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散文

旧屋(7)

作者:滴墨成伤   发表于:
浏览:46次    字数:1995  手机原创
级别: 驻站作家   总稿:99篇,  月稿:0

  七

  前栋前棚没做时,前栋后棚小楼阁,是二楼唯一的一间房,较为宽阔;只摆着一张正方桌和一张床,我就在此歇息。

  大小木箱和古柜,摆在前栋前棚后面作隔屏;做了前栋前棚后,这里就留巷留后面一米位,感觉就没有间房板似的,实际面积大和宽敞。

  做了前栋前棚,前栋后棚留巷、间房,横拉式的房门在巷中,房板前靠不留边,房板后,却留了近一米的空位,可放些东西。

  小楼阁,除了留右巷后边,仅有三米宽,六米长左右,比起以前,小了一些,不算大。

  小楼阁,楼板一条条,竖直排;楼板已呈灰色,木板似薄而软,脚踏下去,稍为用力,都有些弯曲状态,显得有些年迈了。

  小楼阁的两边墙,由于都是住户,所以未能开窗。采光主要靠,桁上玻璃瓦的透光,与前栋与中栋,夹墙水槽到瓦桁之间,没有砌齐留有半米左右的空隙,这里未再结高,因前栋比中栋高,可从中栋瓦背坑透风透光;光线由此射进,风从瓦面上掠过吹进;天晴爽朗,若遇暴雨,则会有一些水滴飘落。

  小楼阁位置不大,家具陈设简单。藤椅占据了不少空位;正方大木箱,装着棉衣被;一张小床,则在对面,放着不少东西,玻璃罐和胶盆等杂物,铺盖着透明塑料胶纸,以挡瓦面掉下的尘屑。

  上世纪末,一九八七年以后,我从前栋而楼后棚“小楼阁”,搬到地下,住前栋主房。

  前栋厅后,拆了镂边板隔,砌了单篱砖墙,白灰批荡。墙上上面,留了个四方空格,透光通风,墙的中间,留个扇形,窗里面用花布,穿挂在铁线上,作窗帘。

  掀开浅橙色布帘,是推拉薄板门,门可用小横栓锁,门侧钉有衣架;进入房间,需手扯拉索开关,才能亮光管,看清桌台镜屏;壁侧装有按钮灯。

  一张桌子,是为“办公”款式,面阔,压着厚玻璃,两只抽屉,一个右下柜;双门衣柜左侧,装有镜屏,下面二个抽屉,右边右侧打开有三格,可放衣物等;一张大床,三面有“兜”画,四边圆柱顶框,可挂蚊帐;是母亲娘家同围堂妹,嫁到麻乍黎壁的阿姨,叫人定做的。

  这里,是我的正寝居室。

  但我的书房,仍是旧屋的前栋后棚小楼阁。

  最先这里,是在楼前,间了木板,有门在前面左边,门页上,至今还有,我稚嫩的,毛笔字体,我小时候,写的稚气毛笔字:“人人不准上”,字迹犹在,令人侧目;出了小门,有小半米的留边,在这里,我曾看过一整纸箱的小人书,是综合商店存放在这里的,其中就有《红岩》。

  这扇大块薄的黄橙杉木板,后来给喜伯新做前栋前棚时,整块移到做前栋前棚的后面板去了,小门亦由左变为右了。喜伯给这里的前栋后棚板,用旧木板钉上,黑不溜秋的,很是碍眼,我便用图钉白纸盖住,显得好看些;再后来,我用装祯好的木框唐伯龙的山水油画挂上,显得优雅一些。

  房板上,用图钉钉着,“样板戏”的彩色剧照;一个古柜,摆放着不少书籍;一个黄漆四方木箱,曾伴我在“新塘排”,高中宿读。

  小楼阁,是我的“欢乐源”。因为,人的欢乐主要源于,内心的充实和欢愉。如“陋室铭”所言:“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读书之余,有时我会沉默,久久望中高高的瓦桁,发会儿呆。

  我的零花钱,多用来购买“小人书”。放学回来,翻阅一下,顿感兴味盎然。在此,我先看“小人书”,后来才开始,阅读大部头的“小说”本。每逢周末假期,我多是在“小楼阁”里,与书为伴,不会孤单。

  当时,我或到邻居肖立家,看过麦贤得和欧阳海的书,之后,便与夏波交换书籍看;读着这些,当时被标签为,所谓:“封、资、修”的“禁书”,往往就忘了时间。在小楼阁,一呆就是,半天一晌;连吃饭,都要家人叫,才下楼去吃饭;那些书充满魅力,使人沉酣;像磁铁般,紧紧地吸引住了我的目光,不啻是,宝贵的精神盛宴。

  回想过去,小时候的我,好奇爱玩;在家里,吹过口琴,拉过风琴,玩过一堆积木。在外,打过小蓝球,等等……

  那时的精神食粮奇缺,电视少有,电脑也无;一年下来,都没有几场电影,几台大戏看;平时多数是到邻居家,串串门,打打牌,下下“军旗”,如此而已。

  雅致如我,读写为主;“小楼阁”,房间虽简,书籍有味,令人沉迷;“来往无白丁”,师友如镜;能融入我这“小楼阁”的,都是些爱书之人;扬波奔轩,英邻遐迩;我的一些,友师亲朋,都登临过,我的“小楼阁”,至今记忆犹深。

  曾来过“小楼阁”的人们,如今大多已远去,或散居各地;他们以前,曾在“小楼阁”留下印迹,情谊永在;这已成为彼此的美好的回忆,“小楼阁”,亦将永存在我的脑海记忆中。

  个别的,非我所愿,不在此列;只是惜书怜页。

  “小楼阁”的书籍,除小部分曾遭雨淋受潮损坏外,大部分的书,如蚂蚁搬家一般,随我迁运到,我的新居四层的最高处,它们有了新地方安放;那些书籍,从一箱箱到一柜柜,如今分门别类拥在一起;成为我现在的书房。书籍太多,又被我淘汰、筛选,只剩下精华读本。如今,一部分的书籍,又随我到了惠城学府居室。

  那个时代,已远去了,“小楼阁”,也随之隐去,不复存在。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乡村 旧屋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滴墨成伤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2021-11-17 22:07
    凌木千雪
    自小喜欢阅读,爱好文学,坚持写日记,打下了良好的文学基础,坚持不懈,有志者事竟成
    来自·福建省福州市
    回复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田园散文

    查看更多田园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