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樵夫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作者:黄宏宣   发表于:
浏览:189次    字数:1631  电脑原创
级别: 驻站作家   总稿:75篇,  月稿:3

  偶然间,读到清朝著名女诗人朱景素的一首诗《樵夫词》,诗中写道,“白云堆里捡青槐,惯入深林鸟不猜。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这是一首特别唯美、还异常浪漫的诗歌,通篇采用了白描手法,通过对樵夫打柴以及下山回家情景的生动描写,营造了一个特别明净、清幽的生活意境,成功地刻画了樵夫逍遥自在的形象,寄托了诗人对“樵夫式”的自由生活的在意和向往。整篇诗歌情景交融、诗意浓厚、独具匠心,具有意境美、人物美、生活美融为一体的特点,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也让众多的有心人对真正生活的意义和人生价值有了全新的诠释。

  无独有偶,在我国十大古曲中,还有一首《渔樵问答》同样备受人们的喜爱,此曲在历代传谱中竟然有三十多种版本,有的居然还被人附录不一样的歌词,经久传唱。乐曲通过渔夫、樵夫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表达出高人对追逐名利者的鄙弃。乐曲采用渔者和樵者悠闲对话的方式,以上升的曲调表示问句,下降的曲调表示答句。整曲旋律飘逸潇洒,表现出渔樵相互悠然自得的神态。正如《琴学初津》中所述,《渔樵问答》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歌之矣乃,隐隐现于指下,迨至问答之段,令人时有隐居山林之遐想。

  南宋时,诗人萧德藻也写过一首诗叫《樵夫》,“一担干柴古渡头,盘缠一日颇优游。归来涧底磨刀斧,又作全家明日谋。”这首绝句同样写出山中樵夫让人仰慕的幸福生活,说他每天只砍上一担柴,卖完后便足够了一天的开销,回到家中,磨快了斧头,准备第二天再去砍柴。他的自在生活,他的知足常乐,他的思想境界,好让人羡慕和推崇,尤其是那些陷入思想困境的人,整首诗在表现艺术上也颇有值得赞赏之处。

  元代周巽在《渔歌子·樵夫四首》说,“春山漠漠淡烟横。阴壑丁丁伐木声。啼鸟静,落花轻。看棋松下暮云。”陆游在《樵夫》里这样描写,“酸涩涧边果,青红巖际花。贪随狙狖去,风雨未还家……”

  上百度上一搜,描写樵夫的文字还真不少,但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与世无争,远离都市,向往清闲自在的乡村生活。

  樵夫,表面上看是下等人的生活,却也有上等人的精神享受和做人境界。有一部叫《樵夫·廖俊波》的电影,拍得就特别好,影片根据廖俊波书记真实撼动的事迹进行了加工改编,以记者探寻廖俊波 “樵夫”的微信名由来、廖俊波生前在南平政和脱贫攻坚为民解忧的光彩睿智的工作经历,两条故事线索交叉的平行蒙太奇艺术手法,将主人公廖俊波的大爱、永远的微笑及他的初心和坚守描写得淋漓尽致,生动地还原了真实质感和朴实情感,亲情化的叙事视角一改以往说教式窠臼,人性探索超越以往主旋律电影。既有电影纪实风格,又有传记片的饱满人物,加倍了影片的故事魅力。不过,这里的“樵夫”只是一个外号,一种精神,和真正意义上的樵夫无关。

  陆游还说,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曾参也说,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看来,古代的文人墨客都很追潮天高皇帝远的樵夫日子?是不是他们都厌倦了朝廷里的勾心斗角、迫切希望回归自然?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却这样写自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在我看来,范仲淹忧国忧民的人生境界是最高的,也是最值得推崇的。

  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其实,皇帝也好,高官也好,樵夫也罢,更多的时候,他们也都是凡人,有凡人的思想,有凡人的欲望,有凡人的追求。

  生活中,你若有爱,哪里都可爱;你若生恨,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不是这个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整个世界。既然我们无处可躲,不如时时傻乐。既然无处可逃,不如日日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那样的话,我们的生活才会实实在在,踏踏实实。

:黄宏宣,江苏省作协会员,国家三级创作员,曾出版散文集和长篇小说。南京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江北新区育英路57号)邮编:210044 电话:13057576807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生活感悟 樵夫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黄宏宣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人生感悟

    查看更多人生感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