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大全

千里赴约北京,只为与你相遇----追忆那些与《论语》相伴的日子

作者:韩璐   发表于:
浏览:27次    字数:1649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8889篇,  月稿:3

  千里赴约北京,只为与你相遇

  ‌—追忆那些与《论语》相伴的日子

  ‌近年来,《论语》很火,孔子很热。在五年前的那一次遇见之前,那些之乎者也的俗套直叫我牙酸。再听说每天十个小时不求甚解的诵读,更过分的是还要读一百遍,不用想都是件特别枯燥的事。可奇怪的是,千里迢迢奔赴北京,百遍下来我越读越高兴,人生恍然还有了方向……于是,我用笔记录下了那次美丽的遇见,那些与论语相伴的日子。

  那年,初春的北京春寒料峭,来自南方的我还以为这是严冬。寒风凌冽,风沙也跟来凑热闹。我满脸风尘带着路途的倦意提着大包的行李走进充满北方气息的小院。小院里除了几株雅致的花草外显出了几分寒酸。进屋,一排排仿古木桌,前方是一张孔子画像勉强还算是个读书的地儿。从教室后排推门便是寝室,十来个平方,多人一屋,房间没有热水,排队提水便是睡觉前的必修课。

  五时晨起,被窝儿还没捂暖就被一阵阵刺耳的铃声惊醒,带着睡意撑着懒腰勉为其难的穿上没有温度的衣服开始了一天的《论语》诵读生活。往常喜欢睡懒觉的我,现在都还睡眼惺忪,我开始埋怨起孔子。嘴巴毫不情愿的跟着喃喃,心早已飞出了这“不祥之地”。从《学而第一》到《尧曰二十》一天长达十个小时的“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我声音沙哑,喉咙干涩,坐立不安…我只有借故上厕所才能获得短暂的清闲。就这样,我抱着满腔的后悔浑浑噩噩度过了好几天。

  ‌接下来,我还是照旧有口无心。读着读着,脑海会闪现这几天在这个小院生活的一些画面。吃完饭,在上厕所的路上,我低头走着,一句稚嫩而又充满浓郁的北京腔传来:“你吃饭没?”我连忙抬头,这是一位不满七岁的孩子,满脸亲切的问候。顿时,我感到了一种温暖,一种关怀。这种温暖和关怀来自于这个素不相识的稚嫩小孩。

  “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这是《论语》中谈奢侈与节俭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自古以来,人们就以节俭为美德,以奢侈为恶行。魏兴堂,一个和我同桌吃饭的男孩,穿着谈吐活像一个“孔子”我们戏谑他为孔子附身。但当吃饭时,他把我不想吃的冷馒头块和夹掉在桌上的菜毫不犹豫的夹来放进嘴里,每顿桌上只要有剩菜,他都等最后一个人吃完后全部倒进自己的碗里,吃的干干净净。我才明白,他不是什么孔子附身,只是圣人思想已深入其心。我很惊讶也很惊叹!这仅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小子。是啊,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德不孤必有邻”这个小院充满了太多的感动,有太多的震撼,感动于小院人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这里我看不到你争我抢,看到更多的是谦让;在这里我看不到炫耀,看到更多的是低调;在这里我看不到抱怨,看到更多的是你情我愿。所有人都怀有一颗善良、无私的心。

  ‌这是一种什么信仰支撑着这个小院的读书人呢?我猛地回过神来,发现自己嘴里还念着前几天满怀不满的《论语》。顿时,我好像明白了什么。于是,我加倍认真地读了起来。

  ‌在老师不紧不慢的带读中,我学会了心平气和,领悟了老师饱读诗书、温文尔雅的高雅气质。在和同学们共读中,我深深地感受到读《论语》的愉悦。“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我成功把《论语》读了一百遍。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三个月过去了,在三个月的时间里,从不乐意到接受再到获益。从《论语》中我认识了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一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书读百遍‘奇异’自现”读《论语》让我领略到这样的智慧:对自己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在生活中如何去找寻快乐的源泉。

  那些与《论语》相伴的日子。从奔赴北京的那天起,从与《论语》相遇的那天起,我仿佛被引入了一条可以通达人性、通达理智的路。“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坚定的认准这条通达人性、理智的路,我会从浮躁变的淡然。淡淡的风、淡淡的云伴随着淡淡的梦和淡淡的情。不再有年少时的无病呻吟。淡淡的来,淡淡的去保持内心的宁静,活得简单而有味道。

  当我再从厕所出来之时,小院里书声琅琅“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韩璐28844533@qq.com)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日子 相伴 论语 追忆 与你相遇 北京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美文苑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日记大全

    查看更多日记大全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