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王玉范:红包方寸间

作者:林小宁   发表于:
浏览:60次    字数:1282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70篇,  月稿:0

  红包文化源远流长,全球只要有华人的地方,这种现象就赫然存在。

  如今的过年,电子红包正当时,它灵活,富时代气息感,但也不免让一些人怀旧。

  “嘿!六块六!”王老汉的孙子从凳子上弹起来,嘴角儿上翘,他高举着手机在地上转了一圈;“天啊!看我的!八块八!”老汉的一个孙女儿站在炕上,哇地喊了一声。紧接着人们又都盯着各自的手机。这是大年三十儿晚上,一家人在微信群里抢红包的场景。

  屋子里,王老汉探头看着抢红包的孩子们,他虽然不会发,也不会抢,但也饶有兴趣地笑着。谁在群里发个红包,眨眼之时一扫而光;谁包个几十人的包,也瞬间被一抢而空。王老汉的老伴儿,嗑着瓜子,咂吧着嘴儿望着这边,想起了昔日她给孩子们用红纸包压岁钱的情景:那时每到除夕之夜,她给大宝、大妮儿、二妮儿都包压岁钱,一块两块的哪不是了,也很热闹,有着说不出来的一种劲儿。她不仅给孩子们“红包”,还分别在红纸上写一两句祝福的话“祝大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愿大妮儿热爱学习,热爱劳动……”那时她和孩子们一样盼着过年;现在看孩子们的孩子们在抢红包,兴奋之余,心里好像缺点儿什么似的。

  看这边!老汉的外孙子更有趣:干脆把二维码贴到墙上,谁愿意给他红包,就直接扫码吧,惹得大伙儿哈哈笑。现下,没有方寸的电子小红包,真是大大地扫兴。谁抢个六毛八角的,三块两块的都不重要,关键是气氛、乐趣和人情味儿;红包一抢一发,不管咫尺还是天涯,人与人之间立马变得亲切起来。

  如此一来,抢不到红包的,就像三十儿晚上吃接神饺子,没吃着钱一样,总觉得有点儿不是滋味儿。

  记得小时候,大人给我们的“红包”,就是块八毛的;孩子们给大人磕头,毕恭毕敬地用双手接过那个“小红包”。有的孩子能得到伍元的压岁钱,为了在小朋友中显摆,把伍元钱的一半儿故意露在衣兜外面。

  大家都知道,现在过年的红包是自中国古代一直传承下来的“压祟钱”。起初是用红绳串着金属币赐给孩子们;纸币出现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裹;现在泛指包着钱的红纸包,用于喜庆时馈赠礼金,也指奖金,人们把钱用红纸封包起来。后来变成了谐音的“压岁钱”,即是过年时长辈给晚辈们的“礼物”,现在也可说是新年祈福,让孩子平平安安地度过一岁。还有一种,便是患病者住院往往备一红包,以压病魔。其中,人们对红包数字的崇拜也饱含着传统文化和某种信仰:6、8、9这样的数字很常见。

  历史发展到今天,人们在春节期间开始了热闹的抢红包热潮。红包无疑成了现代人最便捷的联系交往手段,甚至因为红包而打破了沟通障碍,融洽了人际关系,也是朋友和家人之间的一种信息传递方式。一抢到红包,便自喜于手气好,其实发红包的人收获也不小,舍就是得。区区红包能折射出做人的礼节和情商。因为别人帮了你,为表示自己的谢意发个红包,恰到好处地知恩感恩,是有情商的表现。你的感激,给别人带来了温暖和氛围。

  红包方寸间,不仅可读懂一些事,也可明鉴自己。大多数微信群里一到过年过节,大家都会发发红包,就图个热闹开心,烘托节日气氛,与金额的多少无多大关系。愿我们能开心地抢红包,也能真诚地发红包,真正享受方寸间带给我们的温情和愉悦。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红包 王玉范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林小宁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