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作文

人生是一纸草图

作者:午禾   发表于:
浏览:52次    字数:2557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8886篇,  月稿:0

  持续了三年的疫情如一头蛰伏的怪兽,突然放开后咆哮而出,人间刹那间鸡飞狗跳,一片哀鸿,折腾了一个月,终于有了平和的迹象。这一个月,马不停蹄地参加了十几个葬礼,逝者最大的98岁,最小的52岁,一时间殡葬中心、火葬场人满为患,一位难求,原来死去也要排队。纸活店、鲜花店排起了长队,鲜花从80元直线飙升到150元,还得等。一位花店老板忧心忡忡地说:菊花卖成了玫瑰价。自己都感觉不好意思了。流行了几千年的问候语:“吃了吗”不知不觉变成了“阳了吗”,如果在这一波惊天动地的感染大军中你侥幸没中招,必被惊为天人,投来钦佩的目光。

  这么大密度地参加丧事也是有生以来第一次遇到,脑海中始终漂浮着一行字:不能承受之生命之轻。古人重葬,本质上是通过隆重的礼仪安排,追求永生富贵的渴望,把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带到阴间继续享受,尤其是农耕文明更注重这种富贵的延续,但这些东西始终集中在最大限度掌握财富的人群之中,比如帝王贵胄。小老百姓始终挣扎在温饱线上,但也实在抑制不住对荣华富贵的向往,也更乐意接受这种安排,哪怕它就是富贵者最后的一次盘剥,也是虔诚地磕下最后一个头,内心期望自己的后代飞黄腾达,也能风风光光地躺在鲜花丛中,把自己发送掉。

  生老病死本来是一程看得见的旅行,一个人一辈子会遇见谁、谈几场恋爱,结几次婚、走多少路,喝多少酒,吃几次饭,干多少好事,缺几次德,说多少话,骂几次人、挣多少钱等等都有定数,定数一到,自然走人,进入下一个轮回,据说凡是在瘟疫、战争、自然灾害等意外情况下离世的人都是菩萨,他们为大多数人承担了离世的痛苦,慈悲为怀,牺牲自我,成就他人。他们的人生是一张未曾绘就的草图。

  其实我们未尝不是这样,在欲望面前,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完整的,都是一纸涂鸦。求富者必显贫相,求贵者必显贱相,求爱者必显怜相,求得者必显急相,求稳者必显浮相,求静者必显躁相。

  按照索甲仁波切的描述,人在物理上进入死亡旅程之后,每个人的感受是不同的,业力之风吹得你轻如鸿毛,你会有侧重地感受到水大、地大、火大、风大带来的痛苦与选择,但在死亡之前的折腾会让大部分人心有余悸,提出了临终关怀的课题,风靡西方。

  临终关怀在我们的传统中并未引起重视,更多的表现为磕头作揖和哭喊,流行厚葬,注重表面上的做派,这是与事实相悖的。《易经》关于这方面的要求是: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古人是提倡薄葬简丧。后世不但要装殓昂贵棺椁,而且大兴土木,穷尽财力,修筑陵墓,意图永世富贵,贪婪人性可见一斑,是为过分(大过)。

  伺候过老人的人应该深有体会,那是一件非常考验耐力和耐心的事。人随着年龄的增大,肌体的所有功能在急剧退化,简单的吃喝拉撒成为绕不过去的坎,变为人生唯一的内容。吃以流食为主,要清淡熟透,因为老人脾胃非常虚弱,稍微有点生硬的东西就会引起积食和难受;鼻涕口水长流,所以要不间断地补充水分,水温要适中,不能太凉或太热;肠胃功能退化,不是拉稀就是便秘,所以要不断地清洗换洗,甚至要动手掏挖,稍有滞后就秽气冲天,人不能近;脾气暴躁,稍不注意就会遭到训斥和埋怨。作息时间完全颠倒,半夜两三点要吃要喝要上厕所,白天呼呼大睡,夜晚格外精神,不是要这要那,就是唉声叹气,大声咳嗽,房灯常亮。家庭条件好一点的人家,请专职保姆,住天价养老院,抽时间象征性地去“看望”一下。个别家庭自己伺候,管好几顿饭,偶尔清洗一下。乡间条件差的把老人安置到偏僻的小房子里,扔给一碗饭续命,吃喝拉撒都在一间房子里,卧室兼厕所,臭气熏天,人不能近,直到听不见动静,抬出来装到早已准备好的棺材里,煞有介事地请客告丧,吹吹打打地抬出去一埋了事。坊间有一户人家,两个儿子,大儿子在外地,官至厅局,老人和小儿子住在乡间。老人卧床后被单独安排到一间草房,炕上铺上厚厚的沙土(便于掩埋吸收排泄物),不给穿裤子,吃喝拉撒都在炕上,每天捂住鼻子扔给一碗饭。老人去世后,大儿子回来风风光光地办理了丧事。讲述了一个久病床前无孝子的现代版故事。

  其实这这情况更多是无奈的选择,一天两天可以,如果每天重复这些工作,正常人要抛弃工作、家庭、亲友、社会交往等等才能办到,社会成本和家庭成本急剧上升。一个人不管生前如何风光,在疾病和衰老的折磨下,尊严尽失,光华不再,变成了一个事实上的行尸走肉,在没挂到墙上之前,只能听天由命,围绕着稀薄的阳光挪动地方。我不知道国外的老人是如何养老的,但中国老人的卑微和心酸应该是登峰造极的。以前在农业为主的生存背景下,以多子多福为荣,也是养老的靠山,其背景是强大的文化支撑和道德约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客观上造成年轻人口的急剧下降,加之人们脱离土地(或者不单纯依赖土地)也能够维持生存,市场价格的倒挂,土地劳作产生的效益与打工赚钱产生剪刀差,导致大量土地撂荒,年轻人宁可打工养家也不愿意在土地上劳作,人口开始大规模流动,农村的空壳现象愈来愈突出,留守的老人和儿童成为乡村的主流,维持着最简单的生存方式。现实中的农村敬老院、养老院成为了许多孤寡老人最后的去处,其配套设施和服务水平让老人噤若寒蝉,稍微有点生活能力的老人谈“院”色变,宁可在家自己想办法也不愿意去敬老院,把这种地方当成现实的地狱。每当看到、遇到、听到有关虐待、打骂、耻笑、揶揄老人的事情,总无法做出客观的评价。因为事到自身才知囧,如果你每天眼睛一睁就看到鼻涕糊面、屎尿遍地、精神恍惚、骂骂咧咧、唉声叹气的场面,你的心情好不到哪里去。当你往返于医院、养老院,病人的床头,报着极大的耐心端屎端尿搽洗拖地的时候,内心总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总有一种对自己未来的恐怖。

  清朝王永彬老先生说过,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这句话很现实地说出了“孝”的无奈和“淫”的实质。孝只能论“心”,心到自然“孝”到,家庭条件不好的人家似乎允许“不孝”,因为他没有条件去尽孝;“淫”要论迹不能论心,看你干了什么过分的事,如果“论心”,这个世界上没有完人,哪个人没有欲望?没有贼心?

  细盘下来,大多数人的一生应该是一地鸡毛,一张草图。

  审核编辑:落叶半床 精华:落叶半床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草图 人生感悟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美文苑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英语作文

    查看更多英语作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