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悟

王树民:春回月圆时

作者:圆圆   发表于:
浏览:11次    字数:1877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13篇,  月稿:0

  迎春花黄冰雪融,

  月到上元分外明。

  彩灯扮靓元宵夜,

  万象更新又春风。

  不知您留意过没有?今年立春的第二天即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也称上元节。在我的记忆里,这应该是第一次。立春在中国古代不亚于新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因为它是24节气之首,民间有一句流传悠久的经典话:“一年之计在于春”,正是突出了春的重要性。立是“开始”,春,代表温暖生长。所以,立春就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经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丽、万物复苏生长的季节。古代文人墨客多以立春作为主题,创作出了许多快炙人口,流传不朽的作品。唐朝王镃就写了一首《立春》的著名诗词,“泥牛鞭散六街尘,生菜挑来叶叶春。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桃条新。”明代的于谦,在《立春日感怀》中,更是把思亲、报国等情怀表达的淋漓尽致。“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孤怀激烈难消遣,漫把金盘簇五辛。”最让我崇尚的是宋代陆游的《立春日》,不但详细深刻地描写出了春来万象更新的景象,而且让人读来会涌起一股思春、逐春、拥春的潮水般情愫。“日出风和宿醉醒,山家乐事满余龄。年丰腊雪经三白,地暖春郊已遍青。菜细簇花宜薄饼,酒香浮蝗泻长瓶。湖村好景吟难尽,乞与侯家作画屏。”

  今年是癸卯年,又是“双春”年份,按古代民间说法为大吉年份。立春日在我国有许许多多的民俗和讲究,南方最具代表性的为“鞭春牛”,北方最普遍的是“咬春”。我们老家一带,到了大寒与立春的交汇点时,大人小孩要吃块苹果或梨等,没有水果也可用萝卜之类的东西代替。其寓意很简明,那就是咬住春天不放,让时光的脚步走得慢点再慢点,图个吉利。正如唐朝罗隐《京中正月七日立春》所写的那样:“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逆冰出。”极为形象细腻地为人们呈现出了一幅朝气活泼的初春画面。

  上元节又名小正月,元文或灯节,即通常我们所说的正月十五,按历代或全国多数地方的称谓,就是元宵节。这个节从汉魏之后就日渐兴起,因为是阴历年的第一个月圆之日,所以民间极为重视。每到这一天,人们就吃元宵,燃放烟火,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扎花灯,利用各种方式加以庆祝,表达喜悦之情,祈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喜庆之极,热闹非凡。明代的唐寅对此情此景在《元宵》中作了详尽的描述:“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等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立春碰上元宵节,惹起一地风情。微微的春意,穿行在大街小巷的灯红下,抚摸着观灯赏月人们惬意的脸颊,将所有的城镇乡村撩拔得心旌摇动,沉浸在一派激情亢奋中。

  禁锢了太久的身心,一旦打开了枷锁,瞬间迸发出来的巨大能量,犹如决堤的湖水,奔腾着,呼啸着,冲刷着残留的沉渣墨迹,一泻千里,不再回头。淡淡的春味将圆月洗涤得格外明亮,洋溢着青春笑脸的男男女女,牵手沐浴在幸福的爱河里,把三年来的压抑和积蓄尽情地释放。

  香气四溢的元宵,盛满开年的新鲜和甜蜜,在升腾的烟花中把一个个希望开启。久宅在家的人们,已经逐渐消除了疫情肆虐的阴影,纷纷走出户外,踏青游玩,放鸢嬉戏,呼吸着清新,陶醉于春意,绘制着祥和,分享着快乐。

  知春的柳丝、悄悄的从睡梦中醒来,开始了梳洗打扮,已准备为自己穿上淡淡的绿衣。鸭子徘徊在河的岸边,多想啄开河水上那一层薄薄的冰面,与鱼儿玩耍,痛快地洗浴。地里的麦苖,伸伸腰肢,打着呵欠,新的嫩芽已然冒出,迎接着阳光温馨的洗礼。

  立春遇上了元宵节,宛若小伙子邂逅了少女,热烈碰撞阴柔,希望充满了光明。年转身而去,街上又是车水马龙,假日过后,上班的人们,互相传递着新春的祝福和问候,到处是崭新的,就连空气中也裹夹着舒畅和如意。红红的灯笼、春联诉说着一家一户过年时的喜庆,记录下了阖家团圆的幸福感动。连日来的气温回升,万里晴空,艳阳高照,到处一片明媚。公园里,身穿新衣的老老少少,悠悠而步,边走边交流着大事小情,一脸的自然,一身的轻松,与年前的那段苦不堪言的时候判若两人。

  元宵节,是春节之后又一传统的民族盛大节日,它历来以红火热闹而著称。三年间,这个节日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失去了该有的热烈喧闹的情景,留下了无法弥补的遗憾。相信今年在春的涌动下,月亮会更圆,灯火会更红,一切会重新回归正常。

  春回灯火月圆夜,

  千家升平万户歌。

  玉兔呈祥温疫去,

  花开富贵福禄多。

  重抖精神登高山,

  再提丹田泼新墨。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圆圆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读书感悟

    查看更多读书感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