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散文

糯糯甜甜的元宵节

作者:哈哈   发表于:
浏览:290次    字数:5000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176篇,  月稿:0

  俗话说:“吃过十五元宵饭,敞头去大干”。只有过了元宵节,年的气氛味道才渐趋淡下来,只有出了正月,年味才算萧然已尽。此期间,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人们时时沉浸春节的祥和气氛中。城乡一派节日生机,处处洋溢着喜庆的快乐,人们走亲、访友、拜年,结伴旅游观光,互动娱乐,享受着春节家庭团聚带来的喜悦,也将传统的年俗文化演绎到极致。

  春节已过,但热闹的年味儿并没有戛然而止。大街小巷,道路两旁整齐悬挂着的一排排红灯笼、大红“中国结”装饰、公园里熙熙攘攘悠闲踏春的人群、各地踊跃开展的民俗文化活动,将传统的中国年渲染的异常喜庆。

  正月十五闹元宵,更是将年俗文化推向高潮。在城市公园观灯展、猜灯谜、各种文化演出精彩纷呈;在乡村,更是一派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传统的赶庙会、扭秧歌、踩高跷、跑旱船、唱大戏、舞狮子等节目热闹非凡;新时代气息浓郁的乡村游,也成了元宵节期间,人们非常热衷的好去处。随着乡村振兴脚步的加快发展,越来越多的特色乡村美食、民间传说故事等被挖掘出来,打造深厚的文化底蕴、传统特色浓郁的典型样板,成为一颗颗点缀在时代画卷里精彩亮点。

  身处春节热闹喜庆的节日场景,脑海中常常浮现出一幅古旧的画面,在不曾泛黄的记忆里,那些曾陪伴过童年、少年的时光点滴。记得小时候,渴望过年的心情是那么强烈,穿新衣、吃美食、放鞭炮,似乎成了那个年代小孩特有的诱惑。民间有一句俗语“小孩盼过年,大人忙做田”,这是那个年代真实生活写照。大年初一穿着新衣裳,大人给小孩压岁钱,寓意小孩岁岁平安;年初一开大门,隔着门缝挑着竹竿放起的鞭炮,噼噼啪啪响彻天空,成群结队上门给长辈、亲戚拜年,互祝新春吉祥;大年初三,由村上的海报指南,观看村与村的精彩篮球比赛,看唱戏,听说大鼓书,那场面人山人海,里三层外三层;有村庄大、人口多的家庭,由长辈将四方大桌摆放正堂中央,先由长辈做东先推牌九,同姓氏晚辈纷纷上桌压钱,推家若赢得钱,在场未参加大人小孩均得一份“头子”,此画面成了别样的清晰记忆。

  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民间素有“小年”之称,这不仅是年的终结,更是体现传统文化魅力,且有着悠久传说的节日。相传在远古时代,天庭的一只神鸟被人间猎人射杀而亡,天帝由此迁怒世人,准备在正月十五这天放火焚烧人间,后来人们得知消息,群策群力应对,决定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内,家家户户挂红灯笼、点鞭炮、放焰火,以迷惑得令下凡放火的天兵,从而逃过劫难。后人用挂灯笼、点鞭炮、放焰火的形式,纪念新的一年第一个月圆之夜——“元宵节”。

  少年时代,对于“元宵节”有着极其深刻的记忆,除夕、元宵之夜手中打着点亮的纸灯笼。那时候,小孩没有更多的节日玩具,灯笼上面贴上“欢度春节”“元宵节”或红双“喜”字,便是乡村小孩子们心爱的节日礼物。灯笼外框用竹蔑编作支架,外面用白纸糊制而成,集市上有卖,能工巧匠可以自制,灯笼形状各有差异,显示出不同的生肖图案,底座中间有小铁片做成的蜡烛托,放置点燃的红蜡烛,用一根小竹竿将灯笼上方的细铁丝缠绕挑起,一个氤氲着朦胧光影的灯笼熠熠生辉。一时间,灯笼上的图案被灯光一一渲染,在地上晃动成魅惑的影子,一群小孩夜晚在村口、巷尾或街头上走来走去,炫耀着各自的灯笼,成为元宵节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

  当然,除夕或正月十五元宵之夜打灯笼,还有一句谚语:“三十晚打灯笼——照旧(舅)。”

  过去的乡村,春节、元宵节到来临,若能买到一盏自己喜欢的灯笼,可以与小伙伴们互相炫耀、玩耍,在那时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当然若将灯笼玩坏了,蔑卡还另有其它用途,等到春夏之初,用线拴住蔑卡穿上蚯蚓,去水塘、小沟里钓泥鳅作饵耳,将钓来的泥鳅,用家乡的手工挂面煮上一锅泥鳅面,这道菜是家乡餐桌上必备的特色佳肴。

  据史料记载,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代,唐宋时得到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各地灯会活动已经达鼎盛。

  家乡洋蛇灯产生于肥东包公镇的大邵村,相传元明之交大邵村的邵姓婆媳为躲避元兵而藏身山洞,元兵发现两人后欲图不轨,此时一条数丈长的白蟒飞下山崖,惊散元兵逃遁,婆媳因而得救。90天后,媳妇生一下一子,取名“思明”,当思明18岁时,母亲告之其事,邵氏家人认定巨蟒是“东海蛇神”,为感念其救命之恩,逢凶化吉事件,思明遂扎小洋蛇呈上香案祭祀。明正德三年(1508年),邵思明第六代孙邵从富始创洋蛇灯,玩耍祭祀。村上人将扎成蛇灯,取名“洋蛇”,意指巨蟒为海洋中的蛇神。由此开始,洋蛇灯在大邵村的邵姓族人中世代相传。

  洋蛇灯制作工艺复杂,有一整套绑、扎、凿、勾、翘、压、衬的方法,通过老艺人的口传身授加以传承。蛇身以竹篾扎成鳞状,外蒙白布,不绘鳞。夜间燃点时,蛇腹内烛光照耀,白布上出现鳞纹。蛇眼也用蜡烛点亮,看去活灵活现,气足神韵。在大邵村,每过18年才会将灯取出玩赏玩一次。初玩时只有几节,每次玩赏都要增加一节,每节长1.6米,目前洋蛇灯长度已经达到104米。

  洋蛇灯表演中有“长蛇出海”“走径折”“摇大车”“四蟒翻身”“盘宝塔”等舞蹈动作,以锣鼓和民间礼炮“三眼铳”伴奏,主要乐曲有“长槌”“十番”等。现在,洋蛇灯已成为大邵村居民欢庆元宵节的一项重要活动,独特的舞蛇表演别具魅力,深受城乡人民的喜爱。

  玩洋蛇灯是一项重体力劳动,一场下来,时间长达三五个小时,表演者年龄大都是18岁、25岁、30之间的男士,他们年轻力壮,精力充沛,消耗体力特别大,表演一场中途不能停歇,过去没有干粮携带,唯有“试灯粑粑”吃后才是硬货,故从明清时期开始,肥东乡村流行正月十三、十五元宵节吃“试灯粑粑”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民俗文化展览、文化小镇、乡村美食、传统庙会等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丰富国人春节、元宵节文化生活大餐,也带给人们一种古朴与现代交融、传统与文化并重的思维和视觉冲击。

  俗话说:“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时在于晨”。记忆中那些带着画面渐行渐远。元宵佳节后,人们将精力投入到学习、工作和生产之中,渴望新一年风调雨顺,家人幸福安康,幸福才会清晰地涌上心头。那时光里的回忆,带着往昔岁月的欣喜与回味,埋在记忆深处,不经意间忆及,依然馨香满怀。

  近年来,提倡低碳生活,绿色环保,综合治理大地空气污染,春节、元宵节燃放爆竹、烟花活动也逐渐取消。城市乡村一片宁静、沉寂,记忆里的元宵节充满美好的回忆,如今的元宵节,依然会成为未来日子里的美好回忆。社会在发展进步,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科学信息化的春天来临,任何事物都遵循着一定规律在更新和改变,或许今非昔比,但传统元宵节的习俗将亘古不变,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期盼,将一如继往开来。

  哦!糯糯甜甜的元宵节。

  元宵佳节话“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元宵节习俗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仍是中国民间最重要传统节日之一。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习俗的形成有一个比较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所谓的开灯祈福,通常在正月十三试灯,十四起灯,十五玩灯,十六圆灯。十五日夜为“正灯”,民间要点灯盏,又称“送灯盏”,以进行祭神祈福活动。历史上自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习俗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汉明帝永平年间,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不断扩大,后来,由于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南北朝时,元宵节张灯渐成风气。唐朝鼎盛时期,中外文化交流更密切,更广泛,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及民间。从唐代起,元宵节张灯即成为法定常态化。

  正月十五吃元宵,中国由来悠久。到了宋代,民间就流行一种元宵节时吃一种食品“浮元子”,后称“元宵”,还加上美其名曰“元宝”。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这一天,人们闹花灯、燃焰火、放鞭炮、舞狮子、划旱船、踩高跷……欢度元宵佳节,而且家家户户吃“元宵”。

  元宵又名“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据传说,陕西民间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食,或油炸,寓意“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说起“元宵”的来历,民间还流传一段美丽的传说。

  汉武帝时,朝中有个神奇人物叫东方朔,诙谐幽默,智慧多谋,心地善良,人称“智圣星”。有一年冬天,长安城接连下了几场鹅毛大雪,东方朔奉命到御锦花园给皇帝折梅花。他刚走进园门,突然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欲投井自尽。东方朔立即向前将她扶起,因为何其故。宫女说:“我叫元宵,家有双亲及一个妹妹。吾自从进宫后,我再也没有见过家人。每到过年,我倍加思念亲人。觉得自己不能在父母跟前尽孝道,真是生不如死,便想一死了之。”

  东方朔听后,深表同情,并告诉她说:“我一定设法让你和家人团聚。”元宵听后,遂放弃轻生的念头,回到宫中,等待与父母妹妹团圆。

  有一天,东方朔独自出宫,他来到长安街上,在闹区摆了一个占卜摊(算命)。这时有不少人前来求他占卜卦吉凶祸福。不料,每个人占卜的签语都是一样:“正月十六火焚身”。

  消息传开,人们议论纷纷,一时人心惶惶,大家陆续前来向东方朔求问解救办法。东方朔慢条斯理地告诉大家:“正月十三傍晚,火神爷派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奉旨火烧长安城,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皇帝想法去解救。”

  说完,东方朔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从地上捡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太监立即禀报给皇上。汉武帝接过红帖,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武帝看后大惊,急忙请东方朔解读红帖。东方朔沉思良久,然后对皇上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宫女元宵不是经常给您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正月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

  汉武帝听后,十分兴喜,立即传旨按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到了正月十五,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大声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循声寻找父母,终于和亲人团聚了。

  人们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安然无恙。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今后每年的正月十五,家家户户做汤圆供火神君,同时,正月十五全城一律挂花灯,放烟火。宫女“元宵”手工精巧,她做的汤圆最好吃,于是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正月十五这天就叫做元宵节。

  当然这是民间的传说故事而已。人世间万家灯火盛盏,元宵节团圆相聚才是普天下民众的福兮!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民族众多,不同的地域孕育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各地元宵节风俗略有差异。元宵节除了吃“元宵”(汤圆),在我们家乡素来有吃“试灯粑粑”的习俗。如今,肥东长临河将200多年前古街修建如旧,有博物馆、保存完好100多年邮局、有吴邦国家旧居等,有古老的传统美食文化。大街小巷,长年有设摊摆点卖“试灯粑粑”,玩兴致的游客常常来此逗留,当问津师傅粑粑的材料及馅的来源,以及手工烹饪方法,有关粑粑历史传承、民间传奇故事,一番问津交谈,临走时,捎上10个、20个、30个,甚至更多回去品尝或馈赠亲友。他们或许还没有意识到,这些粑粑曾经的沧桑岁月,也是淮军将士们奔赴沙场随身携带干粮之一。另外,正月十五肥东玩龙蛇灯,这是一项重体力劳动,一场玩下来,长达三五个小时,表演者年龄大都是18岁、25岁、30之间的男士,他们年轻力壮,精力充沛,消耗体力特别大,表演途中不能停歇,过去没有干粮携带,唯有“试灯粑粑”吃后才是“硬货”,故从明清时期开始,肥东民间乡村流行正月十五元宵节吃“试灯粑粑”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为“元宵节”增添一道古老的风俗色彩。

  元宵佳节话“元宵”,吃“元宵”(汤圆)、“试灯粑粑”,生活团团圆圆。常聚聚保持最佳状态,健康快乐,幸福平安!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元宵节 元宵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哈哈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2022-02-15 19:20
    酱油
    读作者文章,了解元宵节玩灯笼,吃元宵以及十三吃试灯粑粑背后的故事,趣味盎然,增长知识。
    来自·福建省福州市
    回复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节日散文

    查看更多节日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