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格言

御临河小三峡

作者:张大斌   发表于:
浏览:117次    字数:1330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8886篇,  月稿:0

  □张大斌

  大明王朝有一场著名的战事,靖难之役,其实就是叔侄之间争着当皇帝。老谋深算的叔叔算无遗策,毫无悬念地坐上了龙椅。然而,丢了江山的建文帝却玩起了人间蒸发的把戏,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搞得龙椅上的朱棣寝食难安心虚不已。从此,在朱棣的朝政,便分明暗两条线索推进。明线是朱棣不遗余力地打造他的铁血帝国,暗线则是到处寻找建文帝的下落,让靖难之役心存余悸。那朱棣是何等强悍之人物,居然至死也没有找到侄儿建文帝的下落。大明江山如此之辽阔,藏一个人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只是这个人太特殊,哪个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呢?

  但这个人就是没让不可一世的朱棣找到,却在民间留下诸多历史传说。四川邻水县御临河小三峡,就是传说中的建文帝藏身之所。

  我个人觉得,这个传说可信度还是有的。

  邻水境内三山横亘,二水蜿蜒。山暂且按下不表,先说水。县志上说,有水叫大邻水和小邻水。可后来,大邻水还叫大邻水,小邻水却不叫小邻水,叫御临河。御,特指一个身份极为特殊的人。御临,就是这个特殊身份的人光临了。但这绝非空穴来风凭空杜撰,保不准这事是真的。查县志看看,你就能明白,这个特殊身份的人为啥会御临?因为他的老师杜天官杜景贤是御临镇人氏。

  明朝“杜天官”杜景贤(1347年-1440年),生于邻水县御临镇,明太祖四年 (1371年)中及第进士。之后,升授两京监察御史。后因朝廷内乱,辞官归乡,隐于龙门滩(今邻水县御临镇松柏滩),开办学堂,修建粮仓,服务百姓,主持修建观音寺庙。如今,学堂与粮仓遗迹以及部分石刻尚存于世。老师爱生如子在这里得到很好的佐证。惶惶如丧家之犬的建文帝逊荒于此,老师绝对不会见死不救,哪怕有杀头的危险!这是建文能来邻水的前提。

  光有前提还不够。这里的山水却是别处难寻的奇妙之地。在杜天官的家门口,有一个阴森的峡口,原来叫白龙峡,现在叫御临河小三峡,都是因为建文帝藏过身而改名的吧。

  邻水的三山,西山华蓥,中山铜锣,东山明月。从铜锣山深处蜿蜒而来的小邻水,流到御临镇境内的铜锣山,却横竖不让过去。小邻水便以岁月为刀斧,以柔克刚,日夜砍伐,竟削石如泥,不知几世几年,终于将铜锣山砍断,入长江而奔向大海。

  那被劈开的山体,形成三个U形峡谷,即老鹰峡、仙山峡、白龟峡。峡高百丈,壁立千仞,俯仰皆惊心动魄。老鹰峡中,鹰嘴状巨石紧贴江流,丛生于崖边河岸的慈竹疏密有致,苍翠欲滴,风姿卓绝,如仙人丽影;仙山峡秀峰迭出,崖上山花烂漫,巨藤古蔓,如丝如绦,倒悬峡中;白龟峡青峰夹岸,林壑优美,百鸟戏于林,彩蝶舞蹁跹。更为奇特的是,峡中半壁有一洞,遇涨水时节,河水从洞中飞奔而出,如白龙过江,故名白龙峡。我曾多次泛舟峡中,亲身感受到这方鬼斧神工的水土确有长江三峡之奇妙,名之小三峡实不为过也。

  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如此僻静之处,皇帝也是鞭长莫及的吧。遥想当年建文师徒泛舟峡中,没有了追兵的惊恐,且看绿水青山倒映峡中,环环相扣,相映成趣,虽偶有飞禽走兽,亦不免心旌荡漾,怡然自得,这不正是落魄之人难得的疗伤之地吗?

  人都有寻幽访古之癖好。皇帝去得,我为啥去不得?御临河小三峡作为一方风景名胜,正日益成为旅游爱好者的打卡之地。那就让建文帝的踪迹,成为我们出发的向导吧。

  编辑:李玉朗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三峡 小三峡 小三 御临河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美文苑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人生格言

    查看更多人生格言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