札记集
诗呆子 著
目录
清凉札记
远古或宇宙札记
阅读苏曼殊
点评苏曼殊五首诗
一个罐子,一个梦
茶约起
那永远而易碎的
佛教养生实践真谛
冥想的血液
环保诗学札记
//
清凉札记
/
1.
师父说,在家出家,都为学习般若。信乎。孔孟老庄,释道耶回无非般若。般若智慧,注照人间,和光同尘。就像这样,禅以对境,自我体悟,内视乃歌。
说法弄音文,开悟先成者。
三教当合一,震旦重启日。
2.
子者,有智慧可啓下遗传者也。
乐者,寓乐於教者也。先生,
藏智慧为真富有,修安忍成妙如如。
师父释名,弟子何幸。感恩之心,
萤烛之光,一闪即逝,但尽本份。
以师为父,以戒为母,以日月为灯。
3.
思之不存,行之不远。
犹如圆规,夹住两腿。
4.
师父等在彼岸的渡口。
纷纷此岸,往来抢渡,
不为名来,就为利来。
师父说,你若看破名利,
我便认得你的真形实相,
彼岸的渡口将为你敞开。
5.
清凉布施,关乎信仰和心灵。佛教一般只说神识二字,灵魂二字仿佛外道,应属外来词语,也就是说,灵魂是翻译的词语。然神识二字,不及灵魂亲切啊。
无始以来,在一切的峰顶,人类
的精神境域,都是融汇流贯。
正是文化多元的天性,打开
那拘泥于一家,独尊于一体,
容不得他者之自闭。人类
存在一天,般若智慧,
至少两不猜疑。所谓
清凉境,让风蹲下,
空乏其身而充盈?
6.
佛道等持,悟则契合。
混沌恍惚,文学特色。
天地对读,释道互补。
愿发如愿,行者模式。
远古或宇宙札记
/
1.
40万年前,大地上
第一个人出现
叫作“智人”
意思是人有智慧
于是智人且歌且舞——
“要庆祝这新的创造,
某处歌声在缭绕”
2.
“人与猿没了联系,
头脑与体力竞技,
大脑终获胜利。”
因此距今五万年前后
南方古猿与其他猿人消失
就拿我自己来说
肚腩可以观赏
大脑一天天在闲置
思考几乎只是现实的问题
说白了该不是与猿恢复了联系
猿人与人猿的命运却决定于手艺
3.
第一个直立行走的智人
把手伸向大地更深处
当一片隧石磨得极锋利
石斧闪耀出速度的光
进而懂得用木头与石头组合
做出一端安着石斧的木矛
最后弓箭将出现为统治服务
火可能是智人最早的武器
堪称洞穴部落的守护神
他们用树叶和树枝把火连续喂养
火就把死亡摔倒为告别冷与怕
火焰映红他们的洞穴天将明
火把洞察了黑暗的脆弱?
4.
科学的真理丰富了人的手艺。
道德的真理武装了人的心灵。
两个真理或心脑合一,标志
西方完整意义上的人,而个体
又接受基督教意识形态的施洗,
故它又永远像一面价值的旗帜。
非个体族群如华夏人,活在家
国天下之间,个体仿佛吸附物,
人附于家、家附于国、国附于
天下,独立意义上的人从未诞
生。况且华夏的道德真理又被
诠释为趋利避害之太极—易。
远古黑雨,穿透某种神秘?
5.
宇宙之大,只因黑暗无边。
对宇宙而言,只有一个白天
和一个夜晚。那个白天若以
时间的长度衡量,最初持续了
30万年,从那一刻起,黑夜
却持续了150亿年,我的天
不要被太阳的光环或假象
把你每日看见的视为当然
即使夜晚乃宇宙的黑板
地球旋转,创造了你
白昼和黑夜的眼睛。
当你看不见自己所在的那面
只因那部分地球用背对着太阳
你便拥有黑夜,而宇宙自身
它黑暗一片,夜的眼正是
宇宙的眼,黑寂乃死亡元素
但一颗星诞生,只为照亮黑夜
一片星空,一个星系,虽只照亮
宇宙很小的部分,但更大量的星系
诞生或组合,依然照料不了整个宇宙
因为宇宙太大,注定它要在黯淡中生活!
阅读苏曼殊
/
1.
去年本计划写一本《光裸集 :
我的苏曼殊》的书。但资料
收集很不理想。虽购置大批
的书,曼殊的诗歌,曼殊的
小说,曼殊的随笔,但要命
的是,曼殊的画,我买不来。
也买不到。即使上图书馆,
也不一定看得到画作原件。
只有一些幸运的藏家,把
曼殊的山水画当宝贝供着。
为什么他的画这么重要呢?
倘若诗写其情,画则画其魂。
情忏仪式与诗魂造型,便
构成“我的”苏曼殊。无奈呵,
只好先把他定位为“光裸的
先驱”,“我的老师”云云。时
易势移,但曼殊的光芒,不
必穿凿,也自本体涌现。这
是他不朽坏之金刚,之柔软。
随便举个例子,他的小说只有
《天涯红泪记》那么几篇,很薄
的一本书,但艺术成就绝不在任
何近代小说之下。他的诗歌,也
只有百来首,但开创了光裸与情
忏之先河,谢冕教授一锤定音般
坚定评价:“苏曼殊无疑是中国诗
史上最后一位把旧体诗做到极致
的诗人,他是古典诗一座最后的
高峰。”我虽不懂古体诗,以曼殊
同郁达夫对读,后者味同嚼蜡。
只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失
意识之锐利,并被毛泽东借用。
到2018年,将是曼殊逝世百年。
但我无以为祭,就在未来的日
子里,点评一下他的诗作吧。
我的苏曼殊可能不完整,但
诗心互证,有什么关系呢?
2.
是
什么
造就他
偷尝玉女
唇中露的潇洒;
是袈裟笼住他那
意态光裸般的潇洒;
当他一早把骨观抵达
陪他踏过那樱花第几桥
禅都在他挥洒之下
并把黛玉的孤独
默示为葬花
呵苏曼殊
一个先驱般
孤立的光裸者
他死于五四前夕
3.
入境清新,言境透明。
构象默契,惠及本体。
忏之为体,诗乃奠基。
以情示寂,孤山一隅。
4.
寂寞近翠微,革命也纯粹。
何处踏风云,动荡乃神髓。
5.
近代诗人群体,苏曼殊的诗歌语言无人匹敌,诗和灵浑然不知交响。尤其是他的《失题》一诗令人为之神往:
生憎花发柳含烟,东海飘零二十年。
忏尽情禅空色相,琵琶湖畔枕经眠。
这首诗简直抵近“一切的峰顶”!作为开启情忏之于禅歌的世纪儿,无疑非苏曼殊苏疯子莫属。纵观他的创作,无论小说、随笔、诗歌,还是书法绘画,均围绕着“情禅”这条线索展开,并以悲悯与智慧,从而清新折射出独特之“情禅”内涵与神韵。可以说,情之于苏曼殊只是“飘零”命运与纯洁之肉感际遇,禅之于他又是情的境界化,甚至把情之寄托形式化,而活泼泼呈现出“交响诗”的节奏结构:忏-净-情-禅。如此演绎的奥妙,使苏曼殊的创作悲而不伤,悯而无痕,只为“忏尽”之刹那,湖畔—枕经—睡眠,黑色的眼睛只为寻找夜晚的光明?
6.
百年光裸谁得似?莫道我师苏疯子。
意态混沌懒组合,诗字去言只为寺。
7.
立定当下即原初,混血可怜偷玉露。
莲花手起空顿挫,无言堆里默照疏。
8.
对呆滞的目光说,
禅就是跳跃;
对弯曲的流水说,
禅就是直接;
对万物说,
大地的诗句
让高贵的心灵
一片谦卑和宁静!
9.
光裸乃先驱。呵曼殊
开创生命中光裸的手势。
倘若在乎普遍的思,不如
开启个体的悟?语言的哭声
将还原属灵的面目,而细部的
辨认,从来没有大气的词来完成。
2015~2022
点评苏曼殊五首诗
/
曼殊简介
苏曼殊(1884~1918),近代诗画双绝的高僧,广东香山县(今珠海市沥溪村)人。作为中日混血儿,苏曼殊一生既忍受“命运之恫”,又在宿世早慧的路上开辟“情忏”作为诗歌的抒情载体,抵达悟乃艺术之超意态论域。有《曼殊全集》五卷传世。这里笔者尝试点评他的五首诗歌。
1.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之二
/
海天龙战血玄黄,披发长歌览大荒。
易水萧萧人去也,一天明月白如霜。
河马点评:
作为早期试笔的作品,此诗已显示:
诗人透明的词性,隐藏纯洁的灵性。
这就是一股发自天性而混合了时代
和灵性气息的舍命精神。表现形式
是“一天明月”的清澈和死亡慰籍。
曼殊诗歌起点如此之高,应受畏友
陈独秀的指点,加之诗歌翻译使然。
2.寄调筝人之三
/
偷尝天女唇中露,几度临风拭泪痕。
日日思卿令人老,孤窗无那正黄昏。
河马点评:
此诗被鲁迅先生认作“颓废性”七绝。
这是不公允的。鲁迅早期留日时,与
曼殊有过交集。他想找曼殊一起办刊
物,后没实现。就诗论诗,曼殊得力于
翻译拜伦,比如接吻这个感性细节被
处理成“偷尝唇露”,在古体诗中意象
恍然。意象恍然,审美冲击可想而知。
但这并非“本体的喜悦”。相反,它已
预示了诗人“临风拭泪”的飘零命运。
“无那”就是无奈何。情忏如是开启。
3.本事诗之四
/
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河马点评:
日籍调筝人百助,与曼殊交谊甚深。
曼殊在此连化二典故,唐时韩采蘋
“红叶为媒”与红楼“绛珠还泪”
故事,表现诗人出家后情与无情或
戒的煎熬。曼殊纯粹是熬出来的一
代情僧。至此冰火两重天,曼殊仍
倚仗骨观,并借“一鉢无情泪”使
情忏成为生命中的仪式或诗歌符号。
4.本事诗之九
/
春雨楼头尺八萧,何时归看浙江潮。
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河马点评:
这首七绝最受赞叹,尤其是柳亚子。
而诗眼就在“芒鞋破钵”这个禅意象。
倘使作者非诗僧,只是一般的作者,
踏过也就踏过了,那两岸樱花簇拥
的“桥”,不管第几桥都会川流不
息。但作为诗僧,曼殊的行脚,于
鞋钵俱破之际仍在行走,这诗就活
了。只因禅意象注入审美的随机性。
5.过若松町有感示仲兄
/
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
无端狂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似冰。
河马点评:
此诗不在诗四之下,甚至超过不少。
为什么?像这样的诗,才较为完整
呈现作者的“心理内存”与人格特征。
标题的若松町在日本,仲兄指陈独秀。
诗经古歌谣的“契阔死生”,与曼殊
一生之“行云流水”蒙太奇般平行。
美不堪言。而曼殊性格中的内倾,与
他身世之恫有关。一个“恫”字,应
感其童年的失落感与青壮年的敏锐感。
同时,天性中的“率真”(中山先生语)
与本能的“光裸意识”,使曼殊性情与
才情俱显极致,甚至达到神经质的地步。
本质上看,他的“欢肠似冰”实已释然。
写情写到这个份上,曼殊上人也算冰清
玉洁,况且情忏宛若冰中透出了火。
总而言之,苏曼殊的七绝,达到了
近代优秀诗人所达不到的纯情品质。
换言之,曼殊的诗达到单纯的丰富。
2016年7月6日于永安约
一个罐子,一个梦
/
1.
贵政山村。陶社。
一个题“光绪”字样
的茶罐。完好无损,
你要高估它的价值?
素陶本就纯朴,有
一种意想不到的力量,
陶魂在呼唤。碎也震撼?
近读歌德《流浪者夜歌》。
诗人临近死亡前几个月,
故地重游,再见这首中年
之作,于吟诵之际,时光
忽而像河流倒流,忽而像
天马脱缰而逝,一切影像,
哪怕是存在,也在片刻间
“稍息”。永恒的沧桑,本体
的呼唤,仿佛赋予这首夜歌
以诗魂。而抵达理想之诗境,
并非绝对,恰恰相反,只是
某种素陶模样,平静与自然。
就像这样,陶茶组合,以方
求圆:一个罐子,一个梦。
2.
感性撩拨,正如工业的烟囱摇曳。
非泥土翻新的味道,混合那刚出仓
的牛粪,干了还长出菇类。呵告别
农耕,我的远祖,这一切你是否预
知?令人糊涂,你怎么叫茶祖,难道
你是茶的祖先,像神农氏,或茶圣?
难道命名,只是符号的黑天鹅?叫着
合适即可。谁知道呢,我的村子,农
事消失已无踪,水渠迷失于谈笑风生。
只留下一个与茶息息相通的祠堂,空
空置身于血缘的喧染中。我的族群,
对茶可能有些迷恋。茶祖的穿透,已
是禅关第几重?如默认,体验皆传承。
3.
茶夫一词,好像是河马的发明。
功夫茶,本为工夫茶的误听误写。
将错就错,而那象征工匠精神的
“工夫”,不可不细察,以返回初心。
至于茶农之称谓,又局限于种茶者。
由此看来,茶夫之提出,不失为自诩,
自足,自娱,自乐;反过来看,夫茶
在民生中,虽并列为“油盐酱醋茶”,
在文化的可塑性方面,茶文学仍需
提倡,如茶赋的创作,人茶合一,
赋体尤其舒展,行云流水般,
可溯源,可悟道,蔚为壮观。
而河马本人,愿为茶夫一个,
或辞,或赋,或诗,把至茶
无味的境界,融入每个毛孔。
4.
2016,这一年还剩两天一夜。
我辞岁:“茶和诗兴,静候佳韵。”
灵在茶饮中,透明的杯底,陪同
仪式的平静,嘲讽风雅颂,抛弃
修辞立其诚的原教旨或约定,让
失败的诗兴,抵达一刹那的轻盈。
5.
传说中芳村本名“荒村”,曾经
是荒凉小岛,后因广种花卉,
芬芳四溢,得以称之为“芳村”。
昔时位于芳村腹地的茶窖,花
田百里,花农相依为命:“花田
儿女花作命,衣花食花解花性”。
茶窖命名,发轫于“花花世界”,
茶呢。一个地方的际遇,由偶
然性与地域属性注定。开放之
初,茶窖被勐海茶厂选作普洱
仓库,随后,不少茶商自动集
结于此。石围塘的崛起,虽没
有花鸟,却以茶叶的市场方式,
从仓储物流,到业态形塑,南
方茶叶市场,成了农业部的定
点市场。这里无疑称得上全国,
甚至全亚洲最大的茶叶集散地。
而窖之为窖,正如所出不如所聚,
关键是充沛的购买力与强劲的流
通性。茶窖,让岁月沉淀了另一
种“有意味的形式”。窖就是人性
的味蕾啊。有时我想,茶窖既然
正本清源,那么“诗窖”也要同时
提出。因为把诗视同纯酿,这本
来也是我的创作性理念。事实上,
近年我所蹲守的时间节点,说唱
也很简单,一个罐子,一个梦。
6.
大道至简。简单有时
意味着粗暴。啰嗦有时
意味着简洁,和不得已。
在道的屋檐下,风与铃铛,
互为因果,互为生发。而“心
理成本体”,并非不可能。比如
中这个尺度,它仿佛置身事外,
但还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
样的中道,就是度的本体论。由此
看来,禅可意会不可言传,如同至
味无味。而本体之外的事物,诸如
茶汤茶色,直呼唯美味蕾,况味似
成纯禅。这也是意态体会王维禅境
的本能之钥。诗佛之畏,不在言说,
而在非言说部分。可惜再美的诗篇
诗句,无一例外,都要用语言,包
括声音和文字。谁在乎手势,每一
个手势,似乎尚未揭示一个真理?
7.
洞乃思之原点。柏拉图
让它洞察哲学的渊源。
他的意思,人类的思想,
从黑暗或潮湿的路径,
缓缓爬出。于是“洞”
是神圣的,它的内存
无非光明的对立面而已。
至于洞里的思想,方法论
上并非如数奉还,仍需周转。
只是恰巧铁路经过广州洞企西,
河涌或古桥早些时候也同意让
路人自由通行,不用买路钱
之类的烦与畏。由此可见,
洞企之企,返回本性,面目
并非商业的狰狞,像火麒麟
或洪水般临近。反之,洞企
可能接续茶马组合的图腾?
8.
普宁有朋友用贵政山陶茶罐,
存放菜补(萝卜干),多年后,
那些萝卜干,油性十足,以
之送粥,清肠火尤如陈茶。
还有一些朋友,用此陶茶
罐,存放整罐的腌梅汁。
陶罐他用,盐分全从陶
(内陶外瓷)的气孔渗出。
谁知酸梅汁的咸度,溜达
到罐的外壁,成了结晶体。
陶罐神奇,用者无心,究者
无意。如同我自己,总喜欢
用普洱罐,那陶的吸附力,会
给我惊喜。也就是说,“用罐喝”。
这罐胜似过滤器,把自来水的杂
质,全部吸掉,还水以干净和纯正。
因为你懂的,我们的自来水合格率,
让你不自信,即便恭维也不敢放开
直饮。水是否绝望,事关家园毁弃。
9.
喝出宗教感情,仿佛
终极的渴慕,或是
信仰之流露。而
真正意义上的
宗教情感,却
朴素之至,像
莲一般,况且
洋溢着戒的精神。
此种精神,宛若本能。
不假思索,而掩饰不住。
从发生学上看,信仰即
生活,精神源于仪式之
重复,并使之神圣,从
而不可亵渎。信仰的成
熟,像茶的内涵,加固
或加深,而仪式感种种,
神圣乃态度。此乃天启。
10.
诗存文学梦,情乃液态浓。
隔夜茶破胆,偏爱诉苦衷。
11.
公道杯者,仿佛是人
不相信预设的逻辑
一个大杯,包揽
小杯的悲欢或
处境,甚至摊薄
自以为是,或掩耳
盗铃,只是手法问题
12.
一片起伏
都是水,
刀很
弯
圆像时间
制造了
涡旋;
开口笑是
是,闭口笑
非非,无聊若水?
茶约起
/
1.
刘姥姥这村野人物能进大观园,
纯系底层那种原生态之吸引力。
当姥姥谈及养生,原来每天
放几个屁,肠胃无宿便而已。
贾母听后,竞也放了一个屁。
贾母发笑,可以加一个参照,
那就是野生大叶种普洱。有一
次,某少妇初次喝此大叶种后
去乘地铁,屁竟一路绽放,那
声响突兀而悠扬。人是舒服了,
周围却躲无可躲。如此反讽,
那野路子,出丑有时也很美?
2.
熟茶像鸡尾酒,也讲究搭配。
老同志作为砖茶,内层概以小
竹片为标志,用邹炳良配方,
价格中低档,比较实惠,适
合存放,有年份(十年以上),
撬出来醒一下,然后冲泡,茶
汤红酒般透亮,口感纯正,有
些甜味。老同志如此也堪称优
良。好的普洱确实稀少,而物
以稀为贵。当老班章炒到飞起
来时,一斤动不动上万,甚至
几万元,喝点靠谱的老同志,
几百元的,也不失为一种怀旧,
一种安慰。普通茶能喝出豁达,
已属入味。顺便向配方师致敬。
3.
自古以来茶要喝出健康。
当下茶饮,应以环保为重。
不施化学激素类危险品,不
作地毯式种植与收割,不添
加茶母之类,丛丛独立,茶
质自然,尽显本味和回甘。
单丛三喝,难免“先入为主”。
一喝茶气,类似普洱喝法;
二喝茶味,就是“茶有肉”;
三是喝茶质,或“底蕴”。这
就是喝茶方式与体验层次。
喝茶,心情环境也有关系。
4.
文无第一。文胆一词,
极尽赞美之能事。譬如,
布雷先生,号称介公的
文胆,是御用写作高手。
问苍茫大地,谁主浮沉?
而挥洒自如,文胆呼应
帝王之气!本尊你懂的。
至于野生古茶树,驯化
之后,作为家茶,它的
茶胆依然故我。换句话说,
茶胆可能是茶之“依存度”。
具体而言,冲泡方式,
也就是茶叶内存释放
的过程。有时粗暴,
胁迫“茶之胆”了吗?
5.
茶约起。吃茶有茶配。
配,方言指配套的食物。
喝酒要有送酒的菜,这菜
就叫“酒配”。类似于“混搭”。
吃茶要有“茶配”,这就是适合
送茶又能垫肚子的食物,譬如
潮汕特产—南乳饼,咸中带甜,
味儿很好闻。传说中隔壁的潮人
整整吃了一个晚上的茶,天将亮,
也没有停下的意思,甚至不用吃
宵夜。原来不只吃茶,还吃着若
干茶配。隔行如隔山,隔使人
留恋各自的语言,和习惯,
从而选择一个地方繁衍。
6.
潮起之于
潮人
起(一个词)
辽阔了世界
潮若有信
谁引领
茶约
起
那永远而易碎的
/
引子
贵政山陶茶罐,是普宁池尾街道贵政山村一个有着二、三百年历史的地方特产,以质优工细,装茶叶久不变质著称。
在普宁贵政山一带,“口述历史”比文字记载的还要久远。老百姓口头流传的一些潮汕歌谣,有些竟然与南宋小皇帝赵昺有关。
一、歌谣与传说
故老相传,南宋末年,宋帝昺、文天祥一行兵败南撤,曾化装成平民百姓,路过岩邑(普宁远古多岩,俗称岩邑)贵政山村,但见缶窑众陶工在木制陶车上辛劳制作陶茶罐,不禁心生怜悯,于是感叹而咏之:
车仔推呀推,
稀粥清又清;
车仔停一停,
肚皮贴后背。
观察良久,宋帝昺自有独到发现:
罐盖松松堪摇动,
陶茶罐可保密封。
这“可保密封”的贵陶罐还有另一种传说。
据先民口授,贵政山陶工在试制陶茶罐罐盖时,对其松紧度颇费踌躇,后有一仙人架云彩而降,提示众陶工云:
罐盖松松气不通,
茶罐密密隔真空。
众陶工闻声看时,仙人已化为云雾消失。从此,贵陶罐罐盖松紧自有奥妙,旋即定型。但传说归传说,关于贵陶罐,贵政山人纪力清自豪地吟出一首诗:
贵山松影几度秋,
雾锁莲峰练水流;
神奇茶罐传四海,
寒夜客来茶当酒。
可以想象,一罐在手,可收千山风情。
二、岁月如医
传说中,神龙从岩邑(今普宁市)望天石追来龙尾山(今普宁莲花山),结成麒麟吐火地,故贵政山老龙窑得天地之灵气,所烧制之陶茶罐,极富传奇色彩。
就说清朝末年,普邑贵政山人纪俊风之父纪国宏先生,因家徒四壁,无奈漂泊到南洋谋生。国宏漂洋前夕,曾用贵政山5斤装陶茶罐装满本地手炒茶,因家人平时不习惯喝茶,国宏将此罐放置于楼棚之上。
三十几年后,国宏从南洋回乡,无意中发现自己当年亲手存放的茶叶居然葆有上等茶味,常饮不仅能解暑,消内热,还能治伤风感冒。
贵陶罐因此轰动一时。但如医的岁月,像苦难一样亲切。是谁仿佛听到自己内心的召唤:“该喝了,用罐喝。”
三、“竹牌”的来历
有清以降,从贵政山人纪国耀始创陶瓷业,到上世纪60年代初这二百多年,普宁贵陶罐一直保持朴素的陶土色,而不上彩釉,俗称竹牌陶茶罐。
上世纪50、60年代,普宁贵政山陶社全面走向辉煌。陶茶罐肩下有花边及万字形图案,且构图简朴,配诗得体,海内外闻名。
此间茶罐子多用意笔画一丛古竹,或一丛梅花什么的。看上去很美。贵政山陶艺师纪文荣先生独具慧眼,不仅擅长画一支冲天古竹,而且在陶茶罐的身铭上,曾下过功夫。譬如题乾隆《游庐山》诗前四句:
庐山竹影几千秋,
云锁高峰水自流;
万里长江漂玉带,
一轮明月滚金球。
或题自创谣语:
异果散异香,
香茶喷暖气。
我不得不感慨,在那个特定的年代,一个高小毕业的陶人,居然不怕什么“封、资、修”,选中乾隆“这一个”多产而平庸的皇帝诗人的佳作,作为贵陶罐的配诗。
难怪纪文荣有一次搬家,一不小心碰坏了一个作出国展销用的竹牌陶茶罐,他顿时精神恍惚:“我丢了一座厝的木料,还不至于这么心痛,毁了一个茶罐子,我简直六神无主。”
“竹牌”神奇的内驱,由此可见一斑。
四、第五代传人
据贵政山纪氏族谱记载:二百多年前,十世纪孙国耀、十二世孙经深先后创办陶瓷厂,但据十二世孙文民介绍,从其远祖制作陶茶罐至今也有一、二百年,传承已逾五代,即八世孙天升为始作俑者,传第二代立春(四光),传第三代贵顺,传第四代明良,传第五代文民。
纪文民不仅拥有祖传秘技,而且博采众长。与改革开放同步,办厂二十几年来,对陶茶罐工艺有所综合,同时又曾前往潮州等地参观、学习,总结出以高温(1200-1300摄氏度)烧制陶茶罐,完善彩釉套色,内陶外瓷(上釉),产品至此开始推陈出新。
贵政山老陶人纪炳江为此曾即席赋诗一首:
莲花山下古路横,
能人开设一厂家;
五代传授陶茶罐,
久藏不变香味生。
据纪文民回忆,其祖父纪贵顺特别擅长制作陶茶罐罐盖,并能画出古竹的神韵,同时喜欢写上一句身铭:寒夜客来茶当酒。
纪贵顺生前,每天起早贪黑日连夜,妙手制作出松紧自如的陶茶罐罐盖。有一次仿佛得神助,瞌睡之中制作出一批罐盖,居然个个合用,一时传为美谈。
历史上的贵陶罐,纪文民虽已全面继承,且业已申请注册,但企业更重要的是未来。于是培养子女,以便“贵陶”代代有传人。时至今日,从地方特产到非遗产品,贵政山陶茶罐可以说身价百倍,然第五代传人强调:“祖宗的东西不能丢。”
五、诗人神侃
2005年4月底,我到揭阳日报社,顺便拜访诗人朋友阵风、雪克先生。
闲聊中,大家说起贵政山陶茶罐,在座的雪克颇有感触:“若缺贵陶罐,何以存炒茶?”
潮人多喝铁观音、单丛,近年来野生土山茶尤其受到追捧,懂得存茶当为行家。而贵陶罐,号称茶叶守护神。它内陶外瓷,乃环保型保鲜罐,加之造型独特,古色古香,构成正宗工夫茶的一个重要环节,实在不可或缺。
茶文化如此发达的今天,各种豪华包装固然甚嚣尘上,可惜并没有充分考虑环保元素,对此还是南宋大儒朱熹评价比较到位:“瓦缶胜金玉”。那永远而易碎的,恰好用陶魂与之抗衡。
佛教养生实践真谛
/
佛译为觉悟,佛陀就是觉者、悟者。觉离不开悟,悟就是意识与智慧。悟字从心从吾,就是“吾的意识,吾的智慧”。当初佛祖就是在菩提树下突然觉悟大清凉,从而带领门人,创立释迦教的。佛法西来,其来有自。达摩祖师当初便从水路抵达羊城,开创中国禅宗华林祖庭。本土化的佛教,以六祖惠能的顿悟—等持论及其《坛经》的创立为标志。惠能那首著名的《悟道偈》——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
之所以流传千古,只因其“直了性”至今仍闪耀着中国式智慧的光芒。
佛教创立的目的,无非开启人的心智与悟性,从而人人印可成佛。顿悟也好,渐悟也罢,自我突破,自清凉方可登堂入室。理由很简单:只有智慧与慈悲,才能成就全人类。
诚如是,通往觉悟的路上,便要清除内心的路障,保持内心的清净。这就是经常挂在人们口头上的平常心。然而,当下有人把路修得愈来愈直,有人却把心路修得愈来愈弯曲。问题出在哪里?无非私心自利,层层叠叠的攀比。美的广告语就很透彻: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这就是爱与责任,让人清凉遍体。反过来,只想自己好,不顾别人死与活,况且不断把别人算计,甚至采取极端手段,这就不仅仅给自己制造路障,同时也给别人暴走印象。如此一来,不仅内心不能清净,简直坏到透顶,哪来的祥和与喜庆。加上精细化实践锻炼严重缺乏,不仅修养将化为泡影,倒让身心俱陷于因果恶性循环。这样的“聪明”,岂不反讽之极?这样的“业报”,岂不令平常心破产?
佛性常清净,缘于戒与忏悔。无论在家出家,皆可多多唱诵《大悲忏》,只因“悲”给人快乐,“忏”使人清净。既体现菩萨慈悲心肠,也能回向快乐人生。当下的丛林一般忙于佛事,以致影响个人修持,正常的生活节奏被打乱。有鉴于此,广州市佛协道场提出“321弘法理念”。每天照常吃好三顿饭,照常做好两堂功课(早晚课),照常看护好一颗平常心。三个照常,看似简单,其实不然,真理就在我们身边。常与无常,是现代性的触角让生命笼罩如雾呵。
佛教养生实践真谛,践行起来就是八个字——觉者养心,悟者养智。北京故宫“养心殿”,虽说是帝王文化的遗留,然其内里乾坤,人文内涵,却大有佛意。养心,说白了就是养好一颗平常心。一个帝王,一个富翁,他们有了平常心,就会泽被(读披)苍生。一个乞丐,一个病人,他们有了平常心,那么内心就没有怨气,社会就没有那么盛大的戾气。里尔克说,苦难没有认清,爱就没有学成。爱与苦难,恰恰是一颗平常心的磨刀石呵。
冥想的血液
/
(一)
原东德诗人乌沃·库尔伯
和我,没继续拟议中关于
沉默主题的对话。不是谁
阻止我们,只是“沉默”要求
我们——听。听它:那否认语言、
更非无言的,正在咽喉下面不断
加深,深到证实嘴、和一把刑讯室
电椅的程度。它在那儿,总比声音的
反面更多,迫使我们一直问自己:“不”?
——杨炼《同心圆》
以上所引,是我从杨炼作品中读到的
最好的文字。我在与一宸的对话中,
曾有一个短句:“有话不说的力量”。
人并不单纯。一般来说,该沉默时,
词总在滔滔不绝;该说话时,词穷
而使人屈从于喧嚣。从禅视角,默
念,默示,默契,都是很高的悟性,
和词性方式。所以有时,忍住不写作,
才能恢复词性本来的面目。揭缔吧,
揭谛。缔造沉默。缔造倾听。揭谛。
2016年7月1日于永安约
(二)
“灵里贫穷的人有福了,”耶稣说,
“天国将是他们的。”“灵里贫穷”
是什么意思?没有内在的负累,
没有认同。不认同于任何事物,
也不认同于任何让他们有自我
感的心理概念。“天国”又是什么
呢?就是当你放下认同而成为“
灵里贫穷”的人时,你会有的那
个简单但是深远的本体的喜悦 。
——艾克哈特·托尔《新世界》
以上所引,是德国灵修导师托尔的
作品中最灵性的文字。透过托尔的
文字,东西方的智慧仿佛圆融无碍。
比如淮南子“独而脱俗”的观念视角,
与托尔“放下认同”有异曲同工之妙。
独立,无疑是人性高贵的天然品质。
独立,无疑是放下认同的灵性气质。
而社会或世俗,总要认同,再认同。
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从民族
心理上予以排斥。所谓别跟别人不
一样,从心理行为和现实考量等方
面,规定一个人的可能走向。而且
此等习气积重难返,攀比性日益凸
显,已严重危害或阻碍人性的健全。
时至今日,读到托尔“灵里贫穷的人
有福了”,宛若灵性突然开启般受用。
重拾先师的灵视,也印证了脱俗即放
下外在的认同,可见独立的词源竟如
此深远,如此美好啊。最温暖的方式,
不一样的魅力,莫过于能把别人的眼
光,尤其是价值观,像衣服般除了,
悄悄晾在一边,无伤灵性充盈的
庭院,或心灵解放的场域。此刻,
本体的喜悦,仿佛是美的初始。
2016年7月1日于永安约
(三)
诗人 彼此是绝望的教材
诗 诗人绝望的教材
否认 每个呛死在诗里的故乡
写 已写完我们的病
——杨炼《同心圆》
“百年多病独登台”。唐时老杜的悲哀,
仿佛是多病,夹住“我们”此处的悲哀。
以上所引,是从杨炼作品中组合而成的。
从他的诗中我读到最本质、最残酷的比喻。
是否认而非认同,构成了诗人普遍的命运。
是每个在诗里呛死的故乡,提醒词之无能。
是彼此的绝望甚至无望,本体般闪亮登场。
什么版本,能让人诗进入“绝望教材”之喻?
杨炼毕竟是杨炼。况且他离诺奖如此之近。
2016年7月2日于永安约
(四)
你说什么?他的创作不被认同。
是不认同他的圣坛,或禅灵?
还是不认同他的诠释意识,或
不认同他那自创的禅灵同行?
——河马《创作手记》
“罪”这个字,是从《圣经·新约》
的古希腊文直接翻译过来的。“犯
罪”就是“错失了人类存在的要义”。
它的意思一直被错误诠释,并广泛
传播,从而使其确当性或积极性受
挫。这个字所指的,其实就是人类
世袭的“功能失调状况”而已。如是
我闻:一个古老的错误,从本能到
精神造成功能性困扰,人性几乎被
折叠为丑学的时间刻度。从语义学
上溯源,西方所谓“认识你自己”,
该不是罪的哲学注脚。东方“开启
你自己”,便本能重视禅灵的证悟。
事实如此,禅灵同行不需要被认同。
2016年7月3日于永安约
(五)
别人如何看待你变成了一面镜子,
告诉你:你是什么样子以及你是谁。
小我的自我价值感,在大多数的情
况下,是受限于别人眼中的你的价
值。你需要别人来给你一个自我感,
而如果你所处的文化背景中,大多
数的人都是把自我价值等同于你有
多少和你有什么,而你又无法超越这
个集体迷思的话,你终其一生都注定
会去追求一些事物,无望地在那里
寻求你的价值和完整的自我感。
——艾克哈特·托尔《新世界》
以上所引,是托尔最坚实的文字。
诗歌评论家罗锡文看后不禁叹赞:
“不仅西天有佛,西方也有佛。”
是的,般若没有东西之藩篱,于
灵来说,尤其贴切。因为灵没有
国界,也没有非国界。先师说过,
“独而脱俗”。这俗字, 一般来说,
应指习俗。这里也可诠释为束缚。
习俗只是束缚人性独立的一个环
节而已。更多的是认同感。如是
我闻:灵中有印证,迷思唯揭谛。
2016年7月3日于永安约
(六)
神的语言是几乎无声的,或只
稍微发点声音;英雄的语言开始
时是有声与无声的平均混合……
至于人的语言则几乎全是发音的,
只是有时发音较轻或是哑口的。
——维柯《新科学》
以上所引,是大美学家克罗齐的老师
维柯作品中最有意思的文字。有谁会
关心或关注神的时代、英雄的时代和
人的时代这三个时代的演进呢。透过
这三个时代各自为“政”的语言,维柯
竟发现,无论是神,是英雄,还是人,
发出声音,只是角色担当不同而已。
神的语言“几乎是无声的”,英雄的
语言是“有声与无声的混合”,人的
语言“几乎全是发声的”。逆推之下,
越没有发出声音越高贵,声音越轻
越有力量。不像网络时代,人类总
怕自己的音量不够大,拚着老命,
放开喉咙,发出各自的最强音。
为今之计,声波污染最受忽视。
因为寂静仿佛使人失去耐性。
再也不愿像神一样默默号令。
笔者怀念一个成语:哑口无言。
2016年7月3日于永安约
(七)
那天农具老了,禾苗虽未怀新,
田地也会怀旧,水渠消失了吗?
有事可作仿佛加入审美,而收获
倾向累的陶醉,是仪式,复活诗歌
——河马《返回仪式》
拙作虽非古罗马维吉尔的《农
事诗》,然以农喻诗,忙里偷
的是闲,若假以辞色,故作
审美姿态者乎。非也。自然
的节奏,仍是天人合一的征
候。正因现代意义的追寻,
绕不开天下环保的主张。
而本土先锋诗歌把汉语切
割成假的钻石,或词性有
病的“呕吐物”。反思之际,
混沌的清晰,尤其荡然矣。
2016年7月3日于永安约
(八)
认知、经验、思想和感觉
在意识之光中来来去去,
而真正存留下来的只有
意识之光。这就是本体,
也是较深层的、真正的
我。当我了解到了自我
的真相时,在生活当中
发生的事情都是相对的
重要而不是绝对的了。
我还是尊崇这些事情,
但是它们已失去了绝对
的严肃性和沉重感。最终,
唯一重要的就是:在我生活
的背景中,我是否能时时感受
到我本质上的本体存在感,也
就是所谓的“我本是(l am that
I am)"?我是否还能感受到我本
质上的身份就是意识本身……
——艾克哈特·托尔《新世界》
托尔的新意识论与河马的意态
液体论有耦合性或亲缘性。区别
在于,他用意识之光来解释现实
人生,河马用意态液体来诠释诗
歌精神。目的却吻合或殊途同归:
以光的名义,唤醒灵性,达致灵悟。
而这,是本能本体走向存在的标志。
2016年7月4日于永安约
(九)
像英语,它包括了声带可以
发出的五个基本音。这五个
母音是:a,e,i,o,u。其他
的音则是嘴巴压缩空气而发
出的子音:s,f,g,等等。
你会相信如此基本的一些
发音组合能够解释你是谁,
或是宇宙的终极目标,甚
或是一棵树或是一块石头
的深处究竟是什么呢?
——艾克哈特·托尔《新世界》
汉语与英语当然有别。然语言
除了本能,剩下的就是意识或
意态液体。而事物的存在感,
或它的存在方式与深度,并非
“声音”所能穷究或了悟的。
也就是说,词语自有它的极
限,绝非万物尺度。否则,
沉默就失去存在的意义。无论
创作或沟通,倘使认清语言有
所不能,而本体有所不及,那
宇宙沧桑,终极真理,才能转
化为灵悟之光并进入事物本身。
2016年7月4日于永安约
(十)
爱就是在他人之内辨识出你自己
的本体,这样一来,在纯粹人类的
范畴(外相的范畴)中,我们与他人
都是独立存在的幻相就昭然若揭。
每个孩子都渴望被爱,其实是渴
望被认可,不是在外相的层面,
而是在本体的层面被认可……当
其他人认出你本体的时候,经由
你们两人,那份认可就把本体的
向度更加完整地带到这个世界上
来。那就是可以救赎这个世界的
爱……爱使得这个世界不那么世
俗化,密度不那么浓稠,也让神
圣的面向,也就是意识本身的光
亮,更加从这个世界中通透出来。
——艾克哈特·托尔《新世界》
佛不说爱。只说慈悲。基督说爱,
而且要上升到圣爱。从概念上看,
慈悲可能更中性,但爱更像万有
引力般。这是翻译的问题,也是
对爱的本体态度问题。因为爱有
两个主体:爱与被爱。前者是主
动功能,后者是被动功能。至于
诗爱,就像我们对待孩子一样。
你若不是从本体上去发现作者
或作品,所有的批评可能成为
一厢情愿,甚至有些过而不及。
批评之难,或诠释之畏,就在
这里。倘若像父母对待孩子那
样,这作品又不是你的“孩子”。
怎么办?佛之“自觉觉他”,很
接近本体方式,作为一种意识
或本能,不管你对作品认可,
或不认可,只有本质上的“救
赎”。如是我闻,创作性诠释,
基于本能本体合一,让禅灵
同行,更透出了本体的能量。
佛耶不同,信仰而已。但爱
是透明的面向,批评也是。
2016年7月5日于永安约
(十一)
有人说,网络空间是当下最大
的现实。此言一出,让我想起
维柯在《新科学》一书中,仿
古埃及的诗性历史分期,也
就是神的时代,英雄的时代,
和人的时代三期的划分。顺
便说一句,人类从来没有离
开过神。灵性就是神的见证。
现代或后现代之后,人类可
能进入第四期,这无疑是网政
的时代。因为据说我们已进入
地球村,也算网“政”一把了。
网络为王,生化主宰。当人类
在尽情享受这诗性历史第四期
之际,非诗也加快了它的步伐。
届时人类可能共创一个超稳定
的社会。命运弄人。灵性呜呼。
无人能置身事外,因为一切自
有程序代劳。那天机器人学会
写诗,或谈恋爱,人类还能干
什么?诗写还有什么意义?
本能本体合一,可能由非诗
来代理。那么词语,将把
自己像空气般分离或召集。
谁知道呢。网络词性,
告知廉颇,尚能饭否。
2016年7月5日于永安约
(十二)
疏离的意思是,你在任何情况下、
任何地点,或跟任何人,甚至跟
你自己在一起时,都无法感到自
在。一直想要得到“回家”的感
觉,但却总是无法放松自在。20
世纪最伟大的几个作家,像卡夫
卡,加缪,艾略特,乔伊斯,他
们体会出 “疏离”是人类存在
的一个普遍的困境,也许他们
自身就有很深的感触,所以能
够在他们的作品中把它表达
得淋漓尽致。这些作家并没
有提供解决之道。他们的
贡献就是:反映我们人
类的窘境,让我们更加
清楚地看到它。能够
清楚地看见自己的
窘境,就是迈向
超越它的第一步。
——艾克哈特·托尔《新世界》
本体的疏离,就是人类的天性
与本质被一点点稀释,无论是
有意或无意,稀释使人走向失
真或非存在。一般来说,人类
的痛苦,莫过于活得很虚伪很
假。写作也一样。很假的活着,
很假的写作,虚幻犹如艾略特
笔下那只在雾中收缩瞳孔或痛
苦或迷茫的猫。而疏离与反疏
离,业已成就了托尔列出的几
个大家,进入21世纪,可以
循着“疏离—荒诞—回家”之
路径,以期待更多的文学大家
涌现。为什么呢?在我的意
态液体中,感性之殇,介于
疏离和荒诞之间。回家之殇,
介于词性眷恋之间。回家
可能走向何方?若伴随灵
的释然,将为“回家”这
一充满未来性和不确定
性的存在方式而加油吧。
灵性或揭谛,或不揭谛。
这,取决于人类自己。
2016年7月7日于永安约
环保诗学札记
/
当戒不足以栖息
/
社会环保的概念,它的源头
是中国的道,是佛的环保
感恩这些个源头,把人
在哪里的问题,给予关照,
祥和的必要,它像氧气,
谁又能缺少?况且吸氧养生,
仿佛是一种创意,而宗教本身,
它在当下的处境也需要环保唤醒,
和修复,为什么这么说?滚滚红尘
宗教已到返回自己的时候,当它
不足以包容当下性和未来性
宗教已不是宗教,关节点
在哪?以戒为师之于梵律
当戒不足以棲息,即便你
披上袈裟,朴素被过度
奢华,戒字在戈之侧,
组合?必须自己去证悟
澄明即光裸。我想教风教貌
包括传统丛林那种朴素的
智慧的,有闲的禅意
很值得重温和体认
特别是都市佛教
尤其适合,当下性中,
佛只是全称的环保观念,
践行吧,宗教之所以伟大,
不在它的奢华,辉煌如莲座,
慈悲已发出了光,把可能性照亮
2016年2月2日于永安约
天下环保诠释
/
我提出的天下环保理念,
涵盖四大环保主张--心灵
环保、生活环保、生态环保、
社会环保。其中心灵和生态
两种环保主张,比较好理解。
生活环保主要指生活礼仪和
生活方式等方面,也比较好
理解。而社会环保是我自己
的创见。可能因为圣严法师
是台湾僧人,他不太了解大
陆吧。社会环保主要关注和
关切两大层面:物态和神态。
物态指社会物质文明和福利
托底。神态指社会精神文明
和人文质素。前者属硬件性
和制度性及政策性等方面。
后者属软件性和精神性及
创意性等方面。而其协调性
与合理性,有一个最大公约
数的尺度。公平和正义就是
题中应有之义。但从诗学而
言,主要还是想象性净化与
可能性净化的碰撞和扬弃吧。
当一个社会不是很环保时,
稳定就压倒一切,于是维稳
的成本和代价,将是可怕的
美丽。处于比较环保的时候,
风清气新,充满富氧般的精
神活力和创意气息,哪来那
么多的乌烟瘴气和烦心与担
心?一个环保社会,才是梦之
所系,也就是“诗意的棲息”呵。
现代意义的追寻,若是绕过或
漠视社会环保主张都很幼稚的。
2016年1月29日于永安约
还是感恩人的纯洁
/
还是感恩人的纯洁
这一路,即使我曾站在讲台上
我也没把你们坐在低处当回事
你们都是学习的主体,而非机器
即使我下课,碰到你们任何一个
我在心里也当兄弟姐妹而已
这是我的风格,学习是平等的
我和你们一样,只是大海的滴水
而你们比我年轻,我愿启示一种思维
让同学们去大海搏击,而不是躲避
我的海是诗,是意态的液体
你们的海是什么?是不确定
和各种可能性的打开
你就安心教你的音乐
让孩子们的心像河流般模仿
春天涌动的脉络,让雪意中的暖
不要太强烈,承受与忍受
也是生命中应有的节奏
生活太复杂,我们却需要简单
还是感恩师生情谊的纯洁吧
虽然我不是苦行僧,你不是真修女
除了肉体,我们还有别的
我尊重你,你的不确定
已按自己的方式
把生活当一首钢琴诗弹奏
而别人可能把事业做成蛋糕
人人都可用刀,切来分享
2016年2月2日于永安约
附记
销售的目的是制造短缺。
我不销售,也要制造短缺。
这就是当下性中人的纯洁。
究竟什么是纯洁?我的界定,
一颗平常心而已。平常是啥?
干净。透明。简单。朴素。开心。
寻找自己那些大大的
/
西方不少大大的老板。他的
财富,像水一样没有浮出水面。
这仿佛就是一个人的境界吧。
比如,某大大的老板真有钱
只有业界很少的知交知道
他本人似乎并不知道
要不你看他,在大街上
走路,傻笑,吃便当
有时还耸耸肩,对某个
行为细节,表示不满
这样的老板,不管是否
大大的,他的修为和境界
已属稀缺,更像外星人
而不像地球的品种
人啊,在不确定中
寻找自己那些大大的
不满和平复,你就是佛
2016年2月2日于永安约
论纯洁性
/
这个标题太大。
本来打算作为河马碎语而已。
但我思之索然,不思又于心痒痒。
就照自己的习惯,随笔随心吧。
随笔是我最喜欢的形式之一。
有些分行不是诗。它就是随笔而已。
但我从不愿勉强自己的心。
心是人自己想出来,并安置在
胸口而已。它使脑获得对称性。
倘若没脑,人很难商量的。
说了这么多,只是自己高兴。
回到本意。纯洁性这个词语
它已快被遗忘成了记忆中的时光
因为纯洁,仿佛就是幼稚的称呼
因为纯洁,仿佛就是地狱之门
因为纯洁,仿佛就是自己的假想敌
人活着,不是为了纯洁自己
反而极端到想把纯洁像雪一样吃掉
雪是上天赐予人间最吉祥的礼物
你不仅不想拥抱,或怀念
还想把它像暴戾之气撕碎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雪意
我的雪意是禅,是纯洁性的呼唤
这是常识。师父说得好——
三二一。这就是
三餐饭,两堂功课,
和一颗平常心啊
佛门之所以清净
荷道如常,简简单单
一天天平平常常,仿佛已
见不到人性和佛性的流转
而佛陀他的纯洁性就这样
纯洁性仿佛他的本来面目
人也一样。一泡自由的屎尿
至少比不纯洁还要美好
2016年2月2日于永安约
附记:
一个人不在乎可能的纯洁性,
即使处于伊甸园,你也面目狰狞。
一个社会如若对纯洁性满不在乎,
它的非纯洁性将是种种腐败的根源。
日出的规模
/
当存在不纯洁时
你可以洗一洗
像春节前的大扫除
多余的,破旧的
不称心的
你都可以清理干净
保持必要的舒适
像造爱一样
不要因为亢奋
而捅破最后的孤独
纯洁它只是一种观念
一种对世界的想象
一种对底线的坚守
有时它像晨勃一样
让你感受或抚摸
日出的规模
2016年2月2日于永安约
环保性写作
/
人活着,除了写作
还有广阔的生活
诗人说,真理要
宁静的普照
才感同身受
呵不管
临时的
或终身的
黑暗,消除并非唯一
还有心灵的、生活的、
生态的、社会的污染
能一天天地减少
那环保的节点
就像伦敦的大笨钟
敲入每个人的意志中
从而唤醒自己
像一个环保诗人般
为未来性活着
以片刻安静
向纸质的
森林和透明的词性
以及一切的干净致敬
2016年1月29日于永安约
现代意义的追寻
/
人呵被逼入不确定性的死角
是谁能把环保的可能性打开
——题记
工业或后工业
使人类面临从未
有过的困境
高科技战车
或互联网精神
已把人类的软弱
和贪婪带领
它的舒适
和控制
已没有什么边际
海陆空天甚至
突破或渗透
自我毁灭的策划意识
万物逃不出一只无形的手
它不是死亡而是非环保意识
在此诗意或家园碎片化的时刻
还乡已属乡愿,更迫切地
是生存生态环境的挑战
和阅读环境的改善
这样一来,天下环保的提出
无疑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身同感受的是诗与非诗的冲突
追寻现代的意义,激烈了环保性
让自我循环的血液没有意态的缝隙
2016年1月28日于永安约
附记:
我曾有幸完善了圣严法师的
环保理念,并在大师一体同悲
的基础上,重新提出四大环保
主张--心灵环保、生活环保、生
态环保和社会环保。相关论述,
可参考我的随笔《黑暗对话》。
我的腐败诗学也基于此而提出。
从诗学上看,天下环保概念的
提出,从另一个路径对东荡子
黑暗诗观进行了深度的推动。
如此这般,未来的环保诗人,
可能是最值得珍惜的称呼。
什么是人类的良知和勇气?
腐败诗学已作出自己的探寻。
灵的良知
/
一首诗或许
可以写成一篇
好的博士论文
这就是创作性批评
与学科式批评最大的区别
——题记
干净。朴素。透明。
这些意态组合关乎
禅者的态度和深度。
也关乎真理密码
应取的破译路径。
比如,一个环保诗人
不仅词性要干净和透明
更要具备一种灵的良知
瞬息能把复杂转换为简单
从而把某种禅性和诗性融贯
至于本质,取决于意义的形式
2016年1月31日于永安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