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枯荷,不得不提李商隐。
每每读到李商隐那句“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时,内心生发的悸动和愉悦,不止在于诗句足够唯美,更在于那个传神的“枯”字。
雨打枯荷的景致,无论在视觉还是听觉上都是极致享受。而以“枯”形容荷叶、荷花,则是多为意趣。譬如,我与远在苏州的师兄仓促一见,去大观楼风景区内赏枯荷、喂鸽子时感受到的“枯荷”之美。彼时寒冬,有零星雪花飘落,融进一池冰帘之中,让枯荷独占冬色。冰层里被冻住的荷叶枯枝下,时有鱼儿游入眼帘,一动一静,恰好成就一番美景。而傲立于冰层之上的荷叶,又与叶上卓立的白鸽相得益彰,一动一静,独得“枯”的容色。恰好师兄与我都喜欢拍照,各自用手机咔嚓咔嚓拍下枯荷与游鱼、鸽子共同构造的画境,品味此番“枯”的意味。比起几年才得一见的冬雪,年年得见的枯荷却轻易抓住我们的心魂。
盛夏时,叶卷叶舒或是因为阳光燥热,生命旺盛;秋冬季节里,叶卷叶舒却是它在这一季生命的终结。有时,凋零比绽放更具震撼力。冷白色调里,枯荷的深褐色带着斑点,从浮华里褪尽脂粉华裳,以最本质的状态直面风雪,直至枝蔓折断、叶片枯残,直至死亡前一刻,仍旧傲立于池塘之中。深秋寒冬,四季里最冷的日子,荷塘已是人稀迹罕。然而,此情此景却正是荷花生命最灿烂的时刻——枯荷一枝独立,占尽冬色,
枯荷,究竟是怎样一种美呢?犹如人之老也,自然生长出来的褶皱一般,那种紧致表皮慢慢坍缩,经历人世一遭,褪尽繁华后的淡然。这是岁月的馈赠,也是历经变迁后,纯粹自然深入人心,更是一种生命顽强地笃守,不论多少岁月。在寻常视野里了无生趣的枯荷,“枯”成一片景致,一番境界。这是“枯”所带来的壮美,定格在冬日池塘里,于朴素中彰显意趣和意志。
李商隐还说:“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枯荷,以平常眼光看待,自是朴素无华,而以诗人的眼光去观察,却发现它不止“枯”成了风景,也“枯”成了情感,“枯”成李商隐笔下的春恨之情,“枯”成我眼中的独特景色。
其实当下已是深秋,但因工作繁忙,我再未去赏过枯荷,也不知此时荷叶是否已枯。对我而言,这毕竟是一种遗憾。于是,只得回味几年前与师兄赏枯荷的场景,翻阅相册,寻觅相机记录下有关于枯荷的记忆。我恍然明白,“枯”不过就是一季生,一季枯,再次重生再次枯的轮转过程,从另一种角度来说,是枯木逢春,更是向死而生。
二
“枯”,一定要和“老”搭配在一起。
枯是老的形态,老是枯的本质。枯老的枝干,从绿意盎然走向枯老遒劲,这一个过程,仿佛人生从年少走向成熟,亦或是从成熟走向垂垂老矣,每一个过程不可或缺。而说成“枯萎”显得颓败,组成“枯死”显得直白,若是能与“老”字相呼应,消逝去幼稚痕迹,成就“枯老”,则突出境界。此时的“枯老”,不仅是外在物质的“枯老”,更是精神境界的提升。是“枯”更是“老”,慢慢积淀,成就一番返璞归真。
“枯老”更是一种经过。必然要经历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样的过程,它不同于任何形容花草树木的字,譬如“美丽”,浮于表面的词汇,打动人心者少有;例如“繁盛”,于短短一生里繁茂,单调而无味;更如“斑斓”,堆砌起辞藻,把植物颜色艳丽叙述而出。它们或则写一个单一的状态,或则写一种单一的要素,独独缺了一分“枯老”的经历。
“枯”,在于经历全程后自得圆满。枯前、枯时、枯后各有风貌,各有哲理。枯前争取最后一丝机会盛放,枯时以最本真的状态直面现实,枯后落叶归根于故里。而“老”呢,则与“枯”相辅相成,同时行进,慢雕细琢后萃取熏陶出的纯粹。“枯”与“老”的碰撞能生发一种哲理,像极了哲思大拿,一个宏大、深刻而具有震撼力的体系,支撑起整个凋零的冬季。它如古画里苏东坡笔下的《枯木竹石图》,得明代书画家徐渭题诗为:“道人写竹并枯丛,却与禅家气味同。大抵绝无花叶相,一团苍老暮烟中。”画境里的丰盈是从“枯”字里萃取的,更是从“老”字里积淀而来的。更甚者苏东坡与徐渭都是智慧之人,逆境亦能生发美的感受,同样之于“枯老”的风景画作,何尝不是充满“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智慧呢。
我尤其喜爱那句“却与禅家气味同”,它恰与我对“枯”字的理解类同。“枯”,是历经开花结果后的洗练和纯粹,更是冬天里傲然的松柏,从郁郁苍苍历经风霜雨雪淬炼后,余下遒劲的枝干和偏黄欲落的叶,它们老了,褪尽春夏秋三季带来的浮躁,只余下冬天里的沉稳。不需要陪衬,就能把自己站成一道风景。更何况,它是“枯老”的,但“枯”与“老”并非意味着死亡,而是倔强地活着,以一种不悲不喜的状态存在,与“老”字休戚与共,一并展示生命的昂扬。
人会老,叶会枯,就像祖父最后的时光。年轻时所有的奋斗都只为三叔能够拥有好学历、好生活,牵挂的人,远在天边,但那颗牵挂三叔的心从未停歇。从上大学后再未见过的三叔,是祖父年轻时所有的牵挂。祖父挂念他直至六十三岁,直至瘫痪在床,偶尔有阳光从门户的缝隙里照进房间,他眼珠不转动地盯着看,像是在看着什么,又像是没看。他“枯”了,像一棵延年老松一样,眼见他逐渐泄气,只剩下脉搏和呼吸,但仍然在牵挂着那个人。虽然他“枯死”于某个夏天,但他的思想和情感却仍顽强屹立于苍茫天地间。他在人世走了六十三年,却也在这六十三年里,和“枯”字一样,体味酸甜苦辣,拼尽全身气力撑起一个家,却又在本该享受的年纪,挂念远方的三叔直至死不瞑目。这种“枯”,于微末时荣华,于微末时老矣,更是祖父一生里牵挂的凝结。
直到我去年再次得见三叔,我便知道,所爱隔山海终有回应,祖父的牵挂也有归处。如花草树木一季一枯荣,祖父的生命已然消逝,但坚固的亲情和信念永存。时下深秋,眼见繁花谢却,绿叶苍黄,慢慢归于树根,大凡都源自“枯”的本质。“枯”,是梅兰竹菊、松柏桐榆的气节所不能囊括的,尽管我们无数次读到枯桐叶落、枯木寒鸦、枯松倒挂等词句,但又何止于此呢?它早不是这些植物的状态所能描摹的,而是笔者眼底的哲思,于“枯老”后达到顶峰。所以我们能够等到三叔这个“失踪人口”,所以“枯”从来都不是生命的终结,而应该是生命再度繁荣的奠基。
三
一个“枯”字,更让我想起一个人,一首元曲。
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马致远,出生于所谓的书香门第。寻常人于这样的家庭出生,必然是顺风顺水、高官厚禄过完一生。然而在古时候,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似已成为文人的特性,大部分的文人都逃不开壮志难酬、抑郁而终,马致远亦然。
一曲《天净沙·秋思》的倾诉,一句“枯藤老树昏鸦”的白描,一度成为人人所称赞的千古佳句,然则“枯”也,藤老为“枯”,叶片黄落为“枯”,树老可作“枯”,天晚也可作“枯”,这样的状态似乎从“枯藤老树昏鸦”中便可品味,更有甚者,“断肠人在天涯”何尝不是“枯”的最真实状态。
曲读罢,我们可以衍生出无数种理解和诠释,然而我却觉得枯、老、昏、断肠、夕阳、天涯,都曾是马致远所经历的思想情感变化,亦或者说是精神沮丧时写就的颓唐。树、藤水分干涸为“枯”,一天之中时辰将尽为“枯”,而肠断人亡、夕阳欲落、天的尽头、海的尽头,似乎才是灵魂归处。由“枯”字引申,凄凉冷清的曲词画面,与马致远的心态息息相关,道尽诗人思想和情感的空寂凄楚。
但“枯”绝不意味着绝望或者死亡。枯木逢春虽是机缘,还是在隐约告诉我们,“枯”是生命力最脆弱之时,同时也是最顽强之时。更暗示生命的另一种走向,那就是再度绽放,譬如马致远后期思想的转变,可谓枯木逢春。
确然,“枯”是生命的尽头,有极限,有结尾,但若真当如佛理之言,随性而为,何尝不能得世间稀有的机缘。正如马致远,虽写就《天净沙·秋思》这般苍凉的元曲,亦可在人生的后半段投入道家归隐思想中去,从而得到平宁喜乐的最后人生。
对于自然界来说,枯是一种轮回,一种可以复燃的死灰,寓意着凤凰涅槃。但对于人类历史来说,枯是一种必然,一种万劫不复的终局。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对他仕途困窘的文学暗喻。矢志求进,报国无门,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必由之路,中国古代无数有识之士大都命运乖蹇,被封建人才制度摈弃于仕途通途的大道旁,赍志而没。这也就有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双全之策,看似冠冕堂皇,言辞激昂。然而,还是难以掩盖流溢其中无可奈何的酸楚和悲凉。这就是历史的必然。在封建人才制度背景下,有为知识分子的鸿鹄大志不可能实现,只能枯萎凋零。正因为如此,马致远才在《四块玉·叹世》中写到“命里无时莫刚求,随时过遣休生受”,流露出中年后期自己参透名利场的真实后,清净淡远的思想。这是许多古代封建士人的必由之路,不能激昂入世,只能黯然退隐。
在一个时代严酷的冰雪中,入仕报国的愿望,只能是一朵脆弱的花,注定枯萎凋零。
四
我终于悟到,“枯”,充满哲思和智慧。
也许在某一天,我们所在意的人、在意的事物都会枯萎,慢慢枯成了画,枯成了灰,枯成了山水,这是不可抗拒的前路。
我始终记得臧克家那句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就像枯荷,就像老松,就像祖父,就像马致远,还像此时鬓已斑白的父母,虽然外在的物质变化,但情感和信念永存。
就算枯死那天到来,我们枯死成灰,也该高兴得一程经历,得一次积淀。世间万物都是从生到死,无一例外。我们曾造就青春之美,成熟之美,那么,同样可以创造枯老状态下的美,以枯萎到壮美成就向死而生,让灵魂涅槃。既然生命注定要经历一个“枯”的过程,那么,何不让它“枯”出精彩和潇洒呢?
枯干的只是外在的形态和物质的表象,永存的则是纯粹的思想、历经磨难的精神。经过沧桑,“枯”,也成为了一种景致。李商隐把枯荷看成风景,看成春恨和爱,枯变得有情有义。马致远向死而生,把枯死的思想和情感盘活,寻求另一种人生花开。老祖父晚年身体枯干,却把一生牵挂凝聚成一种无语的情感,雕刻在眼眸之中,挥之不去。三叔怀揣着祖父的牵挂,万里奔赴,不惧山海,彼此的心凝固成一种执念,牵连不绝 。
“枯”的本质衍生出无数内涵,不再局限于植物、动物表象的衰老,更在于精神凝聚和丰盈。
一个“枯”字,足以窥见不屈,窥见生机,窥见智慧,窥见对未来的期许。
(原创首发)
【编者按】一篇很有意境的随笔作品。随笔从赏枯荷开始,紧紧扭住“枯”字,挖掘“枯”的表面形态、特性、内在本质等要素,赞美了“枯”中所包含的精神价值和意义,从思想、情感、人生、生命、命运等多角度加以描述、引申和阐释,进而得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哲思妙义,得出“枯不可怕,也不可悲,倒很可爱,也很可敬。”的深刻结论,把读者带进深度审视“枯”的含蕴的意境之中。随笔特点是,其一,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文中多处引用古代现代诗词,恰切表现主题,文采斑斓;其二,善于思考,善于联想,由物及人,延及生命范畴、思想领域,思维开阔,格局庞大;其三,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描写等多种表达方式,记叙朴实,描写细腻,抒情自然,议论深刻,水乳交融,浑然一体;最后,语言风格灵活,自然,文白相间,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可谓一篇随笔佳作。感谢作者赐稿摆渡,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