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格言

独愚子墓的来历

作者:陈薪   发表于:
浏览:92次    字数:2069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8886篇,  月稿:0

  □陈薪

  崖墓,俗称“蛮子洞”,指开凿于山崖的墓葬,流行于战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后世崖墓则十分少见。在前锋区观塘镇莲花村人和寨崖壁上,保存了一处民国时期崖墓——独愚子墓,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墓造型独特,内涵丰富,令人称奇。

  独愚子墓整体呈长方形,包括墓室、题刻、造像等,分布面积约60平方米。从上至下第一层为横题“独愚子藏骨处”,款“刘郁周题”;第二层正中为墓主夫妇二人的圆雕坐像,左为独愚子,身着长袍脚着靴,面容慈祥,右为独愚妇,坐像端庄文雅;坐像左右各开凿一墓室,墓门呈正方形,墓柱上施楹联,左右侧刻有自序,第三层为社会名人所撰题刻。

  墓主名姜心端,字肇初,1877年出生于广安三台人和寨(今观塘镇莲花村),以人多笑其愚者,自号“独愚子”,事亲孝、交友信,因排行老四,又称姜四老爷。初为秀才(州学痒生),后学史于同邑胡骏,学经于中江彭治平,平生崇奉宋明理学,后考入省立顺庆师范学校,回乡在官盛、三台开办教育,1921年任教于广安县立女子中学(广安市第二中学前身),课余在三台老家耕种农桑,直至1945年4月病逝。

  姜心端多年担任广安县立女子中学校长,为民国时期广安文教界著名人士,交往颇广。其墓葬题刻有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民盟创建者和领导者张澜题写的挽联“仁心虽未展,浩气竟长存”;有民国著名农学家周建侯题写的“独愚子藏骨处”榜书,有鲁迅学生、著名副刊编辑孙伏园题诗;还有刘郁周、唐静修、胡采芹、张英、马蔚森、吴舒文、藤荣安等当时社会名流名家题字。

  1933年,姜心端在老宅屋后的人和寨散步时,发现崖壁上有处天然小洞,于是出资购买此地,拟将该处开凿为夫妻二人死后埋葬之所。1938年,姜心端聘请工匠开凿石洞扩建墓室,并约请好友周建侯等为其题写墓志、挽联等。1945年姜心端病故后即安葬于此。从题刻《独愚子藏骨处自序》中,可以看出姜心端采用崖墓安葬自己的心迹。

  1938年夏天,姻弟胡采芹听说独愚子在开凿崖墓,笑着问到“姜兄莫不是要效仿那宋国司马桓魋(tuí),为自己开凿石棺椁,以图求肉身不朽?难道你就没有考虑到后世人发掘你的墓地,暴露你的骸骨吗?”姜心端回答“不是这样的。我们人呢,不能只有生没有死,人死后,魂归于天,魄降于地,骸骨化成了矿物,既然这样,又何必担心骸骨暴露呢。”

  姜心端还告诉胡采芹,宋代大文豪苏轼曾说过,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若从事物不变的一面来看,那么事物与我们人类都是无穷无尽,永远长存的;若从事物变化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每一刻都在变化。天地尚在时刻变化中,又何况区区骸骨,能保其万世不朽吗?

  “古人所称谓的不朽的人,是指以德参天地、师表万世之人,或者是吐词成经、垂训将来之人,或者是功在当时、泽被生民之人,这些才能称之为真正的不朽者。”姜心端说,至于骸骨,块然一物,从未听说过有不朽的。纵然骸骨它不朽,那它对于世事又有何裨益呢?

  胡采芹又问“如此,那么你去山崖开凿崖墓是何原因呢?”姜心端答道:“天覆盖万物,地承受一切,人居于其中,必须修行自己的德行达到天地之境,才无愧于为人。像我年纪超过60岁了,没有一言一行是可以拿出来自信的,虽然我仰慕圣人哲人,却身体力行上没有去做到;虽然授课30余年,教授学生众多,但也误人子弟不少;虽然在政府财经救灾部门担当职务,但对于社会也没有作出什么贡献。像我这样的人,对这个世道有什么益处呢?”姜心端说,既然我生不能有益于国家人民,死后若又隆重地修建墓地,必定侵占群众田地,妨害大地生物,使人们不能得以衣食满足,这是我不能忍受的。

  胡采芹又问:“你既然开凿崖墓的目的是为了不妨害生物,这点我可以理解,但是埋藏之道众多,不一定要用崖葬的形式。我曾经听说佛教崇尚火葬,身死则火化其躯壳,我们国家其他地方也有深葬之道,死则深埋深土中,对于生物也是无害的。现在你不用火葬、土葬,非要用崖葬,这是为什么呢?”姜心端回答道:“火葬是佛教传统习俗,我学儒家,徇周礼,火葬当然不是我想要的,也是我的儿孙们不忍心的。深葬虽然是我们国家以前的习俗,但也不是我所愿意的,因为我怕我的后人们,在春露秋霜后找不到我的墓地,于是就舍弃火葬土葬,选择了崖葬。一来可以满足我不妨害生物的心愿,二来遵循子孙再三的请求,没有别的意图。”

  从姜心端的自述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有高尚的人生理想、道德情操和远大抱负,却遭逢乱世,不能实现,看透社会纷乱本质却无力改变,看到官场腐朽不愿苟同,便投身教育,以改变国人意识为己任。姜心端属于旧时代广安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爱国爱民,却又无力救世,寄希望于从事教育启迪世人,重视礼仪气节,即使身消于世也要走一条不同的道路,体现了自己破除旧社会,开创新天地的期盼和决心。一言以蔽之,独愚子非愚也!正如周建侯为其所题律诗“莫说生前无益事,十年女学好师模。云龙凤虎思兼善,雾豹冥鸿见独愚。”

  如今,莲花山依旧耸立,涌溪默默流淌,历经70余年风雨,独愚子墓仍矗立崖壁,注视着故土。也许那位饱经沧桑而又一直默默奉献的独愚老人,看到如今的山河升平、稻田花香、安居乐业、民族复兴,可以如愿矣。编辑:卢泠氚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独愚子墓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美文苑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人生格言

    查看更多人生格言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