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散文

2022年,你仍是我们屏前的风景

作者:莉莉   发表于:
浏览:38次    字数:3052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140篇,  月稿:0

  又值新旧之交,我们在一起又走过了一年。

  2021年,因疫情而却步,临时取消了赣鄱专栏的年度会议和“第二届浣花文学奖”线下颁奖仪式及采风,编辑部与作者、读者之间基本是通过邮箱进行衔接,隔壁读你。但从古至今,物理距离从来都阻碍不了心的交流。江南到陇头隔着千山万水,旧时车马慢,“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文学见证了旷世决绝、遗世独立的高洁友情。

  《十月》杂志主编陈东捷说:“对于编辑来说,每一篇好作品都是一片独特的风景,编辑部犹如一个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是的,每位作者及每一篇作品都是我们屏前的风景,我们编辑为之惊叹、喝彩,欢喜、激越、忧伤。为让风景更加完美,也没日没夜地为之修饰。

  2021年,风景无限,可谓著作等身。

  文艺评论方面,评论在某种程度推动了阅读。香落尘外的作者在倡导阅读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以巴蜀专栏魏治祥和秋水翁为首的两位作家,在精读文学作品的同时,挖掘经典文学作品的现实意义,经典不是流行歌曲,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两位作者为此写出了大量的文艺评论。他们穿梭于文学作品和现实生活之间、感性和理性之间,寻找文字和人间的精神通道,魏治祥重读《咏而归》系列,语言诙谐又有重锤击鼓的强音;秋水翁《说红楼》系列作品庄重诚恳,均具有强烈的个人识别度。

  中短篇小说方面,欧阳斌的官场、乡土小说日臻成熟,构思匠心独运,体量短小但叙述从容自若,具有一定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可读性。殷国然的底层题材,小说在粗粝的叙事背景下对人性的深入探索也颇受关注。

  散文等非虚构作品百花齐放,风格各异。蔡应律的散文驾驭得炉火纯青,有小说和杂文的笔法,犀利中泛着温柔、老道深邃的思想穿透时代变迁的本质。秋水翁的故乡系列散文,道出了这个时代人共同的经历,走出乡土逃离繁重的农业生产曾经是一代人最初的情衷,而在城市遥望乡土,并非单纯对乡土的眷恋和强说愁的乡思,而是用文学反哺乡土,像美国乔·皮尔说的“大地所育,终归大地”,土地是一切生命的起源!草原作者胡马,算是年度杀出的一匹黑马,他的诗歌和散文,像草原的风,清新、自由,带着浓郁的原野气息。散文叙事能力很强,呈现特定地域的质地。尽管平台有很多作家都来自草原,但作品里有着深刻而鲜明的地域特色的却真的不多。胡马的《鸿雁》《草原上的干枝梅》《风吹过乌里雅斯汰》《艾力根,草原上的河》等系列作品具有很强的代表共性。《艾力根,草原的河》体量比较大,我读了三四遍。文章在夜里聆听一首歌中开始,写一场婚礼,宾客众多,其中写了草原的风物和习俗,自然引出一件平常而重要的事——厕所。在汉族人聚居的地方,厕所是兹事体大的事。草原牧民不浪费一寸草地来修厕所,牧民没说草对于他们多重要,只一句话“它不长草,不行”。艾力根河水像血液一样流经草原,作者的一字一句也似一条河流,背景粗粝,却无时无刻不流淌着一种神圣的虔诚的近乎神性的旨“草是牧民的天,是腾格里(神)”。当读完这篇文的时候,我大脑里突然发出一个信号:我们信仰的是什么?有没有一样东西时时刻刻挂在佛龛上,俯仰可见!若有,它是什么呢?我们日常有许多不可或缺的东西,但我搜索记忆时,一时之间真没搜罗到我们所有人像图腾一样崇拜的、清晰的聚焦点!《艾力根,草原上的河》,行文语言不激昂,却自始至终有一种震慑人的力量牵引着我。我想,这就是思想和灵魂的魅力。

  另外,张启超的乡土系列散文也很有地域特色。朱爱华、何晓霞和水秀玲珑,几年来,她们的章法和文章的思想性都有了质的飞跃,是专栏成长起来的最典型的几位作家。何晓霞作品里透出她的生活状态一样的随性、恬淡和写意,《沉默的大地》和《父亲》,深沉中有种近乎皈依的力量,可以说是她的代表作。

  诗歌方面,左右之间是近两年诗歌创作突出的作者,他的作品以深刻的生命体验和真挚的生活情感为基石,鲜明的个性语言朴实厚重,又不落入美词的俗套,在虚实处理上也把握得比较好。在古诗词方面,鹿斌(露白)的作品已经跳出了简单地对古诗词韵律格式的追求,从内容的深度和语言的灵气上,都日渐臻于炉火纯青。还有许多作者,也一直坚守在诗歌创作的路上,诗歌作者的灵魂是孤独的,但内心是丰盈的,无论从创作的辛苦方面,还是从精神的执着方面,都应该向他们致敬。

  当然,有些人在成长,同时,也有些人在放弃,这完全取决于作者本身。

  做文学平台6年来,我们不断思索、寻求开拓和创新的途径。文学的初衷是还原生活并传承一代人的精神文学思想。文学的初衷,广义上讲应该分创作的初衷和阅读的初衷。现任《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说“文学终归有利于世道人心”,这是创作的初衷也是阅读的初衷。而阅读应该是从一个人的孩提时代开始的,其初衷无非是在孩子剔透的心灵纸张上打下一个健康、阳光(这是真正的美)或感恩(即善)的精神底子。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花花世界,总有一些恒常的符合社会主流的审美标准不随时间的流逝而改变。比如真、善和美。文学作品本身没有使命感,但一定要有思想,没有思想的作品就没有灵魂。

  网络文学和新媒体受众群体庞大、参与的人众多,它正以绝对的优势推动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在经营新媒体和创作过程中,我清晰地意识到新媒体平台和网络文学作品最终还会以质量优胜劣汰,这对我们所有创作者和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抵接触过文学作品的人都读过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主人公费尔米娜18岁嫁给自己的丈夫。小说塑造的人物并非完美,相反,她身上有瑕疵,比如她放弃了曾经深爱她的少年郎转嫁给富裕的爵爷。但瑕不掩瑜,她依然有很多拥趸者,拥有超级多的fans,除了马尔克斯以文学的角度成功塑造了一个非神性的人物形象之外,因为费尔米娜拥有最重要的一个品质——善良。可见,社会主流的审美认知没有国界没有种族,也经得起时间的验证。

  什么是善呢?其本义是“像羊一样说话,有吉祥美好之义”。从利他性上引申为友好、赞许、擅长等义。除此之外,我以为的善应该还包括体谅、谦卑、尊重和布施。

  不论能量大小,我们尽可能让其发出光和热。比如传播真善美,看不见摸不着,在他人看来,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它却真正在布施良善。“不以善小而不为”,“小”水滴不断滴下,日积月累,力可透石;每日一个“小小”的善行,足以广结善缘。

  当我们长久致力于一件事,慢慢会发现,除了名和利之外,还有一种叫作“道”的东西存在,它让我们忽略日常的悲喜。你乐于布施良善时,会发现真正的快乐是建立在他人的快乐之上的。

  其实,从根本上讲,编辑与作者的目标是一致的。编辑成天对着电脑,阅读、校对、修改和排版,年复一年,寂寞地走过。编辑部的情怀和精力,是从祭坛洒向这个芜杂的文学时代的纯粹清露。每当与人论及编辑团队,都让我的眼睛氤氲出缕缕薄雾。

  没多少人会相信,这世间有无偿工作的人,我们也无须让人相信。站立久了,也站成了一段风景。尽管我们都没有责任和义务,但我们义不容辞地挑起了这个责任和义务,我将它称为道。

  寅虎即将敲开新年的大门。编辑部还在忙碌着审核、校对和编辑新年的稿件,我们是必须跑在时间前面的人,也是走在假期后面的人。

  “倒数声声天地响,腾星点点世人欢”。时间正在切入中国人的2022年,新的一年,我们将一如既往秉承推送精品、不厚老人不薄新人和致力于首发原创的办刊宗旨,力争将世间美好的风景,尽可能多地呈现给读者朋友。

  新年年年见,天涯意故长。

  在此,向《香落尘外》作者、多年来支持香家的读者朋友拜年,送上香家人真诚的虎年祝福!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风景 2022年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莉莉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2022-01-31 11:49
    黄小琴
    ……
    作者列数文章中的大多数我都读过,其中胡马的草原风,更是给身为草原迷妹的我带来了欣喜。自幼,听在巴音布鲁克架线的父亲回来说起草原,吃过父亲托人捎回家的牦牛肉干后,我就对神奇的草原情有了独钟。电影《狼图腾》展现出的草原风光,立体的在我心底增添了热爱。
    因为这些,我在文后留言“收藏不谢”。
    魏先生的文章,把琐碎的日常写的有趣至极,把《咏而归》写的似读文字就在了解圣人。
    秋水翁老师的《红楼梦》系列,让人想到一千个人读莎士比亚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他的关于“节气”的系列,让人于知识性间感觉到作者的“博大”。
    还有很多大家心目中共性“厚重,宽泛”,以及透出清新,自然,恬淡的作家。
    的确,在他们面前,我选择用“读”,“品”,“评”,“转”来发声。
    在这种沉默中,有人说“你看的那些都没用”。沉思中,有人说“你读的那些能给你带来啥?”
    忽然之间发现,懂,能欣赏文字间的美,是多么的幸运?能够用笔表达思想,该是多么的幸福?
    于是,热爱的东西怎能放弃?
    虽然有“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之说,但也许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
    属于哪种心自知。
    值此虎年之际,感谢香落的所有编者,以及以文传道的作者祝我们大家虎年大吉!虎虎生威!多出佳作!
    来自·福建省福州市
    回复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节日散文

    查看更多节日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