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感悟

祠堂里的读书声

作者:美文苑   发表于:
浏览:64次    字数:2596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8889篇,  月稿:3

  吴云波

  我家河对面有一处景家祠堂,它是清朝留下来的古代建筑,青砖碧瓦,飞檐翘角,龙凤坐脊,双狮奠柱。祠堂坐落在兵山顶下,背靠玉皇庙,面朝毡帽山,周围一片古柏森森。据说过去的庙宇或祠堂,都是建修在风水宝地上,这话大约是真。就说这景家祠堂,看上去就显得威武、森严,很有一些祥瑞之气。

  1948年之前我们这里属巴中县花溪乡辖。是年建立平昌县后,这里尽管仅一溪相隔,却是两个县的区域了。然而,这并不影响两岸人们的来来往往,尤其是我的亲属大部分住在河对面,所以凡走亲访友,都要路过景家祠堂。新中国成立后,祠堂作为族里公产收归政府所有,从此这里就成了当时的巴中县花溪乡兵山村的村级小学校。最初这里招收了多少学生我不清楚,而到我懂事的20世纪60年代,这里共有一至四年级四个班,每班40个左右的学生,即人们常说的初级小学就办在这里。虽说过去的祠堂修得算是宽敞漂亮,但一下容纳一百五六十个学生,加四五个教师,还是显得拥挤不堪。

  今天之所以说说祠堂的事儿,是因为我的启蒙教育除了得益于父亲教我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以及几个姐姐教我读写了一些汉字外,再就是得益于从祠堂传出的朗朗书声。因为隔溪相望、距离特别近的缘故,祠堂里老师和学生的一举一动,基本上都看得清楚。读书、唱歌的声音,听起来更是近在咫尺。常常老师在河对面祠堂里给学生讲课,我在河这面无论是劳作,还是闲暇,都能免费受到教育。说是免费受到教育,倒不是在乎那时每学期一元多钱的学费,而是有最大的方便与幸运,即不受老师的管束。你讲你的,我干我的,愿听就听,不愿听拉倒。然而话虽这么说,可人长的耳朵,就是用来听话的,所以很多时候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觉不自觉就被河对面祠堂里老师讲课的声音俘虏了。比如20多个拼音字母,我就是在割草、放牛、捡柴时渐渐听熟了。至于学汉字,因为早先我就在几个姐姐的指导下,会认、会写“日月水火,山石田土,人手足,口耳目”等,所以河对面祠堂里老师讲课,我便易听易懂,几乎不用什么功夫,就在耳濡目染中熟悉了小学初年级的课文,包括当时的算术。特别是对初级小学要求熟记熟背的写字歌,几十年后我还能够倒背如流。许是这诸多原因,到我正式上学读书时,便不需老师怎么教我,我的成绩就在全班名列前茅。学校见我对一至四年级的语文、算术大部分都已经熟悉了,对不懂的地方稍加指点,就能心领神会。于是一年级读过,就让我跳级读五年级。

  这,应该说就是河对面的朗朗书声让我在天长日久中受到了教化,于是我对这座祠堂充满感情。年纪稍大了,懂事多一些,就常常萌生想进祠堂去看看。加之,大凡走亲访友,我都要从这座祠堂旁路过,对在祠堂任教的老师,也就慢慢熟悉了。因而我常相约几个小伙伴,选择星期天到祠堂去耍。老师见是外县去的小朋友,对我们便非外热情,主动把足球、篮球、乒乓球拿出来,让我们任意玩耍。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在这里任教的老师很辛苦。由于学生比较多,祠堂的前殿正堂、左右耳房都作了教室。学生的课桌、坐凳,都是群众上山开的条石,安放而就。老师没有宿舍,只好等学生放学后,再放几张木板在“课桌”上,然后铺上被子,四五个老师就在那里将就过夜。煮饭没有地方,就在祠堂的后殿打了一眼简易的柴灶,捡些枯枝树叶,燃火解决一日三餐。祠堂的后殿本是景家族体供奉祖先的地方,那里安放着一块高大的墓碑,整天就享受着老师们一日三餐的烟熏火燎。在这种条件下,却没一个老师有什么怨气,反而对教学工作认真负责,生活得很有乐趣。他们还常对景家祖墓石碑开玩笑说,请你享受一下如今的人间烟火吧,我们正在为培育你的子孙后代竭力呢。

  就这样,祠堂里总是洋溢着欢悦的气氛。从那里传出的雅嫩歌声,更是常常激荡在巴中、平昌两县相交的深沟峡谷。我听到的第一首歌就是:

  戴花要戴大红花,骑马要骑千里马。唱歌要唱跃进歌,听话要听党的话。

  这首歌是20世纪60年代在小学生中很流行的歌曲。到了70年代,《浏阳河》的歌声几乎每天都要在学生中唱几遍。上课、下课、放学这几个时段,或者学生上学、放学走在路上,都要唱“浏阳河,弯过了几道湾?几十里水路到湘江?江边有个什么人?领导我们向前进?”

  许是当时歌曲较少,许是老师和学生的偏爱,反正好几年时间,每天都要听学生们唱几遍。几十年过去了,至今想起来还是那么清婉悦耳。一至四年级的学生,最初都是老师教一句,学生唱一句。因为缺乏音乐器材,老师就拉二胡、吹竹笛,作为音响伴奏。尽管不够洋气,但效果还真有些出人意料的优美动听。后来大家都能熟记熟唱了,所以《浏阳河》的歌声,是我们这山沟沟里在那时经常听到的一种天籁。

  到了70年代末,随着学生的连年增多,祠堂实在不能容纳那么多学生,只好决定拆掉祠堂,另选新址,建设新的校园。在大集体生产期间,参加建校的群众只记工分不给钱。加之山里不缺石头,人们就地取材,所以尽管一所具有六间教室,四间教师宿舍,以及办公室和厨房这么大的面积,其墙壁全部是用石条磊就,还有宽广的学生操场,建成后却基本没有花钱。因为石头是群众开采,木料和瓦有祠堂拆下的材料,不足的又就地取材,砍树、烧瓦、平整操场,样样都是群众干。不多功夫,一座新校园就在祠堂附近建修起来了,坚固、结实、宽敞、大方,与那古老的祠堂相比,简直是别有洞天。老师、学生一下在这么宽敞明亮的地方读书学习,其愉悦的心情不言而喻。从此教书的更加认真负责,学习的更加刻苦努力,一时间真是盛况空前。后来又经过“普六”“普九”的修葺完善,一所美观、漂亮、达标够级的村级小学当之无愧。

  光阴有如白驹过隙,几十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前几年我刚回故土那阵,许是触景生情的原因,竟突然想起当年从祠堂传出的朗朗书声,给自己带来多少裨益,为重温一下昔日的感受,便踱步到河对面的校园……

  可不料偌大一座校园,只有一个教师,三四个学生。问其原因,答曰:随着时代的变迁,山里的老百姓都厌倦了农村生活,大都在场镇和城里买了房子,迁走了。没有迁走的,也外出务工,顺便把孩子带到了外地,所以在村里读书的小孩寥寥无几。听了此言,不由叹了一口长气。但那时还好,不管怎样还有一个教师,三四个学生。转眼功夫现在一个学生也没有了,偌大的校园,空无一人,联想到当年在祠堂办学的简陋、艰辛,却常年传出朗朗书声;再想起乡亲们为改变办学条件的那股热情,那股干劲,以及校园迁址后的盛况,不由让人浮想联翩,感慨万千。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读书声 读书 祠堂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美文苑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读书感悟

    查看更多读书感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