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抄

慈湖之根 母慈子孝

作者:阿任   发表于:
浏览:1次    字数:1134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16篇,  月稿:16

  5月,去普陀山旅游。路过宁波,战友德安夫妻俩很热忱,吃罢中餐,约上慈溪玩,即兴就去。

  我们一行抵达慈湖。游罢师古亭,慈湖窑,孤岛怀父,我们来到了汲水奉母的孝子井。慈溪,因孝而名,这口井就是慈孝文化的根。相传,东汉孝子董黯(是汉代大儒董仲舒六世孙),自幼与母亲相依为命,家境贫寒。但,慈母的爱就像雨露,滋润着董黯的心灵。像一道光一样,照耀着他的灵魂。

  董黯懂事后,就以砍柴卖柴为生。想尽办法搞来甜果美味,尽心侍候母亲。后来,母亲得重病,想喝娘家大隐的溪水。他就来回大隐三十多里,担水奉母。

  一日,忽见屋后有清泉涌出。董黯即刻挖井不止,数日艰辛劳作,一口清澈的井水就现眼前。慈母喝后感觉清冽甘甜,与娘家大隐的水相似。饮用一些时日,重病好转,渐渐康复。董黯感觉有上天相助,孝母更加尽心尽力。

  隔壁邻居劣子王寄,虽家道富裕,却对母不孝。王母总拿王寄与董黯相比,时常在家数落劣子。王寄无端怀疑董母从中挑拨离间,于是,趁董黯上山砍柴,辱骂殴打董母。董母因伤,抑郁痛苦离世。

  董黯悲痛万分,决定拿柴刀砍死王寄。到了王家门口,见王母在晒太阳,他又不忍心看到,王母从此无儿奉养,也无人送终。董黯悄悄返家,从此,枕柴刀睡觉。董黯常去野外荒郊,夜晚为慈母守墓。睡不着时,常想,王母死后,砍死王寄,为母报仇雪恨。10年之后,王母过世。白日,董黯闯进王寄家,用锋利柴刀砍死王寄。报仇后,他去官府自首。

  汉和帝得知董黯孝心,很是感动,赦免他杀人之罪,并表彰其孝心,邀他到朝廷做郎中。董黯谢绝汉和帝郎中恩赐,守母一生,终老于故里。

  我说:后人因董黯的慈母孝子,将句章改名为慈溪;将德润湖改为慈湖,都是为了突出董黯的孝字。

  战友德安听后,会心一笑。我知道,他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孝子。我择友的座右铭是:必须有孝心之人,方能成为人生至交。

  战友德安夸我,慈溪孝文化,我比他了解还多。这使我想起了50年前的往事。我们村有位老人,叫王文利,我称他公公。他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对慈溪的孝道津津乐道,有空就讲给我们晚辈听,所以,董黯孝子,我早了然于心。

  孝,是一个人的基本准则。《孝经》有言:夫孝者,天之经,地之义,人之本也。当我每每看到啃老族,有孩子的空巢老人,心里就不是滋味。难道非要跑到国外,够不着的天边,才算做大事吗?

  故乡,是生命的出发点,亦是生命的最后一站。故乡独好,不羡天不。董黯,出生在故乡,长眠于故乡,他一生的一切活动,没有游离于故乡。平时所做,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些家内家外事务。一个孝字,将他留在中国孝文化的诗史上!

  慈溪,满城是孝的故事,孝的地名。感恩感谢战友德安夫妻,给我机会,来孝文化之都,更深刻地亲身体验孝心灵动的这块土地。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摘抄

查看更多美文摘抄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