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间一直流传这样的说法:千株棕,万株桐,子孙万代都不穷。意思是家中有几千株棕树,几万株桐籽树,子孙万代都不愁吃穿。一直以来,我们这的人都愿意种树,因为他们知道,树能保护生态,能改善居住环境,还能供自己日常家居使用木材方便。有些树种还作为副业,增加收入。比如棕树和桐籽树,就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桐籽榨出的油,漆匠和桶匠使用面广;棕树上的棕毛是制作箩绳和蓑衣的材料。
割棕一年一次,割棕刀与割棕梯(小木梯)是必备的工具。割棕的时候小孩子最喜欢跟着去,因为有棕苞吃。棕苞黄黄的,嫩时其形如红缨枪头,味道很脆略甜,可以直接食用。棕苞出衣就不能直接吃了,需煮熟,转涩为甜,人们会用来炒腊肉,不但美味,且营养丰富。棕苞长出棕毛外面,便是棕苞花,如珊瑚,浑身金黄,很漂亮,结籽;籽熟成黑色,落于地下便长出小棕树苗,地上长出树苗几十、几百株不等,人们在山岗、地埂处将棕苗进行移栽。老棕树树龄大了,小棕树已大,如此不断补栽,棕树总量不会少去。人们割下棕衣,一层层叠好,用棕鞭捆成一捆,如此反复而作。割棕回来,将棕摊开,晾干水分备用。
蓑衣的出现和使用在我国原始而古老。古人称“尽其四肢之敏,以从事于野”。蓑衣作为农民遇雨天做农活的装束,是一直以来的理想物件。蓑衣用棕匹、稻草、丝茅草都可编织。有些厚度的外形像衣服一样穿在身上作为遮雨的雨具。用棕匹制作的蓑衣人们称棕衣蓑;用草编织的称草衣蓑。据说古代上战场的武士穿的铠甲,制作上都受到蓑衣的启发。蓑衣分上衣与下裙两块;穿时与斗笠配合使用,如此遮风挡雨效果更好。
挑,是种技法。挑蓑衣用的工具有铁针和顶针。挑蓑衣时分好几个步骤;首先就是抓棕,用铁爪把杂乱的棕匹理顺,粘在铁爪上的细棕匹称棕绒,棕绒从铁爪上扯下,放至一旁备用。再将理顺的棕丝用双手进行互搓,搓成棕线。搓棕线时把一旁的棕绒掺合一起用,搓棕绳时都会有衔接,人们顺着节头不断添棕丝再搓,直至搓到够长为止。一条条搓好的棕绳,再将其穿梭编织成蓑衣。
编织蓑衣首先从领口开始,领口呈圆形,这称开领,也称定位。领口部位用十几张完整的棕匹排列叠好,再用铁针引棕线缝织,称叠领口。领口缝织好后,用双手用力揉搓拍打,使领口全面松软。这样在穿蓑衣时,脖子才不会被僵硬的棕领磨破皮。接下来就是编织蓑身,也称织蓑衣片。蓑身是横纵两条棕线(绳)相互穿插编织而成,从领口处的蓑骨开始定位、拼接、相连。用两条棕绳相搓成一条稍粗的棕绳为棕骨。两肩处的棕领略为上翘,蓑衣片从这两处开始拼接相连,用铁针穿线紧凑地收拢,扎牢。每片蓑衣片随每根蓑衣骨按顺序拼接,全部缝连好后,就是一副完整的蓑衣。
整副蓑衣编织好后,再就是编织护片,护片分胸裙、前裙裆和后裙裆。胸裙与前裙裆是遮胸部和肚子下肢之用,后裙裆是遮腰部与臀部之用。这些户片作用极大,一在有斜风细雨时,弯腰干活时,可遮住雨水湿身,免得受寒感冒。特别交待一下,蓑衣的主体分内外两层,人们把它称为里层和外层。在内外层相连时,两面都要缝线。里层在编织时间距较大,制作上相对粗糙一些,线与线之间的空隙有一寸左右。外层线在缝合时需要收拢的很紧凑,看上去虽然显得密密麻麻,但很规整,没有空隙,雨水不能淋入,对身体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一件蓑衣挑好,手艺快而好的师傅,也需要二天左右。
挑蓑衣是门手艺。在以前,我们这有专门从事挑蓑衣为业的手艺人。他们不但为本地人编织蓑衣,还走乡过县,有些人还去到福建,为人们编织蓑衣。他们出门做手艺都是结伴而去,一般都有两三人。出门都挑棕匹与棕绳,带上铁针、顶针等家什,材料准备的很充足,挑十副蓑衣有余。行话有云:棕匹不重,挑担可行千里。又说:只要山上棕树多,不怕出省脚磨破。足见在以前挑蓑衣这个行当是多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