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张克庚:说“三”

作者:李菲   发表于:
浏览:100次    字数:2815  电脑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7篇,  月稿:0

  前几日在席间,酒过三巡之后,有朋友问我最近可写点什么?我说要写写“三”,朋友大笑,说我是不是对婚外恋情八卦绯闻有了兴趣,我说我不是写什么五迷三道的“小三”啊,也不会说三道四。回来查找出处,原来唐•宋若莘《女论语•学礼章》里言:“莫学他人,不知朝暮。走遍乡村,说三道四。引惹恶声,多招骂怒。”说三道四就是捕风捉影、胡说乱讲、口无禁忌、混淆视听,持有贬意。自古以来,喜欢说三道四的大有人在,不绝于城市乡野,好在我感兴趣的,不是这个成语本身,而是其中的“三”字,为避猜疑,我也只能说三而不道四了。

  在农村生活了二十多年,自小及大,在乡亲们的农谚俚语和嬉笑怒骂中听到“三”字,譬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富贵不过三代(历史上大富大贵之家,继之以三代的真的是寥寥无几。桐城张英、张廷玉一族倒是例外);三寸不烂之舌,用来形容那些摇唇鼓舌、口吐莲花、能说会道的善言能辩之人;见到尊贵长辈或儒雅有学问的,常自谦“三生有幸”;对那些历经坎坷而不跌倒的,就说他“三起三落”;对经历丰富、功业显著的长者,尊他为“三朝元老”;对本领出众、能耐超强的,夸张地说他有“三头六臂”,仿佛程咬金的“三板斧”;读书不认真没长性、不坚持的,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来批评讥讽,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来劝勉激励。出错犯事时,长辈和长者多用“事不过三,下不为例”做结;村里人在一起合议某件事时,牵头的人为鼓励大伙儿多出点子,会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男女成婚大喜,有“三拜”——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对拜,这是必不可少的程序,也是婚礼的高潮部分;有人过世,前去吊唁,也是要磕三个头或者鞠三个躬的,以尽哀思;喝酒时讲“三杯通大道”,仿佛三杯下去,大道自现;酒过三巡,才能切入主题正题;跟师傅学手艺,不满三年也出不了师门;少时我奶奶挂在嘴边的话便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问她,“怎样才算吃苦”?她说,要放三年老鸭,磨三年豆腐,搀扶三年瞎子。今天想来,要把一群活蹦乱跳的鸭子放好,就要训练组织能力。起早摸晚地磨豆腐,就得勤快不惜力气。至于搀扶瞎子,走村串乡,高一脚低一脚,得需多大的耐力啊。把这三件事干下来,就得九年,也应了板凳一坐十年冷的古训了。

  少时读书,启蒙老师教的就是《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说到远古有三皇五帝(伏羲、女娲、神农;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有治水英雄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之口口相传的美谈故事。看《西游记》里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虽有惋惜,这么美丽的女孩怎么做了女妖怪呢?也很过瘾,还有怀疑,以金箍棒的千钧之力,为什么还要打三次呢?《三国演义》里有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献《隆中对》,有“三分天下”之战略谋划,刘备举事成功,缘起于“桃园三结义”,三结义之后又遇赵子龙等诸大将,何不再结义呢?读到《论语》,三,就出现得更多了,“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甚是豪迈。今天我们劝人做事要谨慎、不冒进,常用成语“三思而后行”,其出自《论语•公冶长》。孔子要求“吾日三省吾身”,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都是至理名言、经世箴言。孟子认为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具备“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要素。儒家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搞了个“三纲五常”作为道德标准,禁锢了一两千年中国人的思想行为。中国文化中有“三教九流”之说,用儒、道、释这三种教派囊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读书人如果刻苦上进,“连中三元”或“三元及第”,那就能足蹑风云、气冲斗牛、一日看尽长安花了。当然,有涵养有谋略的审时度势,常常也是退避三舍的。无论是先贤语录,还是典章故籍,用“三”来说理论事的,比比皆是。可见,“三”字真是融进了日常烟火、浸透了峥嵘岁月,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孟郊的《游子吟》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把春天也一分为三,孟春、仲春、季春,就像“一日三餐”一般。至于君子有“三戒”、“三畏”,人有精气神之“三宝”,天有“日月星”之三宝,计有上中下之“三策”。凡此种种,难以尽述。

  我对“三”最初有直观感受是在初中的一堂数学课上,老师说了一个定理,大意是,“不在一条线上的三个点,可以确立一个平面”,又在黑板上做了演示。放学回家,我看遍桌椅板凳,没有一个是两条腿的,那时闹地震,父亲忙着冒雨在桃园里搭防震棚,我现学再卖,告诉父亲,“只要用三根木柱,就可以搭起棚子”,不必用四根,父亲用眼神赞许了我。由此也就懂了,三个党员就可以成立党支部、就会成为堡垒的道理。后来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联想到“三材”《周易•系辞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宋人陆九渊讲,“天地人为三才,日月星为三辰,卦三画而成,鼎三足而立”,材通才也。先进的思想文化是指引我们前行的太阳,类于天,高悬于上,自然属于上层建筑,移山填海;精耕细作都在地上,需要先进的生产力,是经济基础;在天地之间作为万灵之长的人,对生存发展的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切理论和政治最终的指向和注脚。人要尊天法地,此即道也。老子《道德经》虽不过五千言,但深不可测,可谓“天书”,它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这里,“三”原来是代表着万事万物的(三人为众,三木为森)。万事万物从何而来,从阴阳这个“二”来,“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万物从阴阳的生化转化而来,这样来推,“一”就是太极了。太极指的是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一种状态,所谓道即是无极而太极,即是存于自然渲变渲化过程中的规律。真不能小看这个“三”,在这个太平常不过的数字面前,有太多的大道可寻可究,是绝不能用“小三”这个轻佻世俗的词义来遮蔽的。今天我们讲的数字经济,它的逻辑起点恐怕也与此关联。

  前些日子偶然谈到一本英国人七十多年前写的小说,他写到三种人,我开始还联系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四人帮”倒台时,中央对文革期间的三种人进行清理处置(那时特指的“三种人”,今天许多人都是“不知魏晋”了)。不过乔治•奥威尔用“三”来分析归纳,倒挺符合中国人的思维定式,但他是悲观主义者,我不敢苟同他的观点。他写道,“自从有文字记录以来,大概从新石器结束之后,世上就有‘三种人’,即上等人、中等人、下等人。他们再按多种方式划分,拥有数不清的各不相同的文字,他们的相对人数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态度,因时代而异,但是世界的基本结构从来没有改变,即便经过巨大的动荡和似乎不可动摇的改变之后,同样的格局总是会复原,正好像回转仪总是会恢复平衡一样,不管你按哪种方式把它推进,这‘三种人’的目的是完全不可调和的……”这又让我联想到当年毛泽东同志指出的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三个世界”的矛盾是难以调和的,今天的联大和G20似乎也无能为力。所以,我们看到二十大报告上,总书记讲了“三个务必”,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是个飞跃,任何时候,不能忘记和放弃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这个“务必”,这就是“个中三昧”吧。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人生感悟

查看更多人生感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