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的七夕节,也即中国的情人节,我国古代诗人留下许多咏唱七夕节的诗歌。这些诗歌记录了七夕节的由来、习俗、欢度七夕节的盛况、抒写了诗人对于美好爱情的赞美与热望的感情,现摘录几首古诗以赏析之。
古诗十九首之一(汉)佚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首诗道出了七夕节的由来,七夕节来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这是一个很美丽的、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传说天上的织女和诸仙女一起下凡游戏,在河里洗澡,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互生情意,后来织女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做了牛郎的妻子。织女还把从天上带来的天蚕分给大家,并教大家养蚕,抽丝,织出又光又亮的丝绸。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情深意浓,他们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但是好景不长,这事很快便让天帝知道,王母娘娘亲自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天上去。牛郎按照老牛的话披上牛皮做的衣服,穿上牛皮做的鞋,拉着自己的儿女,一起腾云驾雾上天去追织女,眼见就要追到了,岂知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一挥,一道波涛汹涌的天河就出现了,牛郎和织女被隔在两岸,只能相对哭泣流泪。他们的忠贞爱情感动了喜鹊,千万只喜鹊飞来,搭成鹊桥,让牛郎织女走上鹊桥相会,王母娘娘对此也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这两句写织布因对牛郎的思念,无心织布而整天织不成一段布,眼泪像雨水般地洒落下来,这一细节描写,表达了正在织布的织女对无法相见的情人牛郎的无比思念之情。古诗中吟咏牛郎织女故事的诗歌有不少,现摘录两首:
七夕(唐)徐凝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铃铃。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鹊桥仙(宋)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两首诗叙写了牛郎织女虽被浩茫的天河隔断而情意隔不断,每年一度的鹊桥相会,那种柔情蜜意,胜过人间无数情人之间相会时的情感。“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成为爱情诗中千古传唱的名句。自汉代开始,七夕节盛行乞巧的习俗,有诗为证:
七夕(五代·后唐)杨璞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乞巧,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在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七夕节最普遍的活动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夜晚的乞巧活动,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有诗为证:
七夕(唐)权德舆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有些地方的乞巧节的活动,带有竞赛的性质,类似古代斗巧的风俗。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悖悖、烙巧果子、还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汤的习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将谷物浸泡水中发芽,七夕这天,剪芽做汤,该地的儿童特别重视吃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就是斗巧风俗的演变。
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夜会有许多少女一个人偷偷躲在生长得茂盛的南瓜棚下,也有躲在韭菜畦旁,在夜深人静之时,如能听到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悄悄话,或者得到织女洒落的香粉,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祈祷自己能获得终生不渝的爱情。
宋元之际,七夕节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山人海,车马难以通行,其隆重热闹程度不亚于春节。
延至今日,七夕依然是一个充满浪漫气息的传统节日。但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