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趣事

拜谒司马迁祠感怀

作者:闲者    发表于:
浏览:136次    字数:1306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8886篇,  月稿:0

  走进韩城,就走进了历史。走进韩城,就情不自禁地走进了《史记》。“铁笔写春秋,千古太史公”。一部《史记》,在遥远的汉代被称为《太史公书》,因为司马迁为“太史公”。

  司马迁祠墓位于韩城芝川的黄河岸边,雄踞于夏阳古渡的河山之阳,祠园庄严肃穆,巍峨壮观;据传这座祠殿为宋代建筑,风风雨雨已千余年。司马迁祠墓是“史圣”司马迁的长眠之地(衣冠冢),除了祠、墓,还有众多匾额、楹联等等,使这里成为一处著名的人文景点。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公元前91年(征和二年),《史记》全书完成。全书130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司马迁借老子之口说出了被他改造过和发展了的至治理想。保留了道法自然的内核,有意识地剔除了反映原始社会“小国寡人”和奴隶社会“使民”如何的思想,体现了深得道家精髓的“与时迁移”思想。其核心是天道自然,要旨是人民的足欲。在两汉时期的星象家中,首先要提出司马迁。大家都知道司马迁是一个伟大的史学家,而不知他也是一位对天文星象精到造诣的专家。其实只要仔细读其《史记》的《天官书》《律书》《历书》,就可明白称他为天文星家专家决非虚誉。

  走进祠墓建筑群,只见司马迁祠自坡下连绵至顶端,依崖就势层递而上。而想前往司马迁祠墓,必须还要经过一条陡峭的司马古道。脚下的青石古道,历经千年的风吹日晒,纹路里写满故事,缝隙里噙满挚爱。那是千古史圣的铮铮铁骨,那是绵延万载的中华一脉,载着我执着探寻的步履,一步步走近那个悠远的年代。站在司马迁的塑像前,我心潮澎湃。回想千年前的你,我万般感慨,千年风狂掠不去你的风采,千年雨骤洗不尽你的豪迈。你手执如椽之笔,书写着属于你的时代,你恪守史家信念,身受腐刑依然痴心不改。仗义执言,你无惧强权将生死置之度外;身陷囚笼,你毫不妥协保持史官的气概。哪怕饱受苦痛折磨,也要把实情向公众表白;即使身受奇耻大辱,也不能把原则当成买卖。

  为什么时过境迁,人们还对你顶礼膜拜?为什么千年之后,你仍然深受百姓爱戴?我在“高山仰止”的牌匾前,找到了答案,雾散云开;我在“史笔昭世”的门额上,觅得了玄机,驱扫了阴霾!!

  圣地龙门司马迁,忍受宫刑意志坚。

  秉公为史寻真理,赤胆行文正本源。

  纪传留芳书绝唱,离骚无韵绘佳篇。

  著书今古论皇道,挥笔乾坤万古传。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司马迁祠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美文苑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校园趣事

    查看更多校园趣事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