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为祝贺漫画家李滨生先生90诞辰,举行了名为“玩味人生”的座谈会。会上,李老以“90后”的精气神亮相,不时甩个包袱,说个段子,还能变上几个专业魔术,看的周围人目瞪口呆,惊喜连连。
两周后,在雁栖湖畔举行的另一次研讨会上,李老和我紧挨着相坐,期间,我们聊起他的90华诞,李老并未多说,只是把几幅二十四节气题材的风俗画照片让我观看,随时做几句简单的说明。媒体的朋友及慕名而来的领导、来宾,和他打招呼时,他才搭上一腔,或是招招手,再无二话。相比之下,我倒觉得这种状态是李老的日常所在。因为只有静下心来,去细细品味人生,观察生活,才能在拥有大量素材的基础上,创造出源源不断的漫画作品。何况经历了几十年的人生坎坷,李老已修炼的刀枪不入,超然自在。
近日,媒体记者采访李滨声老人,在报纸上,用两个整版的篇幅,图文并茂的介绍了他眼中的主人公。
阅读后,我觉得并未写出我眼中、心中的李滨声先生。我知道李老,至少有30年了,直接接触的次数也不少,所以有一些亲身的感受。
那年去拜访市政协文史委的一位老领导,他提到李滨声先生准备在《北京文史资料》上发表的回忆录,对他文中提到的一些看法颇有微辞,抱怨他有些牢骚过盛。
其实,有想法证明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强,发表意见说明有责任感,没什么不好。至于对某些人的不满,这在挨过整的知识分子当中,更是一种普遍情绪,并非李老专有。表达上可以讲究一点方式方法。但完全没有,那也不是事实,不知后来李老的回忆文章是否发表。
不过,在我的印象中,与李老接触的场合,他几乎都未说过类似的话,所以他并非很爱说话,即使是在非官方场合。有一次在市群众艺术馆,举办消失的文艺品种的演唱会。李老去晚了,见我身边有个空位,他就坐了下来。我见他来的匆忙,就把折扇借他搧风。中间,他关注着上面的图画和毛笔字,问我谁画的?听我回答后再无回话。特别是演唱结束,请来宾发言时,李老即便被点了名,却也一言未发,一直坐到活动结束。活动请李老光临是因为李老年轻时就是单位的文艺骨干,是京剧的票友,自己也登过台。他还喜爱相声、快板等曲艺形式。
在雁栖湖畔的那次座谈会上,李老随手画了一张漫画,转身送给坐在后排的主办方领导,当时该领导也正在回头和后排的人说话。李老用画儿去触碰该领导,也还是不发一言。只见画面上,该领导的侧面形象生动呈现,张开的口中好像发出笑声。画面紧凑,线条简练有趣,看上去很有功底。
李老的少言,并非是因为他被整怕了,因言获罪,而是喜欢以旁观者的身份去观察生活,体悟人生的真谛,言简而意深。
据说在平常的日子里,李老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做完保健操后,就开始一天的工作:练毛笔字,背千家诗,写戏文,画漫画,记日记,甚至亲自整理房间……
看得出,老人的生活挺丰富,而他的喜好也并非仅是画漫画。可能他觉得,画漫画不仅要借鉴相关的姊妹艺术,更重要的是要深入生活,观察生活,积累和提炼创作素材。
李滨声先生靠画讽刺漫画起家,如今更以画风俗漫画见长。为庆贺他90寿诞,在什刹海畔的广福观,举办了李滨声“追寻北京的记忆”漫画展。共展出几十年来李老创作的400多幅漫画作品,内容涉及古代建筑,民俗、民国文化大家的生活,以及京剧淡彩作品。其涉及领域之广,专业程度之高,生活感悟之深,远非一般画家所比。
创作题材丰富,说明李老自觉地融入生活,而不是把自己关在象牙塔,或只从报刊上寻找创作题材。由此,他的作品才会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共鸣,引起社会各阶层、各年龄段市民的喜爱。如今,李老的二十四节气风俗图已被北京果脯博物馆收藏,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常年与观众见面。
李老还是个京剧迷,他对京剧的喜爱,远不是停留在观赏的水平,而是进入了研究的深度。他画的许多淡彩京剧画作,甚至是已然消失的剧目。几年前,李老还粉墨登台,彩扮了一出《长生殿》中的唐玄宗。
与李老大量的京戏漫画相比,他创作的老北京风俗漫画不仅数量更多,而且涉及的内容更广。几乎凡是年节,人际交往,人生礼仪,商贾庙市,民间信仰……大都有所涉及,还原了老北京民俗生活的生动场景。难怪很多关于老北京的书籍,往往会选择李老的作品做插图。
民俗就是民众的生活。但凡上了些年纪的人,有过这方面经历的人,多少都能讲出一些有趣的细节。但如果能系统地说出民俗方方面面丰富的内容,而且以漫画形式记录或表现出来的,其人数几乎寥寥。因为这不光需要喜爱,更需要去长期观察记录,并以艺术的手法和语言表现出来。
由此才显出李滨声先生及其漫画的可贵。
当今的时代,人们对技艺的关注往往超过了对其本质的追求。有的美院学生可以用娴熟的技法去画照片、模特,却不愿去长期深入生活,从中发现生动的题材。所以,他们的作品,有技法但缺少灵魂,更难以给予观者心灵的撞击。
有的民间艺人也往往把剪纸、泥塑等搞得光鲜、精巧,仿佛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他们的技法精湛,而与以往的手艺人迥然不同。殊不知,民间艺术的本质正在于反映生活,来源生活。而脱离生活的精致,犹如把生长在田野的花花草草割下来摆成盆景、插花,看着漂亮,却早已没了生命的灵气。
面对世事的喧嚣,李滨声先生可以几十年如一日地关注生活,反映生活。这不仅体现了他对生活本身的热爱,更说明他对艺术本质的独特感悟。他的作品成为后人了解逝去时代的生动教材。李老对人生、对艺术的不懈追求,更成为后来者学习的楷模。
2015年6月30日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