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和家人一道,又一次苏州二日游,尽管苏州车水马龙、游人如织,好不热闹!但是我更怀念2005年春夏之交的那个苏州的早晨。
对于苏州,尽管十多年前因经商去过几次,但与没有到过苏州的人认识是一样的,除了那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众所周知的俗语,我没有更多的实质性的了解。这次因工作之事,匆匆苏州之行,虽蜻蜒点水一般,但回到家里,远离了苏州城,在零星的时间里把短暂逗留形成的零碎感受拼凑起来,才发现:苏州的那个早晨,是一个在梦幻中让人充满遐想的早晨。
到达苏州站,才凌晨三点多,离到目的地的时间还早,就在车站广场找个地方歇息等天亮搭的前行。迷睡不久,就被雨滴的敲打声弄醒了。也许因为即将可能在这里生活学习一段时间的缘故,我不但不烦,倒乐得静心地听起雨来,觉得其异乎寻常的安谧与祥和。常听人言,说是非凡之地,连刮风下雨也不同寻常。无奈越来越多和我一样滞留的旅客,都挤到了屋檐下、回廊里,于是我决定不和大家凑热闹,起身而步行去目的地。
走过了平门桥,沿人民路,折干将东路,拐凤凰街。由于对苏州有着先入为主好感,感到苏州的雨景也自是非常:疏疏密密,似静亦动,隐有变幻,似漫天撒下轻丝罗帐。
一路走来,空气中除了潮湿的气味还弥漫着清香,幽远中带一丝甜味,应该是槐花。看看周围的行道树,是法桐与其它树种搭配而成,没有槐花树,我想附近园林定有。在我们家,河堤上、池塘旁满是槐花树。每年这个季节,大大小小的槐花树都缀满累累的槐花,逆风呼吸,清香萦绕而来。槐花是儿时家乡颐养生命之花,口粮紧缺之年爬上槐花树,掐下串串的槐花和玉米面拌在一起蒸粑吃,槐花成了主食。
五月的清晨,四点刚过,天色已开始发白。雨停了,街道上升起了轻雾,前方,“唰唰唰”有节律的声音响起了,那是城市“美容师”们在清洁道路,走近他们,你会发现他们的挥舞扫把的动作是那么轻盈,看得出是这个千年古城的整洁使他们有着成就感。
进入十梓街,街上的行人不多,公共汽车开了起来,小贩们把早餐车停稳在街边并摆放好了食品。在小面馆里,我点了一份兰州拉面,一边慢慢的吃着坐等上班的时刻,一边看着街景。
街对面是叶家弄。一条幽深的小巷、一条长长的石板路,下面是安静的河浜,外观败落内里优雅的民房,融在嫩绿静谧的春色中,悄无声息,如果真有丁香一般的姑娘流连其中……那就是一幅戴望舒名诗《雨巷》般优美的江南映像图。
七点刚过,早已露出了灿烂笑脸的太阳,撩拨起飘荡的晨雾,几个小学生背着书包从那树丛掩映的小巷里钻出来,追着、跑着、笑着,三三两两的大学生也背着电脑或夹着厚厚的书本,迎着太阳向校园疾走。他们把影子甩在身后,不管身后的影子会不会被行人和车辆踏碎,只管把开怀的笑声洒在的街道边。一种让人认同的自豪和坦然的幸福安全感成为一道亮丽街景。
紧随他们的脚步我来到莫愁路和苏大本部之间的这条河旁。阳光给城河铺上微温的金黄,风从远方带来清凉,也留下涟漪般的足迹,更托起那印在蓝天上悠悠白云的身影,给每个早起的人如梦的画镜。
苏州给我的印象是水多,走不多远就是一条河流。尽管苏州人出门早就遗弃了水道,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充斥着大街小巷,尽管再也没有“夜市桥边火,春风寺外船”,就是想看看河边的洗衣洗菜人都成了隔世的梦想,但是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是这个城市的血液,它滋润了城市,使她永远年轻,并充满活力。看得出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以这特有的自然恩赐感到欣喜。
八点钟不到,在朋友的引见下,我把要办的事很快办好。站在凌云楼上,俯视苏大,俯视苏州城,雨后放晴,一切都一埃不染的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近处,绿树丛中掩饰着青砖灰瓦,白鹭在上嬉戏打闹,远处,现代的建筑与古典园林相映成趣。我知道在那河汊纵横,天水一色的远方,有着造物主精心撒播着的一颗颗灵秀的珍珠:周庄、同里、甪直……
江南的春天,荡漾在耳边的古老桨声,杏花烟雨勾勒的水墨山水,使人流连忘返。而在鸟鸣声中渐渐苏醒的恬静苏州,如同甜蜜的梦境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