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曾经有一位诗人和我聊起过,说现在不知道写什么好,好像所有要写的东西,都有人写过了,大到山川河海,天地之间,小到万物一草一木与尘埃。写什么?确实困惑了很多当代诗人。
诗人惠永臣的这组诗《空了的地方,刚好够落一场大雪》,似乎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在他眼里的物与象,以一种生命的个体为诗歌意象,诗人关注的蚂蚁、溪水、瓢虫和阳光,赋予了有情之物,心中有爱,一切景语,皆为情语,既有诗人悲悯之心的自然抒情,也有感悟人生和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考。由此可见,创作题材不能决定诗歌质量的高低,而在于对诗歌特质的理解和追求。
诗中的不少诗句,反映了诗人敏锐、独到的观察,以及准确又颇为精妙的语言表现力。
例如:“神给了它小小的生命/却忽视了它小小的存在/在去往郎木寺的路上/我担心/天黑之前,它赶不到家”(《蚂蚁》);“小小的身体里/所藏下的雷霆,是不是在等待/最后一次的炸响?”(《瓢虫》)。
诗人基本放弃了文学修辞,朴素、自然地表现与传达,很多句子读来让人内心为之颤动,甚至会感动的鼻子一酸。“蹲下来的人/几次想洗手,最终还是把手/缩了回去”(《溪水》)。“它那么小/人间那么小/背上的地图,如此简单/却常常迷路,走不出自己”(《瓢虫》)。“太阳照着一对新人的偎依/他把一块糖果/轻轻地喂进她的嘴里/她笑了/恰好也被太阳照到了”这样诗句,若评价为直白、浅显,当然可以,但正是这样真诚、质朴,胜过一切语言上的“讲究”。如果我们再联想诗人的组诗标题《空了的地方,刚好够落一场大雪》,小与大的辩证关系,是不是为诗人独具匠心的想象与构思而折服。
我认为,一首诗能有那么几句打动你,就是一首好诗。
——叶之秋
空了的地方,刚好够落一场大雪
(组诗)
■ 惠永臣
蚂 蚁
针尖那么大的一点墨
扛着针尖那么大的食物
在赶往回家的路上
神给了它小小的生命
却忽视了它小小的存在
在去往郎木寺的路上
我担心
天黑之前,它赶不到家
它的孩子会不会挨饿?
它的老人会不会挨冻?
它太小了
我实在帮不上忙
我只是落在游人的后面
只有我
看到了它的小
也只有我,天黑之前
没有赶到郎木寺
溪 水
溪水太干净了
能照见水底的圆石头
也能照见天上闲散的白云
蹲下来的人
几次想洗手,最终还是把手
缩了回去
水边的野花
开得安静,风轻轻一吹
它就摆动,像是有细瘦的腰姿
它的小小举动
溪水也是看得见的
溪水还看见了郎木寺
那里的寂静
暂时还没人去打扰
瓢 虫
秋阳下,它慵懒地抱紧自己
碰一下
只伸展出翅翼,又马上收回
还是不动
小小的身体里
所藏下的雷霆,是不是在等待
最后一次的炸响?
还是,一只瓢虫
在等待另外一只?
一只瓢虫,努力活过了一生
它这一刻的平静
是真正的平静
它那么小
人间那么小
背上的地图,如此简单
却常常迷路,走不出自己
照 见
太阳照着郎木寺
也照着悠扬的钟声
太阳照着高处,也照着低处
油菜花刚刚开了
一片一片的。也被太阳照着
蜜蜂腿脚上的两团粉色
也被照着
从寺里出来的行人
也学着喇嘛
把一只胳膊露了出来
太阳照见了它的黝黑和壮实
太阳照着一对新人的偎依
他把一块糖果
轻轻地喂进她的嘴里
她笑了
恰好也被太阳照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