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作文

【徽风晥韵】现实、理想与守拙归真

作者:英沙   发表于:
浏览:37次    字数:3445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8886篇,  月稿:0

  对于一个文学作品来说,很多评论者,一起手可能便会对写作的技巧和语言的组织等细枝末节进行探究。他们会指责不应该这样写,应该那样写,而不会去探究作者到底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他们始终不会明白,一篇作品的中心在哪,或者文眼在哪,更不知道作者的初始设计和原点在哪。

  其实,每一个作者都有自己的写作初衷,也有自己的写作思路,还有自己的思想表达。相互的差异点,就是技巧的成熟度。在很大的程度上来看,这种成熟度,构成了相互之间的高下之分。

  从某个角度而言,那种建立在社会普遍意识形态之上的刻板和格式化,或者纯粹的艺术性是不存在的。因为每一章作品,都是个性的,深深地带着个人的烙印,无论是一篇历史追述或者现实叙事,它都倒映着作者的身影,存在着作者的主观思想和作者的立场站位,夹带着个体的眼光和色彩。

  作者叶熹在其现代体诗《佛山圣境中的这一块烟火》中,以极其写实的手法,记叙了一次寺院的游历过程。通篇并没有过多的议论和赘述,从进寺开始,写到下山时止,借助僧侣常住之所,以及它背后的佳山胜水,红墙黄瓦,晨钟暮鼓,依美景而澄心静观,度出尘海。其中蕴藏的悯众和博爱,又成为慈航普渡的津筏。

  作者更多地专注于道德和宗教层面,含有对乌托邦式的理想境地之向往。这种对世俗的涉扰和干预,不是粗暴激进的,而是谦和无奈的。就文学现象而言,是借用了禅宗的思维逻辑和归属范畴,以平实的表象方式说禅喻理,彰扬佛经教义。在这里,作者要的是内心的平静和淡泊,超然物外,云淡风轻,而对于尘世间的种种乱象和变象,呈现出一种漠然视之的态度。

  中国的儒家素来讲究渔樵耕读、淡泊人生;佛家则崇尚自然,讲究因缘聚合;道家则提倡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

  总之,一切简就是繁,必须化繁为简,提倡脚踏实地,而又超然于物外,这似乎是惯例;耕耘,是为种一丘福田,广惠众生,并非为一己之私,淡然中又有一种公而化之的胸怀。

  儒家以仁爱为美,道家以简朴为美,佛家以自然为美。作品试图揉合儒、释、道的观念,通过将人生的现实交流引向个人内存的理想境地,把人生导向审美的某个高度,在这种精神的贯注中,对文学审美的泛规则的运用,无疑是成功的。

  佛经故事中,明镜台之喻,一直都是最好的阐释。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是勤劳者的座右铭,全诗充斥着后天的入世情怀。它认为,众生的身体就是一棵觉悟的智慧树,众生的心灵就像一座明亮的台镜。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拭,不让它被尘垢污染了本性。

  静观内在的心理意识,可以简单地归纳为三个部分来处理:

  一部分是由于感觉所生的思想和观念,例如痛苦、快感、饱暖、饥寒等等,都是属于感觉的范围,由它而引发知觉的联想和幻想等活动;一部分是由于知觉所生的意识思想,例如莫明其妙而来的情绪,烦闷、苦恼,包括对人我内外种种事物的分辨思维,知识学问的思维等等;其中又涉及自己能够观察外在而产生的心理作用的功能。

  这些与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感觉、知觉和表象是息息相通的。真相就是,在现实的压迫下,人总是痛,并快乐着,谁也逃避不了。人们受到环境束缚的时候,一般有三个出口和方向,一是迎难而上,二是落荒而逃,三是被它逼成疯子。落荒而逃者往往是多数。因此,多数人是失败的,少数人要么成功解压,要么就变得比环境更加不正常。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则是懒惰者的宣言书。这种观点认为,人的身体本来和菩提树一样纯洁干净,心本来和明镜一样清澈光明,无须额外的打理和修养。而后天的各种耳濡目染,使心灵被蒙上了世俗的尘灰。但这种蒙蔽不会是永久的,只要契机到来,它们就能自行褪去,使个体变回纯洁。

  佛说觉悟,把心比作明镜,本是一个妙喻。因为心本无相,无可指说,所以比喻为照物之镜,好启发人们去感悟、理解自己的本具觉性。只是因为人们不见本来,佛为了要让人们明白,所以才打了种种比喻,以此来讲理。

  契诃夫在《第六病室》描写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时表明,脏乱无序是世界的本质。正是因为有了人的活动,才将无序变成有序。

  无论一个怎样肃穆庄严的道场,若三天五天无人打扫,必致一片狼籍。听之任之终归不是积极的作为。惰性使人消沉;得过且过,消极等待,望人接济,甚至混吃等死,不是入世的良性态度。

  佛教教义中认为,苦、集、灭、道四者为四谛。释迦牟尼评述,人生世界纯苦无乐,而众生无知,自寻烦恼,以采集苦因而成苦果,误以为乐。贤者以为,欲望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欲望的止息需要智慧,而无穷的智慧来自内在的宁静。

  可是,欲望的止息并非一日之功,也不可能完全脱离现实,走向虚无。

  《五灯会元》中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说。

  在大多数语境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都被当做譬喻来用,即“屠刀”被广义解释为一切言行之恶乃至痛苦烦恼,即贪、嗔、痴或更为严重深入的恶念,而不是真实的杀生刀刃。与人争执、争斗、争胜的野心,恨不能撕碎对手的耿耿恨意和杀意,或者爱恨交缠中的种种不舍和追索,是为“屠刀”;丢弃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和奢望,是为“放下”。

  其实这句话的本意是要求人们放下妄想和执着;“屠刀”的本质就是人对自身的迷惑;人使自我迷失,并痴迷于自我,因此人本身,才是成佛的最后一道障碍。

  “放下屠刀”四个字中,“放下”二字是最难的。

  人世间充满着矛盾和冲突。人总在矛盾冲突中踟蹰彷徨,进退维谷。宁静与热闹,辛苦与福祉,懒惰与勤劳,享受与折磨,如恒河之沙,数之不尽;如无量葫芦浮水,流水不竭,葫芦不断。世人以为,人生只有执着和坚持。在名上坚持,在利上坚持,在事情上坚持,在活着上坚持。于是,人们便在人世的沧桑间放逐自己,在红尘里翻滚挣扎,始终做不到放下。

  一个人到底是贫穷还是富有,软弱或者强大,孤独或者众簇,很多表相下的伪装是难以撕开的,不能用俗世的标准衡量。遵从内心还是皈依世俗,入道入魔亦非绝对。无数的迷者,总是在道与魔的边缘上行走。

  当年,许多人想学古代的隐士,守拙归田园,悠然见南山。这种坚持跑到野外的行为,又何尝不是一种我执?

  低欲望生活真的像看上去那么美吗?一般而言,那只是城市的中产或小资们对乡村野趣的浪漫化想往,其实质无非是“赚着城里的钱,度着乡下的假”。现实远非他们笔下那般恬静美好。

  他们之可贵处,不在出世入世的可能与否,也不取决于他们身处哪里,更在于有足够的勇力跳出现有的价值体系,重新探索与创造一种方向性不明确的生活。在此意义上,返朴归真寻求的更是一种精神性的突围。

  如今回过头看,当时那些投奔终南山的年轻人所面临的困窘已经越来越严重。人欲横流的当今世界,哪里才是净土呢?终南山区终究是人境而非域外仙境,也非世外桃源,那儿的气候冬寒夏热,房租已经水涨船高,他们再也不能享受那种低廉的租屋,却要在乡下的不断迁徙中疲于奔命。

  在现代社会,特别是社会分工和人类经济食物链如此健全的时代,在没有物质保障的前提下,精神涅槃一定非常难以达到。

  他们躲避了人生的许多挑战,却又要面对很多无法解决的具体困难。处在一种再也无法融并到城市里安身立命、又无法在乡土停驻落脚的无间飘零之态。终南山再好,也终究只能是、也必然是永藏心底的一个梦。

  真正的修行不是逃避,而是修行的本身和本质,它要求的是强大内心,从而有无穷的勇气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清静无为是美好的,但绝不是解决问题的良途。

  茅盾的批判则更加尖锐,他认为,正是契诃夫无情地剥开了知识分子的伪装,让人看到他们的内心世界。他指出,洁身自好并无益于改变和消除眼前的罪恶,放纵就等于帮凶。 可是,就在某些自诩为“公知”者被剥夺话语权之后,那些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主义者同样正在没落和沉沦,这种痛苦,将越来越明显。公众的沉默是必然的。

  从某种程度上说,文学的泛美性和特指性是一对矛盾,特指是相对的,泛美是绝对的。它应该是抽象的外衣下的泛美性和散形结构的完美结合,同时,在特指的环境和人物之上又挥散出人性的泛美光芒。

  文学之美,就是隐藏在具象后面的抽象美、伦理美和哲理美。具象性和特指性后面的话与义,往往更为广泛和深厚,这种欲说还休的情态,形成了文学的独特魅力。

  通观全诗的内容,作者过于美化了入寺的经历和过程,叙事亦过于平直,没有诗歌化和泛美化,对语言、语境的的延展造成了一定的困惑,这是本诗的遗憾所在。

  2021.09.03.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文艺 文学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美文苑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2022-01-19 21:41
    圆圆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视角,不管是哪种诠释,崇尚真善美就好!
    来自·福建省福州市
    回复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英语作文

    查看更多英语作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