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大解:石头记(节选)

作者:美文苑   发表于:
浏览:24次    字数:4088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8886篇,  月稿:0

  推荐语

  相对于人类,石头是持久的。一块石头的生成和死亡过程可能需要几亿年的时间,在这期间,自然作为塑造者对它们进行了不懈的削减,其创作过程既不刻意也不疏忽,每一块石头都获得了自己的形体。而人类按照自己的审美标准,在自然中寻找对应物,赋予石头人文含量,并因此而体现出其价值。作者沉迷于物色和收藏石头,在这篇散文里,他分享了自己这些年的“迷石”逸事和广博有趣的石文化,石头中见天地深意,石头中获岁月厚藏,石头中得人生清欢,写得津津有味意趣盎然。

  石头记

  □ 大 解

  放生一块石头

  2019年秋天,我们一家人在太行山的河滩里捡石头。那是河北邢台的一段河道,在乱石滚滚的河滩里,我们遇见了另外两个五十岁上下的男人也在河滩里转悠,我就走了过去搭话,聊一阵才知道他们也是捡石头的,其中一个捡到了一块小石头,在手心里攥着,并且拍摄了视频发到网络上。我说我在停车的地方捡到了一块石头,大概有五六十斤重,是黑色的。我描述了那个石头的形状,其中一个人说,你捡到的那块石头是我放生的,是我以前捡的,现在我不喜欢了,就把它运回到它原来的地方,放生了。你若喜欢,就把它搬走吧。

  听他说放生一块石头,我的心里忽悠一下,受到了强烈的震撼,立即对这个石友充满了敬意。在许多人看来,一块石头是没有生命的,喜欢的就捡回去,当做大自然的艺术品,摆放在家里,不喜欢的石头随便扔掉就是。而他,竟然把自己不喜欢的石头开车运回到原来的地方,完好地安放在地上,并且称之为放生,这就不同寻常了,他把石头视为了一个生命体,放了。

  放生动物的,放生鱼鸟昆虫的,我都听说过,但是放生一块石头,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以前,我在河滩里捡石头,把需要带走的石头竖起来,或者放在高处便于发现的地方,以便临走时搬走。对于舍弃的石头,要好好地放在河滩里,轻拿轻放,绝不磕碰。一块石头,我不喜欢,说不定别人会喜欢,即使没有一个人喜欢,也没有毁坏它的理由。石头在河滩里,遵守着自然的秩序,你翻动它本来就是一种冒犯,扰乱了它的平静,如果再磕碰或暴力撞击,就不厚道了。石头本来在河滩里待得好好的,没有招谁惹谁,你没有理由扰乱或伤害它,即使你不喜欢它。

  一块石头,不是为了你的喜欢而生长的,它们是山脉和岩壁的碎片,从山体上崩落下来后经过亿万年的滚动摩擦和河水冲刷,才变成现在的样子。在人类出现以前很久,石头就已经存在了,可以肯定的是,等到人类都灭绝了,石头还会存在,并且山脉和岩壁还会不断地隆起和崩塌,生出新的石头。在时间的长河里,大石头会变小,小石头会变成沙子和泥土,泥土也可能重新变成石头。人类选取石头,是按照人的审美原则在自然中挑选艺术品,而一只黑猩猩选取石头,可能仅仅是用石头砸开一个果核。石头的生死和循环,不是为了讨好人类,而是服从自然的秩序。

  那天,我们与放生石头的人在河滩里偶遇,聊了多时,我们之间仿佛是前世的熟人,说话非常投机,随后各自散开,继续在河滩里捡石头,后来我们没有再见过面。那天临走时,我把他放生的石头搬到车里,运回了家,收藏至今。我在想,今后,如果我不喜欢的石头,我也要放生,把它们送回到河滩里,让它们回归大自然,重新接受风吹日晒,接受自然的塑造和进化。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那个放生石头的人,一定是个善人,他的行为教育了我,让我认识到,一个人不但要尊重生命,也要敬畏天地万物,尊重昆虫走兽、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那么,一块被人放生的石头,又被我请到了家里,使它再次离开河滩,成为我的藏品,我是不是犯了一个错误呢?我觉得每一块石头都有自己的命数,也许它必定辗转多次,来到我的家里。很久以后,说不定它还会辗转到谁的家里,或者又回到河滩,一切都看机缘,一切都是造化,这就是它的命。

  那次捡石头,我不仅得到了一块石头,更重要的是得到了教育。从那以后,我把石头视为有生命的东西,甚至把捡石头看成是一种猎石的过程。我经常去河滩里捕猎石头,寻觅它,捉住它,抱走它,但绝不伤害它。我猎捕到手的石头,带回家里,洗净,养起来,摆放在适当的位置。我家里养了好多石头,它们不吃不喝,不用浇水施肥,也不逃跑或乱窜,比养花草和小动物都省心。在家里石头是老实安生的,但在河滩里却并非如此,有好几次,我在河滩里发现了好石头,由于没有及时竖起来放在高处,结果没走多远就找不到了,后来反复找都找不到,好像石头逃跑了一样。所以,捕猎到的石头,最好放在高处或者在旁边做一个明显的记号,否则它即使不逃跑也可能隐身,让你在茫茫大河滩里苦苦寻找却视而不见。

  我善待每一块石头,即使不喜欢它,也不伤害它。养石头,是一种修行,无论是捕猎或放生石头,都给我带来了慈悲和快乐。

  石头记

  在讲述石头之前,我首先要说的是,玩石头是闲人的游戏。

  写此文,我设定了两种潜在的读者,一是不喜欢石头的人,当他们硬着头皮读过此文之后,或许会喜欢上石头,从此关注石头的特征和价值;另一些读者,我假设他们原来就是石头迷,我愿意跟他们分享我收藏石头的快乐。

  在我眼里,大自然中的石头分两种,一种是普通的石头,是自然中普遍的存在,它们已经存在了无数年,从未被人类认识、使用或赏识,它们遵循着自然的秩序,坦然地待在它们的所在之处,从未被打扰;还有一种石头被人类发现,在人的眼中具有某种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那么,这些石头就有可能被人捡走或者挖取,成为人们珍爱的藏品,不管它们是不是真的值钱。

  有些石头,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一块石头,在一些人的眼里可能一文不值,在另一些人的眼里却视若宝贝。审美的差异,个人的情趣,都会决定一块石头的价值。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石头的特殊造型、图案、质地、硬度、表面纹理、完整度等等,决定了石头的总体价值。假如一块石头的图案、造型、完整度都好,而质地又是羊脂白玉,那么它的价值肯定比同样图案造型完整度都好的质地为粗粝砂岩的石头要贵重很多。

  我收藏石头,尽管也很挑剔,但我深知一块石头的形成是多么漫长和不易,因此我从不埋怨大自然的造化,我理解石头。我经常与朋友们一起去河滩里捡石头,对于不想带走的石头,翻动时都非常小心,绝不损坏或磕碰。我爱石头,也尊重石头,从不伤害石头,如同我可以不喜欢一个人,但我没有理由去伤害一个与我无关的人。

  在我看来,每一块石头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有些宽阔的大河滩,一眼望不到边,其间卵石无数,总有一些被人选择并带走,成为收藏品。关于石头,我曾经写过一些相关的文章,这里引用其中的一篇,就算是偷懒吧:

  “在自然艺术中,最能体现减法雕塑的东西莫过于石头。尤其是河滩里的那些卵石,经过上亿年的冲刷、摩擦和风化,表面上多余的东西都被淘汰掉了,剩下的部分仍然处在不断的减缩之中。自然法则具有消磨和耗散的性质,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经受住时间的摧毁。万物遵循着自然的规律,把生长性交给那些速朽的草木和生灵,而让石头来抵挡腐朽,体现生命的意志。但石头的承受力也是有限的,万物最终都要化为泥土。因此也可以说,任何事物都处在临时聚合物的离散过程之中,好像一开始就是为了解体和粉碎。

  “相对于人类,石头是持久的。一块石头的生成和死亡过程可能需要几亿年的时间,在这期间,自然作为塑造者对它们进行了不懈的削减,其创作过程既不刻意也不疏忽,每一块石头都获得了自己的形体。自然创作没有原意,只有过程和结果。人类所喜欢的石头,是按照自己的审美标准在自然中寻找对应物,并赋予其人文含量,并因此而体现出价值。这些,都是人类强加给它们的,作为石头本身,并不会因此而有结构和元素性质的改变。

  “根据人类的艺术观和价值观,在石头中寻找艺术品,确实是一种审美行为。有些石头的质地和造型符合了我们的审美需求,给人以美的享受。当我们遇到那些简单到最佳状态的石头,你就无法不佩服自然的创造力。我相信石头是有生命的东西,并在人们的审视中获得了灵魂,与人进行心灵的沟通和对话。我把石头当作自然雕塑的艺术品,比之于人类的作品,更朴素、简洁、大胆,也更浑然天成,不可重复。因此,我尊重石头胜过尊重人类的制品。毕竟它们是天造之物,每一块石头都历时数百万年、数千万年甚至数十亿年,每一块都是唯一的、绝对的。大自然从不创造相同的作品。你所见到的每一块石头都是孤品。

  “在一个以标准化和机械化批量生产的时代,完全相同的东西已经成为商品市场的主角,而且正在源源不断地被制造出来。时间仿佛也是同谋,以适应这个疯狂运转的时代。在这种以复制为能事的人类活动中,石头依然保持着原始的惰性,以慢和沉来抵消人类的浮躁。它们慢慢地变化,慢慢地衰老,慢慢地成为泥土。石头有足够的耐力,等待下一次创造、凝固和循环。而在这变化过程中,上帝之手一再地雕塑它们,像减负一样卸掉它们多余的部分,成就自然的艺术。而那些从石头上脱落下来的尘土,将作为自然的元素沉淀下来,成为埋葬我们的东西。”

  以上带引号的这些文字写于2006年11月7日,那时,我收藏石头已经有十年之久,应该说对石头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但是现在回头看,那时候讨论石头时还是带了很强的文气,像是一块玉石虽然经历了风化,但老气尚显不足。

  说到老气,可以说每一块石头都是寿星,都有着漫长的进化史,但是并不是每一块石头都会露出老气。有些石头在河道里一直经历着滚动和摩擦,表皮被不断磨损,无法形成皮质,而有些石头处于稳定的河床里,也许几千年都不曾移动过,一直处于风吹日晒之中,渐渐地在石头表层形成了深厚光滑的石皮,看上去老气横秋,一身的沧桑感。由于处境不同,石头的皮色也不同,比如彩陶石、沙漠漆、戈壁石等等,都有一层老皮。还有一种石头,一直在深水里,被河水浸泡和冲刷,形成了一种水冲的老皮,比如大化石就是如此。大化石产自广西大化县境内的河道里,皮色厚重,富丽堂皇,形状大多沉稳大气,是雅石收藏的上品。

  ……

  (全文详见《江南》2022年第五期)

  大解,1957年生,河北青龙县人,现为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现居石家庄。著有诗歌,小说,寓言等多部,作品曾获鲁迅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节选 石头记 石头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美文苑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