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人生

“页页”趣事(散文)

作者:根柯   发表于:
浏览:83次    字数:4245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75189篇,  月稿:7872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越读书越接近真理。”这些至理名言无时无刻不在激励着人们多读书、读好书。满怀渴望地翻开一本好书,一页页欣喜地细读,犹如隔窗定睛瞧喜人的春雨一滴滴地落下;犹如三月踏青,身旁的花儿一朵朵地怒放,一丛丛的绿色铺满旷野;更如春日里天气一天天地暖和——怀揣一本好书,就如同拥有了永不逝去的春天。

  30多年前,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点燃了一位少年瑰丽的文学梦;如今,冰心的散文、鲁迅的杂文、泰戈尔的诗歌、莫泊桑的小说……像灿烂的阳光时刻照耀着这个文学梦。推开“梦”的大门,日常“开卷”的点点趣事涌上心头,有的让人忍俊不禁,有的又让人略感无奈。亲爱的朋友,请容我细细道来。

  

  一

  随着阅读逐渐成为日常习惯,不知不觉间爱上了读旧书。翻阅旧书时,我感受到一种与书友共享进步的喜悦——有了这些寒窗苦读的“同学”,读书便增添了几分新的兴致与动力。由于个人对《读者文摘》(即《读者》)和《名作欣赏》两种杂志的偏爱,我购齐了《读者文摘》从1981年至1993年的全部期刊,而《名作欣赏》则是从1980年至2000年的。这些杂志如同我珍惜的金石美玉,却因年代久远,页面大多发黄发暗,边角磨损变形,书脊或掉落部分,或脱胶,有的订书针甚至已锈蚀,宛如古色斑斓的老家具,让人在翻阅时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呵护它们。

  谈及读这些旧书,不得不提的就是那些“先居民”——“书虫”,这些在旧书中悠然游走的生物。当你全神贯注地翻页阅读时,一只米粒大小、椭圆形、浅土黄色、周身布满细足的小虫可能会突然出现在书的“舞台”上,无头苍蝇般四处乱窜。这突如其来的“访客”瞬间打破了阅读时的宁静与悠然,也打断了我的思绪,让人不禁感到一丝失落与恼怒。面对这样的场景,我往往会毫不留情地将它们“驱逐出境”,毕竟,这些书是我花钱买来的,岂能容忍它们免费享用?然而,有时我也会心生愧疚,毕竟这些书虫将书籍视为生活的天地,生于此,亡于此,也算是一种归宿吧。

  书虫虽可消灭,但杂志长年累月存放在库房中积累的灰尘却是难以彻底清除的。这种尘埃细微至极,难以察觉,且极易飞扬,尤其是在翻页时更为明显。它们飞入鼻腔,能嗅到一股腐败的气息,引发喷嚏;更恼人的是,它们会粘在手上,再经手接触身体时,会导致皮肤出现轻度的过敏和瘙痒。因此,每次读旧书时,我都会提醒自己尽量保持距离,但往往看着看着,裸露的皮肤就开始发痒,不得不频繁地抓挠和清洗。这样的经历,比起书虫来,更是让人头疼不已。

  

  二

  因多年前辅导外甥学习,我顺手翻阅了他的初中语文《全解》系列书籍;然而,最终发现唯独缺少了《九年级语文(下)中学教材全解》。于是,我在孔夫子旧书网上仔细搜寻并购买了这本书。在焦急的等待之后,我终于打开了包裹,再次见到了那熟悉的蓝底红字封面。随手翻开封页,一个意外的“小惊喜”让我心头一暖——书中竟然还夹带着一张试卷。这份不期而遇的“礼物”,让我莫名地感到开心与舒适,仿佛瞬间穿越回了青涩懵懂、向阳生长的中学时代。

  这是一张A4大小的粗质纸试卷,上面用朱红大字写着醒目的“74”,我忍不住微笑,这成绩确实普通。仔细一瞧,原来是化学试卷,卷首标注着“第八单元,课题1.2小测题”;“班级初三187班,姓名邓**,座号42号”。试卷题型简单,仅分为选择题(共40分)和填空题(共60分)。老师的阅卷痕迹主要是“×”,末尾仅有一个“√”,但错题都已用红笔细心更正。字迹略显一般,缺乏女生常有的娟秀之感。我轻轻摩挲着这张试卷,感受着纸张的粗糙质感,时间的厚重感让我的心海泛起层层涟漪。

  这本辅导书标注着“2012年9月第7次印刷”,至今已过去十二年。我不禁遐想,当年的小女生如今定已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或许已大学毕业,步入职场,正满怀憧憬地创造着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手中的书显得格外沉重,我粗略翻阅了一遍,又有了新的发现——除了两三处折页外,整本书几乎未留下任何痕迹,连名字都未填写,更无画线、笔记或习题解答的痕迹,岁月只在其上留下了点点磨损,整本书依然整洁如新。一本几乎空白的语文辅导书中夹藏着一张写满字迹的化学试卷,让我感到一丝好奇,她是否曾有过偏科的经历?这张试卷与辅导书相伴了十多年,几经辗转最终来到我手中,我格外珍惜这份“搭配”,决定将试卷作为书签,让这本《九年级语文(下)中学教材全解》继续承载着一个美丽而温馨的故事。

  

  三

  与孔夫子旧书网“相恋”十年来,网购旧书就如雨季决堤的河水,一发不可收拾。这并非因为旧书格外便宜,而是有些蕴含历史沉淀的好书,确实无法简单地归类于新书范畴。闲暇之余,逛逛孔夫子网,已成为我的一种习惯,也是我享受网络时光的一种方式。

  一个悠闲的周末,我读到了一篇题为《其事何长其言何简——说杜甫〈石壕吏〉》的文章,字字珠玑,令人拍案叫绝。在文末得知此篇的出处后,我立即在孔夫子网上搜寻《唐诗鉴赏集》,并顺藤摸瓜,又购入了《唐宋词鉴赏集》。这两本书都是由人民出版社分别于1981年和1983年首发的。历经岁月的洗礼,它们如同被时间筛选出的黄金,让我感到莫名的欣喜,如同沐浴在夏日的灿烂阳光下。

  浏览网页时,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些书本的价格竟然低于快递费。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毕竟知识本应是无价的。我猜测这可能是发货地与收货地距离过远所致,但进一步观察后发现并非如此。更令人不解的是,相同品相的书籍价格差异巨大(我通常选择九品以上的书籍)。或许,有些书商追求的是一锤子买卖吧。

  选购书籍时,我倾向于选择大出版社的作品,尤其是外国名著,更是只选择名家翻译版本和实力雄厚的出版社。当然,网购时我也会注意店铺的交易量和信誉度,这些因素在我眼中比价格更为重要。然而,对于旧书,我有一点不太习惯,那就是书页上常常留有原主人的章印或署名。我总觉得,这些痕迹意味着书籍并不完全属于我,且由于书籍不能撕页,这些印记便始终赫然在目。我自私地希望书籍能完全属于我,就像宣示主权一般神圣不可侵犯。但如果是学习笔记,我则另当别论。因此,我自然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干干净净”的旧书,尽管这有时并不容易。

  购书付款时,我发现使用信用卡支付无需额外支付手续费,而支付宝则需要。虽然几毛钱看似微不足道,但当我深陷购书漩涡时,这些费用便像输光了本钱的赌徒所面对的债务一样,积少成多,颇为费钱。作为工薪阶层的我,自然对此感到不快。然而,我的信用卡早已被移动支付的便捷性打入冷宫。或许,这就是长期购书人的通病吧——总想着能省则省,积少成多以便再购新书。

  书之贵,在于读,也在于买。我反对“书非借不能读也”的观点。拥有一本好书是人生的一大乐事。我已记不清自己购买了多少本书,其中又有多少是旧书,但两个书柜却已满满当当,富足得像个暴发户。每新增一本书,就如同增添了一份快乐。即使书籍一时读不完,但购书的快乐却是永恒的。满满的书柜就是家中的聚宝盆,而每一本好书都是我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

  

  四

  一个夏日值夜班,恰逢深夜12点,我正沉浸在《聊斋志异》之《花妖》的阅读中,赞叹于花妖之美与爱情的壮烈。忽发奇想,在这夜深人静之时,或许真有花妖狐魅正悄然窥视着我这位苦读者。夏夜的凉风携着桂花的芬芳轻拂而来,仿佛佳人“桂花”就在眼前,她嫣然一笑,轻语“愿如梁上燕,栖处自成双”。这瞬间,我心中充满了无比的惬意。然而,转念间又想起《画皮》中的恐怖场景,不禁让我浑身起了鸡皮疙瘩。想到我们单位竟坐落在郊区的乱葬岗之上,建设之初和扩建时都曾挖出过棺木与尸骨,心中更是慌乱不已,仿佛有个红衣女鬼正在屋外盘旋。恐惧之下,我急忙关闭了平板电脑,整夜亮着灯,辗转反侧许久才勉强入睡。如今回想起这段经历,仍觉好笑;同时,这也引出了关于电子书的话题。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书以其迅猛之势,几乎可与纸质书籍平分秋色。纸质书籍以其手感舒适、翻阅真实、墨香怡人、错别字少等优点深受喜爱;然而,在携带与查阅方面却略显不便。相比之下,电子书则以其便捷性著称,一个平板电脑、一款读书软件,即可化身为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只需确保电量充足即可。电子书不仅支持字体大小调节,便于视力不佳者阅读,虽然长时间使用可能对眼睛造成一定伤害;其内置的词典或网络查词功能更是极大地提升了阅读效率;简单的复制粘贴功能,让学习笔记的整理变得轻松高效;此外,还能记录个人感想,与书友交流心得。简而言之,电子书仿佛拥有魔术般的功能。总而言之,无论是纸质书籍还是电子书,各有千秋,它们都以各自的方式,让我们在轻轻翻阅间,仿佛与心仪的女子含情脉脉地对视,享受着阅读带来的愉悦。

  

  五

  随着阅读量的不断积累,我的认知也在逐渐丰富,但同时也遇到了知识的多面性所带来的“矛盾”。以前的,尤其是学生时代的许多固有观念开始被新的见解所“推翻”。例如,关于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人提出全诗应以“望”字更为贴切,即“悠然望南山”(注:此观点出自《诗歌十二讲》,徐有富著)。又如李白的《静夜思》首句,原为“床前明月光”,而有人根据文献记载,提出应为“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注:此观点同样出自《诗歌十二讲》,徐有富著)。再如马致远的散曲《天净沙·秋思》中“古道西风瘦马”一句,有人将“瘦马”解释为“妓女”,以此暗示青楼女子的凄苦生活(此观点出自杂志《名作欣赏》)。这些奇妙的解读让人深思,也让我更加坚信,每个读者对作品的阅读过程,都是对作品的一次“再创作”。因此,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如今,我愈发感受到这种桃花梨花竞相开放的阅读氛围,正是读书之“春意”盎然的体现。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还有一个小癖好,自诩为“皇帝翻牌”。面对琳琅满目的书籍,我总是迫不及待地翻开那些吸引我的书页。不知不觉间,我竟然同时开启了6本纸质书、8本电子书以及两种杂志的阅读之旅。每天读什么书,全凭当日的心情与喜好,而其他未被选中的书籍则暂时被打入“冷宫”。有时心情不佳,我便会弃书而去,一连数日都不再触碰书本。我的阅读速度并不快,总是一字一句地细细品味,力求完全理解书中的内容。我常将自己比作蜗牛爬树,虽然缓慢但总能在到达树顶时品尝到成熟的葡萄;也常以“蚂蚁啃大象”自勉,虽力量微小但持之以恒。

  

  亲爱的朋友,我的读书故事暂且告一段落。我诚挚地邀请你拿起书本,满怀自信地翻开它,尽情享受阅读带来的每一页快乐和智慧的启迪。请切记:“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丽人生

查看更多美丽人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