”。

  寒冬时节,高海拔的戈壁滩气温直逼零下三十摄氏度,矿泉水放在户外不到五分钟就冻成了冰疙瘩,手碰到金属表面一不小心就会粘掉皮。战士们只能穿着棉衣、戴着面罩和手套操作训练。

  “行不行?”面对旅领导的关切目光,何贤达的回答简洁干练:“没问题!”他一边组织号手熟悉操作流程,一边反复进行预想预防,针对可能出现的特情故障制定了十余套应对方案。

  塞外隆冬,关山飞雪,一声点火,长剑问天!

  发射零日,一场不期而至的大雪扮靓了发射场。何贤达无暇欣赏雪景,他手握秒表,准时下达“点火”口令。随着一声轰天巨响,导弹越过茫茫雪山,消失在湛蓝天际,数分钟后准确命中目标。

  那一刻,战士们欢呼雀跃,何贤达却异常淡定,仰望长天,久久不语。这发导弹,催开了他心中一个新的梦想,也翻开了该旅战斗力建设标志性的一页: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第二个“百发百中旅”宣告诞生!

  导弹一飞冲天,打出了“导弹发射先锋营”的风采,打出了“王牌号手”的担当!不久后,何贤达戴上了一枚金灿灿的一等功军功章。

  五

  二〇二一年底,火箭军举行“在党旗下成长”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何贤达报告的题目就是《做党的“王牌号手”》。报告会后,他被请进基层连队,不少官兵向他请教练兵之道。他的感悟很多,其中有一条就是,作为一名优秀发射号手不仅是能按照流程喊口令按电钮,更要研透专业原理,能够排除故障,善于创新攻关。

  许多年前,《解放军报》曾经刊发一篇人物通讯《李秋贵的“穷琢磨”》,很多人看了后都说,何贤达就是李秋贵一样的好兵,典型的“任班长的职,操旅长的心”。何贤达听了倒也挺欢喜,自嘲道:“天生就是操心的命,要让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还真不舒坦。”

  十多年前,部队有一次组织发射车维护保养,何贤达发现一块芯片读取数据不稳定,刚想记录数据,故障现象却又凭空消失。他关机开机试了几次,仍然是“时好时坏”。他找来战友集体会诊,大家都认为是接触不良,没有大碍。

  那天晚上,何贤达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难道真是我大惊小怪了?”琢磨半宿,第二天一起床,他就来到装备库房,再次对故障现象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仍是“若隐若现”。

  何贤达还是不死心,一个电话打给了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对方听完后说:“这大多是偶发故障,对发射应该没有影响。”

  “应该没有,那到底是有还是没有?”何贤达追问道。对方一听,也给不出肯定答复,支支吾吾搪塞一番。

  “这哪行呀?武器装备就是咱们战士的生命,哪能这不清楚那不明白,稀里糊涂上战场的。”何贤达把故障现象向营长作了汇报,营长带着他又给旅领导作了汇报,何贤达提出建议:“我想对全旅所有发射车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过过筛子很有必要,就你一个人,能行吗?”旅领导想到工作量太大,担心何贤达身体吃不消,但他却回答说:“不同的人对故障现象分析不一样,可能会带来人为误差,还是我自己一个人来吧!”

  第二天一早,何贤达打起背包,吃住都在装备库房。没日没夜,加班加点,一干就是一个多月,他对全旅所有发射车进行反复试验,判读校核五万多组数据,终于发现故障是设计缺陷所致。

  何贤达又熬了几个通宵,撰写的一份详尽的故障分析报告和解决方案,摆到了旅领导的案头,既有现象观察、数据判读,也有原因分析、解决思路。旅领导看了连连叫好:“以前只知道他专业理论好,操作技能精,没想到写故障报告也有几把刷子。”

  此事惊动了全旅,也惊动了基地,还惊动了厂家,发射车设计总师、项目主任和基地的导弹专家匆匆赶来,一头扎进装备库房连夜进行故障会诊,结果与何贤达的分析判断完全一致。发射车型号总师看着眼前这个憨厚的士官,连连点头:“你这水平,比咱们的技术骨干一点不差,真牛!”

  随后,厂家针对设计缺陷进行改进完善,当年对同批装备的故障元件全部进行升级改制。故障隐患消除了,导弹战车更加托底可靠,何贤达也光荣地戴上了一枚金灿灿的二等功奖章。

  何贤达做事认真负责,也敢较真碰硬,全旅官兵有目共睹,就连装备生产厂家也深有体会,因为他有时敢和专家“顶牛叫板”。

  那一年,部队需要接收一批导弹武器装备,何贤达带领接装小组出发了。在那个年代,这算是个好差事,一般只需要走马观花四处看看,清点数量签字画押就算完事。

  厂家一看,是个士官带队,并没太放在心上,可接下来何贤达的一系列操作,让他们越来越紧张。到了当天,何贤达让大家分兵把口,扎进车间对装备一处一处看,一台一台验。白天上装备钻车底,一身油污一身汗,晚上连夜召开碰头会,汇总当天情况,列出问题清单,一个螺帽、半个垫片都不放过。他给验收小组立下规矩:“故障不归零,验收不签字。”

  一次检查,何贤达发现装备车通信系统出现异常,号位之间音频交流出现噪音。厂家几名技术人员围着装备进行会诊,零部件没有出现异常,操作程序正确,可耳机传出的仍有噪音。

  技术人员一时没了主意,车间领导急忙出面协调,当天中午专门摆上一桌,笑嘻嘻地说:“老班长,这也不是啥大毛病,你先在验收单上签了字,我们回头组织力量进行检修,一定解决问题。”

  何贤达本来就觉得这顿饭有些蹊跷,一听这话立即起身离席:“装备好坏关系到打仗胜败,就算是吃龙须凤掌,我们也不可能稀里糊涂地签字,咱们还是先去解决故障问题吧。”

  何贤达一手抓起两个馒头,头也不回地走了。没办法,厂家赶紧召集相关专家,在车间里边啃馒头,边研究故障。何贤达反复琢磨了半天,提出自己的见解:“会不会是电量不足?将底盘蓄电池与上装蓄电池进行并联试试。”

  专家听了摇头,觉得问题不会这么简单,何贤达却把自己的理由摆出来和专家叫上了板:“举个简单的例子,咱们平常听收音机,如果电池用长了音质效果就会下降,出现噪音,装备的通话器出现的问题与此有很多雷同之处,我觉得存在电量不足的可能较大。”

  一阵唇枪舌剑,专家勉强同意试试看。仪表测试,电压数据不稳定;并联电池组,通话器果然恢复正常。何贤达一边在验收清单上签字,一边解释说:“这种故障在生产车间里确实很少出现,但在野外环境下受气温等因素干扰,就会出现电压波动,影响通话质量。”听到这里,专家和厂领导都暗自佩服何贤达这股“倔”劲——要是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岂敢在专家面前“班门弄斧”。

  就这样,原计划半个月的装备验收任务,延长到了一个多月。厂家不仅没有嫌何贤达“事多”,反而主动提出在装备离厂前再进行一次全面“体检”。

  眼前这个兵,让许多人赞叹“后生可畏”,一位老师傅跟何贤达说:“我在厂里干了几十年,你们是我见过最较真的验收小组。装备交给你们用,我们老百姓放心!”

  何贤达业余爱好不多,但没事喜欢“穷琢磨”,搞一些小发明、小革新解决官兵训练和生活中的难题。一些官兵把他叫作“何大拿”,一曰技术精,二曰爱创新。

  当年,导弹旅组建不久,何贤达作为第一茬新兵,唱着军歌走进导弹军营,憧憬着自己和大国长剑“亲密接触”,可现实却让人失望,导弹武器装备还没有列装,排长就带着新号手天天进行近乎“原生态”的模拟训练:麻绳当电缆、纸板作面板,搬个小板凳当作操作号位。排长告诉他们:“眼前啥也没有,但心里得装着一台导弹发射车。”

  话是这么说,可对着空气比划总觉得不得劲。等何贤达当了老号手,装备也陆续列装,但数量还不多,一个个发射单元守着仅有的几台装备铆着劲反复操作,当时流行一句话:“操作班班倒、人歇装不歇。”

  看着装备“透支”,何贤达有些心疼,特别是带新号手训练,他更感觉到“如履薄冰”:武器装备都是宝贝疙瘩,新号手直接上手操作,他们心生胆怯放不开手脚,干部骨干也担心操作不当损坏装备。

  怎么办?何贤达与几个技术骨干合计一番,提出一个想法:研制出代替实装各种功能的模拟器材。思索再三、反复论证,他觉得此事可行,主动向营领导请战。

  “这是个好主意。”营领导一听,甚是欣喜,当即表示:“营党委大力支持,再选派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干部给你打打下手。”何贤达更是喜形于色:“干部给兵当助手,我们岂敢造次,请他当技术指导!”

  就这样,何贤达和几名骨干抽组成创新专班,拉开架势干起来。他们跟训跟岗、观察分析,找出训练中的重难点问题,查阅技术资料拿出解决办法,研究制定模拟器材创新方案。

  当几十页的方案出炉,营领导从机关请来技术专家,一起进行评审把关,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推敲、一组数据一组数据计算、一种材料一种材料论证,大到整个外形的布局,小到螺丝钉、开关的型号,任何细节都尽量确保万无一失。

  经过连续几个月的攻关,“尾段模拟训练器材”“快速定位装置”等成果相继问世,专家经过反复论证,给出一致结果:可行!

  模拟训练器材作为巨车长剑的“替身”,缩短了新号手形成操作能力周期,让许多战士比老班长提前好几年实现了“点火梦”。

  “小创客”助力“大块头”展现威力,何贤达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他又把创新方向瞄准更多的领域。

  “导弹战”大多打响在夜里,可夜间发射训练始终是个难题,难在哪?最难在瞄准。一次夜间发射训练,不巧赶上山区大雾,操作号手费了半天劲却“找不到北”。何贤达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战争不分昼与夜,只有提升夜战夜训水平,才能“长剑夜引弓”出鞘生威。他利用业余时间对着经纬仪一边观察,一边构思改进方法。经过几十次的反复试验,研制出“指示器精确定位装置”,将夜间瞄准速度和精度提高近一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可就算研制出辅助器材,夜训成效却提高不大,何贤达又在训法上琢磨起“道道”来。他带着发射单元进行反复探索,采取步数记忆、低语、手势等特殊手段,在夜暗条件下展开全微光精准操作、无辅助光源精确瞄准等强化训练,逐渐形成听声判位、精准盲操等新训法,锤炼出“子夜亮剑”的过硬本领。

  前几年,火箭军部队重点扶持一批科技创新团队,推动高层次科技人才集聚成长与科研攻关实现“双赢”。发射一营受到启发,让何贤达牵头成立“砺刃”创新工作室,带领更多的战士走进“创客”队伍。

  有了战士自己的创新工作室,何贤达思维越来越新,干劲也越来越足,革新的成果越来越丰硕。他参与编写的《导弹转载后测试规程》《号手实弹发射注意事项》《特装维护保养操作规程》等十多本规范被列入专业教材;“三脚架夜间照明装置”等十多项革新成果被全面推广;“指示灯状态快速识别”“数据快速判读法”等创新训法为能打胜仗抢占了先机。

  古之剑客,常说一句话:“剑不如人,剑法必须过人。”何贤达始终心存忧虑,时刻告诫自己:“兵当得再老,也不敢吃老本,必须为打赢多备几手、多练几招。”

  这些年,无论是老装备“挖潜增效”,还是新装备“探索试训”,他永远都愿意当闯关者、探路人。

  有一年,全旅换型列装某新型导弹,发射一营还担负常规导弹某项试点任务。

  没有经验可循、挑战前所未有,这是前无古人的新长征,需要在没有路的地方闯出一条路来。面对一个个“拦路虎”,何贤达“打起背包又出发”,当起全营的“开路先锋”:第一批学理论、第一个带单元、第一轮编规程,带领发射单元率先推动能力转型。

  在跟厂培训期间,何贤达成天围着装备学、追着师傅问、抱着教材啃,在艰难困苦中开掘一条登山之路。第一个路标,就是编写梳理专业教材和训练规程。

  一次实弹操作训练,何贤达为了抢到距离发射车最近的学习观摩位置,提前一个多小时到现场蹲守。室外温度零下十几摄氏度,在野外待了小半天,冻得浑身直哆嗦,手脚都不听使唤。可等到操作开始,他立即像打了鸡血,聚精会神地盯着每一个操作细节,还用摄像机采集了许多珍贵的视频资料。

  回到宿舍,已是傍晚,战友帮他打回来的饭菜已经冰凉,他用开水泡了泡,囫囵吃上几口了事。何贤达打来热水,一边泡脚一边整理专业资料,等忙完这一切,已经是凌晨时分。

  就这样,凭借着超常付出和不懈努力,何贤达和战友们编写出二十多本新装备训练教材规程,第一个开展模拟训练,参与研制出导弹仿真训练器材,让新装备能力生成周期大幅缩短。

  当年十一月,何贤达带领发射单元参加基地综合考核,夺得该型导弹总评第一的好成绩。

  发射一营首次携带新型利剑担负战备值班任务时,何贤达和战友骨子里涨满血性,悄然磨砺着寒光凛凛、让对手惧怕的胜战刀锋!

  当时,首部火箭军题材电视剧《号手就位》正在热播,何贤达看得热血沸腾,他在请战书上这样写道——

  作为“导弹发射先锋营”的一名老兵,“王牌号手”是我军旅人生的不懈追求,我将时时刻刻“就位”,把理想的弹道,修正出最佳精度,用沉默的心语,履行对党的庄严承诺:随时待战、全时能战、制敌胜战!

  六

  何贤达性情温和,见人总是露出憨厚且带着一点腼腆的微笑。可熟悉他的战士说,他平时对我们很好,笑容满面,很随和,就是一个邻家老大哥,可一上训练场立马“变脸”,那双眼睛就像探照灯,目光所至绝不放过任何细小偏差,甚至透出一股威慑力,让人不敢对视。

  战士徐继辉至今记得第一次实装操作时,何贤达给他上的“第一课”。当时,徐继辉还是个新战士,刚学通信专业不久,在铺设地线和撤收设备时,稀里糊涂地把通信电缆绕成一团,乱糟糟地塞进车里。

  “你以为在学老太太缠裹脚吗?胡闹!”何贤达把脸一拉,没有好气地训斥道,“把刚才的线路重新铺一遍。”突然的一张黑脸把徐继辉吓了一跳,他慌里慌张地取出那团电缆准备返工,可这把“麻花”却像被施了魔法一样,理不出半点头绪。他用指头抠使牙咬,急得满头汗,使出吃奶的劲才把电缆铺展开来。

  “班长,我……”徐继辉看着站在一旁的何贤达不知说啥好。此时的何贤达,怒气已经消散一半,仍很严厉地说:“要是打仗,你耽误的这几分钟,足以让大伙当炮灰,也许还会改变一场战争的结局。军人,永远要让装备随时可用。”他一边说,一边进行示范操作,把又好又快绕电缆的“绝活”尽数传授。

  “王牌号手真不是吹的,都是一钉一铆干出来的,一点一滴严出来的。”徐继辉给战友讲起自己的经历,不仅心生感叹。没想到,他的故事顶多算个“抛砖引玉”,战友们带给他的故事,一次次刷新了他对何贤达的认知——

  那年盛夏,导弹旅千里机动奔赴西北大漠,执行发射演练任务。军列停靠站台,导弹车还没驶下火车平板,就接到上级命令:不经休整,直接转进至数百公里外的演练区待命。

  茫茫大漠,战车疾驰。经历了一个多星期的长途奔波,大家还没有喘口气,就直接挺进一线,身心疲惫、口干舌燥,高原反应也一股脑儿地袭来。到达演练区已是正午时分,炎炎烈日晒得人头皮发烫、汗水肆流,没有人顾得上,大家都忙着在四十摄氏度的高温下安营扎寨。

  “我们一班先不急着搭帐篷,跑了好几百公里,咱们先进行装备维护保养。”何贤达的这句话,让大伙儿一愣,瞪大眼睛面面相觑。此时,营长听出了弦外之音,给何贤达竖了个拇指,大声宣布道:“发射一营都不要搭帐篷了,全部进行装备维护保养和故障检修。”

  “老何这是搞啥幺蛾子?自个儿标新立异,还挂扯上我们!”有人愤愤不平,也有人埋怨起来,但演练就是打仗,谁也不敢“抗命不遵”。很快,全营的导弹战车重返“临战状态”。

  谁也没有料到,导调组随即下达“转换部署实施火力打击”的命令,发射一营闻令而动,快速撤收转场,不一会儿就消失在茫茫大漠滚滚尘沙之中。又是几百里地的转进疾行,全营没有一台车抛锚掉链,第一时间机动至指定地域,率先实施多波次火力突击。

  这一番操作,正是上级导调组给该旅出的“实战考题”,一营当之无愧得了个“优”。战罢归来,全营上下群情激昂,大伙儿把何贤达团团围住:“你是掐指会算呀,咋这么巧合就赶上再次转进呢?”何贤达笑着说:“这不是巧合,更不是运气,打仗的事就得备实备全,以万全应万变,这是胜战之道。”

  这个故事,一茬茬老兵都在讲,一批批新兵都在听,官兵头脑里逐渐形成了“时时思打仗、天天做准备”的战场思维,“准备今夜打仗”早已渗透融入时时处处、点点滴滴:睡前衣服怎么放、战备器材怎么摆、拉动物资怎么装都有明确要求;单兵携行装具的绑带总是合体、防毒面具的头带总是最佳、防护服的裤腿总是上卷十厘米;每周对全营通信装备进行联试,确保时时畅通;无论近期有无演训任务,水壶都装满水、电池都充满电、油箱都加满油……

  二〇二一年四月,火箭军组织优秀高级士官代表巡回基层宣讲,何贤达一身奖章登上讲台,用兵言兵语讲述二十多年的成长故事。片纸不拿,口若悬河,那风度气场俨然一位大学教授,赢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每次宣讲结束,官兵都围着这位“老兵明星”,有的要签名,有的想取经,一位从军五年的士官问他:“我觉得自己做啥事也很认真,却没有勇气像你那样较真碰硬,这到底差在哪儿呢?”

  何贤达一听,这问题倒是挺有代表性,便结合自身经历说出自己的体会:“认真更多体现的是个人做事的态度,但较真有时候更能看出一个人的责任心,从认真到较真看似一字之差,但结果可能会相差很远……”

  一语点醒梦中人,这位士官回到宿舍,在网上“百度”了一下何贤达较真的事,心中更添几分敬意。

  一次,全防护状态下发射操作训练,战士小马嫌憋闷,便偷偷地将防毒面具留了个缝,何贤达发现后,当即判定他“阵亡”,还准备向营里进行汇报。小马赶紧说:“班长,你批评一顿我改正就行了,他们都没发现,不然还要扣我们班的分……”何贤达说:“没发现?我看到了,能假装没看见?!平时就习惯侥幸,战时是要死人的!”何贤达主动“自爆家丑”,同时暗自加大训练强度。

  不久后,全旅搞特战训练,何贤达参与“战场设计”,有人认为,咱们火箭军打起仗来不用刺刀见红,意思意思就行了。何贤达和几名训练骨干转了一圈,专门挑了一块杂草丛生、满是石块瓦砾的荒地,还建议拉上铁丝网,备好火圈、发烟罐等物资,还调来消防车。大伙儿都纳闷,这是要唱哪一出?

  轮到一班训练,何贤达叫人点燃发烟罐,训练场顿时烟雾弥漫;消防车发动,高压水枪对着铁丝网喷出几米远的水柱;火圈引线已点燃,火苗蹿得老高……见这阵势,人人心里都打怵。

  “我是班长,先给大家打个样!”四十多岁的何贤达率先出场,刚钻进铁丝网,高压水柱就迎面打来,空包弹打出的枪声噼啪作响……爬出铁丝网,何贤达的脸、手臂上都挂着血珠。这一示范,群情激昂、人人争先,大伙儿都自豪地说,伤疤是军人的血性标签,是荣誉勋章!

  “兵,当多久都是个兵,兵龄再长也要有兵的样子!”何贤达当了二十多年兵,也当了二十多年班长,还被评为“全军百名好班长新闻人物”,他带兵的感悟有很多,但自认为管用的就是当好标杆,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你是兵的样子,兵就是你的影子!”

  那一年,何贤达刚当班长不久,正好赶上部队转进到几百公里外驻训。铁路一路机动,抵达目的地已是凌晨一点多,大家准备连夜进行装备卸载。几束强光手电筒一照,眼前的一幕令大家目瞪口呆:由于连日大暴雨,加上车站紧挨煤场,黑乎乎的积水足有齐腰深,连火车车轮都淹没了。

  “水这么深,还这么脏,怎么卸啊?”大伙儿都在犯愁,几个营的官兵都面面相觑地待在火车平台上。一班的战士也在何贤达耳边嘀咕:“这黑灯瞎火的,卸载也不太安全,等天亮了再干就好。”

  “夜里就不打仗了?有多少战争,打响都是在半夜!”何贤达说完,自个儿“扑通”一声纵身跳进黑水中,摸索着解开捆绑的绳索。看到这里,不知谁喊了一声:“一班长都跳下去了,咱们还愣着干啥?”只听“扑通!扑通!”的声音接连响起,没一会儿工夫,几十台装备就卸载完毕,比平常还快了不少。旅领导见了,拍着何贤达的肩膀说:“没想到,你还是个‘王进喜’!”

  作为兵头将尾,何贤达的带头作用不仅体现在关键时候,更是被他落实到了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绝不允许在任何一处降低标准,严格得近乎“苛刻”。四十多岁的人了,还像新战士一样要求自己,军装穿得利利索索,帽子戴得端端正正,着迷彩服时腰带扎得紧紧的,裤脚掖得严严的。

  在其他人眼里,每周例行的装备维护算是“小菜一碟”,无非是擦擦车窗,抹抹轮子,半个小时就可以“打道回府”。他却不干,先是刷,又是擦,最后还要拭干滞在表面的水,每次都得折腾两三个钟头,战友们和他开玩笑说:车洗得比自己脸都干净。不过,每年年底进行装备检查评比时总会发现,何贤达维护的装备完好率最高,性能也最好。

  装备操作时,营里要求把一套单元流程的具体工作细化到每一步,他则要求全班必须细化到每一分钟、每一名号手的具体工作;占领阵地时,他主动把允许的偏差值缩减到一半;导弹起竖时,在垂直度、水平度检查中,他也是让车控号手把精度标准提高一倍。

  山登绝顶我为峰。众人之中,何贤达能够凸显出来的原因是什么?正如他谦虚所言:我只是比别人目标稍微再高了一点,标准稍微再“苛刻”了一点。

  七

  “导弹发射先锋营”有个荣誉室,奖牌挂满一面墙,大多都是一班的:二十多次夺得上级军事技术比武冠军,十次名列全旅发射单元“架架排序”榜首,两次荣立集体三等功。

  一班不一般,班长是标杆。那一年,一位上将视察一班,深情地勉励何贤达说,这个班不仅要走在全旅前列,还要争取成为第二炮兵的“第一班”!何贤达一个标准的军礼,大声回答:“是!”这句深情嘱托,何贤达始终铭记,当好“第一兵”、带出“第一班”,从此写进了他的军旅词典。

  说到当好“第一兵”,何贤达还是很有底气:“这些年来,尽与‘一’字打交道了。”当兵前打工,把的是流水线第一道关;新兵训练,拿了六个第一;分配下连,一直在发射一营一连一班没有挪过窝;当转载号手,短短五个月掌握了吊装导弹的所有技能,将全旅“第一吊”的桂冠收入囊中,后来又成为某型导弹第一个士官“一号手”、火箭军部队第一批士官指挥长……

  可是,要带出“第一班”,何贤达感觉压力很大:“就算我浑身都是铁,又能打出几颗钉?当班长,关键要带着全班打胜仗!”

  良匠无弃木,好班不挑兵。刚当班长时,他就在笔记本上定下目标:新兵,要在全连的同年兵中成为最好的;上等兵,要在全营同年兵中成为最好的;士官,要在全营同岗位的兵中成为最好的。此后,他根据每名战士的素质、特长定位定岗,因材施教、各尽所能,人人都有成才“路线图”。

  “先锋营”营部参谋张磊,刚入伍是个“小胖墩”,体能不过关,体重老超标。何贤达带着他“迈开腿”,盯着他“管住嘴”。眼看着肉下去了、本事上来了,当兵第二年张磊就考学提干,现在见了何贤达,还一口一个“何班长”。

  一连指导员李磊,二〇一三年九月入伍到一班,第一次五公里越野就被何贤达“套”了两圈,把他搞了大红脸。何贤达跟他结成对子,手把手地帮、面对面地带,一直把他送进军校的大门。

  几年后,李磊回到一连当指导员,面对三十多个比自己年龄长的“老班长”,心里直发怵,何贤达再次靠上去:“你大胆去干,有我帮你兜底!”李磊感动地说:“这种感觉仍如当年,有老班长在,我就有信心。”

  战士周景林,单亲家庭长大,脑瓜子聪明却懒散孤僻,何贤达找他谈心,还没开口却被他“呛”回来。何贤达花一年多时间,给他母亲写了二十多封信交流,用温情感化周景林,将“重点人”培养成了“神瞄手”,周景林后来多次在比武竞赛中争金夺银,荣立三等功,还被评为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三等奖。

  浙江籍战士费敏,家庭条件很好,入伍前就喜欢玩电脑游戏,经常在网上打装备卖钱。到了部队,虽说精通计算机,网瘾也不小。何贤达发挥所长让他学通信专业,又量身定制“日结、周评、月考”等办法,“逼”他学习成才。最终,费敏在重大任务中表现突出,两次荣立三等功,后来提干成为一名基层主官。

  直招士官赵蓝天,文化程度高,学习能力强,可心理素质一般。何贤达给他制订“强心计划”。连队搞交流,推荐他发言;全旅开晚会,让他去露脸。半年不到,“文静小生”浑身充满虎虎生气,定岗两个多月就成功发射导弹,早已被推荐到另一个班当了班长。

  转载号手朱晓晖,在操作训练中不慎受伤,造成压缩性骨折。躺在病床上,这位铁汉子不禁黯然神伤,心理压力很大,担心自己再也站不起来了。那段时间,何贤达一边忙着帮他联系寻医问药,一边给他做思想工作,年底还建议连队给他评上了优秀士兵。当何贤达把优秀士兵的奖章送到床头时,朱晓晖感动得热泪盈眶,也有了战胜病痛的信心。朱晓晖康复后,训练更加刻苦卖力,成功晋级成为转载指挥长。第二年服役期满,家里为他联系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朱晓晖想起这个温暖的集体,想起暖心的班长,毅然选择了留队。

  一名战士一段故事,无数“尖兵”成就“尖刀”。就在何贤达颇感欣慰的时候,一种现象让他心生警觉:刚当班长时,一个个好兵抹着眼泪、一步一回头地离开军营;如今,一个个好兵态度坚决、开开心心地走出营门。

  这让人想不明白:“五菜一汤,营区如画,条件这么好,咋就不愿留?”何贤达也经常琢磨,逐渐将心中的问号拉直了:互联网让时代变了、世界变了,战士也变了,带兵人也得跟着变,不仅要带着大家占领“导弹阵地”,更要带着大家坚守好“思想阵地”。

  一次,班里分来个叫韩凯的新战士,脑瓜子灵活,想法也多,一进门就给班长“亮底牌”:待两年、镀层金,回家去干“大事业”。何贤达没有“当头棒喝”,倒想看看他能“翻起多大浪花”。一段时间,韩凯“私下聊的”一度搅乱了“课上讲的”。

  一个周末,何贤达在班里摆开桌子,要和韩凯“拉拉呱”,主题就是“哪儿的月亮更圆”。全班列座,其他班的战士也来“观战”。

  韩凯认为国外“收入高、经济好”,何贤达却透过中外百年历史“比增速、看发展”;韩凯感叹身边“房价高、看病贵”,何贤达列举五十多组数据阐述“辩证看,务实办”。

  一番唇枪舌剑,韩凯心服口服。何贤达提一个要求:“以后别拿那套‘歪歪理’糊弄人,别让人看不起你这个大学生!”后来,韩凯转变很大,参加了实弹发射,还评上了优秀士兵。

  此事传开后,不少班长很好奇:“你说的一套一套的,都是哪来的?”何贤达笑着传授秘诀:“网络让人长见识,鼠标一点要啥有啥,互联网是‘宝库’还是‘魔盒’,关键是我们怎么看、如何用。”

  何贤达足球、篮球、打牌、下棋样样都会,不为别的,只想和战士“打成一片”。近几年,他却发现,班里战士“以前跟我玩、现在跟网玩”“以前找我交心,现在上网吐槽”。

  这是为啥?何贤达有些苦恼,倒是“八五后”的妻子胡玲丽点拨了他:“不是一代人,很难掏心窝。”何贤达一拍脑袋,给媳妇一个深情拥抱:“再难也得上啊,看来不破除心中的‘代沟’,就跨不过时代的‘鸿沟’。”

  图书室里,何贤达对《网络与社会交往》《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等书籍爱不释手;军营网络上,他当上了“论坛版主”,开了“老兵微博”。这位官兵眼中的“时髦班长”,逐渐走进了战士的“朋友圈”。

  一次驻训演练,部队配发一批平板电脑,何贤达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端详。“九〇后”战士赵望调侃他:“你会玩吗?”没想到,何贤达操作非常熟练。同时,他还在军营局域网建了个群,搞起“微教育”。

  一段时间,几名战士在群里讨论“和平时期不打仗,军人价值打折扣了吗?”何贤达没有板起脸来给大家阐述“子丑寅卯”,而是在群里发了个故事:一个工厂雇了名瘦小的保安,他隔三差五都能抓到贼,后来换了个强壮的保安,再无盗贼敢来光顾,你们认为谁更强?

  小故事、大智慧,战士纷纷“点赞”,何贤达看准火候一语“点睛”:“大国长剑、不怒自威!”战士们说:“这个老兵真会玩!”何贤达带兵带出境界,会玩玩出成效。这些年,新兵下连,挤破脑袋要找他报到;老兵退伍,一班老兵哭天抹泪不愿走。

  二〇二二年五月,某基地组织优秀政治教员比武考核。四十八名选手,何贤达作为两名士官之一参加角逐。

  理论考试、战政作业等一路打拼,最具挑战的要数教案撰写:没有任何参考资料,随机抽取授课题目,八小时连续作业,独立撰写四千字教案、独立制作授课多媒体……

  何贤达抽到了“党员意识”这一课,他用故事打底、靠数据说话,用兵言兵语把这堂党课讲得生动精彩,赢得了评委和官兵一阵阵掌声。

  比武鸣金,何贤达以总评第三的成绩登上光荣榜,被评为火箭军优秀政治教员、基地优秀政治教员标兵。

  八

  何贤达像块磁铁,把全班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不仅带出响当当的“第一班”,也为他引来了“爱情鸟”。

  重庆籍退伍战士熊云新离开军营,却想着一班、惦着班长,便牵线将同乡胡玲丽介绍给何贤达,成就了一段甜蜜的姻缘。胡玲丽第一次来部队,班里战士专门给她搞了个“兵王荣誉展”,看到满屋子都是一班的奖牌和何贤达的各种证书,她开玩笑地说:“这么棒的小伙儿,咋拖成了大龄青年呢?”

  “我们班长可抢手了,还有白富美追他呢,只不过有缘无分罢了。”几名战士赶紧解释,还给胡玲丽讲了一段何贤达的爱情故事。

  那年冬天,休假的何贤达乘火车去广东看望姐姐,火车停靠一个偏僻小站,一位衣衫单薄的姑娘,顶着一头雨水上车来,手里还拎着一个大皮箱。看着眼前微微发抖的姑娘,热心的何贤达赶紧脱下自己的大衣递给她。

  “不要不要,我不冷……”看着素不相识却异常热情的小伙,姑娘的警惕心提升到最高等级,连连摆手拒绝。何贤达见状,一下子明白了,赶紧掏出士兵证,半开玩笑地说:“你放心吧,我是解放军叔叔。”

  “咱俩还不知道谁大呢,还想当叔叔。”疑虑顷刻间烟消云散,姑娘扑哧一下笑出声来,连忙解释说,“我这突然有事回趟家,没想到还淋成了落汤鸡。”

  一路闲聊,姑娘对眼前的军人小伙印象不错,临下车非得留下联系方式。随后的日子,姑娘时不时地发来问候短信,何贤达也礼貌性地回复几句。原本以为这只是一般礼节性地客套,没想到姑娘却邀请何贤达到家里做客,其中缘由也是不言而喻。

  “去吧,也二十五六岁的人了,也该考虑考虑个人的事了。”见何贤达犹犹豫豫,姐姐给他打气。就这样,何贤达跟着姑娘来到繁华都市里的一个花园小区,一进门就傻眼了:新潮别致的家具家电,富丽堂皇的精美装修,简直就像星级酒店。

  突如其来的场景,真是太意外了,何贤达稍稍理了理心绪,继而镇定下来。军人的阳刚纯朴,谈吐间的稳重踏实,不仅让姑娘满心欢喜,也让她的家人对何贤达充满赞许。

  问起何贤达的工作时,他嘿嘿一笑,颇为自豪地说:“干啥工作是保密的,咱不能讲,但我当了好几年班长,连续两年都立了三等功。”

  “立三等功,那奖了几万元?”姑娘好奇地问。“部队发了奖章、证书,奖金嘛,能顶小半月的工资!”何贤达感到很满足。

  “那部队工资挺高吧?”“不少呢,两千多!”姑娘听了哈哈笑开了:“这还多呀,都不够买个包包的。”

  这次短暂的相聚,彼此有了一些了解,相互也留下了一串串美好回忆,一场“异地恋”也拉开了帷幕。转眼间几年过去了,何贤达当兵第八年,进退走留的选择摆在了面前。在这之前,姑娘不止一次地给何贤达说:“干满八年就退伍,你也算尽了义务,凭你的才能到我老妈的公司干,咱俩一定能够过上体面的生活。”

  “什么是体面的生活?”何贤达一连几天失眠,辗转反侧。在他看来,有人生活在都市霓虹灯里,就得有人守在偏远的山沟里,都市人的体面是“开豪车、住洋房,腰缠万贯”,导弹兵的体面是“驾巨车、仗长剑,驰骋天下”。何贤达自幼孝顺,更懂得感恩,他知道:没有军营这方热土,自己不可能从一个农村娃成长为发射金手指;没有部队这个熔炉,自己也不可能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小有名气的导弹精兵。只要部队需要留,自己就绝不会说走。

  “兵总得有人要当,仗总得有人要打,我就是那些人的一分子……”何贤达的话还没有说完,姑娘在一阵抽泣声中挂了电话。

  “班长的爱情鸟飞走了。”陷入情感的低谷,虽然何贤达一门心思投入到训练场上,但偶尔的发呆也让班里的战士着急。一次,退伍老兵熊云新打电话回部队,得知了何贤达的事情,他在电话那头把胸脯拍得嘭嘭直响:“放心吧,咱嫂子的事情交给我了,我们重庆就是美女多。”

  就这样,在二〇〇六年的新年,胡玲丽走进了何贤达的生活。那个年代,还不时兴语音电话、视频聊天,加之军营特殊要求,飞鸽传书仍成为他们异地恋爱的主要联络方式。初次交往,当胡玲丽收到夹着何贤达军装照的书信时,一眼就相中了这个敦实憨厚却透着灵性的湖南汉子,连夜给他写了回信,也挑了一张最满意的照片,随信寄到了远方。

  此后,千里飞鸿越来越频,虽然两人还从未谋面,但炽热的爱情之火却愈烧愈烈。那年底,何贤达如愿套改了上士,他利用休假专程赶到重庆,开始了寻爱之旅。

  雨雾缭绕中的重庆长江大桥,显得格外雄伟。桥头,站在细雨中的胡玲丽,宛若一朵圣洁的山花,正痴痴守望着从军营风尘仆仆赶来的“兵哥哥”。两人见面,四目相对,多日的思念之情本该化作一个紧紧的拥抱,但当胡玲丽准备张开双臂的时候,腼腆的何贤达却红着脸握了握手。

  “你傻呀!”尴尬的胡玲丽嗔怪道。她虽然感觉这个人高马大的男人有点不解风情,但心里却偷着乐:在这个年代,如此矜持的男人就是个宝,结果被自己捡到了。

  天下之事,总有无数巧合。当天晚上,胡玲丽的父母喊来七大姑八大姨,准备了正宗的重庆火锅为何贤达接风洗尘。就在大家兴致正高的时候,何贤达却接到营里的电话:“部队有紧急任务,明天务必归队!”

  服从命令,军人天职。何贤达给大伙说明了情况,当即要去车站买票,可胡玲丽一家人都不乐意了:“到底啥事,有这么急?”“这个部队没有说,应该是电话里不方便讲。”

  “你这刚到家,屁股没坐热就说走就走,你要是瞧不上我们家玲丽,我们不勉强,但也不能找借口。”胡玲丽母亲的话,让何贤达不知道如何是好,他只好扯了扯胡玲丽的袖子:“玲玲,我以军人的名义保证,真的有紧急任务,等任务结束我再请假回来看你。”

  第二天一大早,胡玲丽把何贤达送上远去的火车。接下来的日子,何贤达像人间蒸发一样杳无音信,胡玲丽心里乱了,她预感父母的话得到了印证,经常莫名其妙地泪眼摩挲。

  “丁零零!”一天,正在忙碌的胡玲丽电话响了,她一看是那个熟悉的号码,立即按下了接听键,还没等张嘴,眼泪就不争气地流了出来。何贤达在电话那头似乎也心有灵犀,满含歉意地说:“玲玲,这次任务可是件大事,保密要求很高,我之前也不能给你讲,但现在已经解密了,你晚上看新闻联播吧,他们说我的镜头还不少呢。”

  “你也不是个吹牛的人,编个假话都不像,电视台是你家开的?为了哄我开心,就能给你上联播?”胡玲丽压根就不相信。可晚上七点不到,她却不由自主地打开电视,没想到新闻联播的头条,播的正是何贤达说的“大事”,她一下子跳了起来,扯开了嗓子喊:“爸、妈,快来看,他上电视了!”

  何贤达一夜成名!胡玲丽家的亲戚朋友、街坊邻居得知了他上电视的事,不少人还专门到网上搜出来观看,连连称赞:“他能到这种高大上的场合,说明不仅优秀,还很靠谱!”

  就这样,何贤达与胡玲丽乘着爱情的列车,在岁月的轨道上奔驰。时间到了二〇〇九年,何贤达步入而立之年,他的人生再次迎来高光时刻——年底,他被原第二炮兵评为“十大砺剑尖兵”,成为当年获此殊荣的唯一的战士;十二月六日,何贤达携手胡玲丽步入婚姻的殿堂,全营官兵为他们举办了简朴而又喜庆的集体婚礼。

  九

  婚后的日子,小两口和许多军人一样,相隔千里彼此惦念,聚少离多的日子有苦有甜,也闹过一些笑话。

  有一次,胡玲丽来部队探亲,正赶上部队准备组织军事技术大比武,何贤达既要忙自己的个人项目,又要带发射单元提升整体实力,天天忙得团团转。虽然多少有点委屈,但胡玲丽很理解支持丈夫,总是每天做着可口的饭菜“犒劳”他。可有一天,这位重庆妹子却火辣辣地爆发了,找到营教导员:“何贤达在外面有情况了。”

  “他最近又没有外出,能有啥情况?”教导员满不在乎地说。

  “有情况,就是外面有人了!”胡玲丽像蹦豆子一样,听得教导员一下子乐了:“你说何贤达外面有人?不是我不相信,你问遍全旅也没人信……”

  “谁给你开玩笑?”胡玲丽一听这话,明显有些生气,她很相信“女人的第六感”,随后便列出条条“罪状”:“其一,我都来队了,能有那么忙吗?天天早出晚归见不到人影,这根本就是不在乎我。其二,每天在家总是偷偷摸摸地拿出个小本本,一见我就收起来,晚上还锁在抽屉里。这八九不离十是日记本,肯定有见不得人的东西。其三,昨天晚上他回来很晚了,一到家就躲在卫生间接电话,打了半个多小时,我偷偷听了,是个女人在哭,他还一个劲地劝,完事后跟没事人似的。”

  听到这些,教导员也逐渐收起了脸上的笑容,他很相信何贤达的为人,可也担心“马失前蹄”,立马安慰说:“你放心,我肯定给你个说法。我马上把何贤达叫来,把问题说清楚。”

  何贤达一身汗水从训练场回来,进门看见胡玲丽有点惊讶:“你来干啥?”胡玲丽扭过头去,根本不搭理他。何贤达一头雾水,当听完教导员转诉的条条“罪状”,他也情不自禁地笑了:“玲玲,你误会啦,因为满脑子都是备战比武的事,你来了确实没有照顾好,也怪我粗心,没有给你解释清楚……”

  何贤达揽过胡玲丽的肩膀,一条一条解开谜底:他每天晚上把学习资料带回去,争分夺秒复习备战,但因为有要求,不能让妻子看到,所以晚上也得锁起来;何贤达把班里战士当亲人,家事私事他也都爱操心,昨天一名战士和女友闹别扭,人家把状告到他这来了,他好说歹说一番劝说,本来不想打扰妻子休息,没想到闹了个大笑话。

  听到这里,几个人都笑了,胡玲丽也感觉很不好意思,自我解嘲说:“看来女人的第六感,在军人这儿也不灵,我错怪你了。你都忙成这样了,我也不添乱了,明天我就回重庆,在家里等你比武夺冠的好消息。”

  后来,他们有了可爱的女儿,胡玲丽也一直经营着温馨小家。再后来,何贤达套改了高级士官,妻子也符合随军条件,一家人终于结束了两地分居生活。

  都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胡玲丽随军到了部队后,也和何贤达一样爱操心,成为士官公寓的热心肠。她拉起了一个微信“军嫂群”,谁家有点事儿,她可在乎了,跑前跑后忙个不停,把军嫂们凝聚得像一家人,晚饭一声吆喝,每家的拿手菜就会聚到一起,其乐融融;家属来队,第一件事就是加入这个暖暖的群里。

  那年快过春节了,营里突然接到命令,大年初二跨区机动,执行战备值班任务,所有临时来队家属不得不在过年前离队。

  消息一出,士官公寓里炸开了锅。

  当时来队的十四户家属,有的坐火车倒汽车辗转上千公里来团聚,有的带着老人孩子住了还不到两天,还有的挺着大肚子准备来坐月子的,家家都在忙乎备年货。相见时难别亦难,一听这个信儿,欢天喜地的家属院顿时像下了一场霜。有的开始偷偷抹眼泪:“他们在部队忙,不能回家休假,我们赶过来陪他们过年,咋能撵我们走呢?”这些当兵多年的士官,别看训练场上生龙活虎,搞起教育滔滔不绝,碰到这茬子事情,嘴笨得很的。

  这件事,也难坏了“群主”胡玲丽,她是随了军的军嫂,又是何贤达的爱人,她感觉自己理应来解决这个难题。她出去买了些水果、零食,一边在“军嫂群”里“吹暖风”,一边挨家挨户“解心结”,用姐妹真情化解军嫂们的委屈。

  都说何贤达做思想工作有一套,胡玲丽也有“欲扬先抑”的高招,先和军嫂一起“吐槽”丈夫,“成天见不到人影”“啥事也指望不上”“他的兵比老婆孩子重要”……

  一阵宣泄之后,胡玲丽又转变话风:“他们也不容易,四十来岁的人了,还要跟着十八九岁的小伙跑步做体能;不当学生很多年,天天还得背题目考试,听说比大学还难……”

  腊月二十八那天,十四户来队家属一个不少登上了旅里送站的班车,把这群大老爷们感动得够呛,纷纷竖起大拇指点赞。从此胡玲丽多了一个诨号:“编外指导员”。

  前几年,胡玲丽被某省表彰为“最美军嫂”。二〇一八年底,火箭军某基地表彰“新时代最美军嫂”,胡玲丽再次光荣上榜,组委会的颁奖词这样写道:

  “军嫂也姓‘军’,嫁给军人就是半个兵。她们不穿军装,却同样是‘操作号手’,用大爱和艰辛撑起长剑腾飞的朗朗晴空。‘报国有你、守家有我!’强军路上风雨同舟、相伴相随!”

  今年“八一”前夕,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发布“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何贤达赫然在列。喜讯传来,胡玲丽专门做了最拿手的重庆火锅,还专门拿出自己“最美军嫂”的证书。桌子正中间,是他们荣获“二〇二一年全国最美家庭”的大红证书。“最美军人”“最美军嫂”“最美家庭”,一个湖南的汉子,一个重庆的姑娘,在第二故乡的军营里,郑重写下他们的爱情誓言:“湘”“渝”一生,共赴“最美”。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王牌 李永飞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美文苑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