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散文

张杰民:故土情缘

作者:张杰民   发表于:
浏览:159次    字数:3097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99篇,  月稿:0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人不论走到哪里,不论贵富贫贱,都难忘自己的故土。

  地处豫东平原的沈丘,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也是我学习、工作的地方。在这片广漠的土地上,虽然没有伟岸的高山,没有起伏的丘陵,但它却承载着沈丘厚重的历史和我太多的记忆。我常常想起它的过去,目睹它的现在,憧憬它的未来,那份对故土的热爱永存在我的心灵深处。

  沈丘,古时称“寝丘”。有个成语叫“寝丘之志”,说的是楚令尹孙叔敖临终时告诫其子,勿受楚王所封肥美之地,而请受瘠薄的寝丘,以保长久不失。由此可见,古时的沈丘,土地贫瘠,杂草遍地,人烟稀少,偏僻荒凉,是个无人问津的不毛之地。

  但是,“瘠薄”二字也为沈丘以后的发展留下了巨大的空间。不过,理想和现实往往是矛盾的。沈丘处于黄河冲积扇的东南缘与黄淮平原的接触地带,与黄河历史变迁与和决口泛滥有着密切关系。滔滔黄河,流过“诗经”,滋润着大地,成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摇篮,但是福祸无常,黄河在造福人民的同时,又时常泛滥为害。据《沈丘县志》记载,自宋朝至民国,黄河每次决口南泛,沈丘均遭其殃。特别是1938年,日本侵略军进逼中原,蒋介石为阻日军南侵,妄图以水代军,在花园口扒开黄河大堤,滔滔浊流顺着贾鲁河等向东南狂奔,所到之处,低洼的村庄房倒屋塌,人畜逃离不及,多被卷入浪涛之中,地势稍高的村里,挤满了流离失所的人群,不少人乘筏、浮木纷纷外逃,那惨状目不忍睹,造成了沈丘为时八年的严重黄泛灾害。幸运的是,1952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黄河的事办好”的伟大号召,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对黄河的治理力度,历史的悲剧再也没有重演。

  贫瘠也罢,肥沃也罢,沈丘人民不得不靠土地生息繁衍,正是这些土地上长出的粮油、蔬菜、瓜果、林木等,为沈丘人民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提供了基本条件。所以,自古以来沈丘人民对土地都十分敬畏,许多地方建有土地庙,供奉土地神。离乡别井的人们,都习惯在远行之前,从井里取出一撮泥土,珍重地包藏在身边,他们把这撮泥土叫做“乡井土”。

  土地的属性决定了它的价值,当人们发现土地除了能提供生息条件还能进行交换后,土地就成为各个阶级、各个集团、各种人物争夺的对象。但是历史上,拥有大量土地的达官贵人和土豪劣绅,自己不种地,却坐享其成;少地无地的农民,在大地上流尽血汗,却挣不上温饱。因此,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为成为土地的主人,进行了无数次的殊死斗争,从而上演出了一场场雄壮、悲切的故事。在解放战争中,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在沈丘强渡沙颍河,沈丘的土地上又流淌着革命烈士的鲜血。1947年8月16日,刘邓大军进入了40里宽的黄泛区水淤泥沼泽地,大队人马整整走了一夜,才前进十几华里,为此,豫皖苏军区二分区和沈丘地方党组织组织群众用秫秆、柴草铺设了30多里长的道路,并在沈丘县沙颍河畔的槐店、新安集、纸店三处架设浮桥。为阻止刘邓大军过河,敌军分淮阳、亳州、平汉铁路三路尾追而来,并不时出动飞机轰炸。刚建好的浮桥,修了炸,炸了修,在沈丘人民的支援下,刘邓大军主力部队从17日至18日夜,终于胜利渡过沙颍河。但是,有一位山东籍连长和一些战士,却在敌机的狂轰滥炸下英勇牺牲,长眠在这片土地上,给这片土地增添了血染的风采。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着土地斗争进入到有组织、有领导的历史新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紧紧抓住土地革命这个核心,依次提出了“耕地农有”、“减租减息”、“耕者有其田”和“限制田租”等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政策,1927年,由毛泽东起草,工农革命政权先后颁布了《井冈山土地法》和《兴国土地法》,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将土地政策制度化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后,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沈丘劳动人民真正成了土地的主人。

  拥有了土地的农民,如何处理人和土地的关系,也就是说,是当土地的奴隶还是土地的上帝?诚然,沈丘人民毫不迟疑的选择了后者。在轰轰烈烈地“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沈丘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吹响了向土地宣战的号角,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整修田间灌排渠系,平整土地打畦田,打井,修筑道路,植树造林,尤其是在水利建设上,治理了孔沟、米黄沟、汾河。1973年秋治理汾河时,沈丘县汾河治理指挥部设在了范营公社陈靳庄,整个施工任务层层分解到各个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各个生产队都用架子车拉着面粉、蔬菜、油盐酱醋及锅碗瓢勺,在工地附近找户人家支起了锅灶,民工都自带被褥,铺麦草,睡地铺,以生产队为单位集中吃住。工地上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广播大喇叭响个不停,民工们用铁锨刨,用钉耙扒,用筐(泥兜)抬,用架车拉,把河里的土一点一点的运到堤岸上,硬是靠人工,用时二个多月,完成了治理任务。

  进行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之后,沈丘开始推广新的优良品种、改革种植制度、推广新的作物栽培技术,先后引进的小麦品种有“阿夫”、“阿博”、“百农3217”等,玉米品种有“新单一号”、“周单一号”、“豫农704”、“掖单2号”等;在种植制度改革方面,莲池公社先行试种麦棉套种,创出了一年麦棉两熟的新路子,并且棉花、小麦每亩平均单产均超过纯播,之后,全县普遍推广,实现了小麦、棉花双增产;在栽培技术方面,1973年推广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1981年推广地膜覆盖以及试种夏播等先进栽培技术,使棉花单产创历史新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沈丘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克服了在集体经济中吃大锅饭的弊病,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插个橛,捣个印,村民都往这使劲”,就是最真实的写照。同时,联产到户,科学吃香,加之化肥用量逐年增加,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1982年,全县小麦平均单产达658斤,成为黄河以南第一个小麦亩产突破600斤的高产县。有一位农民在地里收割小麦时,看到沉甸甸的麦穗,喜出望外,双腿跪在地上,朝北京方向连磕三个响头,连声感谢党的好政策。

  种地,就要上交“皇粮国税”,这种起始于春秋的最古老的税种,在中国已经延续了几千年。但农民承担税赋的轻重,一直牵动着中国的兴衰,尽管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两税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等改革,但由于吏治腐败,负担最终转嫁到农民头上。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税在相当长时期内一直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直到2006年国家宣布取消农业税,才结束了“完银子”、“交公粮”的历史。取消农业税,具有开天辟地的意义,给千千万万的农民带来了摸得到的好处,同时它还减轻了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难度,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随后,国家又出台了新的政策,农民的种田收入不仅全部归己,国家还给种田的农民按地亩发放补贴,这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是共产党确立以民为本执政理念的结果,也是一个国家富强后才能送出的福利。

  不可否认,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祖国建设的日新月异,不少农民离开了自己的故土,到外地打工。但是,无论他们混得辉煌四射还是口袋扁薄,丝毫没有忘记自己的故土,仍然恋眷着滋润过他们的大地,这种情愫你可以在春节返乡的大军中找出答案。在乡村振兴的大朝中,沈丘有一些在外地国企工作或小有成就的青年,依然放弃稳定的工作和优越的生活条件,返回故里,艰苦创业,反哺桑梓,泽被乡里,因为他们深爱故土,让家乡更美好永远是他们的汲汲追求。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脱贫攻坚已取得了全面胜利,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农业将更加发达,农村将更加美丽,农民将更加幸福。

  让我们捧起一把泥土来仔细端详吧,沈丘的土地将会生金,放射出璀灿夺目的异彩!

  我恋眷家乡的故土,我热爱美丽的沈丘,百年之后,我也要变成一粒故土,加入到滋润人民的行列。

  2022.4.8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情缘 故土 张杰民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天佑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2022-04-11 09:02
    薇清清
    社会的发展,颠覆了农民对土地意义的认知。张老师的大作,希望重新唤醒更多的人们:保护土地,珍惜土地,留给子孙。
    来自·福建省福州市
    回复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田园散文

    查看更多田园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