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七旬老人的中国梦(散文组)

作者:张平   发表于:
浏览:36次    字数:3413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124篇,  月稿:0

  有人把迟暮之年的老人比作“夕阳”, 但在晋西北黄河岸畔的山西省河曲县文笔镇焦尾城村,有一群共产党员虽已近七旬高龄,却有一颗始终年轻的心,他们以一名老党员的胸襟,靠着火热的激情,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东奔西走,不辞劳累。他们以武训为楷模,以老弱之躯毅然扛起兴学助教的旗帜。17年时间,他们省吃俭用、自掏腰包,并动员身边的人筹钱资助优秀教师和困难学生数百人。

  走进山西省河曲县西口镇焦尾城村的文礼大厅,就能看到该村关工委工作展板,五、六块展板上记录了该村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为奋斗目标,以“四在农家”建设为载体,以“三无两有”创建活动为重点,充分发挥“五老”人员的优势,因地制宜扎实有效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所取得的成效、进展。焦尾城村关工委的前身是焦尾城村同乡联谊会教育基金会,创建于2004年,是由村中贤达人士及焦尾城村同乡联谊会共同发起创办。创办的目的: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奖励优秀教师,资助贫困学生。创建之时,社会有识之士和爱心人士,一呼百应,积极捐款,首批集资2200元。为了管好用好这笔资金,特成立焦尾城村教育基金理事会,创办村级教育基金会在当时属全县首创。焦尾城村教育基金会属于一个非盈利性的民间团体,隶属于焦尾城村同乡联谊会,基金将全部用于设立焦尾城村教育基金会,本金每年所产生的红利用于奖励本村任教的优秀老师和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

  近年来,河曲县西口镇焦尾城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离退休老同志,以强烈的责任感,奔走在校园内外,活跃在城市乡村,弘扬革命传统,传播科学知识,推动道德实践,倡导文明风尚,为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帮助孩子们上学的强烈信念支撑着焦尾城村关工委的同志,春蕾桥越架越宽,向关工委求助的孩子也越来越多,求助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为了更多地募集资金,焦尾城村关工委的同志进机关、下厂矿、找个体户,多方游说筹措资金。有些人很理解,很支持这项工作,但有些人却以为是在给他们找麻烦,不是避而不见,就是打哈哈搪塞。最令人气愤的是,有些人当着他们的面就说:“关工委有什么困难就直说,哪有那么多困难的孩子?”焦尾城村关工委创建于2002年3月7日,前身是“焦尾城同乡联谊会”,目前,关工委组织、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参加关工队伍的,主要是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队伍。焦尾城村是一个民风淳朴,尊师重教的村庄,在外工作人员、企业家和社会的有识之士致富后不忘桑梓,“同乡联谊会焦尾城村教育基金会”2002年成立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慷慨捐款。“同乡联谊会焦尾城村教育基金会”是河曲县第一个自然村级的奖学基金会。焦尾城村教育基金会由焦尾城村籍在外工作人员、企业家和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共同发起组成,以各种方式,致力于本村的教育资助和发展。基金会成立了由张来田、郭有德等7人组成的管理委员会,负责基金的管理及发放。奖励规定非常详细,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基金会定于每年颁奖一次。功夫不负有心人。同乡会的公益基金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用于兴学助教的开支也逐年增加。他们依照《章程》和《奖学基金实施细则》,用这笔钱的利息所得尊师重教、资助贫困学生。10年间累计资助、奖励优秀教师、贫困大学生和中小学生数百名。他们还加大管理力度,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到困难孩子身上。他们设立了专门的账户,委派专人管理捐助资金,关工委负责人亲自负责发放的每一笔捐助款的审批。出台了《焦尾城村关工委春蕾计划管理办法》,明确了资助对象的条件、资金发放的环节、捐款的使用和管理,印制了“春蕾桥捐款使用明细表”发到学校,委托专人负责监督资助款的使用。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焦尾城村关工委先后被评为“河曲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提起劝募工作中的辛酸苦辣,焦尾城村关工委的张来田同志深有体会地说:“活着总得有一点梦想。我的梦想就是,让下一代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在我有生之年,可以倾其所有帮助需要帮助的孩子圆他们的上学梦,并且希望社会上其他爱心人士,能接过助学的接力棒,继续帮孩子们圆梦。”尽管工作中遇到了这样那样的阻力,受到了一些奚落,但帮助孩子们上学的强烈信念支撑着他们。

  “送上一句爱的话语,让那寒冬荡漾温馨。送上一份爱的心意,让那盛夏拥有绿阴……”十余年来,焦尾城村关工委以实施“春蕾计划”为载体,主动地、积极地、默默地、无怨无悔地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耕耘着、奉献着。相继开展了“城乡少年手拉手”、“我做合格小公民”活动,引导孩子们从小树立博爱心、责任心、公德心、自尊心;针对广大家长想教而不会教的现实,组织教育专家巡回作报告20余场。以前焦尾城村的戏场里,偌大一片空旷之地,竟然没有一棵树,使人们难以在此尽意休闲,驻足看戏。焦尾城村同乡联谊会的成员74岁的张来田看在眼里就有了栽树改变戏场环境的想法,之后他把想法告诉了“同乡联谊会”的郭有德(74岁)、刘贵仁(74岁)、秦旺世(70岁)、李建国(71岁)、李毅(76岁)、秦二仁(69岁)等,得到了他们热烈的支持。从2002年起,“同乡联谊会”买来小树苗,不遗余力,翻土挖坑,亲手栽植。“同乡联谊会”的成员,年龄最大的已76岁,年龄最小的也有69岁,用他们的话说:“别看我们老了,我们要绿化环境,还要为社会做点贡献,发挥我们的余热。”为了侍弄这些树苗,“同乡联谊会”的成员经常给树木浇水、除草、施肥,还定期给剪枝。现在的焦尾城村的戏场的绿荫已经初见端倪,种植的各种树木多达8个品种,人们在树荫下乘凉、休憩、看戏,有清风徐来,有小鸟鸣唱,没有酷暑热浪煎熬,感受着那份独特的休闲、和谐。“向人们讲讲保护树木的知识,给树浇浇水,环境是大家的,让环境变得更好是我们所乐意做的。”郭有德说。如今,焦尾城村的戏场的护绿守护人——“同乡联谊会”的成员已经平均年龄近72岁了,他们将和村的老党员、离退休人员、以及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定期为绿树进行施肥、垒边、围堰和看护,一起多做保护树木的宣传,保护好这里的树木。

  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渐增加。为使村民有所乐、有所学、有自己的活动新天地,焦尾城村同乡联谊会在焦尾城村党支部和村委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组织筹建“图书阅览室、家长学校、科技学校和法制学校”的一室三校,为村民提供新的文化娱乐活动阵地,让村民在该村文化活动中心观看了农业水果蔬菜种植保鲜和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科教片,免费的“文化大餐”,成为村民“夜生活”的一抹亮色。开展了电影放映活动,不定期放映关于科学种田的科教片、红色革命经典片、现代题材片、娱乐片以及反映当代农村生活等各种风格的优秀影片,不仅丰富了农民文化生活,普及了科普知识,而且进一步发挥电影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作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推动文化“三下乡”活动的有效开展。此项活动深受村民群众的欢迎。

  焦尾城村教育基金会是按照章程对本村师生认真工作、努力学习的进行嘉奖,奖励本村任教的优秀老师和在读的贫困学子,让村里最宝贵的互助精神薪火相传,从2004年至2013年,资助贫困中小学生31人,优秀教师48人,大专学生60人,累计资助金额为37860元;中考达线率从2007年的17%,逐年增加为33%、64%、80%。10多年来,这项奖励对于促进教育兴村、建设新农村、促进社会和谐具有极大推动作用。关心孩子、帮助孩子、教育孩子、引导孩子是焦尾城村关工委不懈的追求,鼓励下一代克服家庭困难,刻苦学习,自立自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焦尾城村关工委将一如既往发挥群团组织联系广泛、组织健全的优势,做好新时期的关心下一代工作。焦尾城同乡联谊会和村关工委从2007年先后被上级部门授予“离退休干部发挥作用”先进集体, “尊师重教”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这是同乡联谊会和村关工委多年来关注未成年人成长付出辛勤劳动的成果。同乡联谊会和村关工委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加大对未成年人的关心力度,立足为儿童办实事、办好事,从而提高同乡联谊会和村关工委的社会认可度。焦尾城同乡联谊会和村关工委的社会活动主要就是关心下一代工作,并把全部的精力和智慧都奉献给了关心下一代事业,他们经常说“只有离退休的干部,没有离退休的党员,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就是我们的追求”。他们利用一切适于自己情况的方式,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资助贫困生,教育辅导学生。“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焦尾城村关工委的老同志,为了下一代的教育这一百年大计,正用他们那坚韧的执着,满腔的热情,闪烁着一个个老共产党员迷人的风采……真可谓,育后代不辞辛劳,为助学一片丹心。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散文 梦想 中国 老人 七旬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张平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2022-01-22 13:50
    林翠华
    每一份光热都能照亮一片天空、驱散一些寒冷。
    来自·福建省福州市
    回复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人生感悟

    查看更多人生感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