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格言

祠堂

作者:余善秋   发表于:
浏览:176次    字数:2389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8886篇,  月稿:0

  祠堂,在我的记忆里,它是一所学校。听老人讲,祠堂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改为学校的。村里绝大部分人都在这里上过学,我在这里也有一年的求学经历,后来便转到邻村的小学了。祠堂办学一直持续到上世纪末,因校舍破旧、生源少,才停止办学。

  祠堂背靠一座小山丘,山势逐渐放缓,在平坦之处建起丈余高的四合院。它的前面地势平坦,颇为空旷,有一片开阔的稻田,是村里主要的“粮仓”,被人们称之为“坝上”,这也是丘陵地带少有的。夏日里,清风徐徐,碧波荡漾,空气里飘散发着淡淡的禾叶清香;八月,稻子熟了,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田野里一片金黄,在阳光的照射下,黄得发亮,亮得耀眼。冬日里,田里灌满了水,一块块田犹如一面面镜,把祠堂、大柏树、竹林以及天上的白云,统统揽入怀中。门前弯曲的石板路,穿过稻田,沿着院落,通向古镇,肖溪河从祠堂的右侧顺势缓缓而下,在不远处流入浩浩荡荡的渠江。人们都说祠堂的风水很好,青山环绕,碧水映带,能庇佑子孙兴旺、家族兴盛。

  祠堂分三级,由低到高渐次排开,大门呈外“八”字状,有两扇厚重高大的木门,门前的半圆形石板地坝颇具特色,整体建筑风格和其他民居大致相同,条石筑基、巨木为梁、粉墙黛瓦、飞檐吊角……进大门,穿过堂,拾级而上,是一块长方形青石板地坝,再往上便是正殿。正殿高大、宽敞,几根合抱大小的圆木撑起硕大的房梁,柱子底部圆形石墩镌刻着飞龙图纹,唯美精致。正殿正对着戏台,木质栏杆上还有残缺不全的人物浮雕。据说,这些浮雕雕刻精美,体现了那个时代民间工匠的最高水准,也是祠堂最为传神的地方,不幸的是,它们在“破四旧”时被摧毁。以前,正殿有神龛,供奉着祖宗的牌位,还有一些石雕神像,每逢清明,家族的男丁便聚集此地焚香祭祖、祈福纳祥,还会备上酒席,这也是一年中祠堂最热闹的时候。正殿是家族议事的重要地方,族老们在这里商议家族大事、调解邻里纠纷,以及惩处那些违反族规和破坏公序良俗的族人。据说,正殿的木板墙上刻了许多字,详细记载了修建祠堂时捐款捐物的情况,现在还留存有两块。到了后来,不知何时,这些刻有文字的木板都拆除了,镶嵌了条石,没有精雕细琢,墙面凹凸不平。左右厢房分上下两层,木板楼、木格窗,走在上面咯噔、咯噔作响,底层后来改为了教室,二楼阁楼的采光不好,门窗紧闭,少有人进出,对我来说一直有种神秘感。

  祠堂改作小学,有五间教室,四个年级和一个学前班。教室布置简单,没有讲台,木头架上支着一块大黑板,一张高脚的长方桌上摆放着粉笔、黑板擦和一根长长的竹条。竹条一般有二指宽、两尺长,这既是老师的教具,也是戒尺。学生的课桌是长条桌,坐的是长板凳,两人共用。教室的两侧下面或石墙或木板,上半部分则是由长木方做成的栅栏式窗户,这样一来教室里易采光、易通风,夏季倒还凉爽,入冬后,浓雾挟裹着寒气,漫进教室,冻得一个个脸蛋通红,腿直哆嗦。窗户的空隙大,教室里的一切都能从外面清楚地看到,大人们下地干活,路过时顺带瞟一眼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哪家娃儿在课堂上搞小动作、玩纸牌,被罚站了、挨批评了……还没等放学就会传到家长耳朵里,那回到家就得挨骂挨揍。祠堂场地宽、坝子多,足够孩子们嬉戏追逐,大家经常玩一些如跳绳、打纸牌、滚铁环、斗鸡等游戏。祠堂后有一大片竹林,还有许多槐树,阳春三月,槐树上结满了一串串雪白的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捋一串塞进嘴里,嚼起来有一股香甜味。每到槐树开花的时节,孩子们都会争先爬树采摘槐花。

  祠堂历来都比较热闹,且不说这里有学校,就是门前的大道,也给祠堂平添了几分人气。以前没有公路,大道便是通往古镇的路。逢场天,那些背着背篓、挑着担子的赶场人,络绎不绝,绵延数里行走在大道上,或低声细语,或扯开嗓门开几句玩笑,沿着青石板,穿过竹林、院坝,最后消失在稻田深处。对于这些赶场人来说,担累了、走乏了,在祠堂歇歇脚无疑是一个最佳的选择。那时,祠堂有两家杂货店,一家在祠堂边上,一家在祠堂的大门内,店里主要销售一些日用品。杂货店的柜台有半人高,对外开有一扇小窗,店主在里,客人在外,隔着柜台传递货物。多数时候,是客人站在外面,依靠着柜台,和店主闲聊。有时,也有客人向店主要来一个碗,买二两酒和一些花生、胡豆之类的小食,在柜台前吃起酒来,这样的场景,颇有点鲁迅笔下咸亨酒店的味道。

  后来,学校停办了,杂货店也相继关门,偌大的祠堂,由于缺少照料和维护,一度成为危房。有人曾提出把祠堂变卖了,遭到村民的强烈反对,理由是祠堂是祖辈们捐钱捐物共同出钱出力修建的,是一个家族的精神传承,不能说卖就卖。

  每次回老家,我都要去祠堂看看,明显地感受到祠堂老了许多,像极了一位年迈体衰的耄耋老人。祠堂的正殿、戏台堆满了柴草,部分柱子和横梁长期遭受雨水浸泡,摇摇欲坠,部分墙壁濒临倒塌。

  其实,祠堂的年代并不久。前些年,我在翻阅族谱时读到一篇《创修家祠碑序》,写到祠堂修建于1911年,并记载了修建祠堂的始末。文中这样写道:“虽然衣食既裕,礼义当兴,春秋之典,祖庙宜修,于是合三大族,于公所公同酌议量,提三大族清明会集款买房屋购材料,彼任其劳,此任其怨,贫者出其力,富者出其货,鸠工大作,寒暑无间,未逾年而成功告竣。歌台舞馆,轮焉奂焉,初未受亲朋一粒之赠,一钱之助,四方来观者,谁不称我族人才之盛,甲于各里……”如此规模浩大的祠堂,没有机械设备辅助,仅凭肩挑背扛,只用了8个月时间就建成了,足见当时族人之齐心,物资之充沛,家族之兴盛,即使在今天,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建成一座如此宏大的祠堂,也属少见。

  这几年,外出打工的、创业的年轻人,也很少回来了,他们或是常年在外,或是在外地买房,或是搬进城里去了……老年人也少,有的随子女进城了,有的永远地走了,人一年比一年少。

  如今,祠堂大门紧闭,似乎好久没有人来了,曾经的那番热闹劲,也一去不复返。(余善秋)编辑:郭梦涵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子女 祠堂 打工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美文苑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人生格言

    查看更多人生格言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