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武陵山写生记(上)

作者:婉清   发表于:
浏览:20次    字数:3106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0篇,  月稿:0

  2014年5月26日至同年6月18日,我随石头画家谭继文先生从北京乘火车前往张家界、吉首、凤凰、铜仁、梵净山,黔江的梅子关、涪陵、石柱,利川的腾龙洞、恩施大峡谷等景点写生,穿越湖北、湖南、贵州、重庆三省一市,为谭继文先生创作《武陵风》中国画搜集素材。

  ——题记

  出 发

  时间定格在5月26日,这天是北京入夏以来气温最高的一天。天蓝蓝云淡淡,火辣辣的太阳烤在行人的身上,让人憋得慌。可我们已做决定乘火车去张家界写生,也就没有退路了。

  上午10点钟,儿子用小车送我们到北京火车站,乘13点20分的一班开往张家界的火车,K267次硬卧。一路上透过车窗,满眼全是我童年的记忆,地里的小麦熟了,金灿灿的一片。有的露出麦桩,显然已经收割;有的收割后已经插上秧苗;还有的随风翻滚,一浪连着一浪的小麦,一片丰收景象。

  我心想:要是在老家重庆,季节应该比这里还早,母亲会把收割的小麦用石磨磨成面粉,再用最原始的发酵方法进行发酵,等到第二天用油桐叶将发酵的麦面放在油桐叶上蒸,蒸出来的麦粑软绵绵的,里面还有不少像蜂房一样的洞,略有点酸味,酸中带甜,一股浓浓的清香扑鼻而来,可好吃啦。想着想着,快垂涎欲滴了,这次我回老家还得叫母亲蒸当年的麦粑来吃,重拾童年的记忆。

  看不够的丰收景象,想不完的新鲜事,还有房前屋后、路边的枇杷,黄橙橙地挂在树枝上,压弯了枝头,正是枇杷上市之时,要是碰上它决不放过,买来吃个够。

  就这么想着,不觉已是第二天上午12点,火车缓缓驶进张家界,我们随着人流匆匆忙忙地出站,向街上走去,住在一个叫纬地的宾馆8818房间,稍作休整后我们走出宾馆,不出我所料,还真有果农挑担上市卖枇杷的。我迫不及待,心里暗喜,多新鲜的琵琶,红黄红黄的,个头也大,还带上绿得滴翠的枝叶。我装着不急的样向果农走去,问价得知每斤5元,我一下挑选了几斤带回宾馆,边吃边说:“原汁原味,酸甜酸甜的”。然后一颗接着一颗,狼吞虎咽的,不一会地上就堆成一大堆皮、籽。终于解馋了,我们才向街上走去。

  鬼谷峡洞历险记

  这天下午约2点,谭先生手拿速写本,我拿相机,穿过大街小巷,沿着公路,一边走一边采点,来到一个峡谷,抬头往前看,上面清晰地写着“鬼谷峡洞”几个字。我没多想继续朝前挪了几步,里面阴森森的,我不禁一个寒颤,顿时毛骨悚然。便停下脚步,突然改变主意,一个左转弯,朝一条小路向上走去。

  走着走着,在一个转弯处,我不经意的一个回首,后面还跟上三个男青年,凭我的直觉肯定不是正经人,一个裸露上身,手膀上还有纹身的图案,穿着拖鞋;一个身穿花衣,而且袒胸露乳,头发也是乱蓬蓬的;一个虽然身穿衣服,但都怪怪的,从模样到神态看去都有些可疑。我警惕地拽了一下谭先生的衣角,示意他我们后面有“尾巴”。我们仍坚持往上走,我们走他们也跟着走,我们放慢脚步他们就慢行,我们停下脚步他们也就不走了。我警惕的从地上捡起一个石头,心想:这几人不是坏人就是社会渣滓,我们刚到此地,不知深浅,还是回避的好。于是,我对谭先生说:“我们不上山了,还是往回走吧?”“那好,我们撤吧。”我俩一个转身,朝他们迎头走去,擦肩而过,只见他们脸上露出狰狞的表情,气得嘴歪眉竖。

  在返回的路上,我们一个左转弯选择了另一个方向,这里是一条宽阔的马路。马路边一条清澈的河水从我们身边缓缓流去,远处的山,近处的村庄尽收眼底。我们来到一个叫“双峡隧道”附近,厚重大气的石头坚定的守望着天门山峰。天门山在阳光的衬托下,有的峰顶平,上小下大像玉玺;有的怪石嶙峋,山石穿空;有的像铁臂一头向东,一头向西,扛起连绵起伏的大山。谭先生在速写本上勾勒出层层叠叠的页岩石及山峰的轮廓线,我就调准相机的镜头拍照,真可谓搜尽奇峰打草稿,把天门山的远景一网搜尽,让它成为谭先生画笔下的好素材。

  天慢慢地拉下帷幕,我看了看时间,不知不觉已是下午6点多钟了,我们不得不停下手中活往回走。

  登天门山

  5月28日,我们全程游天门山。当地老百姓告诉我们,前几天这里都是雨天,今天老天爷还给你们个笑脸,游天门山是个好时机。

  天门山位于张家界市城区澧水南岸,属武陵山脉南支,为沅水与澧水的分水岭。山上云雾缭绕,来去不定,最高海拔1519.7米,四面绝壁,南北对峙,山势高而且奇险,景色雄奇壮丽,一年四季景象变化万千,更因自然奇观的天门洞闻名,属国家5A级旅游景区,凡是到过天门山的人都说是天下奇观……其实,我的魂早已被导游小姐的介绍勾走了,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到天门山。可惜没有翅膀,只好乖乖地耐着性子按顺序乘坐天门山索道缆车。

  在缆车上,听导游介绍,天门山索道是世界上最长的单线循环式客运索道,长7455米,高低落差1279米,将游客从现代城市直接投入原始空中花园的怀抱。当缆车缓缓离开市区后,途中风景变化万千,行走的距离越远落差越大,离地面越高就越险。远处的天门山、盘山公路,全程不到11公里,海拔却从200米急剧提升到1200多米,公路借山势扶摇直上,九十九道弯,弯弯紧连,层层叠起,宛若飞龙盘旋,直通天际,令人叹为观止。

  缆车接近中站时,我双目微睁,静静地坐在缆车上,人犹如挂在空中,上不着天下不着地,那一座座刺破天空的石峰,仿佛人与蓝天白云携手同行,有的山峰像竹笋,有的山峰像玉玺,有的山峰阳刚,有的山峰缠绵,一览天界,还真有吴冠中老先生说的那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感觉,一种惊险、大气、万丈深渊融为一体的天门山景观,真不敢多看,如久视全身会发麻的。同在一辆缆车的几位女士微微闭上眼睛,男士仰天闭目,到了最高处,大家都没有语言了。

  缆车将我们送到山峰,游览栈道,居高临下,千山万壑,一种“等闲回首白云低”“一览众山小”的体念刻骨铭心,尤其是体念玻璃栈道,那才叫刺激。栈道临空高悬于绝壁之侧,除一面是绝壁外,另一面和脚下都是透明的玻璃,有不少人刚走了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软,吓得一身冷汗,再也不敢冒险前行了,只好放弃,选择乘缆车原路返回到中站,游览第二个亮点——天门山。

  天门山在公元263年,是张家界最早记入史册的名山。山体孤峰高耸,气势临空独尊,游客从中站乘大巴车,途经盘山大道,弯弯曲曲九十九道弯。谭先生指着盘旋的公路说:“你看那盘山公路,像舞动的巨龙腾空而起,然后又在空中翻了一个滚,拧成一个结绕了一个圈后又盘旋而上。”我透过车窗,啊!离天更近了,仿佛山与蓝天一步之遥,我不禁念道:“山,快马加鞭未下鞍,刺破青天鄂未残,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在一旁的谭先生接过话说:“我们现在不也离天只有三尺三吗?天门山四面绝壁耸立,巍然屹立在天地之间,远眺巨大的石门洞,像通天的石门,穿过石门一眼可看到蓝天白云,真是‘人神相宜之绝域,一声惊叹天门山’呀!”

  下车后,我们走上天门山通天大道,有999步梯,有拿拐杖的、有背背包的、有扶栏杆的游客一步一步往上爬。通天大道的顶端是天下罕见的奇景——天门洞,又称天门、天门眼,是碳酸盐地区规模巨大的穿洞,洞高131.5米,宽57米,深60米,似天门独开,明镜高悬,一年四季吐纳云雾雷电,溶丘石崖遍布,奇石秀木结伴而生,充满着天宫帝阁的神秘感,上面书写着:“天门洞开云气通,江东峨嵋皆下风”,我就把愿望挂在离天最近的地方吧!

  返回中站,原本是乘大巴车的,可谭先生偏偏选择步行回中站。他说:“今天时间还早,我们边走边拍照或画速写搜集点素材,回家好创作。”我只好跟着吃苦了,像我们这样步行的游客也许算首例吧。谁知我们的这一举动感动了车上不少的游客,从车窗伸出大拇指为我们点赞。

  我们步行了10多公里,虽饱经了饥饿、口渴、疲惫,但我们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一些不被人发现的美景被我们尽收眼底,那才是真正的搜尽奇峰打草稿,满载而归,其乐融融。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